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恋器材的艺术家

    contax tix

    很多艺术家都有癖好,有的迷恋情色,有的迷恋收集,而且总是换来换去,从不停止,他们需要持续不断的刺激才能产生灵感。而摄影师迷恋的东西要简单的多——器材。

  • 街头摄影街拍之眼

    leica m2 + summilux m35 1.4 v1 圣光

    睡梦中会闪现很多街头摄影的神奇灵感和完美计划,可到了白天便脑子空空,似乎能记起的只剩下不切实际的愚蠢。走在街上,灵感和计划毫无用处。似乎街头摄影,重要的,只是睁开眼睛。

  • 我们这一代

    leica m2 + summilux m35 1.4 v1 圣光

    那次我们到这个新开的中信书店,帅哥很喜欢肖全的《我们这一代》,当场决定要拿下,原价哦。虽然前不久刚办的会员卡,可是还不到打折的积分啊,没事,买了这本就够积分了。

    额,果然,太好了。原来,我们这一代是不在乎打折的,想想那些双十一、618、等狗屁促销还当成了盛大节日,真是可笑,为了一点折扣耽误大把时间。打折,哼,无聊的心理游戏。我们这一代就得这样,拒绝廉价经济,逛书店,任性买。

  • 没有真实

    leica m3 + summicron m35 f2 v1 八枚玉

    没有照片是真实的,怪别人用photoshop修片? 那是视觉上的再处理。想想你脑子里的往事,是不是也都经过思维处理了?对个人而言这世上真实有多少?

  • 谁说胶片落后了?

    谁说胶片iso太低了?

    胶片的颗粒是图像的组成部分,而数码的颗粒是噪点,尽管数码可以模拟颗粒,但远没有胶片来的自然,来的艺术。

    下面这张图只是普通的柯达gold200胶卷,在车厢内也看不到明显噪点,放大看那些胶片颗粒很自然,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胶片原来可以在车厢里面拍哦,要是数码机得提高iso到1600了吧?第二张是放大后的截图,是不是依然很舒服?

    谁说胶片分辨率差了?

    胶片也可以放到很大的哦,只要镜头分辨率足够,135的数码也不过如此嘛。而且胶片的颗粒也不是那么粗糙、那么暴力的,那是后期扫描造成的而已,扫描仪也就能榨出7成胶片的质感吧。难怪有朋友说,十年之内数码还是达不到胶片的质感,他不会碰数码……

    下面这张图是普通柯达gold200胶卷,放大后空调窗都看得清晰无比,是不是很震撼呢?

    看过后是不是有些感慨哦,这只是26块一卷的普通民用金柯达哦,也才扫描4000dpi的分辨率。原来胶卷真的不是落后的产物哦,是很厉害的,而且是很艺术的哦。

    柯达gold200无敌,啊哈哈。

    展示的样张根冲洗、扫描、镜头、光线都有关系,也不是说随便一拍都能那么锐利的,起码lomo相机拍不了太清晰,不过lomo那又是另外一种玩法了。

  • 摆设人生

    康泰时 g1 + g35 f2

    一个镜头最大的失败是跑焦,或者放在橱窗当摆设,嘿,人生也是。

  • 大望路大忘路

    contax g1 + g35 f2

    那次等人,说好在九龙山见,结果拿着相机随着人群上了车,咔咔拍了两张,忘了下车,车开动了也没察觉。忽闻地铁报站到大望路啦,我去,拍着拍着忘了路,赶紧回信儿说,抱歉啊,我大忘路啦。

  • 虚不虚化

    康泰时g1 + g35 f2

    有的人喜欢虚化,那样能体现自己的观点。有些人不喜欢虚化,那样把他的意图暴露无疑。

  • 北京街拍有个规律

    leica m3 + elmarit m28 2.8 v1 九枚玉

    六点早市大爷大妈,八点上班小哥小姐,十点旅人出发到达,十五点叮咣修桥补路,十八点广场起舞,二十二点地铁真挤下班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