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候在地铁里,风吹过来,忽然感觉自己就是浮尘,每个默不作声看手机的人也都是浮尘,这一车浮尘从东到西。我闭上眼睛就像在太空穿梭。睁开眼忽觉,是光,让我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是摄影,让时间停留。
闭上眼,脚下像踩着滑板太空遨游
睁开眼,是大千世界
闭上眼,是狂魔乱舞
睁开眼,是人世浩荡
这一闭一睁
恰似那相机的快门
一开
一合
有时候在地铁里,风吹过来,忽然感觉自己就是浮尘,每个默不作声看手机的人也都是浮尘,这一车浮尘从东到西。我闭上眼睛就像在太空穿梭。睁开眼忽觉,是光,让我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是摄影,让时间停留。
闭上眼,脚下像踩着滑板太空遨游
睁开眼,是大千世界
闭上眼,是狂魔乱舞
睁开眼,是人世浩荡
这一闭一睁
恰似那相机的快门
一开
一合
作为135相机的开山鼻祖,徕卡不需要向佳能尼康致敬,更不会供奉康泰时和哈苏。拜佛其实就是拜自己,跪有型的泥塑金身只是形式,内含是找到自己的本真。徕卡通过复刻自己的方式寻找初心,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是件好事。
人啊,往往在遇到困难时才会想到拜一拜自己的祖宗,才会想到重新审视自己,徕卡啊,一定是有困难了,也许是因为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原因吧。
说实话,德国是个大陆国家,其实与我们有很多思维相似的地方,也是非常注重传统的,他们特别表现在工业设计这方面,作为老牌工业国家,做东西更注重品质和使用寿命,与美日那种快消品思维有很大区别。徕卡本身的耐用性和对老产品的兼容性,是一种有违当下快速迭代的商业规律的。
不为商业诱惑所动,也依然坚持做自己,而不在乎结果,自得其所。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关二爷,一以贯之的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才是我们拜关公的原因。全球有那么多徕卡铁粉,那可不是无中生有的盲从,必然有其玄妙的地方,所以才有徕卡信仰啊。
又翻出了这台contax sl300rt,上一次用它,还是2017年了,虽然只有320万像素,但是捏在手里就是给人踏实的感觉,这就是康泰时啊,哪怕是一打名片大小的相机,也让人用的那么安心。
看了这个小机器拍的照片,再一次不由得感慨,相机ccd的极限到底有多大?这可是2003年的相机哦,马上都20岁了。芝麻大的ccd,竟然可以出来这样的效果。看到这里,也许leica m8、m9的用户更安心了,连300万像素都可以挺20年,我们再挺20年也不在话下啊。嘻嘻嘻
最令我惊奇的是它的宽容度怎么可以这么高,中午的大太阳,阴影里不黑,高光下不过。在这点上,可能现在很多入门aps-c画幅相机也做的不那么理想吧。是ccd的功劳么?有可能。下面这张照片,👇树荫、阳光下、室内、包括边角阴影里的楼梯,都竟然可看。
当年contax这个品牌是京瓷旗下的哦,所以也有一款相同型号的京瓷相机,他们的主要区别是在镜头上。contax配的蔡司镜头镀膜是绿色的,而京瓷里面有蓝膜。蔡司头对高光和暗部的控制力,确实要更好一些。
我不赞美旧科技,但我赞美旧科技曾经曾经带给我们的幸福。
江湖上一瓶酱油引发了不少思考,似乎现代人都很“穷”,“穷”的连“穷苦年代”的酱油都打不起了。其实啊,何止酱油。
摸一摸我们的衣服,有几件还能找到小时候棉布的触感?是我们穿不起棉布了么?应该不是,但凡能省一点,厂家就会省一点的。成本最后控制的衣服里没有棉、酱油里没有酱油、奶茶里没有奶。
然而,相机包里却有一个异类,是的,连真材实料都成了异类了哦。不光是咱们这里,放到整个世界来说,使用真材实料的也都是异类了哦。工匠与艺人家的产品一向是我喜欢的哦,他家这款内胆包触感非常好,真的是小时候棉袄的触感。
我也有几个网上买的蓝色内胆包,便宜实惠。不过说实话,尼龙的触感有一种急躁、毛躁的性格。这种情绪是会传到给用户的哦。第一次触碰到这个工匠与艺人的内胆包,立马让我觉得买下它,尽管当时的价格可以买好几个国产包了,但是它的触感确实令人记忆犹新。
这款包的设计是专门针对徕卡和微单的,一机一镜很合适,可以放到双肩包里。它的松紧带设计很快就被国内一些包抄来了。虽然形似,但是他们并没有领悟工匠与艺人的“触感”,因为这款包的触感才是它的灵魂所在~。其实,所有工匠与艺人的包,功能并没有被过分设计,“触感”才是它的灵魂。而这也是其他摄影包所有没有的,这也是为什么用过工匠与艺人的,会持续的用它的原因吧~
街头摄影不就是一瞬么,一瞬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可是,人的一生不也是一瞬么?别人的一生往往对自己来说就是一瞬。自己的一生对别人也是一瞬。而leica对我来说,就像北井一夫这本书的封面——《walking wiht leica 1》,简简单单的,草草几笔,leica在街头,摄影在心头。
在skp看到这本书特别意外,这是2009年出版的第一版,也是唯一版,怎么在2022年重现了。哈哈哈,二话没说就拿下了。结账时,柜员说这是他们店长特意从日本找来的,仅此一本。287元,不算贵哦,因为在日本书店,这样的画册也都是二三百起的哦。
在网上还真找到一家有货,《walking wiht leica》258元,问了下老板,就一本,本想自己再拍下来,但是还是推荐给喜爱它的人吧。
leica m5 leica m2 黑漆版 leica m4 黑漆 leica elmar 50 3.5 leica summicron 35 1.4 v1圣光
1944年出生在中国辽宁鞍山的日本人,中日建交后曾拍摄大量中国题材的摄影作品,并把国内的摄影师向海外推广。因1973年随摄影访问团来中国,拍摄中国农村照片,从而受雇朝日摄影而成名。从多次来中国,一篇《北井一夫谈中国纪实摄影》讲的非常有意思。也非常符合i50mm的摄影观哦,拍摄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嘻嘻。就像他说起,其实国内很多摄影师的作品,并不出名,但是都很好,都很真实!哇哈哈
我认为徕卡的设计是一种基于理性思维的设计,这种设计不太关注装饰性,不会迎合年轻人或者年长者。这种理性的设计却能给人不断带来一点快乐。这款胶卷防滚套,也是基于这个理念设计的。
整合最优的材料和设计,让胶卷可以稳定的放在任何位置,不至于到处翻滚,这样一个防滚套,就自然而然的被做出来了。简单的看不出设计感,但它却能在使用中带来无形的舒适感。如果你非要管这叫“智慧”,我也不拦着。嘻嘻。
植鞣是最原始的可塑性最强的牛皮,植鞣散发着一种温柔的安全感。它可以让你与胶卷的每一次接触,不再是光冷冷的塑料盒。植鞣的触感可以让人与胶卷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我相信,它可以拉近摄影师与作品之间的距离。
如果你愿意,可以管我的胶卷防滚套叫做“无设计”。我很高兴能以这样的姿态向大家分享这个“毫无设计”。
准备多做几个,有需要的拍走:手工植鞣牛皮胶卷防滚套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