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暇时光

leica 0-series[

画画需要大量坐下来的时间,摄影却是要走起来,甚至觉的让自己坐上一趟地铁,半小时车程最好,换一换街景,搜一搜灵感。谁说街拍非要走一条线,街拍可以是地平线。

送车了

leica 0-series

这是一个多好的时代啊,刚来北京时丢了好几辆自行车,都不敢买新的。现在可好,自行车给你送到想要的位置。摄影没变,摄影还是摄影,过去是,未来还是。

手机之后流行啥

leica 0- series 复刻版

从毕业到现在,发现地铁里流行的东西都变了,刚来北京时流行PSP游戏机,似乎来北京就是为了赚取在地铁里玩PSP而奋斗的,PSP到手了,也就那样吧,跟现在流行的手机比起来,显得简单单调多了。器材,不能让摄影快乐,只有拍照片的欲望才使得摄影兴致勃勃。

离开测光,走路

leica 0-series 复刻版
摄影对九成的人来说是一种视觉体验,对九成的爱好者来说是器材的体验,对九成的器材党来说是高兴的体验。是谁说过,只要你开心呢,时间就没有浪费。

旱鸭子的感慨

实在有太多太多的人被一个测光拦住了通往胶片的路上。旱鸭子永远无法体会游泳时的快乐,不行动,只能远远望着,然后给自己找一个不下水的理由,并带着一点不甘心的扭头走了。很多人器材完了几十年,离开测光就不会走路,一提到一些经典相机,例如徕卡M3徕卡M2禄来35等,也只能远远望着,说好是好可惜不带测光。不带测光!

胆儿大的年轻人们

我发现现在的年轻人比我胆子大多了,有些年轻人数码单反都没用过就开始玩胶片了,而且估光,不需要借助电子测光。这种宽容随和的生活态度,让我汗颜,想当初我从数码往胶片过度还得买个测光表辅助,我当时买的就是高森的小测光表,拄着数码测光那个拐棍久了,一下子还真难以适应。

扔了拐杖就不会走路了?估光,哪有那么难啊?别看着数码相机那无数个快门选项,其实真正有用的就1/16、1/30、1/60、1/125、1/250、1/500、1/1000这七档快门,配合胶片无敌的宽容度,很多时候想曝光不准还挺难的。跟做菜放盐比,简单多了。所谓的半档快门,其实冲洗的时候加减20秒就出来了。

要测光还是要手感

很多胶片相机带测光,但问题是很多电池买不到了,还有的测光元件老化了。但这种相机当初设计都是可以不用电池的,只要你会估光,这些相机都能用,而且那时候的相机手感非常棒,远远超过现在的数码相机哦。

都说徕卡M5测光容易老化,人家干脆不放电池。估光,要电池干啥?想想当年徕卡为了把个测光电子原件放到m机身里,可是废了老鼻子劲儿了,差点把自己整死。我感觉不是徕卡做不来电子,而是徕卡天生抵触电子。电子的东西就是没手感,哪有机械踏实。

比如徕卡的R系单反相机,起初做的leicaflax、leica sl、leica sl2就是纯机械快门的,不需要电池也能工作。后来的R为了讨好用户,退出的R3、R4、R5、R-E、R7、R8、R9都设计成电子快门了。好在徕卡给R出了个异类——leica R6,这货竟然是纯机械快门的,可以不用电池工作。如今这R6和小改款R6.2竟然是二手市场最贵的R系机身。R8、R9臃肿霸气的电子心脏,一点不招人待见了。可见,你用电子技术讨好客户,那些容易被讨好的客户,也会很快被更妖娆的日本电子技术俘获。而真正的徕卡用户,永远都是最钟情机械的。这些人才不要什么电子测光呢,什么3区测光、5区测光、点测光,都是搞笑的外星术语。

离开测光,走路

会了估光,等于把测光表装到脑子里,可以行走路,戴一辈子。远离那些“中心测光、区域测光、点测光、包围曝光、曝光补偿……”这些跟摄影毫不相干的概念,这些起初或许辅助你拍了张不错的照片,但想想,你一辈子都得携带这些概念去摄影也是挺不划算的事情。

结束语

这不是一篇讲技术的文章,估光技术很简单,很多胶卷上就印着图示呢,估光主要的还是实际拍摄的经验。比如在地铁车厢里拍的可以用iso400的卷,f3.5光圈配合1/30s快门速度,这样的组合用数码或许会没法看,但是胶卷一定有的看,不信你试一试。

至于说测光技术吗,可以看看咱们的《阳光16法则》,在配合自己经验,很快就会了,拍个十卷八卷就踏实多了。

至于说黑白冲洗吗,哈哈,也就跟做饭一样简单吧。比较咱们有《懒人冲洗方法》。

一头扎进书缝里

leica 0-series 复刻版

我喜欢把鼻子扎进书逢间,一呼一吸,那个味道能让我唤起小时候第一次打开书的新奇感。似乎年纪大了,这种方式又唤起了我孩子般对未知的憧憬和渴望。胶片摄影似乎也是一样,我们莫名其妙的抛弃高清的数码,又捡起胶片,看似是在捡起特殊的古典味道,其实是捡起童年的探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