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画幅到135的转变,来自海外博士的一封信

在i50mm的朋友中有很多人就是喜欢中画幅,对邮票大小的135不屑,啊哈哈,君子和而不同,我们都不会强制彼此使用对方不喜欢的器材。曾收到过一位来自海外朋友的来信,征求他同意,隐去了真实姓名,与大家分享他从中画幅到135的转变体验。

我是一名喜欢摄影的普通人,从本科到博士,关注您的网站已有数年。说来惭愧,初次接触您的网站时也未能免俗,读的都是与器材相关的文章。一开始只觉得您对器材的评价并不客观,直到读到了“徕卡的骨头”这一章,在惊讶于这个比喻的同时逐渐被您的主观所打动。几年思考下来,更发觉摄影本就是主观的,我们试图用相机进行的一切都交流都是自我对外界的一场单相思。既然摄影是主观的,那么对器材的态度不但要主观,甚至需要一种“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气度。

我对徕卡产品的态度从不屑到理解,在态度上经历了不小的转变。自从在一位退休摄影师手里买下一台加拿大产的廉价M2后(好像还挺少见),经历了从50到35的视角转变,也经历了从elmar 35 到七枚的光圈晋级。虽然一直与“骨头”无缘,但在巧合之下碰到了一直辐射版的summicron缩头,也算是一点运气。由于实验室里存有放射物原料,这只镜头在一次例行辐射检查时差点闹出了一笔乌龙。不管怎么说,在了解了器材的局限性后,徕卡是低调可靠的,使用起来也很舒服。

曾经是中画幅的拥护者,总觉得35mm胶片就是一种顽冥不化,殊不知在您的影响下,自己也成为了那顽固的一份子。以前可能总觉得需要拍好拍清晰,现在感觉拍到了就是单相思一方的胜利。选择了35mm胶片,也许就是放下了不少成见吧。

继续阅读从中画幅到135的转变,来自海外博士的一封信

18年之间徕卡mp的版本

徕卡同一个型号机身内部却有很多不同的小变化,在徕卡m3、m2以及后来的m相机上都有体现,包括徕卡从2002年开始至今,跨越18年的徕卡mp。有喜欢徕卡mp的朋友Pierre Angénieux根i50mm讲述了他的mp经验。

顶盖刻字

关于这个刻字还有一段故事。Pierre Angénieux有个2999474的mp是05年产的,顶盖有个小划痕,然后2019年alacarte停产服务后,Pierre Angénieux申请要个新的顶盖,然后徕卡意思是“这个机子改alacarte,原顶盖不可以归还”,后来argue很久后,徕卡同意归还,但是原顶盖刻字要被打磨掉(不允许有same刻字编号的顶盖),Pierre Angénieux同意了,但是两个月后,徕卡归还了原顶盖,刻字没有打磨,Pierre Angénieux发现新老款顶盖刻字方法完全不一样,最早期mp是冲压刻字,后期改为激光丝印了。

早期
后期

Pierre Angénieux的朋友EvangelionCK,在玩耍了大量mp后也发现了一些微妙的不同。

iso转盘

早期的转盘iso两组指示,后期的一组,最后期的iso转盘中心是金属的。

早期
中期
后期

胶片压板

早期的有平板的,有带凹点矩阵的,后期的是更顺滑的平板。另外框体也有细微不同,主义观察四角。

早期
中期
后期

当然,早期、中期、后期并不是绝对的,也会有穿插出现的情况。

徕卡mp售价

去年路过北京国贸徕卡店的时候问过,目前徕卡mp没货,替代品徕卡ma是有货的,徕卡ma就是无测光版本的mp。后来打听了一下,也有说mp停产了,也有说在产,就是量很小。于是网上随便搜了一下,2020年的价格,基本是看涨了。几年前i50mm一套黑漆全新带盒带包装2.6万收的。如今售价如下:

徕卡MP
【在售价】42000.00 元
Leica徕卡MP
【在售价】31999.00 元
徕卡M-A
【在售价】41000.00 元

关于徕卡相机电池的那些事

“去核枣”的核

世上总有些事本是好心,却给你不经意的痛。那天煮粥放了“去核枣”,结果吃到一半时被枣核残渣硌了牙,以后再也不买去核枣了。去核本是为了提高效率,但却带来了更多的不便,还要更加细致的去咀嚼,生怕把枣核碎片吃到肚里。

“充电池”的电

突然想到了相机电池。用胶卷很多年,从来没有遇到想拍时发现胶卷用尽的情况。因为相机里总共36张,此时余量是拿起相机时就知道的。相反,可以无限张数拍摄的数码电池竟然多次遇到突然没电的情况,错过的瞬间往往带来沮丧。

使用数码是要经常检查电量的,低于一半时要更加小心,因为你也不知道啥时候断电。是谁说过,人怕的是未知的东西。这种提心掉胆的感觉是街头摄影的一大障碍。就跟去核枣里的残片一样令人揪心。

咋办

不要等电量用尽再换电池。不用完就充电对电池好吗?锂电池可以随时充电的,另外与错过的瞬间相比,电池的那点消耗算什么呢?另外要多使用原厂电池,对电池和机身都好。副厂电池只是应急用的。

徕卡胶片相机m6、m7、mp的测光指南

前些天大家讨论徕卡测光点问题,i50mm就是知道徕卡测光是中心区域,比黄斑要大一圈的中心区域,也没再深入的研究。没想到贰林捌菲发来了徕卡m6的说明书截图,嘿,这个认真的态度值得学习。于是整理一下,作为备忘。

测光范围

以徕卡0.72×倍率取景器为例,圆形测光区域总是位于取景器中央。测光区域大小和各线框的关系便一目了然。另外无限远时根近距离时,这个范围也有细微差异,不过无所谓啦,都被胶卷的宽容度覆盖了。

一般的测光建议

1、彩色反转片,对亮部测光。由于反转片根数码一样,宽容度太低了,阴影反正也救不回来,干脆舍弃。

2、彩色负片,对主体测光。负片宽容度很高,主体对了就没事了。

3、黑白负片,对暗部测光。黑白负片宽容度不如彩色负片,不怕过曝光就怕欠曝光。

测光指示箭头

徕卡测光指示标志通过三角形和圆点组成。测光正确时圆点亮起,其中徕卡m6没有圆点,测光正确时左右连个三角同时亮起。

▶️箭头指向右侧,曝光不足。

◀️箭头指向左侧,曝光过度。

在操作上要注意一点:

大盘机按照箭头方向转动快门速度转盘,包括徕卡m6 TTL、徕卡m7、徕卡m8、m9、m10等数码相机。

小盘机按照箭头反方向转动快门速度转盘,包括徕卡m6、徕卡mp。

徕卡m6、m7、mp使用什么电池测光?

徕卡m6使用2枚1.55v的氧化银纽扣电池,型号SR44,直径11.6毫米,高5.4毫米。另外徕卡m6还可以使用一节3v的锂电池,型号CR-1/3N或者DL-1/3N,直径11.6毫米,高10.8毫米。

i50mm自己使用最普通的LR44很便宜9.6元20枚能用好几年,LR44包里放两枚备用也不占地方,另外LR44技术相当成熟几乎任何超市都有卖。而1/3N一枚就要25元也就一年就没电了,没有性价比。

徕卡m6和徕卡mp的电池是一样的,它们的电池只负责测光,所以2枚LR44就够了。徕卡m6 TTL和徕卡m7使用4枚SR44、或者2枚CR-1/3N。

徕卡m5使用什么电池测光?

使用纽扣水银电池px625,由于环保问题,这类含汞电池都停产了。rollei 35等很多那个时期的电池都停产了。市面有替代用转接环,不过i50mm没有尝试过。就不讨论了。

可以参考《Leica M6 TTL 中文说明手册》。

行走中摄影

有三个难受:好多相机,好多镜头,满腹欲望

有三个幸福:一个相机,一个镜头,满天阳光

9个徕卡m数码相机入门操作指南

1、请忘记“曝光补偿”

徕卡相机一般都把曝光补偿藏起来,不放到明面。因为这个词汇是单反发明的,是“反摄影”的,是个蹩脚的无用东西。徕卡相机可以轻易转动光圈、快门实现无限档位的“曝光补偿”。十来年了,i50mm是从来也没用过曝光补偿功能。相反在佳能6d上却必须用曝光补偿,难怪人说,想换换摄影风格,换一套相机系统就行了。徕卡机身镜头的特写照片都是佳能6d拍的,哇哈哈。

2、机内设置几乎不用改。

不像单反那样内置很多一辈子也用不到的功能和设置,徕卡的机内设置项尽量简化,也不需要改什么。因为摄影的本质就是iso、光圈、快门,其他概念和名词都是“反摄影”的。

3、使用raw + jpg

raw基本可以在+-两档范围内调整,特别暗部,能提亮很多。所谓数码“宁欠勿过”是完全正确的。就自动测光也没啥,自动测光也经常不准的,特别是大光比、逆光环境。有raw啥都不怕。

4、快门放a档不是罪

快门放a档,光圈控制景深就可以了。当遇到拍雪景时需要提亮,那就从取景器内看快门读数,然后转动快门转盘到比那个快门慢一档的数值就行了。当遇到拍煤炭时需要压暗,那就把转盘转到比取景器读数快一档的数值就行了。实际上用徕卡摄影的人,绝大多数不会拍雪和煤炭,更多的时候是逆光是需要提亮一些,不过说实话,raw完全可以在后期实现。所以徕卡m相机快门放a档完全没问题。不是罪。等成了高手,会了阳光16法则再考虑自己判断快门数值。

5、用菜单做什么

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排序是:看电量、调整iso、格式化存储卡、清洁传感器……基本就干这几件事。

6、经常格式化存储卡

一定要在机身内格式化存储卡,而不是在电脑上,原因很简单,徕卡的电子技术根德国人一样比较古板,在别处格式化的容易卡顿甚至死机。而且经常格式化存储卡,能大幅度减少“卡壳”的情况,这也许是德国人“精益求精”的一种“执念”吧。

另外使用几张小卡,而不是一张大卡,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笼子里嘛,闪迪16g就可以了哈哈哈,完全没必要花好几百来个大卡。实际经常清空卡是个好习惯,胶卷也才36张嘛。

7、关闭镜头检测么?

镜头检测就是去暗角用的,asph镜头在有些环境下依然有暗角,老头也是,我个人是关闭那个的,因为暗角并不是缺点,是镜头的个性之一。你会发现去掉了暗角反而氛围平淡了很多,甚至会想为啥我花那么贵买的八枚玉、九枚玉味道根asph没啥区别呢?如果你非要去掉暗角也是可以的,机身内的数据库不能涵盖所有徕卡老镜头,选一个类似的也可以。

8、自动iso设置

从徕卡m240到m10都开始使用coms传感器了,带来了更高可用的感光度,所以很多人会使用自动iso。《leica m9 像布列松一样创作》这本书里也有自动iso设置,与m240、m10的设计理念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参考。找到一套符合自己画质的最佳方案。

9、另外少在户外更换镜头

户外灰尘多,清理灰尘是件麻烦的事情,有些灰尘是带静电的,会吸附在传感器上吹不掉。要在无尘的环境清理,比如干燥时的卫生间,潮湿也不行。

以上操作指南谨代表i50mm个人经验,更多发挥还是需要自己根据自己需求调整哦。哇哈哈

i50mm一直保留着一本入门书《leica m9 像布列松一样创作》

这本《leica m9 像布列松一样创作》书很老了,2011年出版,前面30页介绍徕卡m9点机内设置,够了,30页足够了,比说明书写的好理解一些,有举例说明。中间66页是节选布列松名言,并作了伍振荣老师自己的理解和注释,并配以图片。最后几页介绍一下镜头焦段和软件。总共114页的小册子,也是经常拿出来翻翻的。虽然是介绍m9点书籍,但是对徕卡m8、m10、m240来说大同小异。等到了徕卡m10和m240就没有这样的书了。伍振荣还有另外几本徕卡书,也都是入门基础书籍,这些书吧有点太入门,哈哈i50mm没有买,比如《徕卡体验经典》、《徕卡相机手册》、《徕卡相机传奇》。

继续阅读9个徕卡m数码相机入门操作指南

徕卡m3模已成型

镜面版徕卡m3

上次在摄影之友家购买的徕卡m3拼装模型终于在周末成型了,60多个零件还是挺耗时间的,没想到这个模型设计的非常讲究,很多细节是按照m3来的,比如大耳挂钩、底盖装饰柱、仿真度非常高,就是镜头拼起来费劲,容易混~。小模型挺漂亮,亮闪闪镜面版徕卡m3,哈哈。

另外摄影之友家的杜马克摄影包有几款是全网最低,配合首页的满减卷,非常划算,别怪我没提醒您哦,月底就结束了,哈哈。

镜面版徕卡m3
继续阅读徕卡m3模已成型

不要轻易买一卷24张版本的胶卷

前些天发现手上有一卷胶卷是24张的,应该是下单时没注意。因为正常情况我是不会买一卷24张的胶卷的,为什么呢?

很简单,张数越少成本越高。就拿富士200彩色胶卷来说,36张版36元,而24张版25元,看似都是1元一张,但是你没算冲洗费用,冲洗是按卷来的,人家不管你一卷多少张哦。对于经常拍胶卷的人来说,实在找不到购买24张版本胶卷的理由。

但是存在就其道理,24张胶卷主要是测试用的,而且要自己冲洗,这样才能节省成本和时间。因为新买的相机,很多人要先拍一卷试试对焦是否准确,免得正式用的时候掉链子。这样的24张胶卷足够测试使用,太多反而浪费。

但是,正常情况下还是购买正常36张版本的胶卷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