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面孔摄影师

leica summicron 50 f2 + fomapan

喜欢在大都市里戴口罩的感觉,谁都不认识谁,某种程度上彼此都很自由。当然这也是一种不真实,做真实的摄影,真实的生活,还需要展示面孔。但拍面孔也不是最终目的,最终还是通过面孔去了解世人,去感悟自己,因为最终你也不知道那些面孔如今在哪。

大师与徕卡之 Frank Horvat 弗兰克·霍瓦特

大师与徕卡之 Frank Horvat

看就会爱上了他的作品

看弗兰克·霍瓦特 Frank Horvat的作品总会给人一种放松而又疏朗的感觉。无论是商业作品,还是街头作品,都散发着一种欣喜和乐观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不是依靠干净的背景、讲究的环境而搭建的,而是捕捉到了人物闪亮的某个瞬间。他不像其他摄影师那样拍的令人惊奇,也不像有些摄影师那样拍的严肃,简单的说,一看就会爱上他的作品。

大师与徕卡之 Frank Horvat

不好定义的摄影师

通过一两句话,或者一篇文章就介绍Frank Horvat,我觉得是很难的,因为它是时尚摄影师,同时在街头摄影领域也很有造诣,同时又因为拍摄夜店女郎而闻名。有时候摄影师也不知道怎么就成了自己。

大师与徕卡之 Frank Horvat

长寿的黑白摄影师

通常来说喜欢黑白摄影的人都有些极端,要么是看不开的极端,要么一切都看开的极端,对于后者,往往是个长寿的摄影师。Frank Horvat拍摄了大量黑白照片,同时也拍摄了很多彩色照片。但从他的黑白照片里我看到的更多还是“看开”,没有过分的执拗感,都是自然中散发着一种乐观的恬淡。这也许就是他长寿的秘诀吧。

大师与徕卡之 Frank Horvat

手持徕卡怎能不自拍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开朗的人哇。也应该是个很自恋的人哇,手持徕卡没少自拍哦。轻松写意,原来意大利人也喜欢徕卡哇。

目测他的器材有:
徕卡m2+summicron 50 f2 +外置取景器
徕卡m3 + summicron 50 f2
黑漆徕卡m2 + summicron 50 f2
大师与徕卡之 Frank Horvat
大师与徕卡之 Frank Horvat
大师与徕卡之 Frank Horvat

我拍过“强盛电动车”《狂飙》

最近有个对国产电视剧特别挑剔的哥们,推荐我看《狂飙》。嘿还别说,拍的尺度还挺大的。随手一翻,嘿……,竟然我也拍过“狂飙”,还是“强胜”的嘞。

leica m2 + noctilux 50 1.2 asph

从《狂飙》高启强到摄影高反差

高启强是这个电视剧的主要人物,也是最受大家欢迎的反派,为什么额?安欣反而不怎么受关注。因为大众啊,还是喜欢高反差,高启强也叫高反差,从卖鱼的到地方一霸,大家还是喜欢高反差啊。

街头摄影师是群什么人?

leica m2 + summicron 50 f2

疫情渐渐过去了,这让所有“有身份”的人,也重新找回自己的“身份”。那么街头摄影师是群什么样的人呢?程序员把代码转化成软件,作家把意识转化成文字,街头摄影师转化的是什么呢?

精英不是街头摄影师

我看了很多历史上的著名街头摄影师,多数都有些痴顽,哪怕是严肃的摄影师,也不是机智聪明之人,更不是精明算计之人。因为街头摄影是一件很耗时又不会立竿见影的事情,甚至需要摄影师的“后知后觉”,反射弧比常人长。把照片讲成故事,短则几天,长则几十年,机智之人的思维速度很快,他们是无法忍受这种“拖延”的。

教育家不是街头摄影师

很多摄影评论家、教育家,对摄影的知识储备远远大于真正的街头摄影师,可是为什么他们没有成为街头摄影师呢?原因也在于他们太精明了,面对很多街头“无意义”的照片,无法令当时的他们理解。他们都太精英了,无法适应这种缓慢的摄影节奏。他们硬要把街头摄影的价值套到他们熟悉的“构图”、“曝光”、“张力”这种框架来评论。

昙花一现的伶俐跨界摄影师

也有很多其他行业的人、商业摄影师,拍出令人称赞的街头摄影,也有很多普通人用手机也可以拍出惊艳眼球的作品。但是,没多久,他们往往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原始身份”,甚至不再“街头摄影”了。街头摄影这东西,哪怕是小孩子,也可以的,拍了一阵子漂亮的街头照片后,说一句“哎,街头摄影,不过如此”,然后伶俐的跨界摄影师,又去征服其他“更有挑战”的兴趣爱好去了。

为啥国内很少有街头摄影师

国人其实都很聪明,面对这种重复拍无聊路人的事儿,不但朋友家人会质疑你,连自己也会质疑自己吧。用那么贵的胶片拍不认识的人,又没人看,是不是有病,哈哈哈,一般人确实想不通的。拍那么多不值一提的照片有意义么?

陈皮,老照片

在中药里有那么一位叫陈皮,是不值一提的橘子皮,放起来,却是越老越有价值的。对于现代人来说,多数人啊,都有一些寒湿,喝点陈皮还是很对症的。陈皮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且常用的药材。它多少有些像街头摄影,摄影师把这种“不值一提”转化成了不可或缺。尽管有人说“街头摄影,可有可无哦”,这么说就强词夺理了,因为他也会说“王朔的小说,可有可无哦”。这取决于你的世界观喽。现如今啊,很多人哪怕是出于装饰,也会在书架上放本街头摄影,这叫文化喽。

街头是距离的风景

近距离是无法感受到时间的,因为街头没有让我们感受到的落差,而拖上一些时日这个距离就会产生能量,特别是遇到重大“拐点”,好比遇瀑布的落差,给人一种距离的风景。很多摄影师拍了就着急让别人承认,这不是他的错,而是太聪敏了。此时,你该拍着闹门说一声“啊,原来如此!”。

街头摄影师这群笨蛋

说街头摄影师笨,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总是抱着布列松,然后认为自己的照片早晚会被人看到,可是那时候往往他们已经老朽,甚至当年用心拍摄的照片,也不会有人多看一眼。所以啊,聪明人还是不要做街头摄影师的为好。街头摄影师,这群笨蛋,根本反应不过来,就这样每天拍着,乐着,直到变老。但也承认,这群笨蛋能一直拍下来,内心一定有一种优秀的令人敬畏的资质。

拍一张街头摄影不难,拍一本也不难,难的是能拍一辈子。不要说未来会不会有价值这样的话,即便不去拍,人这一生又能做几件“那么有价值”的事情呢?

为什么喜欢徕卡,2023

leica m2 + summicron 50 f2 + kodak e100

为什么喜欢徕卡,也许很久之前就写过,而且写过不少。我承认,我不是中立的客观的。也许每个摄影师都有一份自负:“唯有我的感受是正确的,他们根本不懂”,这种偏执支撑我们,带着徕卡,朝来夕往。

上手的一丝张皇失措

回顾这些年为什么那么喜欢徕卡?理由也许令人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也许很多人也是如此。用简单一句话说,每次拿起单反微单,内心都会有那么一丝张皇失措失措,每次上手,都需要通过几秒钟预装一下“摄影规则”。而徕卡则不会,它只有那么几个可调节的地方,一切尽在掌握。听到这话,专业摄影师也许不会给我好脸色^ ^

不要虚构的规则

在单反相机里总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很多规则是在你拿起相机拍照前,都需要学习的,或者找人请教。各种五花八门的档位、千奇百怪的按钮功能,那时我常想,摄影需要虚构出那么多概念么?不就是光圈+快门+胶卷么?所以说,当一个徕卡摄影师与单反摄影师遇到一起,基本没啥愉快的聊天……

单反,少有愉快的聊天

当单反、微单爱好者们遇到一起,他们“那一领域”越来越科学,越来越专业,而且越懂得新出的相机参数,越权威。而徕卡摄影师往往反着来,用m11的绝不会小瞧用m8的,用数码的更是尊重用胶卷的。大家也不会攀比,最终异口同声“还是徕卡好”。

徕卡,门外汉也能受到尊敬

单反摄影师往往浑身装满了技能包,随便抖两抖,就足够小白仰慕了,每个专业人士都会推荐你一套优先曝光组合,而往往每个人又不一样。比如我现在就抖一抖:“单反自动头抓拍,你要提前按下af时时私服对焦,这样等你举起相机构图完直接就可以按快门了,这样你的抓拍就不会虚了”,可能很多玩了十年单反的人也不一定知道这样用单反抓拍效率高,哇哈哈哈。然而,徕卡就不一样了,无论你是大师,还是门外汉,都一样举起来,滑动镜头手柄,按下快门……没啥新鲜的。只要你能做到这个,哪怕是门外汉,也会受到别人尊敬。

最后,一表人才

如此看来,为什么喜欢徕卡,答案也是过于主观了,难免有人不快,“把中画幅、大画幅放哪去了!”,哈哈,我这么说不过是给徕卡多一些溢美之词,多忽悠一些玩家进来嘻嘻,而实际上,能把徕卡用下来,屹立不倒的凤毛麟角,甚至可以说没有多少。因为用下徕卡,除了上面说的,还需要摄影师本人有一定深度和才华……哇嘻嘻嘻(^^)

摄影拍的是“魂儿”

摄影啊,拍到的表面叫“相”,然而人啊,活的却不是那个相,活的是精气神儿,从懵懂犹豫到得意洋洋,住在身体里的那个魂儿才是真的人哦。所以,摄影虽然也叫照相,但是街头摄影呀,抓拍的确是“魂儿”哦。

leica m2 + summicron 50 f2 + kodak e100

用50mm都是哪些人,徕卡摄影师

50mm是现代摄影的起点

从胶卷相机诞生那一刻,它配备的就是50mm镜头,没错就是徕卡的50mm f3.5镜头哦,它是固定在机身的,不可拆卸的哦。50mm是现代摄影的起点,也许没有人告诉你这件事,因为只有徕卡摄影师才知道哦。而佳能尼康才不会提徕卡呢……

用50mm都是哪些人

第一批从大画幅转到135相机的那批人,50mm是他们的起点,往往也是终点。而现代人呢?很多“徕卡迷”认为50mm太平庸,特别是从单反转过来的人,带着单反的思维方式,总觉得超广角才过瘾,呵呵,说明呀,还没有真正的深入了解徕卡,只能算个“伪徕卡迷”,哇嘻嘻。旁轴相机的50mm应该是摄影的起点,但愿几十年后,它也是你的终点。比如著名的布列松。没办法呀,谁让他i50mm呢~

徕卡50mm为啥那么有意思

徕卡的50mm可以做到非常小的体积,也可以做到非常大的光圈,从elmar到noctilux镜头风格的跨度、对焦方式的变化,足够让摄影师挑选。他们之间不存在优劣的区别,而只是价格的差别。

想要的它可以囊括,不想要的可以切割

50mm不够广?我不知道街头摄影需要多广,至少我是用不好比28mm更广的镜头的,而50mm从来没觉得不够用。走在街头,我想要的它都可以囊括,不想要的,它都可以切割。有时候,35mm也做不到这个哦。

leica m2 + summicron 50mm f2

西海情歌是人文摄影

徕卡50mm黄玻璃苏米克隆

有时候觉得歌曲里唱的都是矫情,唯独刀郎的歌曲是个例外,因为我总觉得这小子的歌曲里有种人文的味道。就好比这张照片,是不是会联想到西海情歌的原型呢。总以为自己依然是自己,然而,岁月让我们很快就会失去风华正茂的容颜,自己都无法认清自己,原来此身真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