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有史以来最好的相机广告就是由维姆文德斯拍摄的m8广告,也是i50mm最喜欢刷看的广告,没有之一。里面就像《隐秘的角落》一样,隐藏了暗线,除了徕卡摄影理念,就是外界取景器的用法。


徕卡有史以来最好的相机广告就是由维姆文德斯拍摄的m8广告,也是i50mm最喜欢刷看的广告,没有之一。里面就像《隐秘的角落》一样,隐藏了暗线,除了徕卡摄影理念,就是外界取景器的用法。
起初看隐秘的角落,感觉并没有传的那么神,直到看完i50mm也觉得就值7.5吧,到底神在哪呢。于是百度了一下、知乎了一下、抖音了一下,我的天,确实是个9分以上的神剧,那么多隐秘的角落必须要有人给你挖掘才看得出来。这个剧给了各种电影评论员充分发挥自己侦探才华,挖掘出了各种爆料。隐秘的角落 成功在给了大神们挖掘的潜力。
只有看评论才觉得精彩的电影是不是好电影?i50mm觉得是的,极大的提高了电影的互动性,这在过去直白的把什么都告诉你的时代是不同的。
忽然想到了徕卡相机,它的成功也是给了各路摄影器材评论员发挥的空间。这个说发现徕卡黑白好,那个说徕卡色彩有味道,这个又挖掘出了徕卡配方之谜,那个有研究出了徕卡经营之道……,各路神仙都能在徕卡身上抖擞一下精神。
徕卡不但提供了产品还提供了话题,这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互动机制。好的产品一般不会说我是天下第一,而是说我不错哦不信你来挖掘,然后你就发掘出了f2细腻柔和清晰又迷蒙,又挖掘出了f2.8的艳丽锐利和阳光……然后又有人挖掘出了2米什么样,3米又大变样……,徕卡确实是个玄学。
徕卡相机和镜头确实不是看实验室参数的,是需要挖掘隐秘的角落,让你惊呼,好机,好头!
真正的器材发烧友是逛二手器材城和咸鱼的,买入卖出是少不了的。当然,一支镜头卖了,过段时间再买回来也不奇怪。没有买过二手器材的法师算不上老法师。
世界大了什么人都有,不可能每个人都和和气气的,做买卖的都懂得和气生财这个道理,可是依然少不了磕磕碰碰。你以为正常的一句话,也许就惹到别人了。比如有些人觉得砍价是侮辱自己的产品,有些人觉得退货难以接受……
i50mm并不劝大家和和气气,而是觉得该打打,该骂骂,该笑笑,修炼不是压抑自我,而是顺其自然。不过前提是要本着规则来,先小人后君子,把问题提前说好,能避免纠纷自然是最好的。
器材城里的偶遇、咸鱼外的偶遇……
一般说摄影,主流的就是135摄影,在这个领域里光学公认的第一梯队是徕卡蔡司。而这两家公司就像其他德国企业一样,都固执的有各自的风格。
蔡司镜头特别善于捕捉色彩,哪怕是暗光下,也能让一丁点的色彩熠熠生辉。而徕卡善于刻画光线的明暗变化,哪怕是暗光环境下也不容易出现死黑,同时徕卡的色彩不像蔡司那样神经质,总是有种刻意的压制。
根据i50mm自己的体会,蔡司镜头出的片子转成黑白反差会非常大,丢失很多灰阶过度,包括日系镜头也是一样。在数码相机上给黑白后期留有的余地远不如徕卡。哪怕是徕卡的高反差环境下的照片,也依然不会出现大面积死黑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拿徕卡镜头拍黑白的原因。
一般来说大众喜欢彩色照片,老烧喜欢黑白,蔡司更容易让大众兴奋,而徕卡往往更被老烧喜爱。看似是玄学,实则有其背后的逻辑。镜头做出色彩并不难,难得是兼顾色彩和黑白灰阶。徕卡的色彩是一种更具戏剧化的色彩,而不是表面的艳丽。对于徕卡来说,会增加成本,同时放弃更多的大众客户,这是这家公司的产品定位,i50mm觉得这点还是非常好的,很有性格。
做公司不应该只是为了报表数据,而是做一家长久的,有性格的公司。事实证明,向大众妥协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为了盈利讨好用户的公司,几乎都消失了,而这个坚持自己理念的公司却依然存在,而且它的产品拥有最坚实的拥护者。
继续阅读徕卡玄学之黑白摄影利器曾经的主打性价比的ILFORD pan400价格回归28元,今天突然获悉,此款胶卷降价。另外pan100回归27元。这才是ILFORD pan该有的价位嘛,本了就是性价比,涨到30多确实不如fomapan了,哈哈。这个价格令很多人兴奋不已,终于再次凸显性价比啦!
这几家都降到28啦:
下边这个是打酱油的~👇
有人说徕卡就是玩具,i50mm颇以为然。这个玩具能把玩,还能拍照,乐哉乐哉。单反不用的时候都懒得碰它一下。试问,那个拍照的工具额外提供把玩的精神享受?木有啊,很少啊。徕卡这个玩具不错啊。
朋友都说徕卡用户不会拍照,i50mm颇以为然。用徕卡的人吧,多数都不看《入门摄影教材》,也看不上别人拍的照片,也不屑于钻研摄影技巧,他们拍的不是图像,是时间,只有看得懂时间的人才看得懂他们的照片。其实,i50mm自己也不会拍照。
都说徕卡用户多半都是不会拍照的抚摸党,哈哈,i50mm承认。在这疫情期间排片量明显降低,于是在家里摆楞摆楞徕卡也是挺爽的,听听快门声,过过片,转转光圈环,拨动对焦柄……透过取景器眨眨眼。
徕卡,让我这个不会拍照的人抚摸抚摸你这个玩具吧。
彩色负片扫描与黑白和彩色反转片不同,彩色负片片基色会造成扫描颜色偏色,这种偏色不是白平衡那么简单哦。一般需要在ps设置黑点、白点、灰点,再微调。常用的扫描仪去片基色做的好的软件是银快,但这个软件很贵,且绑定特定扫描仪型号。飞思ixg系统是自家软件,具体操作i50mm就不了解了,因为光买那个软件也得几万块,呵呵。
从锐意带回来的是未去除片基色的tiff文件,为了保持原汁原味,也就不去片基色了。当然,用ps去片基色很繁琐,i50mm也没那技术,啊哈哈。
负片宽容度非常高,扫描仪扫出来整体发灰的文件,有点类似数码相机的raw格式,剩下就是ps的空间了。当然,i50mm不会ps……,只会用aperture和lightroom微调,而去片基色,这两个软件表现一般,还是ps强大。
这篇文章原本隐藏了,因为35mm f2 asph目前价格已经很便宜了,会不会这篇文章会让它雪上加霜呢?还是发出来吧。把哪些气话删除掉了,大家自己看吧。
简单来说,35/2asph的炫光真心要注意,很多卷胶卷这个杀猪刀一样的炫光经常砍刀脸上,那张照片就废了。
这个眩光去掉uv一样有、带遮光罩也一样有,最搞笑的是徕卡官网样片也有,日本pen杂志里的样片也有。也许是asph的特色吧,也许有人喜欢,但i50mm的街头摄影真心不喜欢这个类型的眩光。
很多人有这样的问题:“你们玩徕卡的是不是都街头摄影,如果我不街头摄影是不是还没入徕卡的门?”,如果都买了徕卡还一直没有尝试过街头摄影,那确实有些奢侈,浪费了徕卡。
街头摄影并没有强烈的感官刺激,往往是平淡中的波澜,没有很具体的故事和内容。然而街头摄影就像人生感悟,平淡中发现情感,就像忽然间意识到自己老了,那种无声的震撼是远比任何感官刺激都要强。
街头摄影就是这样心平气和的拍摄,伴随个人的体验去感悟人生。街头摄影是可以拍一辈子的摄影,历史上很多大师都是这样拍一辈子。而且越拍越心平气和,越拍越不纠结,在我们为发现薇薇安迈尔出名太晚而惋惜时,我们并不知道人家精神财富是无比丰厚的。街头摄影就是这样一笔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