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微单转接环不准会造成无限远要回来一点,甚至造成景深标尺不准

徕卡转接能用原厂就用原厂

徕卡镜头对转接环精度要求高我是知道的,因为旁轴相机对镜头精度要求非常高,精度不够黄斑对焦必然跑焦,而且盲拍的标尺也会不准。所以徕卡l39转m我都是用原厂接环。因为那时候被国产环坑过好几次,便宜的要多买几个,必然有几个不准。而贵的好称国产高端的又卡在机身拿不下来。

微单转接能不用国产就不用国产

最近转接微单试一试老镜头,买了几个便宜货,按理说国产转接环都发展了10年以上了吧,便宜的应该也不会在精度上出问题了吧。然而,哈哈,还不如十年前呢。这些接环给我好好上了一课。我也终于找出,为什么我用单反镜头盲拍成功率远不如徕卡准的原因了。原来都在转接环上。

虽然微单对转接环精度要求不高,但是为了让景深标尺准确,微单转接能不用国产就不用国产,后来我从朋友那拿一个日产的,问题迎刃而解了,无穷远即是无穷远,不需要再往回收一点。

垃圾转接环会导致你没法街拍

曾经一度,我认为单反镜头不适合盲拍,可能是他们的标尺不准,亦或是他们的景深太浅,亦或是对数码兼容度不行,甚至在使用柯尼卡35mm 2.8的时候一度认为它外圈画质不行。然而直到我用了日本转接环才明白一切的道理,都是被国产环给坑了!

为什么无限远还要回来点才清晰

说来话长,所以先说了结论。话说,想当初,我发现尼康镜头转接到索尼微单上时无限远不是打到头,而是要回来一些。这我是没太在意,因为据说有一些老头是这样设计的,确实我auto口的一枚135mm 3.5老头在单反上无穷远要回来一点,但是手上几枚官改ai的和ais包括一些auto头打到头就是无穷远。这就给我一个印象,转接微单时无穷远打到头回来一些不算大问题。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了。

手上这枚康泰时40mm-80mm f3.5橙色几乎是99新,画质也非常优秀。唯独转接到微单时,要从无穷远回到15米处,才能对焦到无穷远,这余量有点太大了吧。直到此时,我也还是宽容的,也许是转接环精度差点,预留了余量,防止有些镜头无穷远不够用。哈哈哈,其实仔细想想这多少都有些不科学了,转接环本身又没有机械结构,为啥考虑余量的事情呢?

是不是转接环都故意做短了一点?

之后我发现用它街头摄影,盲拍失败率接近九成半,必须对焦才可以拍清楚,那些刻度完全与实际对不上号。甚至它1.2米似乎远比真实远,于是我准备买微距接环,这样可以把最近对焦距离拉近一些。于是我就把微距接环的事情同老曹讲了,他可是康泰时行家啊。

他说:1.2米足够用呀,不需要微距接环啊!你e43不也是1米么?

我说:这不一样呀,1.2米得后退一大步才行呀,根本没法用啊!

他说:1.2米足以应付绝大部分情况了。

彼时我并没有意识到垃圾环转接后镜头打到1.2米时,实际距离可能要1.5米才能合焦,直到我用了微距接环,我才明白,转接环精度准确有多重要!

转接环对镜头到底有多重要

当我想把最近对焦距离是1.2米的镜头,拉近到1米以内,就想到了微距接环。微距接环不存在光学滤镜,就是几个接环圈,通过增加接环数量让镜头离相机更远一些。这样的结果就是,可以让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可以更近,也就是可以让镜头离被摄体更近距离对焦,这样可实现近摄和微距效果。当然,加了近摄接环的后果就是无限远无法合焦了,也就是说最远合焦距离也同时被缩短了。

近摄接环的这个工作原理让我猛然醒悟。增加镜头与机身的距离,可以把最近合焦距离、最远合焦距离同时拉近,比如镜头标尺指到1.2米,而实际上增加镜头与机身的距离后可以让0.2米的物体合焦。那么如果减少镜头与机身的距离呢?那就会把最近合焦距离和最远合焦距离推远,比如镜头标尺指到1.2米,而转接环比正常的短,而实际上合焦后的距离是1.5米。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镜头标尺指到15米时,无穷远已经合焦了。

转接环厂家是有意做短的吗?

兜了这么一大圈,最简单的理解,就是由于转接环短了(按照原镜头的法兰距相比),造成最近对焦距离被推远了,就是起到了近摄接环相反的作用,它也导致镜头打到头还要回来一点才能让无穷远合焦。那为什么厂家要这么做呢?是有意还是无意呢?这个我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我是明确的,他们做短了至少无穷远能合焦,顶多损失一些最近对焦距离。而转接环做长了无限远就无法合焦了,买家当时就会退货。而这些小心思,小技巧,小机灵,如果你做的精度足够的话,是不需要动的。

当然了,由于尼康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都很近,很多0.2米、0.3米都是家常便饭,甚至有些美能达变焦镜头都有微距档位,所以转接环比实际短一些并不容易被察觉的。而,对于最近1米、1.2米的镜头那就敏感了。因为原版1.2米足够日常使用了,而硬被推到1.5米,那就非常难受了。

不准的接环,造成刻度不准,造成盲拍失败

虽然微单相机屏幕取景,相比旁轴来说并不需要太高的精度,事实上如果你不打算盲拍,不依赖镜头标尺,而且没有使用最近对焦距离超过一米的镜头,那么国产垃圾环,也足够使用了。毕竟便宜呀。

但是,对于i50mm这样非常依赖镜头刻度的盲拍用户来说刻度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改变法兰距造成的刻度不准,是非线性的无法预测的不准。比如,康泰时40mm-80mm f3.5镜头,原本对焦在一个位置,此时从40mm短到80mm端它的对焦位置都是不变的。当转接到微单时,如果转接环长了、或者短了,当你变焦的时候焦点就会漂移了,你需要从新对焦。

如何简单的检测精度

通过上面的方法,其实测量转接环精度够不够,就显得简单了。如果你有一只,原本变焦就不会焦点漂移的镜头(除非太老的镜头),放到转接环后,看看变焦过程中焦点是不是迅速找不到了。这种偏移是非常明显且迅速的,远不是呼吸效应造成的轻微脱焦那种。

康泰时40-80mm f3.5也许小光圈就足够好了

f3.5一样可以虚化

对器材的过于依赖,绝对是让自己摄影提升的一大障碍,过分依赖全开大光圈虚化背景,过分依赖模特天生丽质,过分依赖完美的背景,这每一项初学者追求的东西,往往都是上升高阶的拦路虎。

使用小光圈的变焦头、套机头绝对不是一件坏事情,它能让人丢掉初学者依赖的那三条拐棍,让自己寻找一种摄影本身自带的一种气质,一种气氛,一种诙谐。让自己更专注于画面的整体光线,哪怕是路人,也能抓拍到人类共通的一种气质,而背景虚化——康泰时40-80mm f3.5的小光圈就足够好了。其实胶片时代吧,大师都不怎么使用大光圈,标头的大光圈、背景虚化,那是给入门用户拍肖像用的,毕竟胶片年代普通人购买相机首要功能肯定是拍肖像了。但是如果你总是停留在玩标头背景虚化的阶段吧,似乎也太不追求进步了,哈哈哈。其实呀,3.5的光圈,也能用来虚化背景哦。

40mm镜头曾经一度很流行

胶片时代,曾经一度流行40mm镜头,因为它介于50mm和35mm之间,兼顾了两个焦段的任务。那时候40mm被定义为随身携带的便携焦距,各家都层推出过各自的40mm镜头。也不难理解,康泰时德产第一支变焦镜头从40mm起跳,应该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做法。

尼康镜头后期余地确实很大

nikkor 35mm f2 auto + sony a7s

在频繁的器材切换使用过程中,我发现我最喜欢在尼康镜头拍摄的照片上“动动手脚”,也许是因为它该有的清晰度都有,而颜色氛围,稍微倾斜,都可以出现不错的效果。尼康这家公司的风格是直来直去的,就像它的镜头,它把它能做到的“锐度”,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做到最好,它把它能给你的颜色全都给你,它不通过“调色”掩饰或者说“装饰”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它把后期那部分留给摄影师自己。——也许,这就是它能一直拥有专业摄影师忠实用户的原因吧。

好镜头是没有暗角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原本最令人讨厌的暗角,不知不觉成为了“氛围”的狡辩。那种处处出暗角的镜头是明显的缺陷。在我用过的镜头中,只有施耐德的超级安古龙敢把暗角称为特色,但依然不值得过分的追捧。而其他镜头,偶尔出现的暗角,属于还能接受。但是,就是有一种论调,非要把暗角称为氛围,那只能说那是一种狡辩。

如果拍十张,五张都有暗角,那就是一种给人压抑感的暗角,那镜头是不足称颂的。你能想象得到么?美能达变焦胶片镜头,都可以如此放心的使用,没有明显的暗角。还是那句话,美能达拥有和徕卡最接近的镜头哲学。

我不喜欢暗角的出现,特别是在我内心想让它出现之前。

美能达af 24mm-50mm f4镜头色彩不错

生活的色彩层层叠叠,上一层、下一层、中间还有一层,我们总是在重复的一天一天中遇到稍有不同的风景,以及稍有不同的自己。这个地平线的色彩令我精神抖擞,更令我想不到的是,美能达这枚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镜头,色彩竟然还原的如此真实。它没有过分强调颜色,又没有放弃每一点灯光,更没有平添所谓的氛围“暗角”,一切都是如此平实的还原出来了。美能达镜头的色彩,确实是最接近徕卡色彩哲学的,它让你更专注于现实,而非所谓的镜头味道。

美能达af 28-85mm f3.5-5.6 美能达 好运达

当使用美能达镜头时也能发现它的好,且一点也不后悔没拿着徕卡出来时,并且,觉得自己当前手持的普通器材,就能拍到自己想要拍到的东西,甚至使用如此便宜的镜头,还能拍出如此画质,还有一种幸福感,那么此时,你已经成功从器材党大学毕业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没能毕业,与年龄无关……,他们都被世俗的价格陷阱和面子拦住了。当然,没用过徕卡,就来贬低徕卡,甚至声称什么可以替代徕卡,那只能说明你还没爬山房顶,就已经点评四周风景了。

美能达-好运达

其实我是挺喜欢美能达这个品牌的,很早之前我就给sony a390配过一批美能达头,玩了很长时间嘞。它的镜头颜色还是有他自己特点的,“美,能,达”多好听的名字呀,也不知道当年怎么想的,这名字应该是整个相机品牌里最好的了。

它的这种黑漆金属的这种触感、视觉感受非常粘手,就是当你不想摄影时,也想拿过它来转一转,这枚af 28-85mm f3.5-5.6镜头有这个触感的。与后来的塑料+橡胶的触感好多了。这种让你总想摸着它的触感——会给你的摄影带来好运的。这枚镜头真的——美能达——好运达。

我买相机、镜头,是把别人测评、建议,先放到一边的,我是以自己的触感为第一参考依据的,只要我的手粘上了,那就要拿下了,无论——它多便宜……

就拿下面这几张照片来说,就是拿着美能达获得的“好运”。路口来往车辆打亮了等待的行人,而旁边的施工围栏成为了影子的画板。“模特”正在借助焦烟熏烤思绪,而我已经快速捕捉了他很多思绪的影子,这画面,这神态,这灯光,就算我是导演,可能也想不到;这眉头这香烟,就算我是演员,可能也演不好,——而这一切因素,都恰到好处的汇集到一起,前后不到10秒,演员散场、灯光撤销,只留下摄影师暗自窃喜,美能达,好运达。就是下面这照片:

美能达 af 28-85mm f3.5-5.6 + sony a7s

尼康35mm f2 auto的虚化怎么样

单反的虚化能力实际上是比旁轴占优势的,因为35mm镜头旁轴最近0.7米,而单反的可以做到0.3米,近这一步那可是虚化大大的,而且都是柔顺的那种。

另外通常来说,上个世纪35mm f1.4镜头虚化都很不错,但是都全开锐度差点意思,往往各家35mm f2规格的镜头全开锐度蛮不错的。这个锐度配合郊外虚化,基本上可以达到5米之内突出人物主体,这种广角虚化的美丽是现在很多人喜欢的,包括i50mm……

当尼康d700遇到nikkor 35mm f2 auto会怎样?

原本nikkor 35mm f2 auto镜头是给尼康胶片机f3配的,因为搭配起来很好看。本来一直对尼康老胶片头都没有多少期待的。更可况35mm在没有裂像对焦屏的数码d700上很可能对不准焦距哦,当尼康第一代全画幅单反d700遇到尼康第一代35mm f2 八枚玉,没想到如此惊喜。

数码单反广角对焦

我发现近距离好对焦一些、50mm以上焦距好对焦一些、大光圈镜头好对焦一些。虽然尼康d700显示屏左下角有合焦提示,而且有箭头提示,但是毕竟每次看那里也挺费事的。所以很多时候吧,我都是直接凭借视力判断是否对焦清晰了,偶尔用余光看一眼提示小绿点。35mm f2对焦难度正好处于难与易之间,反而105 2.5更容易一些,的确与旁轴相机相反,旁轴长焦对焦难度大。但这枚尼康八枚玉吧,全开时,油润和锐度,似乎相当不错,也许当年就是对标的徕卡八枚玉哦。

nikon d700 + nikkor 35mm f2 auto

油润和锐度的关系

当然,在油润和锐度之间都做到最好显然成本会高很多,看看德系镜头,蔡司、徕卡,都在这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哦。然而,尼康毕竟是个大公司,它的产品实际上从60年开始到70年,这十年赢得了绝大数记者的青睐,彻底把徕卡挤出了主流行列。可见,尼康是对记者的优化是效果显著了。所以尼康的镜头大多以清晰锐利见常,成像稳定,可以应对各种环境,这可不是一般小厂家能做到的。

当然,在油润程度上,所谓油润,就是颜色过度平滑、亮度过渡平滑,油润过头了,会影响锐度的哦,特别是在过去那个年代,对于记者来说照片需要显示的面积往往并不大,或许杂志封面已经算大的了。锐度和油润的取舍,显然锐度更有诱惑力。

但是呢,尼康也不是完全丢弃油润,而是拿捏的很到位,一切都刚刚好,足够用。这就是一个稳定的大厂风范哦。这一切,原来从1960年代就开始了,竟然至今还是如此。显然,尼康的对立面就是佳能了。

尼康八枚玉 35mm f2 auto-o 第一代胶片单反镜头

徕卡级别的对焦手感

是谁说过,镜头是消耗品,不必太在乎它的寿命,照片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打火机,用过了就不必留着了。可是打火机里不是也有zipp么?尼康胶片时代的镜头至今还是能用的哦,特别是早期的全金属镜头。我非常喜欢它的手感,那个时代尼康是要与徕卡争夺市场的,手感都是徕卡级别的哦。

盲拍友好

当我用35mm镜头时,我对他的要求就是两个字“可靠”,什么是可靠呢?就是无论我对焦准不准,它都要给我惊喜,而不是意外。越是简单的要求越难达到,很多给我意外畸变,压抑的暗角,意外的偏色,等等那种35mm镜头都被我打入冷宫了。徕卡的每一只镜头都可以做到这个稳定。就想吃京酱肉丝,你放几根肉丝,放几片大葱,卷起来都能吃的有滋有味。这是一种不需要精确到分毫就能好吃的要求哦。显然,尼康这枚最古老的单反镜头做到了,真想不到这是尼康60年前第一代单反配的镜头。

像下面这张照片,估计距离近了一些,落到了后视镜上,人物比焦点靠后了一些,但是并没有因为虚焦产生怪异的偏色,也没有产生破坏气氛的东西,这就叫稳定呀,尼康这么好的镜头竟然才几百块钱,哈哈。

而下面这张照片更是焦点落到了手机上,而其他一切都虚化掉了,非常有感觉。由于“模特”非常不在乎我的镜头,于是,我又重新对焦拍了一张人物清晰的照片。但是,实际上,我觉得还是第一张更有感觉。立体感非常不错。

近距离暗光清晰度完美

近距离,暗光下,这个清晰度,足以让现代镜头汗颜了。真想不到,光学这些年来可能真的进步不大呀。尼康这枚auto 35mm f2在f2光圈下全开清晰度非常不错。可见当年尼康的光学实力是完全不容小窥的哦。特别是0.7-0.8米时的锐度和虚化,足以和任何一枚徕卡35mm summicron f2 镜头掰一掰手腕啊。这是一枚无论室内还是室外,全开都可以完全放心使用的镜头,当然,前提是拍人物。拍风景,就是徕卡asph镜头也建议收2档光圈。

像1965年代,f2光圈的35mm镜头主要是给暗光设计的,所以在暗光下,尼康这枚镜头全开简直让我吃惊,清晰度非常高,丝毫不比现代镜头弱。比如下面这张,要不是光斑形状的弧形是圆的,我还真以为收缩了一档光圈呢,实际上是f2确定无疑啊。

下面这张照片是仅仅依靠路灯拍的,iso都干到了12800,侧方面说明sony a7s的高感确实很不错呦。机内标准画质的jpg,但是清晰度已经非常令人吃惊了,这拿到现在也是非常难得的哦。

郊外二线性

当树叶成为背景时,二线有点硬,有点爆炸,算不上优点。不过35mm镜头拍树叶,多少都有些硬。显然,这枚镜头不是为了郊外柔美虚化设计的,这点是和徕卡七枚玉不同的地方,七枚玉不会炸开,哈哈。也许是尼康党多数不喜欢这种郊外,而且尼康党又多是在丛林拍风光,看不上这种有点爆炸发射光斑,所以这枚镜头很少被人夸赞。而对于人文党来说,我才不会用树叶当背景了,哈哈。《尼康35mm f2 auto的虚化怎么样

逆光

我手上的是O版,8片结构,据说逆光不如OC,c是多层镀膜,可是我发现它的逆光,甚至大光比非常稳定啊。就这f2全开的表现,至今也算高端水准呀。说他是尼康的八枚玉也丝毫不过分呀。

这枚镜头对数码的友好性是超出我的意料的,因为它太古老了,特别是第一片硕大的玻璃,这类第一片玻璃硕大的镜头吧,总给我一种数码不友好的感觉。但是令我吃惊的是,尼康这镜头数码很友好,就像用现代镜头那样用它就没问题。也许是尼康党们太谦虚了,就这表现放到其他品牌可有得吹了。

它的光斑虽然不小,但是并不会给画面造成伤害,而且这种淡淡大圆圈,还给画面增色不少呢。我甚至逆光也带着uv,丝毫不在乎出现眩光哦,对我来说它带来的更多的是惊喜。

这是现代镜头模拟不出来的,惊喜,什么叫惊喜!这种惊喜会促使人,继续持续的使用它,这就是它的可贵之处哦。

如何让尼康镜头看起来更有德味

有经验的老摄影师曾经跟我说过,其实尼康镜头更偏向蔡司一些,而不是徕卡。徕卡镜头以其细腻的过度闻名,蔡司则是色彩活跃。那么如何让尼康镜头看起来更有德味呢?我也说不好,不过据说可以把红色通道的曲线调成s型,蓝色通道的曲线调成反s型,绿色通道凸型,于是就获得了一张略有德味的照片……,有么?至少不像徕卡,有点minox的味道?

其实,有老烧跟我说,何必那么折腾,尼康镜头高光容易过,你减1/3试一试,是不是德味会多一些。嘿,还别说,减一点点曝光吧,还真不错。

其实尼康镜头也没必要追求德味儿,尼康有它自己的味道,管他徳味不徳味,作品的味道怎么能让镜头去定义呢?尼康的镜头在我看来,确实是高锐度,高清晰度,色彩走的均衡路线,给你更多的后期空间。真的,用徕卡镜头,我都不好意思随便后期,因为稍一不慎还不如人家直出jpg好看&……,而尼康的片子,培养了我后期的自信心,多数情况下raw微调都比jpg好……。

锐,锐,锐

对于把镜头做锐,尼康从来都很在行,他家第一代单反胶片35mm f2 镜头,竟然在数码上都可以如此之锐,我真是无话可说了。感觉是直追徕卡八枚玉啊,徕卡八枚玉1958年推出,非常惊艳,尼康这镜头1965年推出,之后竟然再也没改过光学设计一直到ais都在沿用。锐,锐,锐,直追徕卡八枚玉,正常的八枚玉也很锐的!《当尼康d700遇到nikkor 35mm f2 auto会怎样?

景深浅

另外他的景深非常浅,对于35mm镜头来说,不能要求太过,不能和50mm、85mm、105mm相比,但是,全开时已经非常浅了。环境人像很容易让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人身上,对于广角镜头来说,这就足够了。要知道徕卡35mm f2镜头也是足够用的,使用徕卡时,我也是更多的选择summicron而不是f1.4的summilux。

福伦达VM15mm/f4.5把徕卡M8变成抹香鲸的魔法

似乎公园与长焦镜头很相配,如同红花与绿叶很相配。旁轴广角与拥挤的人群很相配,如同徕卡与大叔很相配。15mm这样的超广角我控制不了,在我眼里简直就是一头蓝鲸,我的视线不足以看到它的全貌。我把这枚镜头与徕卡m8相配,产生了魔法效应,它就成了20mm小广角,这种近距离的街拍,是常人看不到的视角,窥探别人看不到的世界,是街头摄影师的兴奋点之一啦。

挎着广角镜头在街头,就像一只抹香鲸鱼在寻觅食物,胃口大得很哦。这一张嘴啊,该吃的不该吃的往往都统统吞到了肚子里。这枚镜头清晰度极高,可以轻松捕获眼前的任何猎物。

我很少使用比28mm更广的镜头,超过这个边界,就如同超出了大气层,有种让人窒息的神奇感受。那是个不亲切的感受,稍有不慎就会置身烂片世界。而我找到使用它的秘诀了,你必须离得近,能够吓到别人的距离,要徕卡m8的快门声足以引起对方揪住你不放的距离。是比罗伯特卡帕心中的距离,还要近的多的多距离……

最近减肥了,想喝汤了,特别是鱼汤,最好搭配两只甜甜虾,猛闻一气,是海洋的鲜香和宽广。这就是把徕卡M8变成抹香鲸的魔法——福伦达15mm/f4.5。

总的来说,福伦达15mm/f4.5超广角镜头(尤其是第一代L39卡口)小巧、成像质量高,虽然使用上有挑战,如超广角构图难、测距需依赖经验,但该镜头在徕卡M8上等效焦距20mm还算适中,视觉冲击力大。我认为此镜头虽不适合所有街拍摄影师,但仍是一款值得尝试的镜头,二手市场买卖都不需要思考太多,价格稳定。使用此镜头的过程充满挑战与喜悦是价钱不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