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一的徕卡M口掌机——福伦达bessa T

    唯一的徕卡M口掌机——福伦达bessa T

    平行时空里的福伦达

    五点钟的梦境总会残存一会儿记忆,在一列车厢中,我是一个要到灾区采访的记者问,晨光透过窗外的树叶,在桌上流逝着斑驳的光影。如果梦境是遇到另一个时空的自己,那么我敢肯定,在某一个平行宇宙,我用的不是徕卡,而是它的替身——福伦达。一台灰色的福伦达bessa T,原来梦里一切都是黑白的。

    但凡可以拥有徕卡,哪有人会选福伦达?

    福伦达如果和徕卡放在一起对比,毫不客气的说,是弱一些的~。因为有徕卡的“手工打磨”在那里,会凸显得福伦达bessa们的“平凡气质”,说白了,就是跟徕卡比做工有些糙……但凡可以拥有徕卡,哪有人会选福伦达?

    工业灰色的精神是福伦达

    但是福伦达有一些限量版的机身却非常漂亮,有各种颜色可以选择,蓝色、绿色……,我最喜欢的还是灰色的福伦达。总觉得,这种灰色最符合福伦达的气质,说不出为什么,我对福伦达灰色机型情有独钟。叫它青灰?航空灰?还是船坞灰?还是叫它工业灰,它那种粗旷、硬朗、简洁、干净,能给人一种踏实感。如果我是福伦达的设计师,那我一定要把这种工业灰的设计定为福伦达的主色调。是的,灰色的福伦达,就是在告诉人们,我,不是徕卡的替身!

    唯一的M口掌机:福伦达bessa T

    福伦达其他型号基本都可以作为徕卡的替身,比如不带取景器的系列是徕卡螺口机的替身,带取景器的是徕卡m口机身的替身。唯独这台bessa T,他是拥有m口的螺口机。说的有些矛盾哦。举个例子就清楚了,很多人喜欢徕卡螺口机的小巧,特别是亚洲人手型,螺口机可以不用背带而成为掌机。所以很多人不惜重金把徕卡iiig改成m口,用来使用徕卡八枚玉等M口名镜。而bessaT是福伦达针对这类人群的产物,是的,世界上唯一的M口掌机:福伦达bessa T。

    福伦达bessa T 是兼容徕卡m和螺口l39的胶片相机,它的取景器参考了早期徕卡螺口机的设计,小巧轻便,单手握持很好,配合漆面手感,根本不需要背带。这点福伦达bessa r2a就做不到了哦。甚至有人说福伦达他就喜欢T,可以用所有徕卡镜头,还小巧,掌机徕卡。

    福伦达bessa已经停产好多年

    好久没有关注福伦达的胶片机身了,这一晃才发现,原来它已然停产很多年了,价格涨了,不比徕卡便宜喽。我一直对福伦达机身没什么好感,特别是银色的,还有禄莱同款机型,那种银闪闪在徕卡面前都显得廉价。唯独特殊颜色的漆面机型,颇有好感。

    灰色机身配黑色饰皮

    我很喜欢福伦达r2a的灰色限量版,感觉福伦达就该用这种颜色,因为徕卡没有。哈哈哈,是的,不同于徕卡又不让人腻歪。这台福伦bessa t的亮漆更是令人眼前一亮。军绿色福伦机身也有点意思,但不喜欢绿色机身配黑色饰皮,如果我买来应该会给饰皮换成绿色的,但是,如果找不到与漆面相同的绿,那还不如黑色呢……。灰色漆面的机身配黑色饰皮显得最和谐。灰色机身配黑色饰皮——我建议福伦达如果复产,就把这个搭配作为自己的标准款!

    不是奢侈品,我是工业风

    灰色并不是讨巧,要把灰色拿捏好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哦,做工不行的上了灰色会更显邋遢,甚至连银、黑色都不如哦,而福伦达的做工正好符合这种工业灰气质。我不是奢侈品,但我是稳健的工业风。

    福伦啊配什么镜头

    我把徕卡镜头宁到福伦机身上总觉得不对劲。特别是银色的铜质镜头,因为福伦机身比较轻,黄铜材质的镜头会让重心前移,握持起来非常不得劲。所以要尽量使用轻一些的镜头。

    做工太精致的徕卡镜头也不适合,我发现徕卡镜头精制的做工对让机身显得廉价。所以最好使用徕卡里黑色铝制镜头,或者做工差一点点的,比如徕卡美能达summicron-c 40 f2这样的镜头,松垮掉的七枚玉,或者福伦达、俄头、佳能l39头,这样不会夺走福伦达机身的光环。而我发现一枚亮漆版的俄头很搭配,哈哈哈。当然福伦达自己的一些小巧镜头也是很合适的。

    可靠的bessa T

    福伦达bessa型号里有很多经不起时间检验的型号,有的型号会饰皮老化粘手、有的饰皮开胶。毕竟是日产福伦达,还不是徕卡哦,有些小毛病可以理解。唯独bessa t这个型号没有出现问题,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福伦达bessa,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唯一的徕卡M口掌机——福伦达bessa T
    唯一的徕卡M口掌机——福伦达bessa T
    唯一的徕卡M口掌机——福伦达bessa T
    唯一的徕卡M口掌机——福伦达bessa T
  • 耳机也可以德味儿——拜亚动力dt880 600欧

    拜亚动力dt880 600欧

    凌晨五点从梦中走出,光着脚取来了拜亚dt880 600欧,插上磁带walkman,继续昨晚的《荷花淡淡》,开启那首《淡若晨风》,然后想要写点什么,那就写写拜亚这个耳机吧~

    再见森海

    那就写写器材吧……森海的hd600吃灰许久后被我出掉了,因为我发现自己并没有时间和心境听复杂的交响乐了。也许是生活已经够纷繁了、也许是我很喜欢恬淡虚无了。

    森海的厅堂感是它的特色,而我已经不去“音乐厅”了。再见森海,好在森海塞尔hd600是经典“老三样”之首,出手还是很容易的。

    原色拜亚

    最近听的越来越多的是一些国乐,寻找一种禅静,这让我重新想到了拜亚动力的音色。记得十年前我有一只拜亚dt990 250欧,用它看电影时经常误把里面的开门声当成现实,还有电影里的冷枪声也是吓得我胆颤,拜亚的“音色”还原更准确,这是我对拜亚动力的印象。没有森海的“厅堂感”,但这种“原色味道”虽然平淡直白,但更耐听。

    拜亚动力dt880 600欧

    极简国乐

    考虑到国乐多是“极简风格”,“音色”的准确性重要性更显突出,符合拜亚动力的品牌气质哦。国乐对于声场、调音、距离感,似乎并没有要求哦。我们是一把古琴摆在哪里都可以演奏,不是非要搬到音乐厅才可以的哦。用森海听起来,总是给你装到厅堂里,多少有些别扭哦。

    高阻执念

    至今怀念出掉的那条宇音pk1耳塞,150欧的阻抗独树一帜,那声音在平头塞子里绝对一流水准,可惜早早停产了。而现在卖的是不是当初的单元,还真不敢说。当然小耳塞需要加耳放也是它的致命弱点之一。但是,它给我留下了一个执念:高阻塞子音质上限更高。

    dt880的600欧并不难推

    由于越来约嫌弃耳放的繁琐,出掉hd600后,我的耳放也都陆续出掉了,还有一个不记得放到那个箱子了,本想找出来。没想到找出一堆徕卡滤镜……。魅族pro5打开hifi开关竟然能把600欧的dt880推起来,而且很好听。这是300欧的hd600都办不好的哦,hd600难推也是公认的。本以为600欧的阻抗应该更难推,低频会起不来,高频会刺耳。网上多数人也这么说。可是万万没想到macbook也能把拜亚600欧的dt880推的好好的。立马翻出带耳机孔的iphone6,音量开到头竟然也能推的有模有样的。再去翻出ipod u2特别版(u2版的ipod音质都好,对比过金属面的class的哦),放开音量限制,也能推的好好的。拜亚啊,颠覆了我的三观啊,600欧能直推。

    拜亚动力dt880 600欧

    600欧上限

    拜亚动力官称600欧上限更高,需要耳机放大器。移动设备推荐32欧的,家用hifi设备用250欧的,hi-end前端用600欧的。但是我觉得啊,现在很多hifi播放器推力也很大了,没必要选低阻抗了哦。

    老磁带机配高阻耳机

    爱华90年代初的磁带机推力很大,音量开到7就很好了,老磁带机的推力确实厉害啊,而且用低阻小耳塞听到的底噪也竟然不见了,这就是高阻抗的威力哦。

    600欧下限

    使用普通的随身蓝牙接收器、老型号的带耳机孔的安卓手机、thinkpad笔记本就不行了,音量开到最大也听不到多少音。所以600欧也不是闹着玩的。还是需要一定推力。

    拜亚动力dt880 600欧

    身边的拜亚动力

    拜亚的一个塞子谢蓝图很火,好几个徕卡玩家都用的那个,他们都很喜欢。只是我已经不用入耳式耳机了。所以也不考虑了。当然,主要原因可能还是,谢蓝图那货很贵!

    就像提到降噪就想到bose,提到古典就想到森海一样。提到akg……我没感觉。可能喜欢akg的都不是一个合格的拜亚党,哈哈哈。身边用akg的也很多,但我真的不喜欢那种“松垮”的声音,它让枪炮声显得过于优雅柔和了,他们管那叫空灵,而管拜亚叫直男……,哈哈哈。看来喜欢拜亚的肯定也不是个合格的akg党。

    经典耳机与徕卡镜头

    拜亚动力dt880就像是徕卡summicron 50mm f2,上市寿命长,知名度大,稳定可靠,不用适用过分高级的材料就可以清晰锐利,还原真实本色。只是过于均衡,个性欠佳。

    森海塞尔hd600就像是徕卡summilux 35mm f1.4,型号没变但版本很多,差异很大,老款的味精多一些,宽松朦胧一些,后期越来越锐利了,但气氛渲染依然是它的特点。

    akg ……。

    恋恋不舍,洗映蓝天

    立春了天亮的明显早了很多,歌曲来到了《洗映蓝天》恋恋不舍的摘下dt880啊,原来黑暗中左右耳戴反了,声场反了也可以听的那么有滋味啊,也许这就是拜亚动力专注声音本身的魅力吧,我的注意力都在指尖的古琴上了,至于厅堂感哈哈哈,有关系么?哈哈哈。对于古琴来说,心就是最好的厅堂~

    拜亚动力dt880 600欧
  • leica minilux zoom 徕卡变焦口袋相机

    Leica Mini Zoom是一款35毫米的紧凑型测距取景相机,于1990年代中期生产。它配备了一个Vario Elmar 35-70mm f/4.0-7.6变焦镜头和几种基本、常见的“程序模式”,包括长时间曝光、无限远对焦等。

    Leica Minilux Zoom提供了Leica紧凑型相机中最快的变焦镜头——Vario-Elmar 35-70mm变焦镜头。它的机身采用高级钛金属制成,是最多功能和豪华的35毫米紧凑型相机之一。另一个使Minilux Zoom脱颖而出的特点是热靴安装,可安装Leica CF闪光灯(需单独购买),除了内置闪光灯外。这允许您减少红眼和从更远的距离照亮物体。

    Minilux Zoom还提供了活动红外自动对焦或手动对焦,可从约28英寸对焦到无穷远。曝光测光系统为中央重点测光,可以实现极其精确的曝光。其他卓越的功能包括自拍计时器,倒数10秒闪烁红光指示,三脚架螺纹,日期印记的数据背面,以及曝光值记忆功能,允许您从未在画框中心的物体计算曝光。Minilux Zoom还有许多曝光和对焦设置,可实现大量的创意控制。它甚至可以设置为每次打开相机时开始您偏好的模式。

        生产年代 - 1999 - 2006
    
        徕卡订单号 - 18036-titan、18036-titan.DB、18060-Bogner 版
    
        相机类型 - 紧凑型 35 毫米取景器相机,带 2 倍变焦镜头和外部闪光灯接口
    
        电影格式 - 35 毫米; 24 x 36 毫米
    
        相机机身 - 钛漆
    
        变体 - 数据背面版本 + 黑色钛漆带黑色“Bogner”表壳特别版
    
        镜头 - 35-70 mm f/3.5-6.5 LEICA VARIO-ELMAR 2 x 变焦镜头(6 组 7 片)
    
        自动对焦系统 - 主动红外
    
        取景器 - 具有缩放功能的实像取景器。 自动对焦测光区域的标记,用于特写照片和全景格式的视差补偿。 闪光灯、自动对焦和曝光测光的功能显示。
    
        取景器放大倍率 - 0.33 x - 0.57 x ; 视野约为胶片格式的 83%
    
        聚焦范围 - 0.7 m / 2 ft 3 1/2 in < 无限远
    
        最小物场 - 220 x 330 毫米(8 5/8 x 13 英寸)
    
        曝光操作模式 - 自动闪光灯激活(Auto)、闪光灯开启、闪光灯关闭、自动防红眼、自动慢速(曝光时间更长); B 和 T(时间曝光长达 99 秒),手动曝光覆盖 ア2 EV,可以存储所选设置。
    
        曝光测光 - 具有与焦距相关的视角的中央重点测光
    
        曝光覆盖 -2 EV 至 +2 EV,步长为 1/2 EV
    
        对焦模式 ——自动对焦、手动对焦
    
        曝光时间的存储内存 - 1/250 < 99 秒,在曝光模式慢速开启、慢速和关闭时自动更改为“B”
    
        带 ISO 100/21° 幻灯片的闪光范围 - 广角:3.7 m(12 英尺); 长焦:2 米(6.6 英尺)指南编号:13(43 英尺)
    
        带附件的闪光范围 - LEICA CF 闪光灯装置 - 广角:5.7 m(18.7 英尺); 长焦:3.1 m(10.2 英尺)指南编号:20(66 英尺)
    
        液晶显示屏 LCD - 符号或数字表示曝光计数器或自拍器激活时的剩余时间、已选择的曝光模式、电池状态、自拍器、覆盖、胶片前进和倒带。
    
        胶片感光度设置 - 自动适用于从 ISO 25/15D 到 ISO 5000/38D 的 DX 编码胶片。 对于没有 DX 代码或感光度低于 ISO 25/15ー 的胶片,感光度自动设置为 ISO 100/21D
    
        曝光系列 - 连续按下释放按钮可激活曝光系列功能
    
        自拍 - 10 秒曝光延迟
    
        数据印记 - 可选配件数据备份
    
        电源 -锂电池CR 123A
    
        尺寸 W x H x D - 124 x 69 x 44 / 47.5 mm(无/带数据背)(4 7/8x 2 23/32x 1 23/32 英寸/1 7/8 英寸)
    
        不含电池的重量 - 375 克(13 1/4 盎司)
    
        供货范围 - 带背带和电池的相机
    
        其他功能 - 三脚架插座、胶片暗盒观察窗、自动进片、可以手动启动倒带功能、远程电缆释放连接、带全景适配器的全景照片
    
        配件 - “亮点套装”18048 包括徕卡 CF 闪光灯 (18541)
    
        设计师 - Manfred Meinzer 
    SN StartSN EndProductYearTotal
    2435801 ^2455800^ Minilux199820,000
    2475301 ^2477300^ R819982,000
    2967801 ^2982800^ CM Zoom200315,000
    TOTALASSIGNEDSERIAL NUMBERS1998-2006unknown
  • 什么都可以出,但是徕卡原厂l39-m转接环我不出

    徕卡配件就是贵

    昨天有朋友劝我别出徕卡配件,因为配件只会涨价不会跌,而且很多出了就买不回来了。不过多数配件还好,取景器、uv滤镜等等,都还好,占地方,需要时再买,只是到时候多花一点点而已。唯独有一样我是肯定不出的——徕卡原厂l39-m转接环。

    转接环像手纸

    因为玩徕卡以来,最令人心惊动魄的“虚惊”都是转接环造成的:转接环卡在机身拿不下来、转接环卡在镜头上宁的时候把手划伤、对焦线框不实……。这不,刚才又有朋友说他的线框不见了,差点返厂,后来拆掉镜头,自己归位了,哈哈哈。通常我都劝比较熟悉的人:一定要用原厂转接环。因为转接环像手纸,质量差了有时候真有点恶心。

    为啥不能告诉所有人呢?因为的确“50块钱一样用”,原厂环一般都要600,相对来说确实没有性价比哦。600都可以买个俄头了,国产头也差不多了。

    如何评价转接环对好坏

    1. 拆卸镜头时转接环不能卡在机身上。
    2. 从镜头拆接环时不能紧。
    3. 带出对应的取景线框,线框不闪、不虚。
    4. 镜头位置正。当然,很多镜头本身就不正……
    5. 不能断裂。太重的镜头尽量不要用铝接环。

    什么都可以出,但是徕卡原厂l39-m转接环我不出,这东西又不贵,又实用,不会在这个小地方给你带来大困扰。尽管很多其他转接环都可以做到,但是原厂从来没有遇到问题。所以,哪怕是很便宜的镜头,很便宜的机身,我也用原厂环……

    俄头转接福伦达t
  • 懒人冲胶卷之:拓海家暗房

    惊现国产暗房

    过去到朋友家去看过他的进口自动冲卷机,奈何那个需要一堆管子绕来绕去,那操作复杂度、占地面积,直接让我还是选择手冲。近日听说国内有人开发了一款小巧的暗房,操作也简单,开箱一看果然占地面积很小哦,来试一试效果哇。给国人的创造力点赞。

    自动冲卷机

    外包装设计符合我的口味哦,简单明了的科技蓝风格哈哈。回头组装起来,持续更新中……

  • 看《三体》学摄影,海鸥双反

    看《三体》学摄影,海鸥双反

    用相机串起的《三体》

    《三体》电视剧的第十集,是《三体》小说的开篇。第十集的海鸥双反相机呼应了电视剧开头的徕卡相机。这导演、摄影师、编剧很用心哦。第十集才想起来,我是看过三体小说的,只是看了开头……

    导演很懂摄影哦

    如果说三体电视剧是成功的,那必定摄影给了三成贡献。从构图、光线、色彩、选景,都是一流水准哦。甚至里面出现的摄影桥段也禁得起推敲的。徕卡的取景对焦窗是对的,海鸥双反的取景器对焦窗也是对的,细节没有打折扣哦。而且里面的抓拍也都非常棒哦。

    看《三体》学摄影

    双反相机可以抓拍的,也可以记录人文的哦。双反相机拍摄静物也是很棒的哦。我敢肯定,这张黑白照片是真的从海鸥双反里洗出来的,而不是视频截图哦。

    看《三体》学摄影,海鸥双反
    看《三体》学摄影,海鸥双反
    看《三体》学摄影,海鸥双反
    看《三体》学摄影,海鸥双反
  • leica cm zoom徕卡高级钛合金口袋相机

    新款Leica CM相机的名称中,“M”字母的使用完全合理:它的卓越表现在紧凑相机中非常罕见,使它在其类别中独具一格,就像Leica M相机在测距器摄影类别中一样。Leica CM相机采用实心钛金属机身,在德国精密工艺制造。搭载速度为f/2.4的Leica镜头,几乎适用于所有拍摄场景,并以最细微妙的差别达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图像效果。不管是在全自动模式还是手动设置模式下使用,这款紧凑相机通过广泛且易于操作的设置,为个性化的图片构图提供最佳条件。配备精良的取景器,即使在低光照条件下也能自信地评估主题的覆盖范围。取景器中的详细LED显示有助于控制摄影参数。外观呢?当然是典型的Leica风格!

    生产时代 - 2005-2006  - 注意:序列号仅在 2003 年分配(见页面底部的列表)
    
    徕卡订单号 - 18 141
    
    相机类型 - 带变焦镜头和外置闪光灯热靴的紧凑型 35 毫米取景器相机 (SCA 3502)
    
    电影格式 - 35mm ; 24 x 36 毫米
    
    相机机身 - 钛金属,皮革饰面
    
    镜头 - LEICA VARIO-ELMAR 35–70mm f/3.5–6.5(六组 7 片); 手动变焦操作
    
    自动对焦系统 - 被动相位检测自动对焦
    
    取景器系统 - 带有 AF 测量区域和特写镜头标记的实像取景器。 闪光状态由红色 LED 指示,屈光度补偿从 -3 到 +1 屈光度,适合眼镜佩戴者。
    
    取景器显示 - 取景器内的快门速度、光圈值、闪光条件和对焦的数据指示
    
    取景器放大倍率 - 0.38-0.64 x ; 光学取景器视野对应于约。 85%的电影格式。
    
    聚焦范围 - 0.7 m / 271/2 in < ∞
    
    最小物场 - 长焦端 240 x 360 毫米(91/2 x141/8 英寸)
    
    曝光操作模式 - 自动程序、可选的闪光灯激活(也在逆光情况下)、光圈首选自动 曝光,预光以减少红眼效应; 慢(慢速快门); 闪光灯关闭; 在 exp 结束时同步慢
    
    曝光计量 - 2 区计量单元(图像中心/边缘)
    
    曝光覆盖 - 从 -2 EV 到 +2 EV,步长为 1/3 EV
    
    对焦模式 ——自动对焦、手动对焦
    
    测量值存储 - 通过轻按快门释放按钮来存储测得的曝光值和测得的距离。
    
    快门速度 - 99 秒 > 1/500 秒
    
    带 ISO 100/21° 幻灯片胶片的闪光范围 - W:0.7–4.0m(2.2–13 英尺),指南编号。 : 14 (m) , 46 (ft) T : 0.7–2.5m (2.2–8 ft), Guide no. : 16 (米) , 52 (英尺)
    
    的闪光范围 SF 24D - W:0.7–5.7m (2.2–18 ft) T:0.7–3.2m (2.2–10 ft)
    
    附件闪光灯装置的控制 - 带有 SCA 3502M4 适配器和 LEICA SF 24D 的 SCA 闪光灯装置可以由相机控制。 显示的功能 液晶显示屏 -闪光功能; 曝光覆盖; 曝光计数器; 电池状况; 自拍; 曝光程序 ; 手动设置对焦距离、日期/时间。
    
    胶片感光度设置 - ISO 25/15° tISO 5000/38° 的 DX 编码胶片自动设置; 对于没有 DX 编码或感光度低于 ISO 25/15° 的胶片,感光度设置为 ISO 100/21°。
    
    连拍功能 - 连续按下快门释放按钮可激活连拍功能。
    
    自拍 - 2 秒或 10 秒曝光延迟
    
    数据印记 - 用于在胶片上印记日期和时间或日期的集成约会设备。
    
    电源 -锂电池CR 123A
    
    尺寸 (宽 x 高 x 深)- 118 x 66 x 58 毫米/4 2/3 x 2 5/8 x 2 1/4 英寸
    
    重量 - 约。 360 克/12.7 盎司(含电池)
    
    包括 - 相机和背带、腕环、电池和高档丝绒袋,装在一个保护套中。
    
    配件 - SF 24D 闪光灯、腕环 18 528、背带 18 529、电缆释放装置 18 540
    
    其他功能 - 三脚架插座、胶卷盒窗口、自动进片; 可以手动开始倒带; 用于远程释放的连接器。
    
    设计师 - Achim Heine 

    CM Zoom 序列号

    SN StartSN EndProductYearTotal
    2967801^2982800CM Zoom200315,000
    TOTALASSIGNEDSERIAL NUMBERS200315,000
  • 祝大家兔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我相信,世上一定是有摄影神的,要不然怎么在兔年随手一翻,就找到了一张兔子照片呢?只是这只兔子比较霸气,胡子拉碴的,哈哈,祝大家兔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leica m2 + summicron 50 f2
  • 博客,音乐,摄影,这“三体”

    leica summicron 50 f2 + leica m2

    摄影小说

    也许防止踩坏狗尾巴,是我光脚的借口,但脱掉袜子确实更让我更有写作的欲望。甚至大言不惭的想写个摄影小说。可是毕竟,人不能一直不穿袜子,也不能不穿鞋,在固有的思维框架里,却不知从何下笔。还是写写杂文吧,小说需要逻辑哦。需要么?

    戒不掉的是摄影

    要找到一个舒适的听歌方式,不然听歌就成了任务。更新博客也应该有个舒适的方式,不然也成了任务。而我是不喜欢做任务的,我喜欢按照自己的剧本去排练,这个“小自我”已然上瘾了。写博客与摄影对我来说,就像听歌一样,可能很难戒掉了。

    听英文歌?

    尽管我对《三体》出现的英文配乐有些诧异,甚至起初有些“膈应”感。但实际上啊,我不也是听英文歌长大的么?哈哈哈,而且啊,写博客时也不少听英文歌曲的哦。特别是,那种慢吞吞的,慵懒的类型。

  • 居身摄影、音乐、电影的世界

    冬日的暖补

    新年了,冬日的阳光格外“补”,是的,只有冬日的阳光才叫“暖”。把桌子挪了个位置,正好晒到后背而晒不到电脑屏幕,把自己居身摄影、音乐、电影的世界,然后期待兔年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一年。

    摄影的旋律

    “要做的杂志争取早日完工!”,有时候当个任务吧,反而无法静下心来,口号更像是客套话,就像摄影,是不能依靠“努力争取”的,不慌不忙才应该是摄影的旋律哦。但人生啊,有多少人可以这样宽裕的享受“不慌不忙”呢。此时,看到暖阳下相机,忽的给生活平添一份喜悦。

    文青永远都年轻

    昨天,有朋友说洗出了疫情前康泰时g1拍的胶片,感觉真好啊,重燃了对摄影的兴趣,竟然也激发了想买器材的欲望……。好吧,怎么说呢,爱摄影的人儿啊,都是文青,文青儿啊,永远都不老,每一个爱摄影的都有一颗童心哦。于是我也拿起相机,随便拍了几张,就像《三体》电视剧里的汪淼,瞎拍啊,随心所欲的拍哇。

    实际上文艺没必要区分哦

    很多人说音乐、摄影、电影都是相通的,是的,没必要分额,本质都是一样的,让我们更理解生活,让我们多一点点智慧……。摄影也没必要特意区分额,什么人像摄影、街头摄影、小清新……,其实都可以融合额,根据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拍就是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