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刚开始摄影的人来说,我觉得应该不去关注那些网络摄影大神,不去被网络大V种草,更是不应该关注器材评论。摄影的初期,是需要原始拍照的兴奋和感情的,而不是找谁学习和咨询。如果那样沉迷网络,你会被他们忽悠的晕头转向,似乎什么都好,似乎什么都拍不了。使用最简单的器材,拍摄最原始的摄影。

对于刚刚开始摄影的人来说,我觉得应该不去关注那些网络摄影大神,不去被网络大V种草,更是不应该关注器材评论。摄影的初期,是需要原始拍照的兴奋和感情的,而不是找谁学习和咨询。如果那样沉迷网络,你会被他们忽悠的晕头转向,似乎什么都好,似乎什么都拍不了。使用最简单的器材,拍摄最原始的摄影。
cmos暗光下确实有其优越性,特别是d700这种低像素机器,拍摄的raw格式,并且曝光补偿-03档,为的就是后期提亮使用,没想到呀,这样的长焦距小光圈镜头,竟然也可以在地铁里拍一拍,而且画质相当可以呀,用“优秀”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哦。另外这老镜头也让我很吃惊,暗光下很有潜力啊。
不知道有没有人有同感,偶遇总会集中出现。比如昨天你偶遇了谁,今天往往又一次偶遇了。难道有种意念能?这一家三口昨天就遇到了,正准备拍,绿灯亮起人家骑车跑了,而今天刚好又遇到了。立即蹲下拍下来,我知道,意念能是有限度的,偶遇没有第三次。
摄影似乎就是重复的记录,是的重复的记录真实,不怕重复,最怕的是把自己拍成别人的样子。这世上没有一摸一样的狗狗,何况摄影师乎?
摄影的世界越来越小了,年轻的摄影师越来越轻浮,老摄影师变得呆头呆脑。年轻人只会拍靓妞,失去了人文大脑,摄影的大门还没打开,他们已经享受在粉丝的掌声中了。老摄影师脖子上都挂上个徕卡,并自认为离大师更进一步了,而谈到摄影的精神,在他们看来就是照着大师作品那样拍,抄袭的没有自我。
融入那些小师大师的群,确实可以让摄影变得轻松。但从此自己就是眼睛最模糊的那一个,我不想在摄影这件事上变得谦让随和、装作文明模范为人师表,我不想被别人的价值观操控来融入一个群体。在摄影这件事上,应该卓尔不群,每个人都能独立思考,独立的摄影观,这样,摄影的世界就越来越大了。哈哈哈。
i50mm最喜欢的当然是50mm焦距段啦。哈哈,这可是135摄影的起点哦,但是并不是说要把自己锁死在50mm的框框里,框框的作用,除了取景,还有一个,那就是打破,是的打破框框,你是自由的。你可以从50mm迈出去,35mm、28mm都算保守了,据说很多年轻的摄影师都是24mm起步哦。
好,我也试一试24mm,这个框框,可是徕卡最冷门的框框了,因为取景器很蛋疼……。所以呢,何不用单反?哈哈哈,50mm是个框框,那么旁轴也是一个限制哦,何不用微单?任何机器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哦,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闪光点哦。
没想到24mm比21mm好控制多了,而且ais镜头的景深标尺非常精确,依靠标尺可以像徕卡镜头那样快速对焦,尼康ais镜头的色彩确实也名不虚传啊,真有点蔡司的感觉,比蔡司多了一份冷静,多了一份犀利,只是少了一些油润,哈哈哈。
徕卡相机可以拍摄任何题材的摄影哦。可是,但是,可但是呢,徕卡旁轴取景器是个最大的限制。因为它的倍率是固定的,而风景摄影往往为了追求视觉效果,经常用到的广角或者长焦,让徕卡m的取景器尴尬无比,无法做到所见即做得不说,长焦连对焦可能都看不清楚……。所以说,徕卡最大的优势,被0.72的放大倍率,限制在了35mm镜头和50mm镜头焦段上,拥有相对精确的取景和相对舒适的对焦精确度,而这两个焦距段呢,又都是人文焦距段,所以徕卡往往被锁定在5米、10米这样的近距离拍摄。有点像是狙击手的腰间配的手枪,是近距离才拔出来的。
而单反、微单,所见即所得,焦距不怕长,只要你背的动,都可以取到景。所以呢,很少有人用徕卡拍风格啊。但是也并不是说徕卡拍风景无能哦,因为徕卡镜头本身拥有非常好的动态范围,是的,从高光到阴影,只要你的ccd/cmos能记录,它都给你收在囊肿,而且锐度、色彩做的非常好哦。还是那句话,难度在取景器不准……
尼康d700的iso我设置的自动的,自动最高3200,配合3.5小光圈的镜头也没问题,实际上看不多出少颗粒。更高的iso会有比较明显的颗粒感了。不过,我更喜欢给它增加颗粒……转成黑白。
尼康D700在高感光方面的表现相当出色,当然,这是一台十几年前的老相机了。比它年轻一些的d800像素高了4倍,但是高感依然很好,不比d700差的哦。d700只是色彩方面稍微好一些。所以并不是说新机器不如老机器好哦。千万别炒作哦。
我发现尼康镜头有个特点,通过胶片的颗粒能有强化边缘清晰度。也就是说,尼康的镜头成像,特别适合胶片颗粒,难怪胶片时代记者都爱用尼康了,即使拍虚了,也依然显得很清晰。这应该是尼康镜头的一个特点之一,虽然到了数码时代,尼康的个性依然被保持了下来。按照老曹的说法“高iso自由出片”。
也就是说尼康的镜头并不是简单的通过虚化强调立体感,虚化之外还有很强的兼容性。这也解释了我的另一个疑惑:尼康党似乎不那么喜欢大光圈,喜欢大变焦胜过大光圈。尼康的立体感甚至不需要虚化就能体现,它对色彩远近的把握,对明亮度的把握,对成像边缘的把握,似乎都有一套独有的哲学,无论什么规格的镜头,都在这套整体框架之下。镜头这东西真的需要很深造诣的,不是简单的能出个影儿那么简单哦。
因为对焦清晰了,尼康可以给你一个清晰锐利的照片。对焦不清晰,尼康也能给你一个色彩立体的场景。真正的读者,并不都像发烧友那样,要放大数毛哦。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大师使用尼康镜头喽。
能用,但是我不建议在数码相机上面使用伸缩镜头。因为徕卡m相机,无论是m9还是m10,都没有除尘功能。伸缩镜头的灰尘会导致ccd/cmos上很轻易的落灰,清理灰尘对徕卡来说是一件非常恼人的事情。特别是拍风景,光圈收到f5.6最佳光圈时,会很明显看到灰尘颗粒。赵嘉《兵书十二卷》第一版里,徕卡m9金字塔样片蓝天上布满了灰尘黑点,也许只有同样的m9用户才能注意到这些黑点,哈哈。仅凭灰尘就可以判断那照片是m9拍的。但是他第二版就ps掉了,而且颜色也都增加了饱和度,所以后面版本的书我就不喜欢了,哈哈。
回到主题,徕卡m9能用elmar 50mm f3.5。但是i50mm极力建议,不要在数码机上用缩头。同时,也给一个建议,为了让你的m数码机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一定要观察镜头尾部,对于有金属屑、很多灰尘的头,都不要轻易往m数码机上装。包括很多经过二把刀保养过的镜头……会掉油泥。m的cmos非常脆弱,很多清理单反经验丰富的人,三下两下就把m机的cmos刮花了。
切记。elmar 50随好,尽量用到胶片机。如果非要用到数码机,那就不要在机身上来回抽拉,让它一直保持拉抻状态。over
我不喜欢那些诗人,他们根本不懂生活
我不喜欢那些摄影师,他们根本不懂诗歌
我不喜欢懂宇辉,他根本不懂摄影
我不喜欢罗永浩,他也不认识我
又到周五啦,到了摄影诗时间
我不喜欢培训班
我不知道为啥
我不认识新东方,我讨厌被培训
我的摄影是野生的,我没上过培训班
培训班生产什么学生我不知道
但是,生产网红老板
生产网红老师
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