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自己身不由己,又按照熟悉的轨迹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兴奋和稳定,这就是秋千迷人的地方,也是街头摄影迷人的地方。
今年夏天格外潮湿,书架上面竟然有了小虫,在追击小虫时见到了这本《leica m9像布列松一样创作》,难道这是天意让我再次翻阅?能让人如此心动的说明书,也只有徕卡m9才能做到吧。不是书写的有多好,而是它又勾起了当年捧着徕卡m9的激动心情。
放过了小虫,抽出这本“leica m9 说明书”。看到取景框是,忽然想起来了,一直说要把徕卡相机的取景线框做一个梳理,作为资料也方便日后查询呀。说干就干吧。
机身\镜头 | 24mm✿ | 28mm♧ | 35mm♠ | 50mm♥ | 75mm♪ | 90mm♣ | 135mm♦ |
leica m3 | ♥ | ♥♣ | ♥♦ | ||||
leica m2 | ♠ | ♥ | ♣ | ||||
leica m4 | ♠♦ | ♥ | ♣ | ♠♦ | |||
leica m5 | ♠♦ | ♥ | ♣ | ♠♦ | |||
leica m4-2 | ♠♦ | ♥ | ♣ | ♠♦ | |||
leica m4-p | ♧♣ | ♠♦ | ♥♪ | ♥♪ | ♧♣ | ♠♦ | |
leica 0.72 | ♧♣ | ♠♦ | ♥♪ | ♥♪ | ♧♣ | ♠♦ | |
leica 0.58 | ♧♣ | ♠ | ♥♪ | ♥♪ | ♧♣ | ||
leica 0.85 | ♠♦ | ♥♪ | ♥♪ | ♣ | ♠♦ | ||
leica m8 | ✿♠ | ♧♣ | ✿♠ | ♥♪ | ♥♪ | ♧♣ | |
leica m9 | ♧♣ | ♠♦ | ♥♪ | ♥♪ | ♧♣ | ♠♦ | |
leica m240 | ♧♣ | ♠♦ | ♥♪ | ♥♪ | ♧♣ | ♠♦ | |
leica m10 | ♧♣ | ♠♦ | ♥♪ | ♥♪ | ♧♣ | ♠♦ |
*注:leica m6 (ttl)/m7/mp 均有0.72、0.58、0.85倍率的机身。leica m8、9、240均为0.68倍率。leica m8焦距换算。
徕卡m4-2之前的相机,50mm线框都是单独出现的,m3更是50mm线框永远不消失。m2的线框最为干净,35mm、50mm、90mm都是单独出现,取景器会非常干净。
主流:从徕卡m4-p开始,线框都是成对出现的。主要是28mm+90mm、35mm+135mm、50mm+75mm,这三对组合为主流。
非主流:leica m6/m6ttl/m7/mp的0.58倍率版本,是除leica m2外,唯一35mm单独出现的后期机型。有人喜欢只保留35mm线框,再加之0.58的机器很少,所以都要贵出一些。
非主流:leica m6/m6ttl/m7/mp的0.85倍率版本,是唯一没有28mm线框的后期机型。效仿leica m3的0.91大倍率取景器,有利于noctilux 50mm 1.0 1.2 0.95之类的大光圈镜头对焦。也是因为稀少,要比普通的贵出一些。
非主流:leica m8,唯一拥有机内24mm线框的机型。转换焦距后,等效32mm焦距。
传统徕卡相机取景器旁边有个光线采集窗,从m240、m10开始取消了物理采光窗,改用内置led电子发光。
取景器线控是镜头屁股与机身联动带出来的,与镜头6bit编码没有关系。
镜头左侧、取景器下方的扳手,可以切换线框,但一松手就会回到镜头联动的原本的线框。leica me 、leica m240没有取景线框预览扳手,m240p又加上去了。
你好像存在又不存在,我好像有你又没有你。——我最理想的取景器
很多朋友使用尼康5000ed扫描整卷135,这一点上比尼康9000ed还强大。但是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经常刚吃进去就吐出来了,电脑提示不认卷。然后把胶卷首尾对调就可以了,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是胶卷齿孔问题哦。完美的裁剪应该如下图那样,首张流出一条厚实完美整齐的边,有锯齿不行,太倾斜也不行。
尼康sa-21组件可以整卷扫描,超过6张的整条使用起来效率高一些。所以,如果整卷曝光都很好,而且裁剪片头合理,基本上扫起来很通畅。
但是如果一卷里有几张欠曝光严重、过曝光严重的卷,就会遇到不认卷了,这时候,既要裁减掉曝光不准的底片。使用ma-21组件,扫描6张以内的底片,操作起来要稍微繁琐一些。
数码的悲剧是没有iso25的感光度,举起36元的禄来RPX25黑白胶卷,可以对整个宇宙的数码cmos报以嘲笑。然而iso25的感光度对很多玩胶卷的人来说实在太慢了,慢到大多数人吃不消。 (更多…)
原来那时候志愿军有配备这种苏式背包啊。 下了一单,感受一下这种实用的简约设计。
话说徕卡摄影师的第一个摄影包往往是白金汉卡其色单肩包。而第二个往往是军绿色了。至少i50mm是这样。不过看影视剧发现,这两种颜色似乎历史上都曾是作战服的颜色哦。早年的白金汉是老式帆布材料,质感不错,就是不耐脏。现代的新材料明显干净多了。
摄影之友家又有低价优惠,用卷后基本上又是全网最低。记得领卷,记得领卷,300元店铺优惠券,满1000元可用
第一张取景估计不足,三轮车没有被完全收入画面。这个瑕疵我当时并不知道,只是习惯性的又拍了第二张,幸亏后面又补了建筑工人特写。第一张照片没法看出戏剧对比,配上第二张达到了我的目的,这就叫“双剑合璧”么~
暴雨后,迎来艳阳,夏季特色。一个兴致高涨的年轻人路过我的镜头,我毫不犹豫的定格了这个瞬间。我并非有意曝光不足,只是当时的疏忽。但这种不足却重现了原汁原味的气氛,就好比我用眯缝眼来对抗烈日一样。这是一张让我有现场感的照片,虽然曝光存在瑕疵。
Louis说:以前的摄影书 讲的真细致,以前相机品牌的中文名,跟现在差距好大。
1983年中国摄影出版社《摄影手册》,发行量52万册,2.9元一本,哇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