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迎面走来一人,手里拎着一个小布袋子,吸引我的却是布袋后面那块镜子。完完全全的复制了一份,而我又复制了他们两个。非常喜欢这张照片,似乎充满了隐喻。
在这个世上一定存在着一个人,在拍你想拍的照片,在用你想拥有的相机,过着阳光快乐的生活。
玛格南之所以被人敬重,是因当年他们恰恰和了“道”法。摄影师德行的“有余”,补了那个时代的“不足”。又像我们的禅宗,没有“善哉,善哉”的悲天闵人,而是肯定人世的成功与毁灭共存的现实。要做到这个境界,需要超凡脱俗,是连神佛都一并视为被摄对象的。
当然,这是当年的玛格南,如今,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
那时国贸新楼还未建成,是个阴天,远处的楼雾蒙蒙的,隐隐约约,依稀可见。 正前方走来一老一少,这似乎有种联系,联想到了几代摄影人的事情。画面里的影像是永恒的,而真实的人是短暂的,到底哪个才是真?佛说一切都是虚无的不是真实的。
为什么影像可以永恒?那么只要有光,它就存在。光是一种摸不到的波,图片又是什么?是摄影师的思维么?至少有一部分是的。原来思维也是可以存储而且是永恒的。原来古人的思维一直与我们同在啊。
学历越高,照片越糟。谁说的,明明拍的堂堂正正嘛,符合儒家思想嘛。不过我还是喜欢道家,没那么板正,拍个七七八八就可以了,别拍成乱七八糟就行。嘻嘻。
当年太极拳考了78分,深得道家精髓啊。不能太用力,不能太用意。就像一阵微风拂过,花瓣落到文字上一样,花也是无心的。
之所以喜欢旁轴相机,而不是单反、微单,也是因为单反微单“意图”太明显,拿着就得“干活”,要拿出符合儒家思想的板板正正的好片子哦。而旁轴相机就像它的取景器,不必那么较真哇,框出个七七八八就行了,摄影本就是无心才好哦。
春花牛图,福气、运气、喜气。天热了,相机挎在脖子上哦更显得有些斤两。于是,使用短背带斜挎徕卡,顿觉心情舒达,原来相机是在按压期门穴哦。一查,嘿,此穴位竟然是有利于舒发肝气的。背着相机是不可以说累的,要说舒服,亦不可以说累赘,要说孵气哦。春天不可以有抱怨哦,要顺气哦。哇哈哈,摄影养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