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3ultra不只是徕卡summicron镜头

小米13ultra

摄影这东西,总能让人穿越回忆。翻看大学时的照片,真好,那时候日子总是那么长,云总是那么远,每天都是彩色的。那时候的小米手机就像我们组装电脑那样,追求的就是性价比。这一晃,自己也一把年纪了,也玩徕卡了,而小米也随着我们“高大尚”起徕了。特别是今年发布的小米13ultra,它可不只是徕卡summicron镜头那么简单。

小米13 ultra

小手柄,大支点

我不认为给手机配手柄是偏执,恰恰相反,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却是一种无心。而这无心却很可能有大用,手柄虽小,它却是撬动手机摄影的一个重要支点。可以预见,未来蓝牙手柄将会是贴膜、手机壳之外的第三大手机配件。会有很多副厂跟进开发蓝牙手柄哦。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哦,最早做相机外挂手柄的,就是徕卡哦。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盲拍不瞎,瞎拍才盲

在小米13ultra手机中内置街拍模式,真的是神来之笔。这绝不是华而不实的噱头,对我来说自动对焦才是一种搪塞,对于我这个徕卡m用户,没有手动盲拍,就不叫街头摄影哇。很多时候呀,我盲拍才拍得出感觉哦。正经八百的对焦反而不知所措。是的,我“盲拍不瞎”,相反“瞎拍的才盲”。在0.6米时,正好是伸出胳膊能碰到的距离,盲拍就行啦。1.2米正好是餐厅对面相向而坐的距离哦,也很好把握啦。对于手机来说,5米以外想拍虚都难。徕卡拍立得也是内置估焦的,没有估焦怎么叫徕卡呢?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卡在一起,就不会分开了

有些人,你从背影也能一眼认出他。小米13ultra影相配件里的转接环,这种卡榫结构,我一眼就认出来了。也许没几个人知道,镜头与机身的卡榫结构也是徕卡发明的哦,是徕卡m3首创,如今的单反微单沿用至今。小米13ultra影相配件里的转接环,采用这种卡榫结构,即致敬经典,又比螺纹实用,值得点赞。转接环的白点,对准机身的红点,一拧就卡住了,非常完美。不用心,是做不到这点的哦。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饰皮,朗朗阳光下的一方清凉

“你看那儿,小米13u”,嘿,没想到这十里繁华长街上,绿色饰皮的小米却引来不少目光,辨识度很高哦,他们竟然忽略了斜挎的黑色徕卡……。其实,相机中间有一层饰皮的设计也是徕卡首创哦,想不到吧。无论是从实用角度还是美观角度,小米13ultra这春天的墨绿色饰皮,就像朗朗阳光下的一方清凉。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徕卡,神似胜过形似

小米13ultra并没有完全照搬徕卡的造型,因为那样会显得没有创意,甚至失去自我,神似胜过形似,摄影之路漫漫,不可迷失自我。比如镜头“金圈”的概念就不是徕卡的,软件转盘操控设计也很小米,摄影壳子边的阻尼颗粒也不是徕卡元素。不过,从整体造型、使用体验来看,理光gr或许将要面临挑战了……

不要连拍,花瓣散了一地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从一堆连拍照片里扒出一张最好的 —— 这,不是我的风格。小米这块手柄按的时间长一点,就会触发连拍。删照片非常浪费时间。生活容不得我们慢慢打量,错过也是摄影的一部分。徕卡M数码相机也没敢省去单拍、连拍的切换钮。因为,大师不用连拍。我在小米13ultra上没找到关闭连拍的地方。虽然说连拍是技术的进步,但对我这种不用连拍的人来说,就是麻烦了,我更喜欢一片在手,而不是花瓣散落一地。建议,小米增加一个设置,可以选择单张、3张、多张连拍设置,那就更“徕卡”,更“大师”了,哇嘻嘻。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徕卡summicron镜头

当然,不能跟徕卡的m口全画幅summicron比啦,哇哈哈,但是它这色彩,发给人看,都说“徕卡镜头色彩真好!”。关于镜头,以后再有时间说啦……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小米13ultra + leica summicron变焦镜头

佳能旁轴canon L1简介 1957年

L1与VT Deluxe同时上市。顶部的进片拨杆取代了底部的卷片扳手。不带自拍机。因为机身没有伸出部分,因此外观设计非常简洁。

早期相机的快门布帘后来被薄不锈钢幕帘取代,耐久性以及对阳光直射入镜头造成的针孔灼烧的抵抗性都大大提高。

上市时间1957年5月
原始价格87,000日元 (带50mm f/1.2),
48,000日元 (机身)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1.2, 50mm f/1.8
镜头卡口双轴、横走式布帘焦平面快门。单轴旋转转盘,可选T、1、1/2、1/4、1/8、1/15和1/30秒;单轴旋转转盘(带指数标记),可选X、B、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配备快门安全锁。
闪光同步焦平面、M-F和闪光同步(通过拨杆切换同步触点,边侧带卡口座)。
取景器集成了逆伽利略式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可旋转以设置三种放大率。附件靴的视差校正针与镜头伸缩联动以调整附件取景器。
胶卷安装 &
进片
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顶部进片拨杆进片(单冲程或局部冲程)。
计数器在内置窗口中手动设置39到0。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折叠式手柄
尺寸及
重量
约145 x 76 x 34 mm,约915 g (包括50mm f/1.2)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

佳能旁轴canon VT简介 1956年

从Hansa Canon开始的20年内,胶卷都是通过相机底部装片(如旧式徕卡相机)。VT是佳能第一款通过旋开相机后盖装片的相机。虽然是IV系列的后续机型,名称中包括“V”,但是它却带来一种新的概念-内置自拍机、新的三档取景器和一个卷片扳手。取景器放大率可设置,以适应广角35mm镜头。单向反光棱镜具有高反光性的金色表面,使取景器亮度为之前的约2.5倍。胶卷通过相机底部快卷扳手进片,取代了顶部旋钮进片。这是VT与其他相机的不同之处。“VT”中的“T”表示“扳手”。

上市时间1956年8月
原始价格115,500日元 (带50mm f/1.2)
82,000日元 (带50mm f/1.8)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1.2和其他
镜头卡口螺纹卡口
快门双轴、横走式布帘焦平面快门。单轴旋转转盘,可选T、1、1/2、1/4、1/8和1/15秒;单轴旋转转盘(带指数标记),可选X、B、1/30、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带内置自拍机和快门安全锁。
闪光同步焦平面、M-F和闪光同步(1/50秒同步速度)。相机侧面带卡口端。
取景器集成了逆伽利略式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可旋转以设置三种放大率。35mm镜头约0.4倍放大率,有效基线约17.2 mm;50mm镜头约0.72倍放大率,有效基线约31mm。RF位置约1.4倍放大率,以约60mm基线对焦。附件靴的视差校正针与镜头伸缩联动以调整附件取景器。
胶卷安装 &
进片
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底部扳手进片(单冲程)。也提供旋钮进片。
计数器在内置窗口中手动设置39到0。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弹出式倒片旋钮
尺寸及
重量
约144 x 81 x 36 mm,约815 g(包括Canon 50mm f/1.8)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

佳能旁轴canon L2简介 1957年

这是一款VT型相机,进片拨杆位于相机顶部。最大快门速度1/500秒,自拍机外置,闪光灯仅焦平面同步。一款经济实用的相机。

上市时间1957年3月
原始价格67,000日元 (带50mm f/1.8)
56,000日元 (带50mm f/2.8)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1.2,50mm f/2.8
镜头卡口螺纹卡口
快门双轴、横走式布帘焦平面快门。单轴旋转转盘,可选T、1、1/2、1/4、1/8和1/15秒;单轴旋转转盘(带指数标记),可选B、1/30、1/60、1/125、1/250、和1/500秒。
闪光同步焦平面同步(可与卡口端直接同步)。
取景器集成了逆伽利略式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可旋转以设置三种放大率。
胶卷安装 &
进片
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顶部进片拨杆进片(单冲程或局部冲程)。
计数器在内置窗口中手动设置39到0。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弹出式倒片旋钮
尺寸及
重量
约143 x 76 x 34 mm,约530 g (机身)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

佳能旁轴canon VT DELUXE简介 1957年

VT的豪华版。相机后盖有一个安全插销以防被意外打开。新的倒片手柄使倒片更加简单快捷。相机也兼容专用胶卷盒。由于生产率的提高,50mm f/1.2快速镜头的价格下降了约35%。配备此镜头的相机售价是97,000日元。取景器棱镜的金色表面后来被银色取代。

上市时间1957年5月
原始价格97,000日元 (带50mm f/1.2),
58,000日元 (机身) * 50mm f/1.2镜头的售价从60,000日元大大降低到39,000日元。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1.2, 50mm f/1.8
镜头卡口螺纹卡口
快门双轴、横走式布帘焦平面快门。单轴旋转转盘,可选T、1、1/2、1/4、1/8和1/15秒;单轴旋转转盘(带指数标记),可选X、B、1/30、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带内置自拍机和快门安全锁。
闪光同步焦平面、M-F和闪光同步(通过拨杆切换同步触点,边侧带卡口座)。
取景器集成了逆伽利略式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可旋转以设置三种放大率。附件靴的视差校正针与镜头伸缩联动以调整附件取景器。
胶卷安装 &
进片
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底部扳手进片(单冲程)。也提供旋钮进片。
计数器在内置窗口中手动设置39到0。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折叠式手柄
尺寸及
重量
约144 x 81 x 34 mm,约985 g (包括50mm f/1.2)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

佳能旁轴canon L3简介 1957年

这是一款L2型相机,不带闪光灯同步。机身仅售32,000日元

上市时间1957年11月
原始价格48,000日元 (带50mm f/2.8),32,000日元 (机身)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2.8
镜头卡口螺纹卡口
快门双轴、横走式布帘焦平面快门。单轴旋转转盘,可选1、1/2、1/4、1/8和1/15秒;单轴旋转转盘(带指数标记),可选B、1/30、1/60、1/125、1/250、和1/500秒。无自拍机。
闪光同步无(卡口座的插孔被封住)。
取景器集成了逆伽利略式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可旋转以设置三种放大率。附件靴的视差校正针与镜头伸缩联动以调整附件取景器。
胶卷安装 & 进片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顶部进片拨杆进片(单冲程或局部冲程)。
计数器在内置窗口中手动设置39到0。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弹出式倒片旋钮
尺寸及
重量
约143 x 76 x 34 mm,约530 g (机身)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

佳能旁轴canon vl简介 1958年

VL与之后的VT Deluxe一样,使用银色单向反光棱镜。银色表面比金色更容易看清取景器中的图像。Canon VL有时也称为VTDM,但是VL顶部有一个进片拨杆,而VTDM则是底部有一个卷片扳手。VL是V系列的高级相机。

上市时间1958年3月
原始价格89,000日元 (带50mm f/1.2)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1.2
镜头卡口螺纹卡口
快门双轴、横走式金属幕帘焦平面快门。单轴旋转转盘,可选T、1、1/2、1/4、1/8、1/15和1/30秒;单轴旋转转盘(带指数标记),可选X、B、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配备内置自拍机。
闪光同步焦平面、M-F和闪光同步(通过拨杆切换同步触点,边侧带卡口座)。
取景器集成了逆伽利略式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可旋转以设置三种放大率。附件靴的视差校正针与镜头伸缩联动以调整附件取景器。
胶卷安装 &
进片
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顶部进片拨杆进片(单冲程或局部冲程)。
计数器在内置窗口中手动设置39到0。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折叠式手柄
尺寸及
重量
约145 x 76 x 34 mm,约940 g (包括50mm f/1.2)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

佳能旁轴canon vl2简介 1958年

VL的经济版相机也同期上市。最大快门速度为1/500秒,倒片旋钮代替了手柄。

上市时间1958年3月
原始价格69,000日元 (带50mm f/1.8)
58,000日元 (带50mm f/2.8)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2.8, 50mm f/1.8
镜头卡口螺纹卡口
快门双轴、横走式金属幕帘焦平面快门。单轴旋转转盘,可选T、1、1/2、1/4、1/8、1/15和1/30秒;单轴旋转转盘(带指数标记),可选X、B、1/60、1/125、1/250、1/500秒。配备内置自拍机。
闪光同步焦平面和闪光同步(自动切换式同步触点、1/55秒闪光同步、边侧带卡口座)。
取景器集成了逆伽利略式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可旋转以设置三种放大率。附件靴的视差校正针与镜头伸缩联动以调整附件取景器。
胶卷安装 &
进片
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顶部进片拨杆进片(单冲程或局部冲程)。
计数器在内置窗口中手动设置39到0。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弹出式旋钮
尺寸及
重量
约143 x 76 x 34 mm,约940 g (机身)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

佳能旁轴canon vi t简介 1958年

佳能第一款配备非旋转快门速度转盘的相机,具有以2倍增量递增的均匀间隔快门速度值。 取景器放大率可以设置为约0.65倍(35mm镜头)、约1倍(50mm镜头)和约1.55倍以辅助对焦。取景器还有亮线取景框以适合50mm和100mm镜头。自动视差校正。

对于35mm和50mm以外的镜头,相机专门配备了一个通用取景器连接到附件靴上,(通过附件靴的视差校正针)上下移动进行视差校正。闪光灯具备焦平面、M、F和闪光同步(1/55秒)。

上市时间1958年9月
原始价格99,500日元 (带50mm f/1.2、佳能测光表、胶卷盒、相机套)
52,500日元 (机身)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1.2和其他
镜头卡口螺纹卡口
快门双轴、横走式金属幕帘焦平面快门。单轴非旋转转盘,可选X、B、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配备内置自拍机。
闪光同步焦平面和闪光同步(自动切换式同步触点、1/55秒闪光同步、边侧带卡口座)。
取景器集成了逆伽利略式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可旋转以设置三种放大率。35mm镜头约0.65倍放大率,有效基线约28mm。50mm镜头约1.0倍放大率,有效基线约43mm。Mg位置约1.55倍放大率,以约65.5mm基线对焦。具有内置自动视差校正功能以及50mm和100mm镜头的投影框。附件靴的视差校正针与镜头伸缩联动以调整附件取景器。
测光表读取光圈所使用的硒光电管与快门速度转盘联动。(ISO 100时)测光范围在EV 10 – 19(高)和EV 4 – 13(低)之间切换。由于连接了低光增益器,测光范围可达EV 2。
胶卷安装 &
进片
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底部扳手进片(单冲程)。也提供旋钮进片。
计数器从0到40计数,当相机后盖打开时,计数自动清零。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折叠式手柄
尺寸及
重量
约144 x 81 x 34 mm,约995 g (包括50mm f/1.2)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

佳能旁轴canon VI L简介 1965年

除用顶部的拇指推杆代替底部卷片扳手外,VI L与VI T基本相同。VI L比VI T矮5mm,更易携带和操作。顶部的进片拨杆很受欢迎,VI L的产量和销量都超过了VI T。

在高端相机市场,VI L一直是人们追求的高品质相机。

上市时间1958年9月
原始价格91,500日元 (带50mm f/1.2、佳能测光表、胶卷盒、相机套)
79,800日元 (带50mm f/1.8、佳能测光表、胶卷盒、相机套)
类型35mm焦平面快门测距联动相机
图像大小约24 x 36 mm
普通镜头Canon 50mm f/1.2和其他
镜头卡口螺纹卡口
快门双轴、横走式金属幕帘焦平面快门。单轴非旋转转盘,可选X、B、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和1/1000秒。配备内置自拍机。
闪光同步焦平面和闪光同步(自动切换式同步触点、1/55秒闪光同步、边侧带卡口座)。
取景器集成了逆伽利略式取景器的双像重合测距仪,可旋转以设置三种放大率。35mm镜头约0.65倍放大率,有效基线28mm。50mm镜头约1.0倍放大率,有效基线约43mm。Mg位置约1.55倍放大率,以约65.5mm基线对焦。具有内置自动视差校正功能以及50mm和100mm镜头的投影框。附件靴的视差校正针与镜头伸缩联动以调整附件取景器。
测光表读取光圈所使用的硒光电管与快门速度转盘联动。(ISO 100时)测光范围在EV 10 – 19(高)和EV 4 – 13(低)之间切换。由于连接了低光增益器,测光范围可达EV 2。
胶卷安装 &
进片
开启相机后盖,将胶卷插入卷片轴。使用相机顶部的进片拨杆进片(130单冲程或局部冲程)。
计数器从0到40计数,当相机后盖打开时,计数自动清零。提供进片和倒片状态指示。
胶卷倒片折叠式手柄
尺寸及
重量
约144 x 76 x 34 mm,约940 g (机身)

资料收集自佳能官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