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 Leica Elmarit 28mm f/2.8 v4 作者:吳志翬

Leica Elmarit 28mm f/2.8 v4 作者:吳志翬

吳志翬:影像界各家公司喜欢给自己的镜头取名字,其中徕卡便是集大成者。各种拉丁语的拆解揉捏,造就了摄影史上的奇观。

喜欢街拍的,大致是35mm和28mm这两个焦段的重度好用者。比之35mm的视角,28mm更大气一些,当然对于使用者场景调度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一些。28mm这个焦段的镜头虽没有35mm的群星璀璨,但也不乏铭镜。

用过Contax的g28、Voigtländer 28f2,还有Leica的Elmarit。这些28mm里,自然喜欢Elmarit多些,到不是品牌情节,而确实是它的发色更厚些,对比度也更好些。

命名是个神圣的事情,因为命名即是宣誓主权,意味着拥有。当然,有人说对物件命名真的没有意义,就好比嘲笑宜家的家具命名策略。但是,名字的好坏才是决定一样产品消费者印象的决定因素。哈佛商业评论好像还专门刊过一篇文章,深入探讨了消费品音节对于口碑的影像。

当然,影像界各家公司喜欢给自己的镜头取名字,其中徕卡便是集大成者。各种拉丁语的拆解揉捏,造就了摄影史上的奇观。

Elmarit是f2.8的专属姓名,当然m系列只有21mm、24mm、28mm、90mm、135mm这几个焦段有Elmarit,这里当然要重点讲一讲28mm。如果要为Leica Elmarit 28mm断代的话,算上现行版,一共有6代产品。

虽然喜欢老物件的leica迷会执念在九枚玉的味道里无法自拔。但将它用在现代的数码相机里,基本也就看个乐子,满足自己对玄学的考据癖。现行版,小巧可人,金属遮光罩也完全增加了镜头格调,令人爱不释手。只是asph的镜头为数码做了优化,拍胶片也就那样。九十年代初的IV代是asph前最后一代,也有称这个版本为pre-a版,而IV世代算是实力最均衡的产品了。

继续阅读聊聊 Leica Elmarit 28mm f/2.8 v4 作者:吳志翬

如何检查徕卡相机和镜头的跑焦?

有朋友新买了一只徕卡长焦镜头,发现有跑焦的问题,然后问是不是镜头有问题呢?这类跑焦的问题,不外乎机身或者镜头有问题。

先来测试一下自己的徕卡相机和镜头跑不跑焦吧

1、把镜头大对焦标尺推到最近0.7米处,光圈全开。(使用leica m9 + summicron 50mm f/2 镜头)

0.7米

2、找一面墙,从墙的侧面拍墙上的挂物,比如画中人物的嘴。记住不是用镜头对焦,而是靠脚步前后移动,让镜头固定在0.7米,眼观察黄斑是否重合。重合后按下快门。

0.7米对嘴上

3、照片导入到电脑,查看对焦点是不是在黄斑对齐点位置。比如画中人物的嘴。i50mm拍的这个就非常扎实,正好在嘴上。

100%放大看,i50mm的机身和镜头都是完美的哈

4、推理分析。如果焦点清晰,那么证明0.7米处对焦是没问题的。如果焦点有偏移,比如下巴清晰,或者是眼清晰,那就说明您的徕卡镜头或者机身有跑焦的现象了。

继续阅读如何检查徕卡相机和镜头的跑焦?

leica应该叫徕卡还是莱卡

摘自《布列松访谈录》

leica 的正确中文翻译是“徕卡”还是“莱卡”?

双人旁的“徕”,是动词哦,行走的意思嘛,跟人有关系嘛,所以街头摄影师、人文摄影师、纪实摄影师都习惯用“徕卡”,这也是i50mm使用徕卡的原因嘛。

草字头的“莱”,草本植物哦,对于风景摄影,花卉摄影,更合适吗,显得清秀呀。当然 吃货摄影师也可以用“莱卡”,莱是可以吃的植物哦。据说很多文学作品用翻译成“莱卡”。

哈哈哈,音译嘛,都可以啦。

不过为啥还是更多的使用双人旁的徕呢?因为徕卡更适合拍人啦,人文纪实嘛。用草字头的莱就变成拍拍花花草草啦,岂不是贬低了徕卡?哇哈哈哈

徕卡防潮,小米湿度计放到防潮箱,厉害了

如今这智能家电越来越厉害了,自打附近开了家小米体验店,就无意间买了个能连手机的台灯、体脂秤、牙刷、手表、确实挺方便,信息都能同步到手机。昨天吳志翬发来了他的小米湿度计,放到防潮箱里了,数据能同步到手机,哇塞!这个用法好。赞一个,官方29元,这家北京小米直营店23.9简直了,什么时候小米出数码防潮箱呀,嘻嘻嘻。

夏季哪怕是北方也最好室内装个湿度计,老镜头受潮长霉就得不偿失了。

解放初期的黑白胶片《开国那几年:1949-1953》

开国那几年:1949-1953

798有个老牛书酷,路过的时候经常看看,买过不少书。那天老板娘跟我说来了一批好书,卖的特别好,70块拿走。原来是解放日报编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开国那几年:1949-1953》,翻看一番,我噻,着实把我震撼了。都是从没见过的照片啊。而且从画质到构图,都具备顶级纪实摄影的水平。

1949年的摄影器材都是蔡司、徕卡、福伦达、禄来什么的,日本器材还没流行,所以画质真心的不错哦。一看就知道是德系镜头,哇哈哈,油润的很。

书中介绍,图片都是来自解放初期由解放日报归档的珍贵资料。那时候的摄影师要求水平非常高,起初最多每人只能领两卷,后期最多也就五卷。而且对照片的要求也非常高,比如一卷135底片有36张,至少有33张可作为成品。看看咱们现在的数码垃圾,再看看那时候的胶片,就知道什么是珍品了。

我虽然一直喜欢马格南那帮人拍的照片,但是布列松他们拍的中国人有种陌生感,虽然构图很艺术,但总觉得隔着玻璃触碰不到灵魂。还得看中国人拍的中国,才更深入。摄影还是得深入生活才能深入人心啊。

还得感慨一番,新中国确实伟大,短短4年,干出那么多事情,除了敬意,也只能表达敬意。

这本说虽然表面包着一层牛皮纸,内部印刷真心精致,好书强烈推荐。

开国那几年:1949-1953
继续阅读解放初期的黑白胶片《开国那几年:1949-1953》

共产党员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Henri Cartier-Bresson: The People of Moscow (1955)

早年的玛格南摄影师都是一群了不起的人,在思想上是很进步的青年,那时候赚钱大家一起花,缺钱了卡帕去搞。甚至被认为有左翼倾向被fbi监视,其实布列松就是共产党。

那时候的马格南摄影师很多都是,虽然每个人都很有个性,却能融合到一起。造就了世界上最顶尖的摄影集体,跑遍世界各地报道时事政治,赚不到多少钱,还乐此不疲,没有点共产主义精神还真干不了。

布列松1966年离开玛格南,一个时代过去了,如今的马格南只是在吃那个时代的老本,里面的摄影师也变了颜色,越来越往商业化转型,小心别沦落为西格玛、伽马那样的商业化浓重的“平庸”图片社了。尽管如此,玛格南依然是世界上最难进的摄影组织。

法国共产党是我们民族的花朵,共产主义是世界的青春,它是为人们准备美好的明天。  ——瓦扬—古久里

共产主义在法国,从巴贝夫到巴黎公社,是法国人民坚持的并使之今天继续生存的一个强大潮流。  ——马歇

不管历史的风暴如何变换,超越资本主义的希望会使我们获得生命力。  ——比费

口袋里的美术馆——最趁手的135相机 作者:黑胶匯

作者:黑胶匯

黑胶匯:对于我个人来说,在玩的每个阶段貌似都有最趁手的相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我这样的体会。

写这篇的时候,选的是我最近一两年的喜好,所以说这东西选择很主观。

上次已经说了,这个“最趁手”我给它的定义是——出去愿意带着,外+实用和方便。120还好,135的话符合这个定义的相机其实挺多。美能达TC1、Leica Minilux、Leica CL这三台相机也都是这两年来我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无他,主要就是便携+高素质。看去不同的地方或者拍不同的题材,会经常选择一台放包里。

继续阅读口袋里的美术馆——最趁手的135相机 作者:黑胶匯

CARL ZEISS HOLOGON 1:8/15 FOR LEICA-M

样片

参考康泰时g16样片

技术参数

  • 徕卡订单号 -11003。LLC -135
  • 生产时代 -1972-1976年,约300片镜片
  • 镜头/组数 – 3月3日
  • F档位 -f / 8
  • 最近对焦距离 -0.2 m / 8 in
  • 视角对角线-110度
  • 配件 – 15毫米取景器内置水平仪; 中灰滤镜渐变密度滤镜
  • 材料 -阳极氧化铝
  • 滤镜-中灰滤镜,佩戴时光圈按f / 16计算
  • 重量 -110克/3.88盎司
  • 设计师 -Erhard Glatzel,Hans Schulz,Ris Ruth和Heinz-Dieter Schulz
SN StartSN EndProductYearTotal
-57358685736336-15mm f/8 Hologon1972469+
2590501^ 260050040mm f/2 Summicron-C ^1973[10000]
-7988846-unknown15mm f/8 Hologon1974unknown
-15640504--15640667-15mm f/8 Hologon1976258+
TOTALASSIGNEDSERIAL NUMBERS1972-1976559+

徕卡镜头后期调味剂

尽管后期有意思,但毕竟是调味剂,适当加点有味道,吃多了会腻。连花海老师告诉我,这种压榨中间微反差的做法,正是胶片时代,放大ilford cibacrome的常用方法。

Cilchrome:1963瑞士汽巴公司取得ILFORD一部分股份,为了开发银染料漂白法为基础的印刷感光材料开始了商业合作,当时的产品名称为Cilchrome(ILFORD反转直印相纸 ),“Cil”是Ciba和ILFORD的头文字组合而取的名字,后来最终产品名称定为Cibachr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