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风是最可贵的自然馈赠,走在马路上,总会有一阵风吹来,一会是南风、一会是北风,微暖而清凉,风吹衣摆,白云飘飘。

五月的风是最可贵的自然馈赠,走在马路上,总会有一阵风吹来,一会是南风、一会是北风,微暖而清凉,风吹衣摆,白云飘飘。
童年时以为这四个字是最不重要的,电视剧、电影、玩具都比它们重要,长到后越来越发觉,这四个字逐字的分量越来越重要。什么科技、什么宇宙、什么艺术,和它们比起来都是细枝末梢。光一个吃,那就是天大的事。半年前瘦到66公斤,刚沾沾自喜没多久,稍一放松就回到76公斤。不得不让我重新把重点放到“食”上面了,不得不说,现在的外卖太“好吃”了。过去是食物匮乏,好厨师难得,现在是食物过剩,调料包堪比厨师。
如此一来,吃饭观念我觉得应该改一改了,我脑子里的“吃饱”思维应该改一改了。其实人这一辈子能摆平“吃”这件事,就已经是人生大赢家了。成年时吃一顿饭的快乐度,有点类似童年时看一集动画片……,很爽很刺激。衣食住行,太重要了,要戒一戒外卖了……。
我发现真正的领悟是不能说出口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是无法分享的,并不是不能,而是无“法”,往往触碰到灵感的那一刹那,是不会想到如何告诉别人的。等事后告诉别人,别人也会觉得“哦就这……我早就知道呢”,或者“啊,不靠谱……”。所以我发现啊,这世上信息互相缠绕,再加上人自身的执念,使得看什么,都犹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假,似寻常事。
杜马克。主打低调、皮实耐用、能装货、单肩摄影包,当然,也就是因为这几个原因,在如今摄影圈其实很不招待见。起码八成摄影师不喜欢低调吧……。单肩,能装,但太累,价格太高。粗糙的做工和粗旷的面料,仿制品遍地不超百元……。如今杜马克,挺难的。
Ona。欧纳,美国手工包,好看是真好看,重量那也是真重,王子单肩包谁用谁想转手,空包出去一趟都给你累的肩疼,属实不符合亚洲身材。哪怕是小款也依然分量不轻,经常出门拍照的老法师根本不会用。不过有一说一,在油蜡皮颜值这一点,复古雅痞气质方面,ona拿捏的很到位。
国家地理。这个牌子我一直比较困惑,它的定位似乎有点怪。10多年前路上遇到背着这个的往往都是刚买相机的……。外观很户外,而功能其实挺业余,样子很时尚,价格不便宜。仿制品遍地,如今看它老款满复古的,当年的新手小白也都成了老法师啦。
那些年,我老批评大众摄影,从2010年刊到2020年刊,内容都是一样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人物和鸟,实在是“大众”。但是当心静下来后发现,也许这种“批评行为”是学习摄影过程的正常表现,如今已经过了“批判期”。就如同一日三餐,你可以吃几次牛排,但是日常还是会让人回归最朴素的米面,而《大众摄影》恰恰是那细水长流的,最朴素的摄影之米面。
想象自己曾经做事凭这一腔热血,直接就冲进了摄影的世界,虽然有所得,但总觉得自己还未开启真正与照片沟通的通道。直到我决定先把摄影放一放,先把过去的器材放一放。就像是一只误闯屋子的蜜蜂,不能一个劲的用力往前顶纱窗,要后退三步,给自己放松,缓一缓,等纱窗打开时,再飞出去,摄影不应该用力!
就像很多减肥方式一样,无论什么运动,如果不在饮食上下功夫也是白搭。而饮食控制的极致则是辟谷。摄影,也是要控制的,特别是器材和观念堆积深厚的“摄影爱好者”,也该管控一下食欲,辟谷的目的不是减肥,而是让自己的神不再那么贪婪。该卖的就卖掉,该送出去的就送出去哦。
我发现拍照吧,如果我动用脑力去计划,去思考,往往行动上就越迟钝越畏手畏脚。而当我放弃思考时,在临拍时,不动用脑子,而是自然而然的行动反而效果很好。难道,这就叫觉醒?
所以我现在带着相机走在路上,不会再思考摄影这件事了,告诉自己,我什么都不拍,我拍什么都无所谓啦。
这个年代像素不是问题,xpro1紧随徕卡m8取消了低通滤镜,清晰度大幅提升。而那些为了高感光升级xpro2、xpro3更是没必要。有大光圈富士龙镜头 XF35mmF1.4 R,夜里不是大问题。记住,xpro1没必要为这两点升级。另外所谓的对焦速度提升,差别不会太大。拍静物,慢一点无妨。拍动态,再快的自动对焦也不靠谱。
继续阅读富士x-pr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