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背

leica m3 + summicron 90 f2

看到背靠背就拍下来,可见咱们想象力的匮乏。想象力太美好的人不适合玩摄影,应该克服懒惰去画画。所谓现实中的美并没有那么多,实在不能满足浪漫情绪的想象。

橱窗遐想

leica summicron 90mm f2 + m3

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里,我喘一口气,站在SKP前看着橱窗,110年前慈禧太后开始接见外国公使了,现在我用着50年前的相机试图拍下GUCCI的橱窗。每一张照片都不是谁创造的,那是时代的产出,我们该珍视它。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leica m3 + summicron 90mm f2

这是一个有风便是晴的城市,我时常被天气左右心情,忘了自己只是一个挎着相机的过客。雾霾可以被风吹走,十年后再也不见,而且我们自己的灵魂始终再躯壳里,从这里到那里。

为什么我不要当领袖?

你可以崇拜我,但不可以拥抱我!哦!我才不要做什么领袖呢!赞美,我也不会感谢你的,雨早晚会下,花儿自然开。

老师的眼光,班长一定是学习好又具备管理班级能力的人,我,从来都不是。我成绩中等,跟罪恶集团在一起时不会闹的离谱,跟好学生在一起也不会太显眼,唯独晚自习时喊句“老师来了!……”大家都立刻保持安静的态度。这绝不是领袖所为,这也绝不是叛徒所为,这就是i50mm的所为。

为什么我喜欢半吊子摄影师?

我不太喜欢两种摄影片子,一是专业摄影师的大片,另一个是刚摸相机的人拍的测试片。

我喜欢的是业余的人拍了2年以后还再拍的片子,对构图不太擅长,对理论又半懂不懂的,真是好看。

布列松、卡帕、……都是半路出家的,在当年看来,他们的身份都不是摄影师,而是记者。摄影上他们其实都是半吊子,在艺术上也是半吊子,也正因如此,他们的作品才可爱啊。

让我想起大学时,上计算机课,老师老骂我们几个不听课而看《电脑报》的同学。说我们看的都是半吊子东西,让我们羞愧不已。可是毕业后那些好学生反而没有一个搞IT的,都去铁路体系坐办公室去了,反倒是我们半吊子还在干IT。而他们对IT的感觉就剩下痛苦的记忆了。

徕卡M10摄影展遇到黄京

周六

朋友提醒了我三里屯有徕卡M10发布会,还有几位大咖到场。呀,那我得去看看啊。尽管食物中毒刚刚好点。

嘿,人不多,可能我们来晚了

都下午快三点了。
登记完,进了橙色大厅,朋友拉我衣服角指着前面一个人的背影说:“那个人就是黄京”。来不及问他啥时候练就的背影识人,我们已经走到黄京面前,哇,好帅。我把90mm镜头给朋友,让他给我们拍个合影。朋友从没碰过徕卡90mm,尽管我再三强调那个是90头哦,他还是当成50头用了,这合影拍的,跑焦了吧。
 

幸亏

我多留了一手怕他拍不好,用手机又他拍了一张。不过这两张对比一下看,还是胶片有感觉,……
 

III III II II

跟黄京聊了一会天,又跟他抱怨为啥淘宝亚马逊都买不到他的书呢,他说在微店里搜“番薯舍”,哇!果然有,当场下单了。以后我出书大家也要买啊,哇哈哈,或者扫旁边的二维码赞助胶卷一枚啊,啊哈哈哈。

没聊多久

就三点了,黄京上台演讲了。第一场演讲是两点海上A叔,我们没赶上,正好赶上黄京。很多人见了黄京的照片都有一种模仿欲,几年前我给身边的人看他作品,他们也很羡慕,感叹为啥不是自己拍的。可见黄京的作品还是非常走心的,获得Leica Oscar Barnack Newcomer Award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黄京说

除了洗澡睡觉相机都不离身的,食堂的鱼缸被他拍了4000多张,他说因为每天的心情不一样,鱼的心情每天不是也不一样么。他还是个黑白控,我看他用M10拍的照片最后也处理的像他的胶片。

他也曾

在各种器材之间,来回来去尝试,最后觉得还是旁轴最舒服。我敢肯定,他跟我们多数人一样,起初是被器材影响内心,然后内心再返回来选择器材,最终内心与器材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徕卡旁轴。

Point最出彩

leica m3 + summarit 50mm 1.5

艾略特·厄威特快照集里的街拍主题。这点我觉得非常棒,指向可以是多种的,比如路标、剪头、人行道、还有手指。这可是街拍里的重要拍摄对象呢。那天一个小朋友见我的相机好玩,指着我的镜头说,这个相机好看。我咔嚓一声,抓住了他的Po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