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给徕卡拍照片的是佳能单反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问题。网上遍布着徕卡相机的照片,有的虚化的很有意境,有的光线很有质感,但是拍徕卡的相机却是单反。如果徕卡那么好,为啥还用单反给它拍照?

连我这么喜欢徕卡的人,也毫不思索的举起佳能6D给它们拍照。我曾多次问自己,为什么?也曾经想尝试用徕卡拍徕卡,确切的说是徕卡M,事实上确实有点困难,徕卡并不擅长拍小物件,胶片M吧不能实时,数码M吧需换90mm头,而数码换头进灰很讨厌。结论就是,徕卡不能当个工具用。
这岂不是搞笑么?天下的人都是傻子么?明明文章写的徕卡多好多好,嘿,干活还得用单反。
想用徕卡summicron 50mm DR接近摄镜拍,后来觉得实在牵强。就算我用硬着头皮用徕卡拍徕卡,那世人也是知道这行为很牵强。
最后终于想通了,徕卡真的不是工具,徕卡之于单反,就像机械表之于电子表,后者是可靠的工具,而前者却代表着工具之外的某些东西,有人叫他品味什么的。
前段时间徕卡推出的一次成像相机SOFORT样片被指责是佳能相机拍的,实在犯不着大惊小怪。难道劳力士公司的电脑也非得装个机械计时器么?
所以我现在理直气壮的用佳能拍徕卡,用佳能拍一切我潜意识觉得能拍的东西,同时也依然潜意识的用徕卡拍徕卡该拍的东西。
与其说单反是相机里的第一工具,不如说徕卡是相机里的第一模特。

战争电影里的头盔

leica m3 + summilux m35 1.4 v1 圣光

前方是拉脚儿的摩托车,这里是个进城的小车站。车把上的帽子是给乘客预备的,我知道他们不合法,但是冲着这顶帽子,还真乘坐了一次。于是拍了一张照片。我没有把人拍进去,因为我觉得帽子才是重点,这头盔好像在战争电影里出现过。

为什么不要用价格衡量徕卡

在用过各种镜头后,在您眼里:那些提前就拥有顶级器材的人其实并不代表懂得器材。进入徕卡的世界,很快就会发现腰包不够鼓了,会发现自己连好好看摄影书的时间都没有了,甚至连拍照的时间都没有了。在您眼里,镜头不是消费品,不与那些广告和技术参数为伍,不用“镜头价格多少钱”的标准来衡量器材,自己的喜怒哀乐都被器材左右了。

云淡风轻的心态

leica m3 + summilux m35 1.4 v1 圣光

有时候用数码拍会不注意光线,有时候用太准的测光表会太像数码。而胶卷可以让你尽情的做减法,干脆去掉了暗部。简单的画面反而让我看着舒服,有些细节黑掉了才有质感;有些器材,出掉了,才有云淡风轻的心态。

特立独行的圆点

leica m3 + summilux m35 1.4 v1 圣光

前方的行人跟车子,都是密集的圆点,这让我想起了波普艺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当然对于器材党来说,烧器材是每个摄影人的权利,是必经的心路历程,或平坦或崎岖,有换门、有一机一镜,但每个人无论你如何特立独行,其实也都是一个点。

这样蹦蹦跳跳,真是青春啊

康泰时 contax tvs iii

这个演员我没听说过,一查才知道是个韩国演员。而我听过的另一个韩国演员叫权志龙,因为他把康泰时T3给抄起来了,其他就不知道了。看他们这么阳光灿烂,这样蹦蹦跳跳,真是青春啊。

太阳下的高反差

leica m3 + summilux m35 1.4 v1 圣光

用过期卷的好处就是,不期而遇的黑,很有道理的黑,却是我在PS里没法想想得到的黑。高反差其实不是我的菜,我一点也不喜欢森山大道,不但不喜欢他的高反差,而且不喜欢他的GR相机,特别是近两年他都用数码GR了。我依然喜欢我的过期胶卷,依然喜欢那种莫名的黑。

gerry的街头摄影

认识gerry是因为在网上买了他一个徕卡胶卷剪裁模板,因为我有个二代的,他那个恰是一代,于是果断拿下了。后来知道gerry也是个街拍范儿啊。于是要了他的lofter地址,翻看了起来,虽然照片不多,但是那街头味道真是扑面而来啊。这才是街拍嘛,原味儿街拍,不放糖、不放盐、不添油加醋,但却街味十足。

网名:gerry
年龄:80后
他的器材:从一位法国摄影师处转手的徕卡黑漆M4 + 六枚玉。
用过的器材:玛米亚7II、徕卡M6、徕卡M3、M240、M9……
街拍频率:随身携带。
格言:一机一镜最潇洒。

gerry自述:我也就适合拍点人文,扫扫街,以后会一直拍下去。因为没什么理论,都是随感觉拍。我觉得走心很重要,很多不同的人生,都想拍下来看看,感受下。所以每天带着,已经成为习惯了。最近刚近的三代六枚玉,24编号的,中规中矩,自觉不比七妹差。使用旁轴相机习惯了,反倒是不习惯自动对焦了。

备注:最新发现gerry的lofter已经停止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