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v镜头对画质有影响么

    UV镜是什么

    胶片时代UV是把紫外线阻止在镜头外面,因为紫外线会对底片清晰度造成影响。徕卡宣称50年代后的徕卡镜头都已经具备阻止UV的特性了。但是徕卡依然生产着UV镜,哪怕是如今数码年代,也在生产。

    所以UV其实更主要的是保护镜头的。

    UV镜对画质有影响么

    一个UV有水喝,两个UV抬水喝,三个UV没水喝。三个UV拧到一起后对画质对影响肯定是能轻易看出来对。

    不同品牌的UV差别大么

    大,不但不同品牌之间差别大,相同品牌不同系列差别也很大。就拿徕卡自己不同时期的UV来说。有很多,早期徕卡黑色UV、早期徕卡银色UV、现产徕卡uv、徕卡天光镜……几十种。

    透光率,还是现产的好。但是我用胶片时,还是会用老的UV。因为老的UV透光率低,能阻止更多无用光线,虽然徕卡说自己的镜头能消除紫外线,但是从第一道门就阻止了,岂不是更好?

    UV与天光

    数码上还是用UV的好,因为数码的白平衡是傻瓜,上了天光指不定出啥效果了。胶片却稳当的多,天光粉红色能让画面出现温暖的感觉哦。

  • Saul Leiter 索尔雷特 随身画册

    Saul Leiter 索尔雷特 随身画册

    徕卡长焦+色彩胶卷=街头摄影大师?

    徕卡长焦、色彩胶卷,是离街头摄影最遥远的词汇,这位大师却运用的如火纯青,而且这老哥的街头摄影也是“摄而不影”,一把年纪了,才公开自己年前时的街头作品。

    90mm镜头是很考验眼光的,Saul Leiter选择简单而又有韵律的画面,看不出一点矫揉造作,自然纯熟。Saul Leiter的作品很洗脑。

    使用“色采”软件抓一抓Saul Leiter的照片,发现还是蛮有意思的。

    (更多…)
  • 大师与徕卡之 Boris Smelov 和 Masha Ivashintsova

    Boris Smelov

    鲍里斯•Smelov 1951 – 1998

    鲍里斯·斯梅诺夫是苏联时代的地下摄影师。这位大师从小就从事绘画,以静物摄影为主,由于这哥们画风在美苏争霸的那个年代不合时宜,被取消正式展览的资格。在苏联解体前的那些年,获得很多英、美、法、芬兰、挪威等国家认可和展览。

    (更多…)
  • 蔡司不菜,口难开——闲聊蔡司镜头

    蔡司Carl Zeiss Biogon T* 2.8/25 ZM

    器材党的经济账

    关于蔡司镜头的感受,i50mm跟赵嘉持相反的态度,尽管非常喜欢他的《兵书十二卷》。赵嘉的“蔡司观”基本可以用一句概括——“便宜好用,有些环境用徕卡心疼,用蔡司不怕折旧。”

    i50mm不选这种“择物哲学”,对于一个喜爱摄影的器材党,对器材的热情是不会打折扣的,我喜欢哪个镜头,就要哪个镜头,买不起我等,直到买得起那天,等不喜欢了就毫不犹豫的出掉,何等畅快洒脱!——器材党的吸毒哲学

    但我也理解赵嘉,他是讲究投入产出比的。而i50mm却不同,卖照片的钱=0,😓。我的回报不是金钱层面,是精神层面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赚了。

    职业摄影师投入产出比 = 卖照片的钱/设备投入

    器材党投入产出比= 感受 / 设备投入

    找好自己的位置,不然明明是器材党,非要套职业摄影师的公式,最后即得不到金钱的回报,也得不到徕卡镜头的感受。对于i50mm来说,zm的感受几乎等于0,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我的设备投入再少,投入产出比也是接近于0的。

    哈哈,i50mm不是告诉你一定要相信我哦,不要相信任何人,无论是赵嘉还是i50mm,自己的体会是最重要的,没有人能代表你的感受。

    蔡司镜头拼产地

    与徕卡相比,蔡司更加商业化,非常在乎成本和市场,为了节省成本使用普通的镜片、普通的做工,工厂设在德国以外。对于蔡司镜头,懂行的人非常在意产地,只有德国产的蔡司才是真正的蔡司。

    徕卡镜头拼设计

    徕卡与蔡司策略不同,不求市场,不求成本,无论哪个产地,都是尽可能使用更优的设计,堆更好的玻璃。徕卡加产质量并不比德产差,甚至更好。初玩徕卡的人往往套用蔡司的思维方式,以为德产的徕卡好,其实不对。徕卡的镜头一定要看设计来源,光学设计来自徕卡则日产也很好,比如徕卡cl配备的美能达40/2 Rokkor。而日本设计,哪怕德产也很烂,如美能达设计的徕卡elmarit-r 24mm 2.8。

    少有的德产蔡司

    蔡司Carl Zeiss Biogon T* 2.8/25 ZM

    蔡司是光学设计的大师,顶级的镜头都是德国组装,使用顶级的中国产玻璃,没错,世界顶级玻璃已经在中国生产了。没办法,我们的中程巡航导弹太多了,需要最好的光学镜头。随便下放点技术给民用市场就很厉害了。哎,国产玻璃想低调都难,实力不允许啊。而德国产的蔡司镜头,都是使用者和收藏者竞相争夺的珍品。也是同类蔡司里最贵的镜头。比如:

    康泰时g系旁轴里唯一的德产 hologon g16、

    徕卡m旁轴里唯一的德产蔡司hologon 15、

    甚至,康泰时单反里的德产aeg版本也比日产aej版本成像要好很多,也贵很多。

    (更多…)
  • 摄而不影

    leica m9 + summicron 50

    摄影不是任务,也不是灵感的迸发,而是一种凭直觉的记录,它不是给人一饱眼福的盛宴,它没有明确的意图。美国有Vivian Maier,俄国有Masha Ivashintsova,中国有我们大家,“以摄为乐 ,摄而不影”。

  • i50mm是中国的

    中国的,中国人的

    简体字,繁体字,都是中国字。前面人,后面人,都是中国人。世界和平。

    leica m9 + summicron 50mm
  • 拍不到的表情

    未来一年也许是街拍最困难的时期,拍不到路人脸了。也许带口罩成了未来的习惯,拍到表情的机会可能更少了。

    所以呀,摄影,千万别以为眼前没什么可拍的,任何习以为常的现象都是可贵的。还有另一种可能,疫情过后再也拍不到那么多戴口罩的人了。

    leica m9 + summicron 50
  • 摄影,多多益善

    leica m9 +summicron 50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以少胜多是不得已而为之。

    器材,多多益善。

    画册,多多益善。

    快门,多多益善。

    摄影,多多益善。

    幸福,多多易善。

  • 选择黑白摄影还是彩色摄影?

    有些人喜欢彩色,管这个叫painting。有些人喜欢黑白,管这个叫drawing。都是画画,却有很大的不同哦。

    黑白摄影

    很多时候吧,彩色确实是让人分心的,这种情况褪去色彩,就凸显了重点。是不是呀,哈啊哈。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彩色摄影

    有时候色彩本身就是主角。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 三个版本的荒木经惟天才写真术

    这本书我有3个版本,粉紫色是2012年台湾版本,白色那个是2011年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版本,最新的那个是昨天中信书店买的北京联合的精装版。我是比较喜欢精装版的,彩色文字注释比较醒目,收藏了就当。

    不多说了,摘抄一段话吧:

    举例来说,徕卡无论是声音还是镜头,都有渗透至被摄体的感觉。同时,相机本身也让被摄体渗透了。总之,是相机里的代表作哦。一般相机要花三分钟来拍,名器徕卡只要一分钟就搞定了。

    北京联合的精装版
    2011年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版本
    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