大师与徕卡之 KLAVDIJ SLUBAN 克劳迪•斯鲁本

KLAVDIJ SLUBAN 克劳迪•斯鲁本

OU.跟我说他最近很喜欢一位摄影师,KLAVDIJ SLUBAN。听OU.说他在上海办展览时兜里三只徕卡28mm镜头,切换使用,分别是elmarit 28mm v1、28mm v2、28mm v3,哈哈。同时使用三代28mm镜头,这是一般人无法理解的事情。

i50mm理解,哇哈哈,因为咱知道,虽然都是28mm镜头,但这三代味道的区别之大,是所有徕卡同焦段差异最大的。他们之间的差异,远远大于徕卡八枚玉、七枚玉、六枚玉之间的差异。

跑题了,回来了解一下大师KLAVDIJ SLUBAN。

Klavdij Sluban是来自斯洛文尼亚的法国摄影师,Sluban游历了世界各地-这是一种家庭传统。1963年3月3日他出生于巴黎,但在斯洛文尼亚度过了童年。当Sluban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时,他总是花时间学习当地语言。自14岁开始摄影生涯以来,Sluban在世界各地的展览和工作室中展示了他的作品。他还获得了无数奖项,包括2000年的尼皮斯大奖赛和2004年的莱卡卓越奖。他还出版了几本书,《  贝鲁特传教》,《 EntreParentheses》,《照片波切》,《导线》,《巴尔干过境》,《  Transsiberiades》。他的最新报价是《从东到东》,历时7年,从2001年至2008年,他穿越东欧,几个亚洲国家,俄罗斯,蒙古和中国。

他不热衷于占领旅游景点。他对街道,偏远地区或很多人居住的地区更感兴趣,因为他想感受自己物品的真实灵魂。据他说,旅游景点不是真实的,而是虚假的。i50mm非常赞成这个观点。

KLAVDIJ SLUBAN:“I travel to lose myself and to find myself. You can find yourself only when you lose yourself,”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 KLAVDIJ SLUBAN 克劳迪•斯鲁本

大师与徕卡之陈涛 TOBY

摄影是一种信仰,每一个真正的摄影师都是充满激情的,陈涛就是这样一位可以在一个路口走100个来回的摄影师。

风格多样

TOBY陈涛的摄影风格多样,但每样都有其独特的气质,这一定是来源于他的自律,而且有大量拍摄的经验,否则很容易迷失在各种风格里。而他的作品不是简单的形式,每个风格都由内向外的散发着艺术气质。令人佩服的是陈涛风格多样又不迷失在形式里,这是需要功力的哦。

陈涛 TOBY的网站

www.chentaophoto.com

阅图无数

陈涛家有几个书架的摄影画册,桌子上也永远放着很多画册,墙上挂着马格南作品、电脑上贴着马格南贴纸。啊哈哈,对于一个学广告出身的人来说,把摄影深入到这个地步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也的确令人佩服。要知道,绝大多数摄影大师都不是摄影科班出身哦。因为摄影是个无法被圈定和限制的艺术哦。摄影不是教出来的,是由内而外自己挖掘出来的。

www.chentaophoto.com

关于器材

陈涛喜欢造型小巧精致好看的镜头。尽管如此,他的器材也不少——

leica summicron 50 f2 月牙版、elmarit 28 2.8 v3、理光grv1、理光gr3、summicrn 35 七枚玉、summicron 50 rigid、宾得67+105mm+55mm+200mm、玛米亚rb67、sony a7r3+90mm微距、contax t2、leica m6、福伦达vm 35 f1.4、leica qp、elmar 35 f3.5、 rollei 3.5f双反、奥林巴斯om2、天宫自动对焦环……

陈涛的天宫环使用技巧

m头一般不是0.7m的最近对焦距离吗,上了天宫的环然后把对焦环放到最近, 那么自动对焦距离基本可以50mm以内,35mm、 28mm的就更近了,这样出来的郊外是m头在m机器上没法展现的。

混合对焦。对1m开外的,一般都是本预估被拍的东西距离,把对焦环的位置调整到对应米数,然后再用自动对焦就更加精准化而且快。

www.chentaophoto.com

大师与徕卡之金铁路

一般来说有两类摄影师更健康

一类是布列松类型的街头瞬间摄影师,这类摄影师心存善念,步调优雅,属于身心兼修型的。

另一类是安塞尔亚当斯类型的风光摄影师,这类摄影师爬山涉水,最接近自然,有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愫。

揭开帕米尔高原的面纱

揭开帕米尔高原的面纱

看了金铁路这本《揭开帕米尔高原的面纱》画册,不由得想到了安塞尔亚当斯。这本画册是徕卡mm数码相机拍摄的作品,谁说徕卡不能拍风景了,哈哈,还真有安塞尔亚当斯的味道呢。

这本画册画质非常好,徕卡数码黑白机确实展现了黑白摄影的魅力。当然,i50mm使用的是佳能6d翻拍的,只能翻拍出画册的2成画质……

国内徕卡先驱

金铁路老师是早年国内徕卡先驱,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徕卡摄影了,很早就出了徕卡评价的书。但是由于书出的太超前,书上的内容在互联网时代被共享到网站论坛上了。以至于早年书中的内容常见于网络,普及了不少徕卡知识。

金铁路先生简介:      

金铁路先生1947年生于北京,1968年参军入伍,1971年担任部队专职摄影干事,1979年在中国新闻社任摄影记者,1983~1985年在人民大学摄影专俢学习。1987年任中国新闻社四海图片社社长。1980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担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任理事展览部副主任,中国公共关系学会传媒委员会副主任。先后出版了《徕卡镜头》、《品味徕卡》《黑白瞬间》、《揭开帕米尔高原的面纱》、《新疆记忆》等多部摄影著作。金铁路先生的新闻纪实摄影作品,因工作关系大部份图片在国外发表或刊用。1995年创建徕卡之窗,2005年在北京开设亚洲第一家徕卡专卖店。2017年在北京开设徕卡相机博物馆,为开展中外摄影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leica mm + summarit 90mm f2.5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金铁路

大师与Zorki之 帕维尔·科森科(Pavel Kosenko)

帕维尔·科森科(Pavel Kosenko)

爵士乐出身的摄影师

俄罗斯的艺术摄影师。主攻色彩摄影,并撰写了大量有关摄影和图像处理的文章。1974年出生于俄罗斯小镇普罗特维诺(Protvino),毕业于莫斯科即兴音乐学院,当时是爵士乐团的音乐家。 2006年,他停止从事音乐家的活动,全心投入摄影。帕维尔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莫斯科。

第一台相机

6岁时得到了第一台Zorki俄罗斯相机,学习音乐期间发现最爱的还是摄影,像布列松那样。相机就像毒品一样,他无时无刻都离不开了。这哥们也是真痴迷。

最近在用的胶卷

柯达 Kodak Ektar

帕维尔·科森科(Pavel Kosenko)的个人网站

www.pavelkosenko.com

帕维尔·科森科(Pavel Kosenko)

方构图

PAVEL KOSENKO 从最早的旅行摄影,到旅行人文,再到街头摄影,再到方构图艺术摄影,这一路子是越来越走心呀。啊哈哈哈。

继续阅读大师与Zorki之 帕维尔·科森科(Pavel Kosenko)

苏珊·桑塔格《论摄影》的封面是费安德烈亚斯·费宁格Andreas Feininger拍的Dennis Stock肖像

论摄影 苏珊桑塔格

费安德烈亚斯·费宁格

费安德烈亚斯·费宁格出生于法国的德国犹太人孩子,他是作家也是摄影师,而他的弟弟是画家也是摄影师。这哥们也挺折腾,在德国学建筑,后来又移居瑞典,专注于摄影。二战时移民到美国,成了自由摄影师。1943年,他加入了life杂志,主要拍摄静物建筑,很少拍摄人物或做肖像。但是他拍的一张人像照片却是他最著名的作品。那就是安德烈亚斯·费宁格为摄影师Dennis Stock拍的人像。

苏珊·桑塔格《论摄影》一书的封面是哪位摄影师的作品?

Andreas Feininger拍的Dennis Stock。

论摄影只看第一句

多少人买《论摄影》,就是冲着这个封面来的,打开一看,我擦好难懂,这书应该叫“摄影的哲学教科书”。随便从里面那几句话出来,说引自《论摄影》就可以装逼,还可以写论文。哈哈哈,i50mm看这个睡着好几次,最后总结出一个经验,基本上每个小节就读第一句就够了,简单明了,“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拍摄就是占有被拍摄的东西”、“照片提供证据”。看第一句就行了,后面都是在用哲学解释这句话,真的很难懂。

语言系+哲学系+摄影系

别看这本子很薄,里面的词汇真的没法理解,什么“有机社会”、“影像的影像”、“过去感”、“现代主义”等等让人琢磨半天的词语。另外还有长句子“**的**的**的**的**”,这尼玛是考验我中文段句么??

作者本身就是个哲学家,旁征博引,全是哲学,饶了我吧……这本书太学术了。并不适合每个人都看,适合摄影系硕士、博士,甚至教授仔细研究,配合哲学书籍一起。等把这本武功秘籍研究透了,你可以点评古今摄影师大师,批判当红摄影小生,佛挡杀佛、鬼挡杀鬼,为所欲为无往不利。从此跟人论摄影,不明觉厉。

同样书中提到巨大量的摄影师、诗人、作家和历史人物,我擦,没点底子真的啃不动这本书。

不忘徕卡

当然了,人家里面提到徕卡,哇哈,是的徕卡的小型化是一个摄影哲学的新篇章。哈哈哈,无论如何,这本书既可以装逼,又可以偶尔读一读,不要把看完做目标,不要把看懂做目标,只需要看几句能看懂的话,就够了。经典就是经典,经历里随便拽两句就是箴言。

苏珊·桑塔格《论摄影》名言选:

照片可能比活动的影像更可记忆,因为它们是一种切得整整齐齐的时间,而不是一种流动。

照片只要展示一些新奇事物,就会带来震撼。

看邪恶电影如同看色情电影。

照片的伦理内容是脆弱的。

照片即就是赋予重要性。

超现实主义是一种中产阶级的不满。

贫困并不比富裕更超现实。

照片把过去变成可消费的物件。

照片当然是手工艺品。

照片制造的着迷,既让人想起死亡,也会使人感伤。

嗜好引语是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嗜好。

没人透过照片发现丑。

自发明相机以来,世界上便盛行一种特别的英雄主义:视域的英雄主义。

有关摄影的最出色的文字,一直都是道德家们写的。

喜爱照片的道德家总是希望文字可以挽救照片。

这些话,你只需引用,就够让人佩服啦,时间已经证明,这本小册子就是经典,它确实能够看到更多摄影的本质以至预见未来。不过,苏珊桑塔格《论摄影》这本书确实购买要慎重,要么成为开启摄影认知的新世界,要么成为打击自信的最后一颗稻草。

继续阅读苏珊·桑塔格《论摄影》的封面是费安德烈亚斯·费宁格Andreas Feininger拍的Dennis Stock肖像

大师与徕卡之 切·格瓦拉 Che Guevara

摄影师切·格瓦拉

共产主义革命家切格瓦拉的影像一直是热门,谁要是能拍到那这辈子就有得聊了。以往在书上都是看到切的照片,原来他自己也会摄影呀。在徕卡99年画册里面见到来一张切格瓦拉使用徕卡相机的照片。哈哈

学医的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这位医学生的确了不起,在那个年代学医的出了不少不起的人物呀,鲁迅、孙中山、冰心、郭沫若、冰心……。

革命家也是摄影师

在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之前,切格瓦拉就已经是摄影的狂热分子来,阿根廷贵族出身,在那时候把玩相机是很正常的哦。在年轻旅行时都是相机随身哦。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 切·格瓦拉 Che Guevara

大师与徕卡之 董天晔

董天晔

逆行者中,夹在医生护士之间的,原来还有我们摄影师的身影。像战地摄影师一样,深入一线去拍摄。拥有十几年摄影经验的摄影师董天晔,就是其中一位。

纪实摄影

中国人的内心其实都有一种超能力,古人说“老子生来80岁”,其实就是指中华文化天生具备比其他文化更成熟的心态,中国人的自觉自悟是与生俱来的,这老哥也是这样,摄影本来只是兴趣,十几年的纪实摄影,使用摄影语言发出自己的声音。最终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专业摄影师。

解放日报

只要台湾不解放,永远都会有解放军,也会有解放日报。i50mm很羡慕董天晔,能去解放日报工作,敬礼。

董天晔的摄影器材

Leica Q2 / Leica M10

董天晔:老老实实,平平淡淡。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希望拍摄最自然的状态,展现给观众自己的主张和意念。

解放日报摄影师 董天晔
解放日报摄影师 董天晔
解放日报摄影师 董天晔
解放日报摄影师 董天晔
解放日报摄影师 董天晔

大师与徕卡之 Boris Smelov 和 Masha Ivashintsova

Boris Smelov

鲍里斯•Smelov 1951 – 1998

鲍里斯·斯梅诺夫是苏联时代的地下摄影师。这位大师从小就从事绘画,以静物摄影为主,由于这哥们画风在美苏争霸的那个年代不合时宜,被取消正式展览的资格。在苏联解体前的那些年,获得很多英、美、法、芬兰、挪威等国家认可和展览。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 Boris Smelov 和 Masha Ivashintsova

共产党员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The People of Moscow (1955)

早年的玛格南摄影师都是一群了不起的人,在思想上是很进步的青年,那时候赚钱大家一起花,缺钱了卡帕去搞。甚至被认为有左翼倾向被fbi监视,其实布列松就是共产党。

那时候的马格南摄影师很多都是,虽然每个人都很有个性,却能融合到一起。造就了世界上最顶尖的摄影集体,跑遍世界各地报道时事政治,赚不到多少钱,还乐此不疲,没有点共产主义精神还真干不了。

布列松1966年离开玛格南,一个时代过去了,如今的马格南只是在吃那个时代的老本,里面的摄影师也变了颜色,越来越往商业化转型,小心别沦落为西格玛、伽马那样的商业化浓重的“平庸”图片社了。尽管如此,玛格南依然是世界上最难进的摄影组织。

法国共产党是我们民族的花朵,共产主义是世界的青春,它是为人们准备美好的明天。  ——瓦扬—古久里

共产主义在法国,从巴贝夫到巴黎公社,是法国人民坚持的并使之今天继续生存的一个强大潮流。  ——马歇

不管历史的风暴如何变换,超越资本主义的希望会使我们获得生命力。  ——比费

为什么“大师与徕卡系列”里面很少有国人

二郎也不神

其实很多人买了相机就以为咱也是二郎神开了第三只眼,可以看世界本质了。其实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可怕,在开始摄影之前就应该着手建立自己的摄影观了。世界环境是什么样的,我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要做什么。事实上很多摄影师都缺少这个根本的思考。缺少这个思考,拍的再好,i50mm也不会认为他是大师。相反,有自己独到摄影观的摄影师,哪怕他拍的再普通,也是不凡的。

认为国外获奖是中国人有了话语权

你错了,把老外想的太圣母了。作为中国人,应该知道咱们是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拥核大国,没有哪个国家敢跟你动武,而你是要复兴的,凭借国人的学习能力和人口数量,不成为世界第一都难。其他国家要阻止你,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舆论让你自己垮掉。这是基本的世界观,我希望看i50mm的都多思考一步。毕竟用徕卡的都不是普通摄影师,都是有思考深度的。

中国目前是经济建设时期,对文化舆论一直抓的松,竟是一些废物点心在蹦灯,这就给了很多“无脑”摄影师机会,很多国外奖项特意颁给“恶心国人”的摄影师。同样的道理,什么国外xx电影奖项、最可笑的诺贝尔和平奖项、还有个叫“闭嘴”的国内三流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呵呵哒。其实这个时期很多能人被埋没了。

i50mm一向对国外获奖的国人作品倍加小心,因为他们专找恶心中国人的捧。你越是丑化环境、丑化中国人的精神,那些奖项就颁给你,这些摄影师还以为自己是道德战士,自己是特立独行的孙悟空。可惜啊,依然没有蹦出别人手掌心,你在那里撒尿,人家高高的正看你发笑。

奉劝国内摄影师不要看到国外奖项就奔上去。那些拍雾霾的、拍共享单车乱放的、拍环境伤疤的,要是真有良心就把单车扶起来,去上访,别拿到国外丢人。

认为自己是独立思考

那些反华的老外一方面捧你的恶心派摄影师,另一方面打压你的正能量摄影师。这种思维通过国内的摄影奖项开始发挥作用,你看看那些国内艺术摄影,一个比一个颓废,一个比一个暗黑。而积极向上的摄影,他们说你太虚伪,过时了。而被影响的摄影师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朝着恶心人的方向发展,还向那方面努力。不这样就没发获奖,就没法出名。

最可怕的不是敌人,甚至还要向敌人学习。最可恨的是那些从背后捅你的自己人。

不要用玛格南唬人

中国有玛格南摄影师,我觉得他并没起到一个中国摄影师该有的作用,他只会让人就觉得中国人缺乏精神。我不会介绍他的,我甚至不认为他是个精神中国人。抱歉。

i50mm就是个普通老百姓,谁让咱有这个传统,匹夫百姓也敢谈天下。我希望看到更多能把中国人精神拍出来的摄影师,我认为他们才是大师。为什么大师与徕卡系列里面很少有中国人,因为国产大师正在生产中,我相信快出场了。

国人要是发起力来,应该地球也得抖三抖吧,看看太祖怎么在巴黎现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