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徕卡包装盒想到的

    包装盒哲学

    i50mm的包装哲学是,要简洁,有情怀,不要喧宾夺主,要能折旧。好的包装盒会让你有种想扔觉得可惜,想留有点多余的感觉,放久了会烂掉,保存得体又显得有复古感。包装应该处于表面随性,脚下却在走钢丝的惊险刺激感中。

    (更多…)
  • 森山大道经典之作《迈向另一个国度》

    摄影不光是图像的事儿,也是文字的事儿,因为它带来了生活的味道。这本书并没有多少照片,而是森山大道自己的文字,看了这本书越来越感觉,只有不懂内情的人才会迷信“大师”,其实大师跟你我一样,都是普通人,大师就在你我之间。

    i50mm一向不相信网路上用几句话就概述了一个摄影师的风格,而是更愿意听他自己描述摄影观。有些人说“荒木经惟是情色摄影师,森山大道是高反差黑白”,先带上这样的有色眼镜看他们的作品,不一定讨喜,甚至厌恶。

    照片永远是表面的功夫,如果带入摄影师的摄影观,再去看他的作品就会发现更多的灵性。所以看他们作品前,先看看他们的摄影观,然后再看作品,就能细品了,少了质疑,多了理解。

    摄影的目的不是展示自己有多强,而是分享一种生活的感受和态度,品到了就会心一笑,没品道也没必要批判,世上的事儿就是这样,讲究个缘分……哈哈哈

    喜欢这个台湾版本的《迈向另一个国度》竖排版,装帧也更舒服一些,装裱符合我对森山的理解,外壳凌厉,内心是柔软和浪漫,哇哈哈哈。

  • 大师与徕卡之 田中長德 Chotoku Tanaka

    田中長德 Chotoku Tanaka

    这哥们一本《leica,my life》非常帅气啊。后来一查原来也是大师级人物嘛。

    田中長德 Chotoku Tanaka于1970年毕业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院摄影系。在东京首次个人个展作为摄影师首次亮相时才22岁。

    (更多…)
  • 奥林巴斯ep2 ep5相机样片使用体验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很多人以为i50mm只用徕卡,甚至以为i50mm的朋友都是玩徕卡的,以为i50mm看不起佳能尼康,呵呵,其实不是的。君子和而不同。i50mm并不希望大家说咱的使用感受是客观公正的,甚至希望有更多人提出不同的观点,“感受”这东西最可贵的不是结论,而是保持自己思维独立性。

    上次讲啦一下非徕卡系列的富士xpro1相机,这次聊聊奥林巴斯pen系列的ep5。

    (更多…)
  • 徕卡光圈调节环 VALAU for elmar 35 f3.5 or elmar 50 f3.5 来自二月念五

    二月念五 的徕卡elmar 35 3.5 遮光罩

    二月念五:一次偶遇,让我与这枚并不多见的光圈调节环相遇,在此,还得先感谢割爱与我的好大哥——刘天坤。

    要说在这之前几乎每天都要逛逛闲鱼还有淘宝的我,还真没见过这东西。直到在刘哥这第一次看到,就被这环的精致做工和外形吸引了,好一阵死缠烂打,刘哥还是把心爱之物转给了我。

    (更多…)
  • 大师与徕卡之 若木信吾Shingo Wakagi

    若木信吾Shingo Wakagi

    若木慎吾(1971年3月26日)是日本摄影师兼电影导演。 生于静冈县滨松市。 毕业于纽约罗彻斯特理工学院摄影系。 作为摄影师活跃于广泛领域,包括杂志,广告和音乐媒体。

    (更多…)
  • 富士x-pro1

    富士xpro1 + XF35mmF1.4 R

    有了富士xpro1有必要升级xpro3么?

    这个年代像素不是问题,xpro1紧随徕卡m8取消了低通滤镜,清晰度大幅提升。而那些为了高感光升级xpro2、xpro3更是没必要。有大光圈富士龙镜头 XF35mmF1.4 R,夜里不是大问题。记住,xpro1没必要为这两点升级。另外所谓的对焦速度提升,差别不会太大。拍静物,慢一点无妨。拍动态,再快的自动对焦也不靠谱。

    (更多…)
  • Pathe 85mm f2 作者:蓮花海

    Pathe 85mm f2 at f2(Early 1930 Angenieux Design)
    Nikon D1X

    蓮花海:D1x CCD 颜色表現很好,比美 Leica M8

    1930年代初期,Pierre Angenieux先生在任職Pathe 制作公司主管的最後期設計之帶球面重瑩石之電影镜頭,Pathe 85mm f2那白哲的肌膚和藍色的柔絲(己經是剛剛天黑,留意藍色的過度層次之變化,即使最暗處還是深藍色,通透清麗-無弱光色染!在未有重镧系破璃面世前(可能有使用小量)之極限表現,反差之低,色彩之飽和清麗、柔和中之鋭利(瑩石抑光性和通透性很高,故無膜柔中顯幼線),一個時代的標記。天才的意像!

    如今多數人一味追逐那易生産謀利的誤處甚至成了公認的教條,欵惑成了虚妄的安全感。譬如說人像散景,沒有焦内主體光學的優越表現,那來焦外從屬主影像焦平面變化通過模糊圈原理衍伸出來的次影像優秀性? Enjoy!

    感谢蓮花海先生的分享!

  • 抓住数码的尾巴:Leica Summicron 50/2 V1 Collapsible 在M10P上的表现 作者:susu40㍿

    leica m10p + summicron 50 f2 v1 作者:susu40㍿

    susu40㍿:写完了才感觉到,扯的有点远…上一篇《徕卡伸缩镜头能否用到数码m机》讲到了徕卡缩头在当代数码机上的使用,这里正好放出几张近期的拍摄照片,来聊一下为什么徕卡镜头是经久不衰的永世佳品,拍摄水平毕竟有限,还请多多指正。

    这是一颗L39口的缩头

    非辐射头版本,配上L-M的转接环后放在了数码M10P上挂机使用。一开始我也是担心缩头缩入机身后会碰撞幕帘,所以在安装镜头时、行走过程中、卸载镜头后全程是拔出来状态操作,毕竟安全第一。

    这颗镜头在胶片机上拍黑白毫无压力,拍摄彩色照片时色彩也十分讨喜,所以在试验过程中没有对相机预设,全部采用出厂设置,后期也没有调色。

    L39口的老镜头本身是为了黑白胶片摄影而生,现在直接用于彩色CMOS上,相当于直接跨越了两个时代——从黑白胶片、彩色胶卷、彩色CCD,直达彩色CMOS,就像西藏直接从农奴社会直奔社会主义,跨越不可谓不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