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yes Wide Open. 100 Years of Leica 百年徕卡 大部头摄影图典

    Eyes Wide Open. 100 Years of Leica 百年徕卡

    徕卡放哪了?

    看Eyes Wide Open. 100 Years of Leica这本书的时候一定要背上徕卡,或者拿一台徕卡放在桌边。徕卡就是咖啡,特别提神,能激发创造力。what a wonderful life。这是一部写徕卡的书,也是摄影史学书,徕卡的品牌价值不是打造的,是深入现代摄影骨髓的,原来他是现代摄影的造血干细胞呀。

    Eyes Wide Open. 100 Years of Leica 百年徕卡

    小型化相机的开始

    精美拍摄的徕卡相机图片,包括原始型号、i型、0型,还包括当时的设计草图,设计手稿。当念设计时拍摄的测试小样。最早的广告宣传画。相机说明书。里面还有奥斯卡巴纳克抓拍的照片。工厂内部生产的照片。

    (更多…)
  • 目前能买到的胶卷都是来自哪些国家的?

    中国胶卷 🇨🇳

    国产GP3上海牌120胶卷还可以练手,135的一般般吧。乐凯黑白100度分装胶卷,一般,无法根老乐凯相提并论。

    意大利胶卷 🇮🇹

    意大利胶卷富兰尼 Ferrania Solaris,目前购买这个胶卷的主要是用来收藏。

    俄罗斯胶卷 🇷🇺

    俄罗斯Silberra电影黑白胶卷、俄罗斯FOQUS A125 135黑白胶卷。

    法国胶卷 🇫🇷

    法国也是还在生产胶卷的哦,法国BERGGER 百合 Pancro400黑白胶卷。另外还有电影胶卷A ISO12 135盘片。

    德国胶卷 🇩🇪

    德国胶卷是i50mm个人非常喜欢的,徕卡的国度嘛,哈哈,包括禄莱rollei胶卷、爱克发agfa胶卷、德国CHM universal 胶卷、德国VIBE胶卷、德国Walgreen胶卷、德国ADOX SILVERMAX胶卷。

    日本胶卷 🇯🇵

    富士的黑白胶卷停产了,未来不知道何时复产。富士彩色胶卷出了新款,不过涨价了。另外还有日本JCH STREET PAN400黑白胶卷、日本 OrientalSeagull东方海鸥、雅西卡 YASHICA 胶卷。

    英国胶卷 🇬🇧

    英国主要是黑白胶卷,黑白胶卷又主要是伊尔福ilford胶卷,新出来的还有凯锐 Kentmere PAN系列胶卷。

    美国胶卷 🇺🇸

    百年柯达kodak,黑白、彩色胶卷。

    奥地利胶卷 🇦🇹

    奥地利的Lomography也有一些古怪的lomo胶卷

    捷克胶卷 🇨🇿

    捷克fomapan胶卷挺便宜,黑白效果不错哦,里面有些粗糙,比如没有1、36的张数标示。这批foma用完了以后不用了,哈哈。

  • 快门钮一枚,手感升一倍

    为什么要是用快门钮

    在过去胶卷的感光度都很低,所以经常用三脚架配合快门线,来减少由手抖带来的模糊。哪怕是现代iso可以调很高的数码相机,也保留了快门线的机构。所以相机快门按钮是空芯螺纹,内置撞针。这就带来了手感的问题啦。中心是空的,按下去有点扎手,所以徕卡把按钮做的大一些,接触面积适当,手感就好很多。但是其它相机厂家就没这么细心了,比如国产的凤凰205,就有点扎手。装上一个快门钮,嘿,手感完全不一样了。

    增大受力面积

    小时候老师教书有体罚,背不下99乘法口诀要打手心。那老师很厉害,全背下来的同学奖励一块糖。背一半的用尺子打手心。一点没背的,用柳树枝打手心。你说哪个疼?我告诉你我的体验顺序就知道了。先是柳树枝、然后是尺子,最后是糖。哇哈哈,开玩笑了。

    加长手指行程

    没有快门钮的情况下,食指按快门时要往里面抠,有了快门钮垫高了手指的高度,更容易按下去,而不用抠啦。这个好理解,好比你扫地,用苕帚跟扫把,是不是手感不一样。

    快门钮档次

    网上有9.9元的快门钮,超级入门款,其实也能提高手感。cam-in的入门款手感快门钮,也不贵。另外比较常见的是jjc这种手感不错的入门款,jjc快门钮才20多元。如果上升到百元左右,就能拿到雕花的快门钮了。上到千元以内,就可以来徕卡原厂快门钮了。在往上,有金的快门钮,还有银的快门钮,厉害了~~

    一般来说,入门款也能提高手感80%,而更高的价格就是在材质、精度、漆面,能提高手感90%。再往后就是雕花的了,在手感上能提高一倍,且美观上提高一倍。再顶端就是金的银的,能在手感、美观、精神上提高n倍,啊哈哈哈。

  • 闲聊徕卡leica m2-m 背后的故事 徕卡电动马达m机

    Pierre Angénieux新买的m2-m

    1966年制造,编号1163771 - 1164046,机顶刻字leica m2-m。

    故事里的事

    徕卡最早的马达机是军用的,追溯到1939年的leica 250。m2-m背后还是有不少故事的,大概1964年是一家小厂经过改造m2,实现了一种简单方便的电动马达方案,起初是想把专利卖给徕卡,但是徕卡觉得自己很早做过类似的东西了,犯不着买别人专利,于是就没理他们。

    那个工厂就自己申请了专利,并开始生产销售。可是徕卡本部的方案迟迟搁浅,最后不得不又寻求与那家公司合作。但是那家公司拒绝了徕卡的要求。于是没多久,徕卡买下了那家工厂的母公司,然后拿走了库存的零件和图纸。

    关于收藏

    (更多…)
  • 徕卡l39-m转接环精度问题

    l39转接环

    问:我的Elmar35用了原厂35转接环在这段最近的区域里转动对焦,但是徕卡m10黄斑没有反应。是什么问题?

    答:

    可以看看镜头上的景深标尺。螺口镜头都是从1米处起联,而徕卡m旁轴相机都是0.7米起联,那么0.7米到1米之间的行程不联动是正常的。

    如果过了1米还不联动,那就有问题了。先排除接环精度问题,一般原厂转接环精度都够,网上现产的接环精度也够,那些2008年之前的接环精度一般。找一个精度好的接环。

    如果接环是精度很好的。还有不联动的情况。那么就要看看是不是接环跟镜头没拧到位,很多人在这个位置出了问题。不过要小心,太松了接环可能卡到机身上拿不下来。太紧了接环可能卡在镜头上拿不下来了。哈哈。如果接环精度好,也拧到位了,依然有一段不联动。那么基本就是镜头问题了。很多无编号或者特殊编号的是早期非标准镜头,那些镜头都是跟机身配套的,常见于镀镍的elmar很多是非标准镜头。

  • 镜头脏了怎么办?正确使用镜头布清洁灰尘

    i50mm曾经有段时间喜欢让镜头裸奔,买过不少镜头布配合蔡司镜头水擦镜头,非常干净。后来镜头喷雾经常过不了安检就改用镜头纸了。

    蔡司镜头纸不是那么用的

    有朋友曾经指出过,我的镜头上面有油,后来侧面看确实有,然后我掏出蔡司镜头纸擦,发现只是从玻璃的一个位置推到了另外一个位置,并没有吸附到镜头纸上,总觉得有层油。那哥们说,镜头纸根本就不是那么用的。蔡司镜头纸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这样的:

    擦眼镜,直接用。因为眼镜有边缘,油脂、灰尘可以推到边缘。

    擦镜头,配合镜头布用。因为镜头布可以吸附灰尘和油脂。镜头纸只是起到湿润的作用,千万别用镜头纸可劲擦,镜头纸太硬了,无法吸附灰尘和油脂。

    擦镜头还得靠镜头布!

    (更多…)
  • 闲聊徕卡镜头对焦手感——被推迟的快感

    old lens life

    很多人说徕卡镜头手感不一致,是的,因为徕卡镜头跨越一个世纪,太多了,而且使用程度不一样。一些老的新镜头手感比较硬,需要长期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手感。徕卡现产的新镜头出厂时不是最佳状态,偏硬,而且还有批次差异,哈哈。蔡司、福伦达,出场即是最佳状态。这是不同的设计理念。

    手感根顺滑油、装配精密度有关系。过去徕卡镜头更加看重长期的手感,出厂时不是最佳状态,用个5年大概能到最佳手感。毕竟徕卡有那么强大的底蕴,也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也就是“等得起”最佳手感。

    蔡司、福伦达毕竟不能根徕卡比呀,如果出厂手感不佳就被人诟病了,所以尽量会让自己的镜头出厂即为最佳状态,不过用久了可能会松,二手市场很多蔡司松垮的镜头,或许能说明一点问题。

    有些新镜头出厂即调成了最佳的手感,甚至比徕卡新镜头都好,i50mm是能理解的,努力到最好嘛,哈哈。还像过去那样推迟最佳手感,是现代人无法接受的,因为现在的徕卡用户并没有那么大的拍摄量,而且都手持n枚镜头,5年后镜头可能已经转了好几手了。哈哈。所以你会发现,现代asph的徕卡镜头也在缩短最佳手感的时间,一两年就到了。

    old lens life
    old lens life
  • 三人摄,必有吾师

    i50mm的老师们

    三人摄影,必有老师。哈哈,i50mm跟这些老师没未谋面,或者是一面之缘,但却看过他们的文字,听过他们的音频讲座。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们都是我的老师。

    赵老师

    老师说:摄影师要带个笔记本,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

    这句话对i50mm影响很深刻啊,后来就经常纪录一些东西。人家老师的本意也许是让纪录对生活、对摄影的体会,只是i50mm好像纪录的更多的是器材感受,嘻嘻嘻,是不是学歪了。不过还好,没人家那句话,也许就没有i50mm。很多人问我,哪来那么多时间写着些,其实不过是平时纪录的一些只言片语组合起来而已。

    i50mm的记事本里还有很多胡言乱语,有的不好意思发出来,有的不知道咋组合。额。

    鲍老师

    老师说:但是“私摄影”这个概念移植到中国来后,仔细看就显得“文不对题”了。许多初学摄影的青少年对作品的辨别力低,觉得只要是外国来的就要模仿,于是也跟着乱扯淡。还有一些人为了给自己的混乱生活找理由,也使劲地忽悠这种摄影。在这些碎片化的影像中,你除了能读到摄影者混乱的意识外,再也读不出有什么更为深厚的意味。

    很厉害的摄影评论大师,当年优酷、土豆上经常听到鲍鲲老师的讲座,也曾有过一面之缘。老师对各种摄影现象进行了批判,把各种大师、新潮、装逼犯的摄影现象按到地上摩擦。让我这么一个摄影爱好者认识到摄影原来这么有深度、那么有广度呀。摄影不但有国内,还有国际,不但有现在,还有过去,不但有表象,还有内涵。要不是鲍鲲老师,i50mm可能还在拍花花草草,甚至已经不在玩摄影了。

    鲍鲲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很高的,哈哈,i50mm其实达不到人家学生标准的,哇哈哈。老师的理论水平太高,而且越老越高,自打讲到“能指”和“所指”,咱就跟不上了。没办法,语文学的不好。

    pageone 叶一堂书店

    自打北京开了pageone,我的书架就不够用了,各种进口画册很多呀。虽然鲍鲲老师不建议买画册,太费钱,i50mm还是忍不住买买买,有时候缺货了,把人家的样书都买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抓拍的精神,不能等,虽然网上有更便宜的。pageone交给我最大的课程就是,付出不要求回报,买书不用在乎打折。

    当然了,还有很多教i50mm洗胶卷、扫描……等等很多老师啦,嘻嘻嘻。

  • 徕卡summicron 50mm f2 缩头跑焦的原因?

    白雪飞沙在墨西哥买了一套leica m3 + summicron 50mm f2 缩头,跟i50mm说好像镜头有问题,总是发虚。近距离、无限远都虚:

    leica m3 + summicron 50mm f2 缩头

    哈哈,看了他发来的照片,我问他:“是不是镜头拉出来后没有向右旋转呀?拉出镜头后,还要顺时针拧一下,需要卡住,不然肯定虚呀!”。

    “呀,还要拧一下呀。明白了”

    初玩缩头的朋友都要注意这一点哈。

    (更多…)
  • 柯尼卡recorder 日期后背2020年轮回

    柯尼卡recorder

    有朋友问i50mm柯尼卡recorder半格相机的日期后背是不是到2020年就不再显示了。于是打开箱子一看,果然。柯尼卡recorder 半格胶卷机日期后背到2020年就重启了,显示80年了。原来2020年真是个重启之年呀。哎呀,忽然感觉时间好快,这可是一台40年前的相机呀。

    这下好了,荒木经惟经常使用带日期后背的相机,还故意把日期调错,你可以进入荒木模式拍照啦。或者干脆不显示日期,不然要想准确显示日期得活到2080年,90后的小伙伴们有机会挺到那一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