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伦达 50mm f1.5 Nokton (1952)版镜头

    鸽子飞舞

    莲花海老师宝贝真不少啊,这张照使用福伦达 50mm f1.5 Nokton (1952)版镜头拍的鸽子飞舞,很好的体现了这枚镜头的特点,以及老镜头迷人之处哦。这nokton 50 1.5是1952年福伦达拿出来与徕卡50 1.5镜头竞争的,当年口碑是超过徕卡的哦。至今也是很多老烧的挚爱。

    Leica M240 Voigtlander 50mm f1.5 Nokton (1952)

    感觉到的真实,才是真实

    画面里的鸽子动静结合,虚实分明,虚化中有能分清主次,很好的表现了福伦达 50mm f1.5 Nokton 老镜头的特征哦。难怪很多老摄影对这枚镜头情有独钟,也唯独把它拿出来与徕卡镜头相提并论。甚至在表现情感方面的片子,艺术人像等领域,很多徕卡大师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它哦。清晰不一定是真实的,感觉到的真实,才是真实,时间不就是一种感觉么?

    印象派

    对于老镜头来说,大光圈下的虚化是非常重要的特征。如果全开大光圈,画质糟糕、出现意外的像场不均、奇怪的色彩反差,那是不会得到老烧青睐的。福伦达 50mm f1.5 Nokton 非常完美的发挥了50mm大光圈镜头的虚化与结实之间的关系。它没有刀切一样的锐利,而是从虚化中给你一种可以辨别的清晰感,而虚化在画面里不是毛病,而给人一种印象里的真实感。

    福伦达制造旁轴相机的历史

    福伦达(Voigtländer)是德国历史悠久的摄影器材制造商之一,其制造的旁轴相机在摄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下是福伦达制造旁轴相机的历史概述:
    
    1840年,福伦达公司成立于德国布劳恩斯维克,最初生产数学仪器和光学仪器。1867年,公司开始生产摄影器材,包括相机和镜头。
    
    20世纪初,福伦达开始生产旁轴相机。其中最著名的是Bessa系列相机,这些相机在20世纪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非常流行。这些相机具有简单、实用、轻便的特点,能够使用35毫米胶片,并搭载福伦达的高质量镜头。
    
    除了Bessa系列相机,福伦达还制造了许多其他的旁轴相机,包括Prominent、Ultramatic、Vitessa、Perkeo等系列。其中,Prominent系列相机是福伦达最著名的旁轴相机之一,它在1950年代的德国和欧洲市场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1965年,福伦达公司被卡尔·兹劳斯集团收购,而福伦达相机的生产也在此后逐渐停止。然而,在21世纪初,福伦达相机重新回到市场上,并开始制造数字旁轴相机和镜头,这些产品仍然受到摄影爱好者的喜爱
  • 小米13pro的默认镜头等效多少毫米焦距?

    默认23mm镜头

    小米13 Pro的超广角镜头等效全画幅焦距约为14毫米左右。这是通过将小米13 Pro相机的超广角镜头的实际焦距与全画幅相机的标准焦距进行比较得出的。这个焦距只是一个近似值。而默认小米1x时等效23mm全画幅镜头。

    手机广角优势

    在我用徕卡镜头时,实在用不来比21mm更广的镜头了,因为超过21mm旁轴取景器变形有点大啊,拿捏不好分寸,倾斜角度都会造成透视畸变。哪怕是23mm旁轴光学取景也是并不是很容易。但是手机取景可以方便的调整角度,把透视畸变降到最小。

    透视畸变和镜头畸变都是指图像在镜头拍摄时出现的形变现象,但它们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透视畸变是由于拍摄距离和拍摄角度造成的一种形变现象。当摄像机位置发生变化时,被摄物体在图像平面上的投影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如果被摄物体距离摄像机越远,那么在图像中它就会显得更小,而且与其他物体的距离也会缩小。这种形变在建筑物拍摄时尤其明显,造成了建筑物的上下倾斜或形变。
    
    相比之下,镜头畸变是由于镜头设计或制造过程中的光学问题引起的一种形变现象。它可以分为桶形畸变和枕形畸变两种。桶形畸变会导致图像中心区域的线条向外扩张,而枕形畸变则会导致图像中心区域的线条向内收缩。这些畸变可能在镜头的边缘或角落处更为明显。
    
    总之,透视畸变和镜头畸变都会导致图像形变,但是它们产生的原因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校正和处理。在摄影中,摄影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相机和镜头,以及使用合适的校正方法,以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
  • 荒木经惟的天才写真术 pdf下载

    “这里有《荒木经惟的天才写真术 pdf》下载”,点击下载。得,有观众是通过搜索这本书定位到i50mm的,可是呀,我想告诉您哦。您不用看这本书啦,这本书是要看纸质版的,怎么可以看pdf呢?pdf适合那种拿着嫌重、买不到、太贵、或者更适合在屏幕上看的类型哦。而《荒木经惟的天才写真术》这种顶级、重量级、超便宜的好书,怎么可以pdf下载呢?连这本书都要看pdf,那就干脆别看啦,您玩不了摄影哇。我很不喜欢那种“大师作品在网上看看就行了,不用买纸质书”这种论调哦,很多“老师”在网上都这么教学生的,呵呵,不敢苟同。

    这本书的老版本我更喜欢,不是因为便宜,而是因为小巧,软包装。是的,荒木经惟的书就是软包装的才对味儿哦。当年绝版了很久,遇到再版时我又买了好几本。因为每次看都会写一些“胡话批注”,每次写的还不一样……

    素材图
    【推荐理由 现价】¥ 16.8
  • 为什么要黑白摄影?又为什么钟爱黑白胶片呢?

    黑白摄影摄人心魄

    我喜欢游泳,却是怕海的,每次游到远处,把周围人远远抛在岸边,浮在海中,看向海的尽头是黑压压的,心生畏惧,却不由自主的向更远处飘去,吓得我赶紧往回游,就像一不留神要被它吸走似的。黑白摄影也像海的尽头,有一种令人恐惧的吸力,黑白摄影摄人心魄。

    胶片是海的尽头

    我觉得黑白摄影不仅仅是艺术,艺术并不能把摄影囊括进去,它比“艺术”更深邃,它比“艺术”拥有更丰富的维度。特别是胶片黑白照片,每次看都令我心惊胆战,似乎再次面对海的尽头。对啊,胶片就是从水里洗出来的,在茫茫的水分子冲击后,浮出来的颗粒。原来,胶片是海的尽头。

    时光太快

    我想把荒木经惟的“不懂得生死,就不懂得摄影”,柔化一下,“不懂得逝去就不懂摄影”。时光的流逝不是口头这么一说,它是被黑洞吸走的,我们最终都要被黑洞吸走的,我们无法触碰过去,因为它已经不在真实了,它已经消失了,而看到黑白照片也有一种警示感,似乎在提醒我,要珍惜眼前,珍惜未来,时光很快的,夜是黑的,梦是黑的,这是黑白摄影的特点哦。

    leica m2 + summicron 35 f2 asph + 爱克发 apx100
  • 摄影就像一枝花,在那个春天灿烂

    爱克发 apx 400

    摄影就是激情本身哦

    有朋友说他再也拍不出当年的作品了,我一点也不意外。当年觉得青涩的作品,往往比现在的还要生动活泼。彼时我们寻找摄影的激情,原来就是摄影本身。当意识到这件事儿时,往往已经“垂垂老矣”,就像我们看自己年轻时的自拍照,比当时看顺眼多了。

    摄影就像一枝花

    很少有艺术家能保持一辈子的高水平,毕竟我们是人,就像花一样,它不可能永远绽放。就算是荒木经惟,也不能永远超越自己。摄影如此,音乐也是如此。坂本龙一去世后,我又找出了他最经典的那张唱片,以此表达一下纪念。似乎大家更喜欢他年轻时的作品哦。

    在那个春天灿烂

    我觉得这没有什么好遗憾,摄影是件神奇的事情,时光之河可以改变过往,人生似乎也是这样的,一转念,原来过去也是可以改变的。摄影不要急着表达,它自己会表达,等一等,再等等,就像树芽等雨声,等什么?冬去春来,人山人海,我在等花儿开。

    爱克发 apx 100
  • 除了徕卡还有可玩的老相机么?

    徕卡m3 + 眼镜版八枚玉 +宾得67中画幅相机

    老相机都很丑

    在工业产品里,能跨越几十年一直被人认可的,实在是不多呀,为什么?闲鱼上很多奇形怪状的相机,当年也是奢侈品哦,如今几百元甚至都无人问津,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时常萦绕在我脑海。

    当年它可并不丑

    也许当年的人在产品设计上更注重功能,毕竟能拍照的就是好相机,至于外形,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新鲜的,都是身份的代表,并不觉得它奇怪,甚至在当时人的眼里,那都是美的。也许就像磁带机的外观,20年前每一台sony walkman和爱华随身听我都觉得好看,拥有一台高兴的不得了,可是用现在眼光看,好像挺丑的……

    人的审美是被塑造的

    随着我们被简约的设计洗脑,徕卡这样的工业品就脱颖而出了,苹果简约的设计更是推波助澜,而不符合简约设计的老工业品,渐渐被人遗忘了。但是,我总觉得没必要都这样,没必要都学苹果、都学徕卡,如果世界都扁平化了,也不一定好看。人的审美啊,是被人塑造的,不要太相信所谓的“时尚审美”哦。

    佳能螺口相机+佳能螺口镜头

    不觉得丑,那就是美的

    我有一本很喜欢的户外画册,skp三层看到的,只有一本当即拿下,网上没搜到,这本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摄影画册,而是户外主题的生活画册,但是它的摄影很好,很符合我的胃口,最重要的是,这种野外生活,配合古董相机真的很搭调,很酷。我在这种环境下,老相机一点也不觉得丑,反而很美哦。特别是宾得67这样的钢铁猛男造型,配合一个木提手,很符合翻山越岭哦。

    徕卡眼镜版镜头

    初看徕卡眼镜版镜头总觉得怪,样子怪怪的,看得越多越不觉得了,如果是去户外反而显得更刚硬坚毅哦。徕卡眼镜版镜头原来是可以这样审美的。市场上徕卡眼镜版还便宜,哈哈,真是一件好事哦。

    徕卡m3 + 眼镜版钢嘴?
    宾得67 + 波浪之家 + 雅西卡mat + 尼康F + 尼康s + 枪型相机拖
  • 荒木经惟写狂老人日记《命日》

    单张的过度解读

    对荒木经惟的作品是不是存在过度解读的问题?我觉得肯定是有的,特别是对着某一张照片,说这里构图好,哪里氛围好等等等,因为单张照片如果没有荒木经惟本人的名号加持,可能压根就没人解读哦。

    整本的过度解读

    那么整本画册是否也存在过度解读呢?我觉得也有的。首先我们先给自己预装一个框架,我马上要开始看大师的画册,然后一页儿一页儿看。然后发现,从头到尾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逻辑嘛,然后就开始自己解读了。

    不过度,也能读

    但是从以往荒木经惟的一些书和视频中有留意过,他有的画册是自己编排的,也有出版社编排的哦。但是,如论是单张的过度解读,还是整本的过度解读,都无法推翻一个事实——看起来还是有点东西的。不过度,也能解读。

    自己的解读,关别人什么事

    比如这本《命日》的整个氛围,非要说读出了什么,我还真不知说什么。但是,从我拍这本书的方式上,却与这本书的气质很搭调:黑色的背景、凸出的绯红、翻开的画册……。看画册就是要有自己的解读哦,没有标准答案,不管别人的事儿哦。

    (更多…)
  • 荒木经惟最重要的作品《冬之旅》

    荒木经惟最重要的作品《冬之旅》

    再看冬之旅

    由于家里书和画册太多了,于是整理了一些准备出掉。当整理到荒木经惟《冬之旅》时,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行为了。捧着这样有分量的小画册,每翻一页都能感受到一种分量,是一种能感受到的情感的分量。也许,有些摄影,真的要看纸质画册。

    画册是可以亲近的真实

    就是这本书,是荒木经惟最重要的一本。从这本画册可以感受到,荒木经惟说的那句话,不经历生死,是搞不好摄影的。画册是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形态,它没有现实那么残酷,又没有幻想那么虚无,画册给人的是一种可以亲近的真实。

    荒木经惟的冬之旅

    画册前面是温馨和阳光,后面就随着阳子病重就越来越晦暗,就想冬日的天气,你能感受到那份凄冷,以及荒木因为思念而生的孤寂感。可以说,这本画册没有一张是多余的。

    没看过这个画册,还真别妄言喜欢荒木经惟。很多人并不了解荒木经惟,看了这个,就会明白这才是真正的大师哦。如果当时没看懂,那么等10年、20年后再看,也许会把你感动到流泪。

    荒木经惟最重要的作品《冬之旅》

    这段话的不准确翻译:

    前略也忍耐不了,我不是骄傲自大的心中炎,只是因为照片泛滥,我的脸,我的私生活,我的风影,我的皮肤,这是谎言。那张假照片是我的谎言。我决心成为一个有爱的摄影师。我想拍摄我的新婚旅行。真实照片:/没有这样的孩子。摄影家和爱的出发,偶然从私小说开始,不过是"原来我的情况是私小说,我想3.私小说也想靠近照片。只是把新婚旅行的路线排列了9条哦,请翻翻看,灰白色的旧花色是用胶版印刷出来的,变得更加安全,很成功,你也喜欢应该说,我对日常生活的单外化顺序感到完全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