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驿车

leica m6 + noctilux 50mm 0.95 asph 夜神

在匆忙奔跑的小车上,年华随风而去,在偶然的偶遇下,遇到了银盐。竟然没脱焦,令我高兴万分,每次看都觉得可贵。因为期间拍下的不仅是他们的生活,也回荡着摄影师失去的青春。

闪耀的时光

leica mini3

你的眼睛看到这一片金光闪耀,你看不见我,你也看不到太阳。那闪耀的其实是时光,你的,我的。

大师与徕卡之马克吕布Marc Riboud

Marc Riboud

本来想写个马克吕布的“大师与徕卡”文章。但读了肖全的《跟着马克吕布拍中国》我决定不写了,改推荐这本书了。

肖全作为马克吕布的学徒、忘年交,实在比我了解的多。我知道布列松的名气,更知道他的爱徒马克吕布的名气,却不知道肖全跟马克吕布的关系。实在是我见识太少。而且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肖全《我们这一代》的封面照片原来是马克吕布拍的,我说那么传神呢。 继续阅读大师与徕卡之马克吕布Marc Riboud

Hi, I am Ted and I shoot film.

Hi, I am Ted and I shoot film.

This is where I record my trips, my daily analog photography etc. I also do street photography in Foshan. Thank you for stopping by. I hope you like this page.

www.ipan.blog

注:最近发现,这个网站已经关停了。

CANON model 7 旁轴相机

CANON model 7

那次见到奔奔的黑漆佳能model7,立马然我想到了最喜欢的那台马勺儿stanmore音箱,他们都是黑配金啊,哈哈。于是拿来耍耍,看看这个号称最强仿徕卡的机器怎么样。

佳能尼康都曾经制造旁轴相机,而且都属于旁轴里的高级货。甚至后来佳能model7接近M3而且带测光,而且是旁轴黄斑对焦。而尼康没有仿造徕卡旁轴,尼康的末代旁轴机SP是仿造康泰时旁轴机做的。

CANON model 7
继续阅读CANON model 7 旁轴相机

人眼睛检测是最精密的镜头检测仪

leica m6 + noctilux 50/0.95 asph + rollei rpx100

千万别低估自己的眼睛,我们能轻易分辨出差距50cm的两辆车,还能轻易分辨出谁的身高比自己高一厘米,更能通过各种综合视觉判断一个人的轻微喜怒变化。偶尔人眼就能测试镜头。
拍一些照片自然而然就能知道哪个头容易眩光,哪个头分辨率高,哪个头有氛围。很多网上的传言其实大部分是真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算没有各种测试仪器,群众也能肉眼看出变焦头畸变大。就算有仪器唬人,也骗不过群众的眼睛。
肉眼就能看出八枚玉的通透,拍一卷下来八妹总能给你意外的惊喜。肉眼也能看出七枚玉渐进的背景虚化,因为类似的场景就是比其他35mm头立体。同样肉眼就能感受到noctilux 0.95确实比summilux 1.4更虚,不需要仪器,不需要同场景对比。

Eva Rubinstein伊娃·鲁宾斯坦作品读后感

Eva Rubinstein

最近逛书店看新上了一本伊娃·鲁宾斯坦的摄影作品,浙江摄影出版社很给力啊,终于出版了一些我喜欢的黑白摄影照片。伊娃·鲁宾斯坦的作品有种安详的静谧感,确实就像读诗一样,让你进入一种脱俗的状态。

黑白

黑白摄影有种特殊的感觉,是彩色摄影无法替代的。简单、单纯,却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所谓五色令人目眩,黑白摄影更接近禅意。这是一本纯黑白的册子。对于从来没接触过黑白的人来说可以学习学习如何从黑白灰中感受摄影的纯粹。对于数码高手可以看看胶片银盐是如何演绎光线的。 继续阅读Eva Rubinstein伊娃·鲁宾斯坦作品读后感

36张底片的奥秘

leica m6 + noctilux 50mm 0.95 asph + rollei rpx 100

一张8G的卡能装多少张照片?你答不上来。64G呢?海了去了。那么你相机里的卡还能拍多少张?海了去了……

每当看看身边的胶片相机,我就能想起里面还有多少张没拍。不会用胶片去拍墙壁放大看看有多清晰,不会拿起胶片咔嚓咔嚓按快门听声音,因为里面只有36张胶片。

36,一个不多不少的数字。有时候这36张能拍一周,有时候两周。就是因为这个数字,总能提醒我一件事情:照片是有数量的,你随意浪费的一张照片,都要自己买单。

人类发明了时钟,在表盘上刻下12个刻度,我们都知道那12个数字并不是时间的真实长度,但是我们开始知道珍惜时间。相机里有36张底片,这36张底片并没有限制我们只能拍36张,但是却能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次快门。

海了去了的存储卡就像给你了一个100岁的倒计时电子表,时间或许更真实,但实在让人惊慌失措。

36一卷,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心里暗示。一旦我拿起数码就容易急躁躁的咔嚓咔嚓,不一会就记不得拍了多少张,也不知道这卡还能拍多少张。我不是意志力强大的人,做不到把数码当胶片来拍的控制力。我还是更喜欢36张一卷、36张一卷的,周而复始的拍摄节奏。

我认为胶片不死就跟这“36”的数字有关系,它就像一年12个月一样,构建了一个周期循环胶片时空,它让你在一个有秩序有规律的胶片时空更踏实的行走。所以,总有那么一些开悟了的人,一直会在这“36”的节奏里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