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气不争气

leica m4 + summicron m90 f2 e55

路过这个小店门口,室内的水蒸气让玻璃大汗淋漓,坐在里面吃饭的人用手擦出了一个圆,看到了我,我赶紧停下来拍了一张,可惜人家闷头开始吃饭了,再也没给我一个正面。

抓拍再好的人,也有拍到烂片的时候,你不可能出手成片。拿着相机去街拍,拍到了这个,就意味着拍不到那个。买了这个镜头就要放弃那个镜头,如此折腾,就是街拍。

街拍是偶然么

leica m4 + m21 3.4 sa

大概一年前,我在工地铁门口,等了5分钟,希望有人探头,好拍下他的眼神。之后每次路过,都会留意一下,近乎不抱希望。终于有一天,幸运降临,而且主角是这样的喜庆,于是赶紧拍下。——街拍哪里是偶然,明明就是被计划了的必然。

徕卡人不构图

leica m4 + m21 2.8 super angulon

过马路时,一位西装笔挺的人从身后快步赶超,公文包里卷图纸。于是也跟上,距离大概1米,拍下。那天阴天,快门是1/125秒,尽量与他同速行进,令人欣慰的是,人是清晰的,环境是运动模糊的。

拍摄过程中没有刻意取景构图。徕卡人以用旁轴相机为傲,认为,不看取景器就能拍出好照片的似乎只有旁轴相机。因此,在众多摄影人群里,最不讲究构图的人,就是徕卡人了。是吧哈。

为什么不能把摄影书看的太深

leica m4 + elmarit m28 2.8 v1 九枚玉

摄影书籍看多了,自然比啥也不看的懂的多一些,但也容易不小心变成纸上谈兵。引用个《论摄影》、《摄影史》啥的,夸夸其谈。但,我似乎很喜欢听别人引经据典的胡侃,因为书上的话从他们口里说出来更真实,就像活的。可我不想成为那样的人,白瞎了懂那么多。为啥买了那么多书,我却有时候只偷偷翻两下呢?因为发现自己总结的一些小体会,小思想,都被书里说了。也不知是我窃取了他们的思想,还是他们从穿越时空打劫了我的灵感。有人让我老老实实多看书,这样就可以避免跟他们重复了。我觉得这是说不通的,世界上有那么多摄影书,你非得读个遍?这样会直接导致我放弃摄影,当个摄理论家。后来我明白了。正因为我想到了,而别人也想到了,我才验证了他的说法可行。我又何必沮丧,他们感谢我才对啊,于是,我还是那样,拍拍照片,偶尔翻翻摄影书。不把摄影书看的太深。

摄影也得焚书坑儒

Leica m4 + m21 3.4 sa

或许每个人都有摄影天赋,只是复杂的相机操作和拍摄技法,让我们以为摄影离自己很遥远,高大上。原本一步之遥,可惜非得给自己找弄个迷宫走。不就是拍下所见么,拍就是了,非得给自己找规矩遵循干啥?满怀热情的人,往往一头扎入了技巧和技法的深渊,很快就会迷失了自己,接着就更找不到当初的热情了。如果我是摄影的始皇,也一定烧了摄影技法书,坑了摄影老师。

扫描时有一根狗毛飘到底片中间了,也扫出来了,没啥,我觉得飘的很好,恰到好处呢。

徕卡图像采集区

leica m4 + m21 3.4 sa

路口新挂了“图像采集区”的牌子,于是我站住,也采集一张图像吧。一会就有人经过,路人不知,她已经进入徕卡“图像采集区”。街拍真的是毫无目的,说也奇怪,越是毫无目的,又能发现目标。难道这就叫思无邪?

街头摄影不是数学题

leica m4 + m21 3.4 sa

那天商场里见到快递小哥在给手机充电。中国移动充电站。哈,走过去拍了一张。同事说这有啥好拍的,又不好看,这不是浪费交卷么?额,我无语,哥们是数学硕士,也难怪。

街头摄影不是数学题,不是非得有个答案。数学学多了,看一张照片立马就给人家出个结果。当然摄影也不是几何题,看他们在那讲究构图画几何,真好笑,不如去搞设计。摄影更像语文,没有固定答案。街拍就是一个机字,因为机是无限可能的第一个涟漪。

你现在觉得再普通的事情,未来也会变得不普通,不信,你想想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它们是否还是原来的答案。

街头摄影行走在辽阔的寂寞里

leica m4 + m21/3.4 Super Angulon

国贸周围的小胡同里,小饭店很快就会消失,但也总会有新的小店开业,然后发宣传单。这是光头强么?也被拍到了??

上班族,中午就会涌出写字楼,去胡同里吃个新鲜。这不,又有一家开业了。起初喜欢去人多的地方街拍。后来不知不觉喜欢走小路,避开闹市。只要有小路,就不走主路。要是有河边,连胡同也不走了。有熟人的地方,就收起相机。有时候觉得,街头摄影并不是总在寻找热闹的拥挤,也是行走在辽阔的寂寞里。

胶卷也是有生命的

leica m4 + summilux m35 1.4 v1 圣光

被毁掉的共享单车实在太多了,见怪不怪,但看着这样的场景不由得想拍一张。夜里,光线实在可怜。终于有一辆车从后面驶来,借助车灯的余光,拍下了这S形的车轱辘。自打用了胶片,我对被毁坏的物品也产生了一丝怜惜。因为胶片只有36次生命,为了拍照,我一次又一次放弃瞎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