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徕卡m8 ccd出亮线,换张高速sd卡试一试

    有朋友问leica m8用什么卡好,i50mm一直推荐的是闪迪的95速extreme pro卡,因为这个卡写入速度要比非pro的快一些。他说换卡主要是为了解决亮线问题。后来他果然搞到了那个高速卡,也果然解决了亮线问题。嘿,现在这种小于32g的sd卡竟然少见了。

    前些天还听人说,他的徕卡m8、m9出亮线,看来可以换张卡试一试。如果真是卡的问题,那就好办了。

    通常来说,ccd的高感光噪声要大很多,徕卡m8、m9使用高感光时(高于iso640),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的亮线,但并不是所有的机器都有,也不是随时都有。亮线也不一定是从底到上直通的,有的很短。但是如果频繁出现,换高速卡也无法解决,那就基本认定是ccd坏了。

    注:老数码相机很可能不兼容更高速度的卡哦,当年徕卡m8出来时最高速的卡就是95速的 extreme pro,如果买现在的300速很可能不兼容哦。m8最大支持32g卡。

  • 大师与禄莱之 Jock Sturges 《THE LAST DAY OF SUMMER》

    Jock Sturges 《THE LAST DAY OF SUMMER》

    禄莱裸体摄影师

    2012 年春天 ,位于荷兰一家器材经销商向美国摄影师Jock Sturges 提出了拍摄画册的建议。Jock Sturges 收到了禄莱纪念版双反, Rolleiflex Twin Lens Reflex 6×6。经过四个月和数百卷胶卷的拍摄,结果是一本设计精美的书,里面有更漂亮的图像。 

    之后他们推出了限量版 108 Rollei Rolleiflex 2.8 FX “Platinum”相机。这些相机都有一个唯一的序列号,并以四种不同的颜色生产。每种颜色都带有“Jock”的起始字母,因此它从“J 01”到“K 25”,并在铂金上刻有特殊的字样。相机随附签名书以及 4 张不同照片中 1 张的签名原版照片。这个限量版应该是禄莱最后的倔强吧,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如今一套8本的签名画册ebay售价4299美刀~

    《THE LAST DAY OF SUMMER》

    i50mm这本当然不是限量版了。这本画册是几年前看了有一位老师的限量版画册后下单买的,从亚马逊海外购下的单,后来都忘记了,历时半年多到的。见过那么多拍裸体的,能用黑白+中画幅拍出如此自然+和谐+健康的照片,确实称得上顶级大师哦。

    这么多年了,人类对往身上添衣服越来越在行了,而脱下去却显得那么的扭捏。Jock Sturges用镜头重现找回了赤膊的坦诚哦。更多精彩照片不能在网上展示了哦~

    Jock Sturges 《THE LAST DAY OF SUMMER》
    Jock Sturges 《THE LAST DAY OF SUMMER》
    Jock Sturges 《THE LAST DAY OF SUMMER》
    (更多…)
  • 带着耳机,街头摄影,也要注意用耳卫生哦

    对了,街头摄影戴耳机,也要注意卫生健康哦

    去年一只耳朵就是洗澡后,忽然听不清了,堵住了,然后去医院花了200清理了……。问医生,是不是带耳机造成的。医生说带耳机没问题,主要耳机套经常消毒就没事。入耳式耳机密封易滋生细菌,从而刺激耳道,耳朵就会产生大量叮咛,洗澡的时候一进水膨胀就堵了,最好带一个小时就摘下来,半小时后再带,耳机套要经常消毒。

    从那之后,平时包里都会放几片小的消毒湿巾,也可以用来擦眼镜。记住,千万别用酒精棉片来擦镜头哦。擦镜头必须用无酒精的蔡司镜头水或者蔡司镜头纸哦。

    酒精棉片的好处是安全,成本低,20多元300片😁,用了一年还没用完。适合经常性的给耳机套、手机表面消毒。入耳式耳机套消毒后,就不容易痒了,效果很明显的。

    昨天刚说的街头摄影带耳机听歌,感觉这个用耳健康的事情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的~

  • 人已不再是少年,爵士乐与街头摄影

    人已不再是少年

    人已不再是少年,可听的音乐忽然间就少了。起初还以为自己不爱听歌了,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绝大多数的歌儿都是给年轻人设计的,年轻人懵懂、躁动又充满好奇,人家才是音乐的重点对象哦,一个爱情主题就占九成江山。

    人已不再是少年,忽然与比自己更老的爵士乐有了共鸣。那时年少,觉得爵士乐怪怪的,有种老皮鞋发出的霉味。而如今,确能从里面嗅出松香味、葡萄味儿、巧克力味儿ˊ_>ˋ,岁月的味道~

    爵士乐与街头摄影

    一边街头摄影,一边听着爵士乐。一边是流动的音乐,一边是流动的风景。一个个场景,一首首曲目,交织在一起。一切都是偶然,一切都是邂逅,也许,这就是爵士乐,这就是街头摄影~

    爵士乐下载地址

    这不,刚刚找到一组爵士乐专辑,是艾利和与那个厂牌合作推出的。如今可以从网上下载啦~。里面的封面更是好看到爆表-_-#反正i50mm是喜欢的不得了。

    尾部有下载地址哦~

    (更多…)
  • 红色连衣裙

    leica m8 + summarit 50 1.5

    突然人行道上出现了一个女子的身影,她骑在自行车上与行人相呼应,红色连衣裙又与周围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切还要归功于赶巧带了M8,能够捕捉色彩。可惜没有太多调整时间,只取得了部分画面。没办法,这就是街拍,惊喜与遗憾同行。

  • 2021年9月到期的富士黑白胶卷,赶紧抢!

    通常商家的底片都是冷库保存的。刚刚过期的底片完全不影响使用的。通常自己2年内使用都完美的哦。哇哈哈,富士这款acrosii细腻度很高,宽容度适中吧,整体还是不错的哦。

    点击图片去看看
  • 徕卡胶片相机leica M-A,一台去掉测光的徕卡mp

    徕卡m-a是一台取消了测光的徕卡mp,曾经传言是因为徕卡mp的测光部件用光了,又找不到供应商,于是推出了m-a。不知传言是否属实,徕卡mp的产量很低,ma数量其实也并不多。这种纯机械的机器制作成本还是非常高的。徕卡靠这个赚钱还是非常难的,象征意义大于经济意义。但也就是因为这些坚持,它才叫徕卡嘛~

    leica M-A 编号

    SN StartSN EndProductYearTotal
    -49155904915673-Leica M-A 127 (silver)2014unknown
    TOTALASSIGNEDSERIAL NUMBERS2014-Currentunknown
    貌似 一年 M-A 产量只有127台?
  • 胶片摄影,是行为,是艺术,是焦点,是精神需求

    胶片

    行为

    在传播领域,终结胶片的是数码,之后,终结数码相机的是手机。胶片摄影已经跟传媒没有多大关系了。费事、麻烦的胶片系统,实际上有种“行为艺术”在里头。胶片摄影,是私人的行为。

    艺术

    只有少部分创作者在乎胶卷。毕竟数码不是胶片,胶片有他自己的特点,利用这种特点,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是很正常的。

    焦点

    胶片本身就是个话题,有很多故事可讲,话题确实可以聚集一群人。互联网对胶片热确实起到了一个推广的作用。世上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神奇,胶片竟然以数字的形式呈现在网络上,焦点依然落在胶片上。

    精神需求

    被吊胃口,实际上是一种“精神需求”。话说i50mm三五年前拍的胶卷还有没洗的呢。😳,不过这种感觉,挺好。&……&

    2019 leica z2x kodak gold200

    冲洗出过去的底片,似乎微风拂面,忽然间遇见了年轻时的自己。时光,不在空气里,不在手表里,不在脑子里,它似乎就在“啵”的一声,用拇指顶开胶卷盒的那一刹那里。

  • 你最后用的摄影器材是不是自己骂过的?

    骂归骂,夸归夸

    话说有个朋友,说他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有一个影友,成天骂这骂那,最后用的都是他之前骂过的器材。哇哈哈。

    i50mm到是发现了一个类似的现象,有的影友哇,夸这夸那,最后被夸过的器材都卖掉了。哇哈哈。

    出掉一切,还剩啥

    就拿i50mm自己来说,确实承认奥林巴斯m43其实很好,也踏踏实实的拍过好一阵子,结果还不是出掉了。也确实认为富士x100、xpro相机很不错,也配过一堆配件,结果还是陆续出掉了……。竟然色彩不咋地的徕卡t,也还没舍得出,只因它这种不涂抹的颗粒感,继承了徕卡m数码机的特点。当然,佳能6d也不会出的:-) 脏活儿累活儿还得是它,虽然被手机挤兑的已经失业很久了……

    leica t

    最终留下的器材无论有多少缺点,肯定那么一些优点,让你无法释怀,如,春之幽兰,夏之凝荷,秋之火菊,冬之寒梅。

    最后用的摄影器材是不是自己骂过的?

    很多骂徕卡的,后来是不是都默默的留了一台徕卡~

  • 一切都会瞬间改变

    leica m3 + elmarit m21 2.8 e60

    一天中午,在路口的咖啡店前,一辆奔驰的快递车向我驶来。我赶紧把景深标尺调到0.7m的位置,拍下一张。开车的小哥迅速向右打转向,躲开我,然后飞速的送货去了。如果他反应慢点,一切都会瞬间改变,我的相机算是逃过一劫。下次不能这样拍了,自我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