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得见的不是音乐

    leica sl2 + r50/2 e55

    那段墙很年代了,周遭都在新建,估计这儿也快了。于是跑到对面,等待行人经过,哈哈,等待的此刻才是感受到摄影快乐的时刻。
    如果摄影是有趣的,那么为什么有人不快乐?若是冲着寻欢去摄影,往往得不到快乐。
    不经意间,那么一个场景,那么一个人,触动了快门的感情,那就离快乐很近了。

  • 马路摊鸡蛋

    leica r6 + r50 f2 e43

    最是人间留不住,水也成冰,气也成冰,都做浮光一略影。
    这原本是冬季早晨,看见一辆车排气筒下的一滩冰。也像马路摊鸡蛋。

  • 张望

    leica r6 + r50 f2 e43

    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总会快速选几个角度,不论选那个角度,最终总会有一个比现在更好的,过多的犹豫没有用。思绪泉涌,时机却飞驰而去,不如当下按下一张再说。

  • 叠罗自行车

    leica R6 + r50 f2 e43

    拍了那么多共享单车,总觉得这个最好,方便与乱像并存。多年后我是否还能记得当时的心情,不觉得难过,却有点暗喜,毕竟碰上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应该愤慨一下,我却没有。但这也不重要,因为乱像和我们的那些小心思一样,都会随我们一起老去。

    leica R6 + r50 f2 e43
  • 来自英国的kentmere 100胶卷

    kentmere 100胶卷的宽容度一般,凯瑞这个也只能算及格吧。但对于i50mm的街拍来说其实已经够了。有时候选个胶卷就是选了个风格,要是所有胶卷都一样,那才没意思呢。据说黄京很喜欢这这卷的颗粒,貌似确实根他的风格很搭。

    颗粒

    谈论黑白胶卷,其实跟冲洗有很大的关系。i50mm说宽容度和反差之类的,其实都是按照我自己的冲洗习惯来说的,与其他胶卷混洗进行的对比。

    不排除有人用这个胶卷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冲出漂亮的灰阶来,但是整体来说凯锐的这个卷确实反差有些大、颗粒有些粗、宽容度不够高。
    用派森冲洗,高光就很容易过了,暗部又太黑。特点是颗粒蛮大,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喜欢它。

    (更多…)
  • 选择的路口

    美能达tc-1

    摄影可以选择模特、可以选择光源,唯独街拍没法选择。就好比我们没法选择自己过什么样的日子。

  • 大师与徕卡之Martine Franck

    Martine Franck是马格南的一位女摄影师,也是布列松的第二任妻子。当年她申请加入马格南还有段奇葩的经历。

    马克吕布邀请Martine Franck的一个同事盖莱克加入马格南,并要他保密。结果这哥们不但没保密,还拉来了两个同事,其中就有Martine Franck。当布列松得知后气愤极了,坚决不同意他们三个加入马格南,并指责这样会搞垮维瓦图片社。后来这三个人经过很多年的辗转努力,才进入了马格南。 (更多…)

  • 使用徕卡R6的一点感受

    徕卡r6

    徕卡r6和6.2非常像徕卡m6。它们都是全机械相机,可以脱离电池工作,工艺水平也很相似,爱起泡的小病也很相似,也几乎是同年生产的。得益于全机械快门、超强的镜头兼容性、小巧的身材、安静的快门、不错的取景器,徕卡r6和r6.2是最受欢迎的徕卡r机身。用m的人提到r系统都很不屑,唯独提到R6时会微微点头。


    徕卡机械设计很拿手,在用料上也是不惜血本, 在旁轴上更是无人能及。但在单反电子化、反光板对焦设计上还是落后了,所以选择了跟美能达合作。这让美能达的一些镜头有了一些德味传言,有么?徕卡自己实际受益匪浅,吸取了R3的精髓,在配合自己的制造工艺,诞生了R3、R4、R5、R6、R7一些列机身,而这个德日混血系统的顶峰,就是R6了,因为这是这几台中唯一的全机械机身。

    (更多…)
  • 潇潇洒洒

    美能达TC-1

    关于摄影的心得,我早就有了。对我而言,成为明星大腕的机会近乎于0,我只能紧紧的抓住相机,除了按下快门,还是按下快门。

    每一次遇到一个拍摄机会,那是世上最奇妙的时刻。我可以拍出清晰的照片,但那已经不是我的任务。

  • 人海中的鱼

    noctilux leica 50 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