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享受的东西往往都会拽着你走向毁灭,把摄影当作享受,确实离“毁灭”也不远了。摄影里还是少加点“快乐”,多加点“留意”,因为留意才让我活的更像个人,像个摄影人。
街头摄影不就是一瞬么,一瞬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可是,人的一生不也是一瞬么?别人的一生往往对自己来说就是一瞬。自己的一生对别人也是一瞬。而leica对我来说,就像北井一夫这本书的封面——《walking wiht leica 1》,简简单单的,草草几笔,leica在街头,摄影在心头。
在skp看到这本书特别意外,这是2009年出版的第一版,也是唯一版,怎么在2022年重现了。哈哈哈,二话没说就拿下了。结账时,柜员说这是他们店长特意从日本找来的,仅此一本。287元,不算贵哦,因为在日本书店,这样的画册也都是二三百起的哦。
在网上还真找到一家有货,《walking wiht leica》258元,问了下老板,就一本,本想自己再拍下来,但是还是推荐给喜爱它的人吧。
leica m5 leica m2 黑漆版 leica m4 黑漆 leica elmar 50 3.5 leica summicron 35 1.4 v1圣光
1944年出生在中国辽宁鞍山的日本人,中日建交后曾拍摄大量中国题材的摄影作品,并把国内的摄影师向海外推广。因1973年随摄影访问团来中国,拍摄中国农村照片,从而受雇朝日摄影而成名。从多次来中国,一篇《北井一夫谈中国纪实摄影》讲的非常有意思。也非常符合i50mm的摄影观哦,拍摄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嘻嘻。就像他说起,其实国内很多摄影师的作品,并不出名,但是都很好,都很真实!哇哈哈
我认为徕卡的设计是一种基于理性思维的设计,这种设计不太关注装饰性,不会迎合年轻人或者年长者。这种理性的设计却能给人不断带来一点快乐。这款胶卷防滚套,也是基于这个理念设计的。
整合最优的材料和设计,让胶卷可以稳定的放在任何位置,不至于到处翻滚,这样一个防滚套,就自然而然的被做出来了。简单的看不出设计感,但它却能在使用中带来无形的舒适感。如果你非要管这叫“智慧”,我也不拦着。嘻嘻。
植鞣是最原始的可塑性最强的牛皮,植鞣散发着一种温柔的安全感。它可以让你与胶卷的每一次接触,不再是光冷冷的塑料盒。植鞣的触感可以让人与胶卷建立起一种“亲密”的关系。我相信,它可以拉近摄影师与作品之间的距离。
如果你愿意,可以管我的胶卷防滚套叫做“无设计”。我很高兴能以这样的姿态向大家分享这个“毫无设计”。
准备多做几个,有需要的拍走:手工植鞣牛皮胶卷防滚套 ¥39
曾经,一声快门,打开了一青年的青春。时隔多年,人已不再是少年,回头看,除了拍了不少照片,竟也写下了不少文字。再翻看,竟然连我自己都厚着脸皮说一声:“竟然曾写出过这么美妙的文字啊!”
喜欢纸质书,这本《leica 真好》也将以纸质方式面市。书的内容精选一些曾经发表过的博客文章,一些未曾发表过的草稿。
计划使用B5版面,100页,预售连接。
徕卡黄斑上下不合焦是脑门那个螺丝管的。左右不合焦比较麻烦,胶片机还好调,数码需谨慎。
我个人认为m6大盘,应该叫m6.5或者叫m7,把m7之后的型号往后➕1,依此类推。因为徕卡m6和m6ttl的差别实在“太大”了。
大盘比小盘高2.5毫米 大盘比小盘重40克 大盘热靴可以让闪光灯读取测光值,小盘不能 大盘机的数字排列方向与后来的数码机一致 小盘机的数字排列方向与m2/3/4机一致
大盘机除了升级了测光系统外,手感使用方式的改变是更大的。从m6大盘机以后,常规m机序列都步入了大盘时代,led指示灯方向也统一改变。只有特殊型号如mp、ma这样的复古型号才用小盘。大盘小盘m6是徕卡m机的重要分水岭。徕卡数码机,都是延续了的m6 大盘机的设计思路。
通常TTL表示测光ThroughTheLens,通过镜头测光的意思。
但是,徕卡大盘m6的ttl指的是闪光灯可以通过镜头联动测光,哈哈哈,指的是闪光灯。因为徕卡m6小盘,早已是通过镜头测光的哦,包括徕卡m5/cl都是通过镜头测光的哦。
很多人对徕卡m4的产地搞不清楚,通常来说,徕卡m4被认为是德国产的。尽管有大量leica m4是在加拿大组装的。但是加拿大只是组装,零件都是德国运过去的,其实加拿大工厂组装的工作早在leica m3就开始了。徕卡军版m4也是加拿大组装的。
leica m4-2开始,m生产线运到了加拿大,加拿大工厂开始生产m4-2零配件。
说德国也对,说加拿大也对。
经历过只拍jpg,经历过只拍raw,最后是jpg+raw。因为每一张raw都处理掉话,真的太累了,而有时候直出jpg又会给人惊喜。特别皮肤色彩,自己调整很难,就使用默认jpg了。徕卡m9直出好不好,多数挺好的,哇哈。
徕卡m9 jpg直出 | 徕卡原始raw | |
色彩 | 艳 | 淡 |
反差 | 大 | 小 |
清晰度 | 一般 | 高 |
暗部 | 黑 | 细节多 |
需要后期 | 多数不用 | 多数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