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ica m6 + summilux m50/1.4 e46

    老板开瓶农夫山泉,好嘞,他爬山梯子,去取。这是我的臆想。其实我是看到柜门上的“拉”字正印到屁股上,哈哈。有时候我也在想,这种毫无意义的照片到底要不要拍。其实古代很多壁画似乎也没啥意义,那就拍下这个无意义吧。

  • 没人的方向才是我的方向

    leica m6 + summilux 35/1.4 v1

    下了地铁发现一边全是人,另一边没有人,我下意识的走到队尾排着,心想,得几趟车才能上去呢。此时传来:列车即将进展…-单田芳口音的。瞬间让我苦闷的心化解一大半。当我抬头看标识发现自己站错队了。对面没人的才是我的方向。…

  • 关公战交卷

    leica m6 + summilux m50/1.4 pre-asph

    对面的小孩提大刀一路杀来,我拔出相机还击,在大概两米的距离扣动扳机,搜的一声,把他收入相机仓。

    生活就是这样,它老远就观察着你,瞄准着你,啪的一声,决定性擦肩而过。

  • 胶片摄影为什么一定要学会估焦和估光

    第一,会了估焦后,一大批便宜好用的相机将扑面而来,顶级成像,白菜价钱。比如minox,禄来35,奥林巴斯xa1,等等一千块,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更能低价买个取景器坏了的徕卡盲拍。

    第二,会了估光,那些测光报废的机器也能低价收来,本来就要扣掉电池,这下省事了。

    第三,体会真正的徕卡精髓。徕卡原型机从诞生就是估焦估光的。后来的虽然断断续续加了测光和对焦,所有镜头依然同时刻有精准的精深标尺。人本来就是裸眼取景嘛,摄影裸眼才更接近真实,才更接近摄影的精髓。

  • 大师与徕卡之Jean-Pierre Laffont让·皮埃尔·拉丰

    Jean-Pierre Laffont

    20世纪,在数码还没有占绝对优势的年代,有很多图片社—玛格南(Magnum)、伽马(Gamma)、西帕(Sipa)、西格玛(Sygma)等。Jean-Pierre Laffont让·皮埃尔·拉丰是伽马(Gamma)、西格玛(Sygma)首批摄影师。

    可见这哥们儿有多痴迷图片事业了吧。Jean Pierre Laffont,1935年1月29日生于阿尔及利亚,1959获得硕士学位的艺术和摄影照片学校。科班出身啊。后来着哥们跑到美国,拍时尚跟新闻照片,作为一个摄影记者,他覆盖了60年代美国各种事件,如民权运动、种族骚乱、越南战争、政治运动、和平运动、奥运会、白宫等。 (更多…)

  • 未来是大师

    leica m2 + summilux 50/1.4 e46

    很多人批评我们崇拜摄影大师的行为,我对批评表示反抗,如果一个年轻人拿着相机,没有了对摄影大师的那份崇敬,是一件多么凄凉的事情啊。

  • 地铁里的距离

    leica m6 + summilux 35/1.4 pre-asph圣光

    有些人不用说话,光看那脸就很有味道,地铁里可以让人与人更近的观看,可以说这是地铁摄影的独特魅力。

  • 万圣书园

    leica m6 + summilux 50/1.4 e46

    清华大学南边有个万圣书园,面积不大,里面的书却很多,而且都是比较有意思的。原来这个书店历史悠久,不只是买书的商店。抬头看看标语:通过阅读获得解放!对,于是我买了几本摄影书。我是通过照片来阅读的人哦。

  • 人多拥挤请往地铁两侧走

    leica m6 + summilux 50/1.4 pre-asph

    我总抱怨地铁拥挤,有时候我发现其实并不是人多,而是选错了车厢。越是着急越容易扎堆,慢悠悠就轻松很多。街拍也轻松很多。

  • 街头摄影才是摄影灵魂

    leica m2 + summicron 50/2 rigid

    我们很少直勾勾的看人正面,往往拍很多背影。直面人也许显得过于冒犯了,其实人呀,是更喜打量陌生人的,拍下来慢慢看,不冒犯别人,又满足自己。街头摄影才是摄影的灵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