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eiss hologon 16mm f/8从暗角看镜头鉴赏能力

    从暗角看镜头鉴赏能力

    根据i50mm自己的实际拍摄经验,徕卡哪怕是最新的summicron 35 f2 asph、summilux 35 1.4 asph都有暗角,而这种暗角不是每张都出现,而是在一些特定环境下自己就显现出来了,而且对整体气氛有增加,老版镜头在这方面更是运用的如火纯青。这种对暗角的把控能力决定了哪些是传奇镜头,那些是平庸的镜头。实际上i50mm都是关闭数码m机的镜头检测的,打开后会减少暗角,同时也减少了性格。

    zeiss hologon 16mm f/8

    徕卡向蔡司定制的传奇15mm/8镜头,号称世界顶级无畸变的超级广角,由于装配工艺过于复杂只生产了300来只。也有说是350只,实际可能是徕卡定了350只,实际交货300。目前存世很少,都是常见于拍卖会,基本在十万元级别。它的替代品就是康泰时修改了光学设计,给自家的contax g1、g2配的g16 mm f/8镜头。这枚镜头简化了组装工艺,使得可以低成本大量生产,尽管如此这枚g16也是最贵的g系镜头,全套带中灰镜的要过万元。

    leica-m zeiss hologon 15mm f/8

    这枚徕卡定制的15mm光学设计实在诱人,但十万元级别的售价确实只有仰视的份儿了。很多朋友担心在数码上的表现,这种后组深入机身的设计对数码肯定不够友好,数码调成黑白就行了,只是拍彩色有红移而已。

    光学从旁轴到单反,多少危机埋伏左右

    都知道旁轴镜头的优势是小巧,可是为什么小巧呢?简单来说,焦距是镜头光心到底片的距离,焦距越短光心离底片越近,所以广角镜头后组都跟着更靠后,而90mm镜头最后一片玻璃就很靠前。旁轴镜头可以离底片非常近,这就给镜头设计提供了很大自由,可以制造出非常小巧的超广角,这枚15mm/f8就是这样的饼干头。很薄,让现在的微单镜头都汗颜,更别说单反了。

    为什么单反广角头都那么大?甚至比长焦头都大,因为单反在镜头根底片中间有个反光镜结构,无法深入,于是有了一种理念。就是给广角头屁股后顶上一个望远镜,让广角的成像平面可以垂直投射到底片。于是r单反镜头的体积就开始变大了。

    Leitz Photographica Auction拍卖资料:

    Carl Zeiss Hologon for Leica M, in beautiful, near-mint condition, clean optics, with matching finder, center filter, original brochure from 1974, rear cap and maker’s box with matching serial number (!), one of the best examples of this special lens we have seen

  • 我的最后一颗福伦达:Voigtlander 35mm Ultron F2 ASPH 作者:Franck Z

    Franck Z:如果生活已经很复杂很疲劳了,买个镜头还要苦心积虑证明自己真的太累了,放过自己……

    Voigtlander 35mm Ultron F2 ASPH

    福伦达的VM 35mm:

    每一个预算有限的徕卡旁轴用户,大概率第一颗镜头都是VM ZM或者其他LTM镜头转接。每一个预算有限又想要从35mm起步的徕卡旁轴用户,大概率第一颗镜头都是VM 35mm F1.4。

    (更多…)
  • 我为什么拍照与一些废话 作者:Po-Yuan HSING

    没用好金属片轴冲半废的一卷的Contact Sheet,2011

    Po-Yuan HSING: 每四年才有一次的2月29日,不发篇文章有点亏,今天聊聊摄影。

    起……

    最近在家里闷着,工作闲暇之余开始整理自己之前拍过的照片然后顺手发给和照片相关的同学、朋友们并喜提称号「黑历史挖掘机」。

    所以我突然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是为什么拍照?

    (更多…)
  • 徕卡之summilux 35mm 1.4 asph 11874 以及 徕卡单反装置65mm微距 作者:羽豪

    羽豪 徕卡之summilux 35mm 1.4 asph 11874

    羽豪:今天东京下大雪,突然想起写些徕卡,既然也出不了门就窝在家写点文章,也算是在追求摄影的道路上停下脚步喘口气,看看自己拍的那些。

    (更多…)
  • 不像摄影书的 Wildside hunters and gatherers 猎人和采摘者的非凡生活

    wildside hunters and gatherers

    Wildside于2016年由总部位于柏林的出版和创意机构Gestalten(或更正式地说,Die Gestalten Verlag)出版。从图片的精心整理到文本的布局,这本书适合随手翻阅,每一页都令人愉快。但这不是一本摄影书,却是一本图片非常棒的书。坐在办公室,翻看翻能嗅到泥土的清香。

    这不是一本从头堵到尾的书,找到感兴趣的照片,然后根据前后文翻看,就这么简单。促使i50mm买下它的是里面出现了徕卡相机,还有其他相机,嘿嘿,野外+徕卡+美图。

    wildside hunters and gatherers
    (更多…)
  • 狙击新冠,鸭哥的宅家日记

    鸭哥:隔离在家天天折腾也能拍一些有意思的照片

    鸭哥新作《如何拍摄几百亿像素的照片

    (更多…)
  • 关于胶卷的收纳

    以前提到过很多朋友过安检时用含铅胶片袋保护胶卷,但对于不过安检随身携带的胶卷没提过。i50mm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用加厚密封袋,方便还透明。不过确实显得简陋,哈哈哈。前天发现吴先生的卷片收纳盒很漂亮啊。根徕卡机身类似的造型和弧度,里面能装不少胶卷。

    (更多…)
  • 街头摄影相关书籍画册

    街头摄影书籍主要分技法、心法两方面。这两方面综合起来就是画册啦。最后有一些资料类的作为补充。大概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吧。

    一、街头摄影技法类

    (更多…)
  • 徕卡m3装28mm镜头会怎样?《枪声俱乐部》给出了答案

    当徕卡m3加装35mm镜头会怎样

    首先,徕卡m3的50mm线框是固定的,它永远会出现。徕卡m3总共有50mm、90mm、135mm三个线框。

    如果给m3装配非眼镜版35mm镜头,就会带出135mm线框。眼镜版的35mm镜头,只会出现50mm线框,并由眼镜缩小取景范围以匹配35mm视野。

    一般来说,徕卡的28mm与90mm线框也是共存的,所以常见的转接环也是28mm跟90mm通用的,在m3上装28mm镜头,就会多带出90mm线框。

    《枪声俱乐部》出现的徕卡m3配的什么镜头?

    很多电影里的取景器跟相机 是不对号的。有的电影里明明用的自动对焦的数码单反,却出来了胶片机的手动对焦磨砂框。还有的电影明明用的徕卡,却出来了单反的取景框。

    《枪声俱乐部》里使用m3加装的不是徕卡原厂镜头,不知道是什么镜头。不过根据凯文·卡特的言语,他是用广角贴近去拍的风格。所以这个徕卡应该配备的是28mm镜头,而且线框确实出现了90mm线框。

  • 1416摄影辞典

    随性阅读

    这是一本走心的摄影知识汇总集,通过关键词索引的方式汇集了各种摄影知识、故事、理论等各种文章,i50mm感觉作者的目的就是打乱教条的摄影历史理论,不闲置在时间线里,而是通过关键词,让摄影知识各自成文,你可以随时翻到一个感兴趣的关键词,然后看下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