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谁说过,要毁了摄影作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文字为照片加注释。
似乎我一直都在摧毁自己的作品:)。
可是如果照片本身就有文字呢?
是谁说过,要毁了摄影作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文字为照片加注释。
似乎我一直都在摧毁自己的作品:)。
可是如果照片本身就有文字呢?
一个吃透摄影历史的人,摄影在他面前失去了神秘,这种人几乎不拿相机了,他也拍不出任何照片了。所以不要轻易读摄影史。
一个曾经读过摄影史,怀疑过摄影,放弃过摄影的人,又拿起相机,从新找回摄影乐趣的人,一定不是个普通人。
我有几本摄影史……有几本来着?
我每次冲洗4卷,用2个显影罐子。把胶卷在暗袋里装进显影罐子,冲洗完了,用4个夹子挂在卫生间。四卷总共不到一小时。第二天,晾干了用剪刀,剪✄成✄6✄张✄一✄条。
就这么简单啊,需要的主要几样东西就在照片里了。
曝光的是摄影,洗胶卷是个人爱好。不必争执用胶卷还是数码,纠结的不是爱好,纠结的是人生。
注:网上很多冲洗胶卷的教程,这里就不烦述了,实际上为了简单,我都不停影。显影,定影,冲水完事儿。
后来朋友让我开药方,我就写了《i50mm的懒人胶卷冲洗教程》
摄影的方法就是:无构图、无思考、无回看。我偶尔也看看写基础构图的入门书,但绝不会看的太着迷。一个人如果天天望着天空,审视路人,而信奉构图为上,那么摄影人的心态必然失常,真不如使用三无心态来摄影。
常见有人看别人照片,分析构图头头是道,对别人的图片横挑竖挑,这个不是黄金分割了,那个头上长树枝了。每次看照片就成了美学评委,玉树临风,令人觉得可笑。以这种心态去摄影,真不知能坚持多久。
我认为,摄影的最高境界,是对拍什么决不刻意,决不迟疑,决不期待,对最终的照片心胸开朗。看到的,顺手就拍下了,拍不下就安心走路,拍完了就换新卷,没备卷了就多重曝光。摄影无方胜有方。
我是什么人?这个问题不能轻易回答了,人不能轻易给自己定义。如果我是摄影师,那就意味着不得不去拍照片,每天起床就要想着,有很多任务等着要完成。
事实上,我从不把摄影当成任务,摄影不是生活的目的,只是一个习惯,跟洗脸、吃饭一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我是摄影师,那一定不是正常的摄影师,我从不关心新闻事件,也不会打抱不平,也不会欣赏名山大川。我的镜头不会对准那些,我有自知之明,那些我干不了。我爱用50mm镜头,聚焦5米内的事情。
摄影的苦,就苦在学别人的样子,想用别人的方法拍出相似的照片。摄影的痛,就痛在无法获得名声和名次。摄影本身不应该有苦痛,如果有,那一定不是摄影的错,它只是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生活。
确实,很多人凭借照片成为了摄影师,但我不是,我是凭借照片成为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