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听说有人误触徕卡快门钮了,哇哈哈。确实,如果没有关机,就把装有快门按钮多徕卡相机放入包里,很容易触碰快门的,特别是装上快门钮后。
有人说:快门按钮还是少用吧,前几天相机忘了关机,结果包里按了几十张全黑8s的图,回来就把快门按钮卸掉了。
哇哈哈,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徕卡快门钮会配给你一个母座。那个母座配合快门钮可以随手拧在领口呦。美观又低调。使用的时候装到机身上就好啦。

又听说有人误触徕卡快门钮了,哇哈哈。确实,如果没有关机,就把装有快门按钮多徕卡相机放入包里,很容易触碰快门的,特别是装上快门钮后。
有人说:快门按钮还是少用吧,前几天相机忘了关机,结果包里按了几十张全黑8s的图,回来就把快门按钮卸掉了。
哇哈哈,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徕卡快门钮会配给你一个母座。那个母座配合快门钮可以随手拧在领口呦。美观又低调。使用的时候装到机身上就好啦。
徕卡相机镜头刻字,很多使用的白漆,时间久了确实会发黄的。貌似见光越多越容易发黄。也有人非常喜欢这种暖白色,甚至曾经想找暖白色油漆填充,实际上用久了就发黄了,多见光就发黄了。
有人问我为什么唯独缺少这支镜头的感受?徕卡summilux-m 50mm 1.4 asph不是她不可爱,不是她可恨 ,也不知为什么,就是无缘。也许是听到这枚镜头的负面新闻太多了,也许是觉得它长得太丑,但是毕竟它是徕卡的高档50头呀,怎么那么容易出问题呢?
最近有人连续遇到两只summilux-m 50mm 1.4 asph跑焦,还找到了别人也跑焦的案例,难道是通病?不可能的。徕卡系统跑焦,80%的可能性是机身跑焦,10%可能性是镜头跑焦,10%是眼睛问题。不要一下子全怪镜头哦~
除非新出厂的,否则i50mm绝对不敢保证你的机身合焦正常,很多人乱动镜头卡口上面的螺丝,会影响近距离对焦的。
通常来说,小光圈不显,大光圈就明显了,广角不明显,长焦就明显了,古典镜头不显,asph明显。总之,景深越浅的镜头,越容易暴露机身跑焦问题。
新镜头出厂就跑焦的就那么几个镜头,leica summilux 35 1.4 Aspherical 双非、蔡司zm50 1.5。leica summilux-m 50mm 1.4 asph不在此行列啊。那么为什么会镜头跑焦呢?谁不希望一切都美好,但现实往往是很残忍的。
摔过、拆过、削足适履过。徕卡镜头一般不怕摔的,如果在包里摔下,都看不出来,也不会影响使用的,但如果赶巧了,镜片丝毫的位移都可能对成像造成影响。拆镜头挺难的,安装也是一样的,对经验要求特别高。另外,如果上任主人,调整过镜头对焦螺纹来适应他跑焦的机身,是最可怕的。
实际上多数近视眼都带有一定的散光,对于徕卡的光学取景器,会造成黄斑误读的。在一定的距离,你的眼睛里是合焦的,而另外一个不散光的人眼里就是不合焦的。一个简单自查办法,就是固定焦距,自己的眼睛左右晃晃,左右眼睛分别看看,是不是都合焦。散光的人,一晃就不合焦了。另外,给目镜增加不合适的老花镜、屈光度调节镜,都会明显放大眼睛问题的。不要对自己的眼睛太自信哦。配眼镜的时候,要加入散光矫正哦,很多眼镜店是不给你矫正散光的,也不告诉你。
四十不花五十瞎,戴着眼镜玩徕卡,差不多就行了,也就这样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leica summilux-m 50mm 1.4 asph跑焦了,先别急,也许你误解它了。50mm+f1.4+apsh,这三个元素凑到一起,镜头的景深很浅,背景是瞬间虚化的,没有过渡的,丝毫的偏差就容易被认为“跑”。要先排除机身问题、再排除眼睛问题、最后才好确定是不是镜头问题哦。~很多人说徕卡50 0.95跑焦,哈哈哈,也是同一个道理。
早晨,每个包里都找不到这台黑漆徕卡mp了,我很平静,有点不真实,但确实找不到了。回想最后一次见到它,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已经没有印象了,前些天还用来着。它应该是忘在哪里了。
我知道,它一定会在某一天,不经意出现的。它没有丢,只是不知道放哪了……%
这本书的文章几年前发过,但是由于网易图片服务器原因,全都丢失了。重新补发一下吧。这本书的背景很励志,摄影师股票投资失败,穷的叮当响,可能精神也收到了刺激,于是买个佳能相机在纽约到处拍人。
他拍人的方式很特别,都是与对方对话后,再拍。所以他的摄影i50mm认为不叫“街头摄影”,而叫“街头人像”。所以是把他踢出街头摄影范畴的哦。哇哈。
Brandon Stanton这种简单而又缺电式的摄影,就像阿甘一样,火了,还有很多粉丝。i50mm在某一年的五棵松二手器材交流集市看到的这本书,确实很有意思。因为他收录的不单单是街头人像,还有一段对方的真情表露,文字非常单纯而诗意。
最最有意思的是,Brandon Stanton这哥们,竟然在纽约拍到了另外一个街头人像大神Thorsten Overgaard(下左),我经常看他的博客哦,可惜现在已经打不开了。
Brandon Stanton的这种摄影方式,很快就被国内一些摄影师学会了,几年前也火过一位这样拍照的女生,只是不记得叫什么了😳,应该是她没有持续创作,而是火一把就干别的去了。
对于器材党,往往看他拍的器材照片,就能判断出他更偏爱什么器材。“行至此处”使用了大量器材,大画幅,中画幅……。但从这张照片上,我觉得他更喜欢爱普生rd-1,哇哈哈。更多精彩照片,请参考他的公众号《行至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