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50mm赵震国是做什么的

    在历史的 洪流 中,个体显得那么渺小,无论我们如何让自己与众不同,其实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但这不是消沉的理由,恰是放下包袱的自由,无论我是谁,无论我的工作是什么,此时此刻,我就是街头摄影师,一个纯粹的,自由的,不掺杂“有色眼镜”的摄影师。

    人们喜欢给刘涛冠以“抄表工摄影师”的 头衔,当然也可以给罗红冠以“蛋糕摄影师”,给潘石屹说成“地产摄影师”,要是给i50mm赵震国也冠以某个吸引眼球的名号就有意思了。嘻嘻,不过我至今也觉得这种把职业和摄影师硬链接是一种无聊的做法,除了能满足人的好奇心。

    好奇i50mm赵震国是做 什么 的?我觉得就像是街头摄影师那样,观察者不应该去问路人是干什么的。因为在我眼里,干什么的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不会把自己拔高,也不会把别人贬低,我不会寻找一个神跪在它脚下,也不会把自己造成神。我庆幸的是,还能自由的街头摄影,不会像伍佰那样,能被人一眼认出来。

    如果非要给i50mm加个名号,我更喜欢是“ 真实 街头摄影师”,因为我发现摄影也好,生活也好,能做到真实,实在是一件好事情,真实的面对现实,真实的面对遐想,真实的面对自己。

    真实的反面不是假,而是 。嘻嘻,在我看来呀,是个人都想把自己装成个街头摄影师,其实呀,还真不是那么好装的。街头摄影不是一两天,不是一张两张作品,而是一个十年两个十年,持续的出品……

    i50mm赵震国是做什么的?其实呀,我是个 诗人,嘻嘻,街头摄影诗人。

  • 如果摄影是艺术,那咱们都是艺术家

    如果摄影是 艺术,那首先也是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在街头的有意之举,摄影师的使命是把这个场景像插花作品一样,把它呈现出一种能激发人思考的图像,而且激发人们对自然美更深刻的欣赏。

  • 虚化是令人愉悦的流行乐

    清晰的照片固然 ,就像古典乐,更认真,更客观,更挑观众。而虚化的照片呢,就像流行乐,更随意,更主观,更容易被多数人接受。我不排斥清晰,也不排斥虚化。特别是这样热辣的夏天,虚化就像热气蒸腾,更有一种夏季的热浪感。

  • 回味徕卡m8 CCD最初的味道(原始尺寸jpg文件样片)

    Leica M8 / M8.2:
    2006 — 2009

    再次看到LEICA M8的青涩“德味”,就如同天气预报的配乐一样,有种百听不厌的淡然舒畅之感。

    徕卡 M8,它的色彩是徕卡M相机里最不真实的,也是最不理智的,也是最随性的,也是最令人陶醉的(。ì _ í。)。就像你面对15年前的自己,无论有什么小缺点,都不会苛责的。回味十几年前用徕卡m8拍的照片,似乎m8就是那个时代的味道,时光陈酿之后的味道 —— CCD的味道。

    注意 哦:点击图片后会在新窗口打开原始尺寸的jpg图片,每张4M左右。如果同时访问人数过多,服务器压力可能会增大,图片传输速度会受影响。

    (更多…)
  • 黄金分割构图法

    我不喜欢构,我深受黄金分割构图法所害,总是不由自主的把主角放到了三分之一处,不过呢,确实不难看……,看来啊,尽管我想与众不同,但,也并不是所有规矩都有打破的必要啊。就像小电动车,创新不需要给车把放到屁股后面一样。

  • 东蔡35mm f2.4 CARL ZEISS JENA DDR:一念法喜

    一念之喜

    已然过了立夏。这篇镜头的感悟已经在草稿箱躺了一个春天。春天是摄影起念的时节,而这枚镜头恰是随着起念而来的。摄影,一旦起念,就必然伴随着器材的观念同时而来了,正所谓一念三千。

    我对这枚东德蔡司颇有好感,它给我的感觉有些类似婴儿眼中的世界,清澈、通透而又充满生机,看它的片子有种单纯的欢喜。

    (更多…)
  • 偶遇William Eggleston的孟菲斯自行车

    也说不出什么原因,就是看这张照片比较 舒服。而且是那种,看照片比看现场还有感觉。忽然闪现出William Eggleston – Memphis (Tricycle)孟菲斯自行车那幅作品。美的标准不是固定的,它可以是任何东西,它可以是方方面面。看画册的好处,也许是在多年后才能体会到的,它会在某个时刻重塑你的价值观。这,就是好作品,嘻嘻,自己喜欢,就是好作品。

  • 出去走走

    到哪里才 出片?当然是人多的地方,特别是对于街头摄影。然而,出多少片才叫出片呢?有时候,哪怕是一张照片,也叫出片。摄影的目的原来不是出片,而是出去走走。摄影就像一只狗子,不需要理由,只需要出去走走,就可以开心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