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悸动的心

    前方的垃圾桶中间有一个心形气球,我本想过去拍一下。没想到保洁大爷走的很快,要去收拾垃圾,伸手就去抓那气球,没想到我的手眼已经到位,咔嚓……更没想到的是,由于大爷出手太快,气球竟然挣脱而出。我兴奋万分,因为,这都被拍下来了。

  • 同是网约送餐人,借火何必曾相识

    leica summilux 50 1.4 v1

    我只是在等着你的到来,你只是在等着他的停车,嘿,哥们,借个火。用一张胶片,换你们的一面之缘。

  • 七工匠镜头对焦扳手

    IMG_4505没有对焦扳手的徕卡镜头

    徕卡给35mm镜头都配备对焦板手,但在50mm镜头上却显得吝啬。徕卡只给最新的summilux m50mm 1.4 asph配备了对焦扳手,summicron APO 50mm 2 asph也是配备的,现行版summicron 50 f2就没有配备。

    哼,徕卡的商业手段

    不用给徕卡辩解,这绝对是一种商业手段,让你先从便宜的summicron入门,然后上贵的,就带对焦扳手啦。加个塑料对焦扳手实在没多少成本,人工费用也很低,但是徕卡就是不给你。哼,商业手段!

    有着相同光学设计的上一个版本,俗称月牙对焦版,人家就是带对焦扳手的啊。那个版本遮光罩是可拆卸的,现行版本是自带遮光罩。

    那为啥不买自带月牙扳手的版本呢?因为那个版本有点细长,太丑,不好看……反正不符合我的审美。IMG_4506

    最好的对焦扳手诞生了

    过去市场上也没有哪家公司专门做那个小塑料腿,毕竟这个市场很小,犯不上开模。后来有人使用3d打印,然后用3m两面胶粘在镜头下面,我的summilux m50 1.4 e43就那么做的。但3d打印的材质实在有些不舒服,也跟镜头不搭调,再加上跟镜头的弧线贴合度不好,使用的是厚一些的3m两面胶,使用起来有些松垮,一点没有手感,后来还是不喜欢用了。

    如今国内出了个七工匠,自己做镜头,而且给镜头做了塑料腿,而且还做了可以给第三方镜头使用的对焦扳手。但我一直以为跟3d打印类似,也没兴趣尝试,直到那天摸了一下老康给summilux 50 1.4 e43配的七工匠,我立即下单买了2个。

    这个对焦扳手实在是好用啊:

    第一,有韧性的橡胶,能根据镜头弧度微调,镜头配备的很薄的3m,这样就不会因为有个夹层而松垮啦。

    第二,磨砂质感,比原厂的塑料腿都有手感,徕卡应该学学了。

    第三,徕卡镜头对焦环一般有两个错开的平面,一个是带对焦竖纹的平面,一个是略低一些的光板平面,七工匠对焦扳手的粘帖平面竟然做成高低不同的了,增加了粘帖面积,就是增加了对焦受力面积,让对焦更稳定。

    不得不承认,七工匠是很懂徕卡的,虽然主要是给sony微单做镜头,但是他们的设计师还是相当懂徕卡啊。

    粘帖在哪里?

    布列松用50mm习惯定位到4米的位置,所以定位4米,然后把月牙粘帖在正下方是很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因为我那个圣光锁扣再最下方时是2米多一点,所以为了保持手感一致,我也把月牙捏贴在2米的正下方了。

    这个看个人习惯了,您要是买几个月牙帖一圈,我也不会说啥,哇哈哈。

  • 双反相机中的大哥Mamiya C330S作者老康

    Mamiya C330S
    春天已来,很近,在霾纱半遮面的时候老康来了。老康一米九五的身高晃晃悠悠背着一大包相机,我看他总是摸摸徕卡又放回去,拍的最多的竟是玛米亚C330S,下面是老康跟大家的分享:

    大家好,我是老康,菲林道长,道教信徒,所以大家叫我老康或者老道长都可以。从2005年开始接触摄影,2007年开始系统的跟随北影的老师系统学习摄影,到现在已经13个年头了。对于摄影,已经过了那个拼器材的浮躁的时期,摄影在我生命中已经成为了不可抹去的组成部分,只要我的眼睛还好,只要我的体力还能支持,只要我的腿脚还算利索,我永远都会走出去,用相机记录下我想记录的一切。哪怕等我有一天老了,走不动了,沏一杯茶,约上3,5好友,把玩着曾经陪伴我们走过无数地方的相机,侃侃而谈,聊着摄影给我们带来的宝贵的回忆。

    Mamiya C330S
    (更多…)
  • 谨慎的徕卡Elmarit R35 2.8

    徕卡r6 + Elmarit R35 2.8

    给一个理由先

    玩器材的人一定要小心被器材玩了。再怎么承认自己是器材党,终究还是得拍片子的,无论是拍家人、朋友、还是街拍。下手徕卡R35 2.8前总得给自己一个理由,而这个理由还得显得那么充分,这样才能踏踏实实的玩器材。

    (更多…)
  • 器材驱动型摄影师

    leica m6 + summilux 35 1.4 圣光

    我管自己叫“器材驱动型摄影师”,就像台球必须得杆子驱动一个道理。也不知道天底下这样的人多么,应该不少,至少在看文章的你就是。那天我跟这哥们去打台球,可惜桌上没有球,只能耍耍杆子,还好,我带来相机和胶卷,我是有事儿干了。

  • 街头转角

    leica m3 + summilux m50 1.4 e43

    也许可能大概是,街头摄影是最烧时间的摄影,我们能做的只是行走,尽量去走,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个街角,然后听天由命,静静接受机缘的馈赠。

  • 徕卡R4使用体会

    徕卡r4

    r4的电子化跟m7不一样,m7是电子控制快门,但光圈还是要手动,充其量m7具备光圈优先,但r4具备p档,也就是快门跟光圈都由程序控制。这对入门用户很好,但电子的可靠性肯定不如机械的,由于气候、电池质量等原因,程序会自由发挥了。而且程序本身出故障时,你也可能毫不知情,毕竟你见到的快门和光圈都不是你真的有控制权,实际指令都是机器里的芯片控制的。
    r4在不装卷的情况下,调到m档,全手动。

    如果你按着玩,连续拍摄超过36张后还继续上线弦继续拍,按到一定数量的快门,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偶尔几次光圈会不收缩。打开后盖,让计数器归零,前36张肯定没问题,但超过36以后就会偶尔不收缩光圈。如果你调到唯一的机械快门1/100s超过36张也不会存在上面的问题。我估计拍太多,程序内存益出,人家设计的一卷就是36张呀,谁让你一个劲空按。实际使用中因为胶卷就36张,所以不会遇到不收缩光圈的问题。但这足以说明电子快门的不确定性,哪怕是数码的M机,论可靠性也远远不如机械的M2、M3、M4、R6等。

    (更多…)
  • 一开一合一图像

    leica summilux 50 1.4 e43

    有人问我什么是曝光?我觉得难以三句两句解释。于是指着电梯门说,曝光就是电梯这一开一合就成图像。

  • 什么叫艺术什么叫街拍

    leica m3 + summilux 50 1.4 e43

    艺术哪有那么复杂,把做饭拍的像做艺术品,这就叫艺术。记录下街上的这种艺术,就叫街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