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喜欢看摄影网站

我喜欢看的还是网站,尽管中文网站越来越少来,那种在显示器上打开摄影网站,看到大图片的畅快淋漓的感觉。当然,图片越大服务器的压力也越大,我甚至想过把原始尺寸放上去,那样会对服务器压力会更大,历经n次服务器升级,图片尺寸从最早的800×600,到1024×768,再到现在的2046x,所以呀,大家也别抱怨广告多哦,哈哈哈,广告可以补贴服务器升级带来的开销,也是木有办法呀。哈哈哈哈,我还是喜欢看摄影网站,手机的屏幕还是太小了。

Leica D-Lux Type 109 假松下,真徕卡

数码的青春

想当年,手机拍照还不咋滴,相机市场特别热闹,那种观看新品,哪怕是不买,也是一种享受的年代,或许就叫青春吧。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的Leica D-Lux Type 109,是徕卡的第一台4/3画幅的相机,比以往的d-lux画质提升非常明显。

松下的躯壳

因为奥林柏斯ep系列的关系,我对4:3是非常信任的,这个画幅基本上已经满足爱好者的要求了。甚至拍摄raw格式,也可以应对专业要求哦,是的老外有用43画幅做职业拍摄的。只是国内很少。但从拍摄结果看43画幅,已经非常不错了。徕卡的Leica D-Lux Type 109对应的是松下LX100,是松下代工的,不,是徕卡套用了松下的躯壳。

徕卡的精神

那时候的43小微单相机,虽然不如现在的大微单画质高,却处处体现着设计者的用心,虽然是松下的躯壳,甚至镜头也是松下制造的。但是它的画质,确实还是能感受到徕卡的严谨哦,表现非常稳定,发色无论任何环境,都不会出现一些意外的反差或者奇怪的暗角。它的镜头肯定是要比lx100好一点的哦,调色是有区别的哦。如同徕卡m一样,每一次快门,一如的你每一次期待,只有惊喜,没有意外——这就是徕卡精神哦。

它就是徕卡

与富士模仿徕卡的外壳不同(sorry,富士x100佬们,嘻嘻嘻),真正的徕卡精神不是表面的外观,外观只是给外人看的,而使用者对徕卡的精神,是在使用中慢慢领会的。精神,是一种内在,而不是躯壳,外观的模仿只是噱头和浅薄,徕卡的精神是精益求精,更进一步。是的,d-lux 109就是lx100的更进一步,我眼里的Leica D-Lux Type 109就是徕卡,不是松下。

Leica D-Lux Type 109
继续阅读Leica D-Lux Type 109 假松下,真徕卡

徕卡布帘材质是橡胶布

徕卡使用橡胶布快门帘子,它既安静又坚固耐用,百年不腐。不过,黑色橡胶比纸更易燃,如果相机在镜头全开的情况下对准太阳,那么很荣幸的告诉你,你将会点燃这个帘子,市面上的徕卡m胶片机,很多都这么毁了。

有的人用胶补上,有的需要找德国徕卡更换,是的,他们现在还有这个布料。在徕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短缺,所以一部分黑字版本的iiif布帘老化是通病哦。除此之外,哪怕是最古老的徕卡布帘也很耐用哦。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很了不起。

徕卡vs哈苏,谁摩擦谁

徕卡vs哈苏

首先这二位不是一个赛道的,就好比打拳击,不是一个量级的哦。好比变形金钢里的JAZZ庞蒂亚克Solstice,对比擎天柱的彼得比尔特389 型大卡车。他们要是pk,徕卡肯定是被按在地上摩擦哦。

中间地带

但这世上很多事情,并不是大就是好,当然也不是精致就是好。往往在他们之间的中间地带,具有更多的实用性,现实已经给了答案,单反微单才是中间地带,佳能尼康索尼,才是大众的选择……

徕卡玻璃秘方

不过补充一下,哈苏也很精致,大且精致。不过哈苏自己不做镜头,都是从其他品牌里选择定制,这才有那个哈苏实验室评出的19支最锐镜头的故事。不管这个实验室真假,但至少结论是公认靠谱的。神奇的是,里面最多的竟然是徕卡头。所以,你说谁摩擦谁呢?徕卡是自己做镜头,自己的独门秘方玻璃,用最平凡的设计,下最猛的料。我认为至今大多数徕卡镜头依然保持了这种独立精神,这才是我喜欢徕卡的地方,也是徕卡的精神所在。

徕卡相机不能拍风光?

徕卡相机可以拍摄任何题材的摄影哦。可是,但是,可但是呢,徕卡旁轴取景器是个最大的限制。因为它的倍率是固定的,而风景摄影往往为了追求视觉效果,经常用到的广角或者长焦,让徕卡m的取景器尴尬无比,无法做到所见即做得不说,长焦连对焦可能都看不清楚……。所以说,徕卡最大的优势,被0.72的放大倍率,限制在了35mm镜头和50mm镜头焦段上,拥有相对精确的取景和相对舒适的对焦精确度,而这两个焦距段呢,又都是人文焦距段,所以徕卡往往被锁定在5米、10米这样的近距离拍摄。有点像是狙击手的腰间配的手枪,是近距离才拔出来的。

而单反、微单,所见即所得,焦距不怕长,只要你背的动,都可以取到景。所以呢,很少有人用徕卡拍风格啊。但是也并不是说徕卡拍风景无能哦,因为徕卡镜头本身拥有非常好的动态范围,是的,从高光到阴影,只要你的ccd/cmos能记录,它都给你收在囊肿,而且锐度、色彩做的非常好哦。还是那句话,难度在取景器不准……

徕卡m9能用elmar 50mm f3.5吗??

能用,但是我不建议在数码相机上面使用伸缩镜头。因为徕卡m相机,无论是m9还是m10,都没有除尘功能。伸缩镜头的灰尘会导致ccd/cmos上很轻易的落灰,清理灰尘对徕卡来说是一件非常恼人的事情。特别是拍风景,光圈收到f5.6最佳光圈时,会很明显看到灰尘颗粒。赵嘉《兵书十二卷》第一版里,徕卡m9金字塔样片蓝天上布满了灰尘黑点,也许只有同样的m9用户才能注意到这些黑点,哈哈。仅凭灰尘就可以判断那照片是m9拍的。但是他第二版就ps掉了,而且颜色也都增加了饱和度,所以后面版本的书我就不喜欢了,哈哈。

回到主题,徕卡m9能用elmar 50mm f3.5。但是i50mm极力建议,不要在数码机上用缩头。同时,也给一个建议,为了让你的m数码机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一定要观察镜头尾部,对于有金属屑、很多灰尘的头,都不要轻易往m数码机上装。包括很多经过二把刀保养过的镜头……会掉油泥。m的cmos非常脆弱,很多清理单反经验丰富的人,三下两下就把m机的cmos刮花了。

切记。elmar 50随好,尽量用到胶片机。如果非要用到数码机,那就不要在机身上来回抽拉,让它一直保持拉抻状态。over

尼康自研cmos宽容度竟然如此之高

忘记昨天使用的m档,快门速度设定在了1/320秒,光圈在f2,iso在200。我给当成a档了,举起来就拍了。后来才发现,过曝光了。这是过了几档啊,都快成白纸一张了。

Screenshot

按照阳光16法则,这阳光明媚的大白天,保持以上的iso和快门速度的话,光圈在f11就可以了。而我却足足过曝5档放到了f2,对于ccd来说,也许还能拉回来一些,本来我对cmos不抱有多大希望的。但是尼康这枚自研的cmos的确给我一个大惊喜,而通过raw文件竟然能把人物主体给拉回来。难怪这个来机器哪怕是2024年都有那么多忠实用户呢,快赶上ccd了。上一个给我如此惊喜的还是徕卡m8

另外还有一个发现,就是尼康这枚58mm镜头在如此光线下表现这么好。这是令我意外的,之前看别人评价说它f2就很锐利,如今看来果然太锐利了,过曝光这么多竟然没有出现圣光,依然清晰锐利,让我直接想到了徕卡summicron 50……。

也许是58/1.4需要aotu改ai口的原因,也许是成色好的太少的原因,真用它的人实在太少了,样品也看不到几张,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但也许真正的原因是尼康用户可选择的镜头实在太多了,哈哈哈。尼康这枚第一代1.4光圈镜头真是一只被收藏家耽误了的镜头。

只有用徕卡拍烂片,才不会有羞耻感

最简单的食材,做最好的美食,最昂贵的器材,拍最烂的片,而且不会有羞耻感,只有当我拿着徕卡的时候,确有此感。不知道为什么?信仰加成么,嘻嘻。相对的,当不用徕卡时,我总是会想着出片这件事,似乎不拍一两张像样的片子吧,就对不起这个硕大的分量……

对于大光圈镜头来说,单反的确有所见即所得的优势,用旁轴相机我是拍不出下面这样的照片的。当然了,由于使用徕卡练就的手动对焦能力,也在单反上发挥了作用,无需自动对焦哦,而且,我相信,自动对焦也拍不出下面这个片子。

徕卡涨价不是我真心,是你们逼的

被逼割韭菜

徕卡涨价是被逼的,真的,你看那微单上市都是2三万,镜头都一两万了,作为相机里的奢侈品,才卖四万,岂不是很没面子。咱可是徕卡呀,奢侈品呀,你们看我都得仰视才行哦。没办法,不涨价粉丝们也不干啊。

“老大,你还是不是奢侈品呀?咋这便宜啊。”

“好吧,别催了,涨,涨,涨……”

“赶紧涨,不涨别人都看不起咱们了”

奢侈品相机的额外好处,当然有了。

奢侈品的附加值

徕卡当然有附加值了,你以为韭菜都傻啊。特别是在咱们中国,奢侈品的附加值远比在国外大哦。那次在尼康体验店,一哥们见我拿着徕卡,过来攀谈说自己的sony有些寒酸……,我知道他不是“谦虚”,但是我真的很心酸,摄影不是应该拿片子说话么,怎么器材优先了呢,这不是我真心哦。于是我告诉他,sony转接可以尝试一下柯尼卡单反镜头哦……

曹处也说,有一个用尼康z8的,每次见到他都过来攀谈“学习、瞻仰、观摩、膜拜”,曹处很享受,哈哈哈,奢侈品的附加值果然不一般哦。他说我i50mm是幸运的,入门就是徕卡,没有膜拜过谁,想用啥用啥,自由翱翔……阿哈哈哈,——还真是哦。哈哈哈

另外,在三里屯拍妞大队里,徕卡的被接受程度也是一等一的,没人拒绝,甚至会问你啥相机……,而遇到老万更是一眼认出徕卡,也会过来主动要你给他拍照……。

对了,徕卡还有一个屏蔽作用,那就是遇到富士那种伪徕卡,往往都躲真徕卡远远的,不敢靠近……

时尚与街头摄影,相似的一面

我一直在想,时尚,是什么。曾有文化人说,时尚就是有钱人掩盖缺乏文化的一种方式。一度认为他说的80%是对的,但一直觉得它肯定拥有20%积极的部分,而那部分到底是什么呢。那部分与街头摄影多少有一些相似,那就是——启发性。

一切从想法开始。有些东西不需要知道它的逻辑,不需要知道它的前因后果,只需要看到、读到,然后忽然之间,给与这个事情毫不相关的另外一件事,触动了一点启发。那,就是它积极的一面。无论是时尚,还是街头摄影,都有给人启发的可能性。当然,i50mm的存在,也是给人启发啦,不是教你如何如何,而是或多或少,会给观者带来一丝启发,哇嘻嘻嘻,所以才有人喜欢啦,啊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