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能旁轴canon L3简介 1957年

    这是一款L2型相机,不带闪光灯同步。机身仅售32,000日元

    上市时间1957年11月
    原始价格48,000日元 (带50mm f/2.8),32,000日元 (机身)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2.8
    镜头卡口螺纹卡口
    快门双轴、横走式布帘焦平面快门。单轴旋转转盘,可选1、1/2、1/4、1/8和1/15秒;单轴旋转转盘(带指数标记),可选B、1/30、1/60、1/125、1/250、和1/500秒。无自拍机。
    闪光同步无(卡口座的插孔被封住)。
    取景器集成了逆伽利略式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可旋转以设置三种放大率。附件靴的视差校正针与镜头伸缩联动以调整附件取景器。
    胶卷安装 & 进片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顶部进片拨杆进片(单冲程或局部冲程)。
    计数器在内置窗口中手动设置39到0。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弹出式倒片旋钮
    尺寸及
    重量
    约143 x 76 x 34 mm,约530 g (机身)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

  • 佳能旁轴canon vl简介 1958年

    VL与之后的VT Deluxe一样,使用银色单向反光棱镜。银色表面比金色更容易看清取景器中的图像。Canon VL有时也称为VTDM,但是VL顶部有一个进片拨杆,而VTDM则是底部有一个卷片扳手。VL是V系列的高级相机。

    上市时间1958年3月
    原始价格89,000日元 (带50mm f/1.2)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1.2
    镜头卡口螺纹卡口
    快门双轴、横走式金属幕帘焦平面快门。单轴旋转转盘,可选T、1、1/2、1/4、1/8、1/15和1/30秒;单轴旋转转盘(带指数标记),可选X、B、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配备内置自拍机。
    闪光同步焦平面、M-F和闪光同步(通过拨杆切换同步触点,边侧带卡口座)。
    取景器集成了逆伽利略式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可旋转以设置三种放大率。附件靴的视差校正针与镜头伸缩联动以调整附件取景器。
    胶卷安装 &
    进片
    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顶部进片拨杆进片(单冲程或局部冲程)。
    计数器在内置窗口中手动设置39到0。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折叠式手柄
    尺寸及
    重量
    约145 x 76 x 34 mm,约940 g (包括50mm f/1.2)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

  • 佳能旁轴canon vl2简介 1958年

    VL的经济版相机也同期上市。最大快门速度为1/500秒,倒片旋钮代替了手柄。

    上市时间1958年3月
    原始价格69,000日元 (带50mm f/1.8)
    58,000日元 (带50mm f/2.8)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2.8, 50mm f/1.8
    镜头卡口螺纹卡口
    快门双轴、横走式金属幕帘焦平面快门。单轴旋转转盘,可选T、1、1/2、1/4、1/8、1/15和1/30秒;单轴旋转转盘(带指数标记),可选X、B、1/60、1/125、1/250、1/500秒。配备内置自拍机。
    闪光同步焦平面和闪光同步(自动切换式同步触点、1/55秒闪光同步、边侧带卡口座)。
    取景器集成了逆伽利略式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可旋转以设置三种放大率。附件靴的视差校正针与镜头伸缩联动以调整附件取景器。
    胶卷安装 &
    进片
    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顶部进片拨杆进片(单冲程或局部冲程)。
    计数器在内置窗口中手动设置39到0。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弹出式旋钮
    尺寸及
    重量
    约143 x 76 x 34 mm,约940 g (机身)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

  • 佳能旁轴canon vi t简介 1958年

    佳能第一款配备非旋转快门速度转盘的相机,具有以2倍增量递增的均匀间隔快门速度值。 取景器放大率可以设置为约0.65倍(35mm镜头)、约1倍(50mm镜头)和约1.55倍以辅助对焦。取景器还有亮线取景框以适合50mm和100mm镜头。自动视差校正。

    对于35mm和50mm以外的镜头,相机专门配备了一个通用取景器连接到附件靴上,(通过附件靴的视差校正针)上下移动进行视差校正。闪光灯具备焦平面、M、F和闪光同步(1/55秒)。

    上市时间1958年9月
    原始价格99,500日元 (带50mm f/1.2、佳能测光表、胶卷盒、相机套)
    52,500日元 (机身)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1.2和其他
    镜头卡口螺纹卡口
    快门双轴、横走式金属幕帘焦平面快门。单轴非旋转转盘,可选X、B、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配备内置自拍机。
    闪光同步焦平面和闪光同步(自动切换式同步触点、1/55秒闪光同步、边侧带卡口座)。
    取景器集成了逆伽利略式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可旋转以设置三种放大率。35mm镜头约0.65倍放大率,有效基线约28mm。50mm镜头约1.0倍放大率,有效基线约43mm。Mg位置约1.55倍放大率,以约65.5mm基线对焦。具有内置自动视差校正功能以及50mm和100mm镜头的投影框。附件靴的视差校正针与镜头伸缩联动以调整附件取景器。
    测光表读取光圈所使用的硒光电管与快门速度转盘联动。(ISO 100时)测光范围在EV 10 – 19(高)和EV 4 – 13(低)之间切换。由于连接了低光增益器,测光范围可达EV 2。
    胶卷安装 &
    进片
    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底部扳手进片(单冲程)。也提供旋钮进片。
    计数器从0到40计数,当相机后盖打开时,计数自动清零。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折叠式手柄
    尺寸及
    重量
    约144 x 81 x 34 mm,约995 g (包括50mm f/1.2)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

  • 佳能旁轴canon VI L简介 1965年

    除用顶部的拇指推杆代替底部卷片扳手外,VI L与VI T基本相同。VI L比VI T矮5mm,更易携带和操作。顶部的进片拨杆很受欢迎,VI L的产量和销量都超过了VI T。

    在高端相机市场,VI L一直是人们追求的高品质相机。

    上市时间1958年9月
    原始价格91,500日元 (带50mm f/1.2、佳能测光表、胶卷盒、相机套)
    79,800日元 (带50mm f/1.8、佳能测光表、胶卷盒、相机套)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1.2和其他
    镜头卡口螺纹卡口
    快门双轴、横走式金属幕帘焦平面快门。单轴非旋转转盘,可选X、B、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配备内置自拍机。
    闪光同步焦平面和闪光同步(自动切换式同步触点、1/55秒闪光同步、边侧带卡口座)。
    取景器集成了逆伽利略式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可旋转以设置三种放大率。35mm镜头约0.65倍放大率,有效基线28mm。50mm镜头约1.0倍放大率,有效基线约43mm。Mg位置约1.55倍放大率,以约65.5mm基线对焦。具有内置自动视差校正功能以及50mm和100mm镜头的投影框。附件靴的视差校正针与镜头伸缩联动以调整附件取景器。
    测光表读取光圈所使用的硒光电管与快门速度转盘联动。(ISO 100时)测光范围在EV 10 – 19(高)和EV 4 – 13(低)之间切换。由于连接了低光增益器,测光范围可达EV 2。
    胶卷安装 &
    进片
    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顶部的进片拨杆进片(130单冲程或局部冲程)。
    计数器从0到40计数,当相机后盖打开时,计数自动清零。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折叠式手柄
    尺寸及
    重量
    约144 x 76 x 34 mm,约940 g (机身)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

  • 佳能旁轴canon model 7简介 1961年

    作为VI系列的后续机型,这是佳能第一款以阿拉伯数字命名的相机。1961年前后,高端35mm相机市场迅速向单反相机转移。虽然已推出Canonflex,但是佳能认为能够快速拍摄的测距联动相机仍然有很大的市场。“7”装备了VI以前的型号都没有的内置测光表。取景器配备了符合35mm到135mm镜头的投影框。同时,佳能又为这款相机开发了高速50mm f/0.95梦幻镜头。Canonet和“7”同时在第七届Photokina摄影节上发布。

    上市时间1961年9月
    原始价格86,000日元 (带50mm f/0.95)
    47,500日元 (带50mm f/1.4)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0.95和其他
    镜头卡口螺纹卡口或用于50mm f/0.95镜头的内三爪式卡口,反光镜盒2
    快门双轴、横走式金属幕帘焦平面快门。单轴非旋转转盘,可选X、T、B、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配备内置自拍机和快门按钮锁。
    闪光同步焦平面和闪光同步(自动切换式同步触点、1/60秒闪光同步、边侧带卡口座)。
    取景器集成了通用标记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标记取景器带四个手动切换的投影框,分别用于35mm(固定在约0.8倍)、50mm、85mm/100mm和135mm镜头的自动视差校正。有效基线约47.2mm。 * 因为测光表内置,因此无附件靴。
    内置
    测光表
    在两档间切换(高和低),与快门速度转盘联动。内置硒光电管测光表,以读取光圈指针读数。ISO 100时的测光范围:EV 12 – 19和EV 6 – 13。
    胶卷安装 &
    进片
    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顶部的拨杆进片。(140度单冲程或局部冲程,带额外20度冲程)
    计数器从0到40计数,当相机后盖打开时,计数自动清零。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手柄(将AR环设置到R)
    尺寸及
    重量
    约140 x 81 x 31 mm,约865 g (包括50mm f/0.95)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

  • 佳能旁轴canon p简介 1959年

    相机名称“Populaire”中的“P”可能是对个性外形的一种调侃。因为没有三档光学取景器,因此售价较低。对于35mm镜头,取景器放大率固定为约1倍。50mm和100mm镜头的反射框的数据都已记录下来以自动校正视差。它没有其他V系列相机附件靴上的视差校正针,目标客户是使用35mm至100mm焦距镜头的群体。高性价比使其销量接近100,000台。

    上市时间1959年3月
    原始价格52,700日元 (带50mm f/1.4)
    37,700日元 (带50mm f/2.8)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1.4, 50mm f/2.8
    镜头卡口螺纹卡口
    快门双轴、横走式金属幕帘焦平面快门。单轴非旋转转盘,可选X、B、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配备内置自拍机。
    闪光同步焦平面和闪光同步(自动切换式同步触点、1/55秒闪光同步、边侧带卡口座)。
    取景器集成了Lumi像场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在35mm镜头全像场范围内具有50mm和100mm镜头的投影框。自动视差校正。
    胶卷安装 &
    进片
    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顶部的进片拨杆进片(130度单冲程或局部冲程)。
    计数器从0到40计数,当相机后盖打开时,计数自动清零。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折叠式手柄
    尺寸及
    重量
    约144 x 76 x 71 mm,约790 g (包括50mm f/2.8)
    测光表(佳能测光计:另售)读取光圈所使用的硒光电管与快门速度转盘联动。(ISO 100时)测光范围在EV 10 – 19(高)和EV 4 – 13(低)之间切换。由于连接了低光增益器,测光范围可达EV 2。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

  • 佳能旁轴canon model 7s简介 1965年

    当推出7s时,佳能已有7款单反相机问世,另外还包括Canonflex R系列FL卡口相机和带TTL手动测光的Pellix相机。虽然7s被归类在测距联动相机类别里,但是却是以Canon 7的后续机型的身份上市的。它保留了Canon 7的基本属性和功能,只是CdS测光表代替了硒光测光表。

    Canon 7严重缺失的附件靴也已被添加上。三脚架卡座也重新进行配置。7s是从Hansa Canon开始长达32年的佳能传统高档测距联动相机中的最后一款。

    上市时间1965年4月
    原始价格88,000日元 (带50mm f/0.95),
    64,000日元 (带50mm f/1.2),
    49,500日元 (带50mm f/1.4),
    44,500日元 (带50mm f/1.8)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0.95和其他
    镜头卡口螺纹卡口或用于50mm f/0.95镜头的内三爪式卡口,反光镜盒2
    快门双轴、横走式金属幕帘焦平面快门。单轴非旋转转盘,可选X、T、B、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配备内置自拍机和快门按钮锁。
    闪光同步焦平面和闪光同步(自动切换式同步触点、1/60秒闪光同步、边侧带卡口座)。
    取景器集成了通用标记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标记取景器带四个手动切换的投影框,分别用于35mm(固定在约0.8倍)、50mm、85mm/100mm和135mm镜头的自动视差校正。有效基线约47.2mm。 * 提供附件靴。
    内置
    测光表
    内置CdS测光元件在两档间(高和低)切换以读取与快门速度转盘联动的光圈指针读数。ISO 100时的测光范围:EV 12 – 19和EV 6 – 13。
    胶卷安装 &
    进片
    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顶部的拨杆进片。(125度单冲程或局部冲程,附带额外25度冲程)安全锁令相机后盖不会被意外打开。
    计数器从0到40计数,当相机后盖打开时,计数自动清零。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折叠式手柄(将AR环设置到R)
    尺寸及
    重量
    约140 x 81 x 31 mm,约875 g (包括50mm f/0.95)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

  • 小米13 Ultra是给i50mm量身定制的么?

    小米13 Ultra + 徕卡Summicron

    如果摄影可以分级

    那么街头人文那绝对是顶级。如果哪一款手机要涉足这个领域,那么它绝对是真正懂得摄影精髓的。小米与徕卡联合推出的这款13 Ultra,是迄今为止我见到的最符合人文精神的相机。

    手机谈操控

    我不看参数,我甚至都不知道小米13 Ultra有多少像素,有多大的底儿,这些我统统不在乎。我在乎的是拿着他走到街上,是不是可以让我随心所欲的抓拍。抓拍成功率是不是可以令人满意。毕竟手机谈操控,多少有点强人所难了。但是小米13 Ultra做到了,其一,他内功修炼的很好,软件多了位抓拍而优化的设置,目前手机领域独有;其二,硬件手柄加成,瞬间解放手机的操控性能,甚至可以分离遥控……

    具体使用细节,等会有有时间再写写,哈哈哈哈。请问?小米13 Ultra是给i50mm量身定制的么?哇哈哈哈。

  • 街头面孔摄影师

    leica summicron 50 f2 + fomapan

    喜欢在大都市里戴口罩的感觉,谁都不认识谁,某种程度上彼此都很自由。当然这也是一种不真实,做真实的摄影,真实的生活,还需要展示面孔。但拍面孔也不是最终目的,最终还是通过面孔去了解世人,去感悟自己,因为最终你也不知道那些面孔如今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