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擦水渍

leica summilux 50 1.4 e43 + m3

拍这张照片,只因为当时觉得拍下来对方也不知觉,老师傅太投入的发短信呢。没想把这张照片公开,可是看到水渍,我浮想联翩,似乎有种短信发出去啦的漫画感。那就保留水渍吧,那就发出来吧。是谁说过,偶然是我的助理,多谢偶然。

拉手再拉手

leica elmar 50 1.4 e43

谁说过,重复,再重复,就是伟大。我重复拍着拉手,再拉手,伟大没见到,似乎涉嫌抄袭了。既然抄袭了,那就,抄袭,再抄袭,是种赞美。

抓拍自然人

leica m3 + summilux m50 1.4 e43

有时候我多希望给认识的人拍出那种真实感的照片,那种对方能理解我真实意图摆的pose,哪怕表现懵懂、惊慌,用双眸穿过照片直击灵魂,可惜,认识人我都拍不好,反而抓拍的陌生人却很自然。

为何无限远对焦,坑爹的超焦距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任何距离都比无限远清晰

“光圈开到f16,对焦打到无限远,你随便拍任何距离都是清晰的”。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无限远就被奉为街拍的至上法宝了。难道真是这样嘛?才不是呢。

先说光圈,徕卡镜头最佳光圈一般都是f/5.6,再缩小只会更差不会更好。再说打到无限远,景深标尺明明指示5米开始才清晰,而1-5米却是街拍的最佳距离。

所谓无限远对焦,你错过了徕卡最佳光圈,也错过了街拍的最佳距离。仔细看看景深标尺,把中心指针指到3与5之间就已经比无限远清晰多了。

坑爹的超焦距

大部分徕卡全开光圈的成像质量都好过其他品牌的最佳光圈,收一两档就更是秒杀了。其他品牌的镜头用久了以为最佳光圈都很小,f8甚至f16,超焦距还可以嘛,哈,徕卡可不是,真是吃糠习惯了,吃不惯米了。

买徕卡镜头总要看看无限远是不是合焦。但徕卡镜头年份跨越半个多世纪,不同镜头设计对无限远与近距离对焦的取舍也不同,要保证所有镜头都能无限远合焦,那真是笑话。再有,多远算远?有的镜头在25米就算无限远了,有的要到50米,镜头设计不同那个阀值也不同。然后坑爹的事情来了,为了追求最无所谓的无限远合焦,你调了机身,然后发现这个机身再用别的镜头竟然跑焦了。

车窗取景器

leica m3 + summilux m50 1.4 e43

只有在旅行时,才会发现,可拍的东西那么多,我们需要的就是一块玻璃窗。我举起相机,把四周看了个遍。

搭把手前行

leica r6 + r 50 2 e43

人的眼睛看不到要拍的东西,即便有无限快门,也不知道要拍啥。但是,没关系。有时候一个摄影师,只要还在持续拍,拍着拍着,就是一辈子。人与人搭把手,走着走着,就是一辈子。

绑象牙

leica r6 + r50 f2 e43

这偷象牙的够厉害,连饭馆的大象都不放过。或许不对,难道是哪个动物保护主义者绑的,提示我们保护象牙。但我觉的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是象牙掉了,仅仅是被绑回去了。街拍是种信仰,信仰就是不想知道真像是什么。拍下来。

徕卡summicron-R 50mm f2 e55 第二版

徕卡summicron-R 50mm f2 e55 第二版

summicron-r 50 f2 e55由来

直到1976年徕卡全面与美能达合作推出R3开始,徕卡终于在单反市场尝到了一些甜头。还没有从M5(生产区间1971年 – 1975年)的阴霾走出来的M旁轴被放弃。也是在1976年,徕卡跟随R3发布了summicron-R 50mm f2 e55 第二版。

徕卡summicron-R 50mm f2 e55 第二版

崭露头角

E55版本的R50 f2赶上了好时机,徕卡专心转战R单反相机。光学与summicron-R 50mm f2 第一版 E43比,进行了从新设计。这只头从出生就被看好,锐度对比度都很讨当时人的喜欢。

徕卡summicron-R 50mm f2 e55 第二版
继续阅读徕卡summicron-R 50mm f2 e55 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