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爱克发agfa apx400 平淡之处起波澜

leica m6 + agfa apx400

再用agfa apx400

终于明白agfa apx400的使用方法了,过去我一直觉得这个卷偏灰,后来仔细看包装才明白,灰条围绕包装盒,分明是强调灰阶过度吗,包装盒告诉你这不是高反差卷,是玩过度的好不好。对明暗部过度。拆看包装里面胶卷贴纸也是满满的灰调耶。

冬天里的一把火

由于北京的冬天白天时间不长,总会遇到暗光,基本下午3、4点阳光就打不到人行道上了。所以我买了一些agfa apx400,发现确实很适合阴影下拍照。这个卷在大光比场景并不会给你高反差的感觉,反而把平淡光比的环境演绎的很有氛围。agfa apx400的颗粒不算小,但较均匀,给人锐度很高的感觉,高光处偏软,不是很带劲。所以中午拍的片子显得柔和很多,不像fomapan那样刚猛。冬天用agfa有种暖洋洋的感觉,这是我比较喜欢的地方。

professional专业卷

agfa的专业卷才这么便宜呀,看看柯达、伊尔福的professional是不是比这个贵一倍呢。啊哈哈,没办法,agfa的名气确实不如柯达、伊尔福响亮。柯达的tri-x 400、伊尔福的hp5,确实名气响当当,不过agfa剑走偏锋,刷出了自己的特色,最最重要的是价格诱人。2018年圣诞节之际,价格基本跟fomapan400类似,垫底儿了。

冲洗

agfa apx我是按自己的习惯冲洗的,无论是伊尔福、fomapan、柯达我都是按自己的节奏洗的。没有去刻意适应胶卷,而是寻找适合我习惯的胶卷。药水依然是派森冲洗套药,由于习惯了,感觉很稳定。配方是把显影液按标准的稀释了一倍,时间稍微好控制一些。

扫描

爱克发agfa胶卷最诱人的地方就是片基平直不卷,特别好扫描,无论是尼康5000ed还是爱普生v700都能扫出锐利的图片。最近使用尼康5000ed扫的多,毕竟能整卷扫描,省劲一些。

总结

用一句话概括agfa的特点是:平淡之处起波澜。

leica m6 + agfa apx400
leica m6 + agfa apx400
leica m6 + agfa apx400
leica m6 + agfa apx400
leica m6 + agfa apx400
leica m6 + agfa apx400
素材图

括弧

leica m2 + elmarit 28 2.8 v1 + agfa apx400

晚秋,这片枫叶林是京城少有的无人注意到的一景。前面遛弯的两个人看我拿着相机,似乎领悟到了什么,二人不约而同的掏出手机拍照。他们的身型好像一对括弧呀。你如果是摄影师,那我就是刚曝光的胶片,办你度过一段惬意的时光,(诗意也行)。

胶片还是数码–广角边角

胶片的感光几乎与光线角度无关……如果光线的角度不对,照射到数码相机中每个像素上的光量则会不足……

——摘自《胶片摄影的艺术》。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胶片时代的传奇广角镜头到了数码就红移、崩边各种各样的问题。厂家为数码不得不重新设计镜头,让光线不那么倾斜。同时还得靠机身软件矫正畸变和失光,包括徕卡哈苏在内,数码机身都会根据镜头矫正图像。

胶片还是数码–感光面积

胶片简单直白,整张胶片都是感光的……就在不久之前,感光元件上的可感光面积还不到30%……

——摘自《胶片摄影的艺术》。

难怪那么多人依然喜欢胶片。胶片跟数码还真不是简单的谁替代谁的问题,无论是宽容度还是色彩的自然程度,胶片似乎都要比数码好一些,跟真实的感光面积有关系。就连在数码里CCD色彩比CMOS好的争论,也是持续不断,其实很简单:CCD的真实感光面积比CMOS大。

下图这样的场景也就胶片的宽容度能hold住吧,数码只能靠HDR合成了。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找到了么?

leica m3 + elmarit 28 2.8 v1 九枚玉

找到了自己,一个人可以成为艺术家,可以成为诗人,也可以成为摄影师,对于任何人来说,找到自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随风

leica m28 2.8 v1 九枚玉 + leica M3

用胶卷拍照并不是一种新潮,而是一种与社会主流意识对抗的精神,要做这件事并不是很容易,但是做好准备、下定决心,用胶片拍照也并没有多麻烦。这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有人还在用ipod听歌,有人还在用黑胶,一种不愿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

让快门速度成为朋友

leica m3 + elmarit 28 2.8 v1

1/125?不还是1/60吧!

等等,路灯亮起了,
还是1/30吧!
 
徕卡M3的转盘上就那么几个快门速度,
每一刻时间、环境的变化,
都要进行一次内心的对话,
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快门速度就像我的朋友,
每天见面,每天对话,
如果隔了很长时间不拍照,
就会显得生疏,
那时才需要测光表。
 
让快门成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