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一定要多思考光线和构图” ,哈哈,别胡扯了,在街头摄影中想好了再拍估计啥都拍不到了。是谁说过那么一句,摄影是要用身体去拍照的,不是眼睛、不是脑子,而是移动着的身体。
前方的女孩抱着一个大箱子走来,似乎有些痛苦,又带着幸福。也许箱子里是公司发的过节礼品呢?这些都是现在才想的,拍摄时并没有过脑子啦。
嘻嘻,回答下打赏朋友的问题。
1、徕卡自拍闪光灯。灯这方面没有玩过,没法回答您囧。
2、电影卷。有朋友陆续送过一些电影卷,一直冰箱冻着~,因为冲洗可能费事,就一直没用。
3、36元黑白足够了,哈哈,发现富士AcrosⅡ 36张100度才29,哈哈。
一部德国间谍剧,很有看头。里面多次出现徕卡相机的身影。当然了,都是用于间谍拍摄。很多电影电视剧里出现的相机都是穿越的,动不动就把徕卡m相机穿越到二战里面去。好在《巴比伦柏林》这部剧没有穿越,没有让徕卡m3穿越到魏玛政府时代。里面出现的机身是徕卡i型type-c,符合时代背景,镜头leica elmar 5cm 3.5,其中飞机上拍摄应该是镜头没有拉出来,否则就是leica elmar 3.5cm 3.5饼干头。
另外出现了一台微型蘑菇头相机,不知道具体型号,有知道的可以发邮件告知哇,嘻嘻。这部剧的细节处理还是相当到位的。
那天光线特别好,拨开雾霾见太阳。行人在马路上穿行还有些不适应了,我也有些不适应了。侧逆光,拍了一张,竟然还有眼神光,没想到早期过度版圣光抗炫光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啊。
这样的大逆光,暗部有过渡,亮部不死白,竟然眼神光都还在,哈哈哈。要知道,街头摄影捕捉到眼神光还是很难的哦,毕竟自然光不像影棚,是无法控制的。一张街头抓拍,只需要眼神就可以说明一切了~
前方走来一位女士,一手抱着纸袋、一手抓塑料袋,满心欢欣,我也满心欢喜,于是拍了一张。因为近期我一直在想纸袋包装的问题,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包装都是用蜡纸、牛皮纸,那种哗啦啦的声音总能让人满心欢喜。那时候我不喜欢纸包装,而是喜欢纸里包的面包,现在反过来了,我更喜那包装纸多一些了。似乎本末倒置了哦。
也让我联想到摄影和相机,起初我并不喜欢摄影,而是喜欢相机,后来不喜欢相机了,喜欢摄影了。真的么?说反了吧。
见到纹身的人总要多留意一下,因为我觉得在身上雕刻一个印记,跟一辈子,实在是一个不小的事情,就像名字,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一辈子的logo。对我来说一辈子的事情就是街头摄影,就是用徕卡,跟纹身似乎是一样一样的,是可以跟一辈子的。
很多人说自己爱上徕卡了,我很是怀疑这种爱,爱上它你得先习惯它,一辈子,就像纹身,也不存在升级换代,它一辈子都是那个样子,都是那个用法。相机是给自己用的,不在乎别人的看法,街头摄影也是给自己看的,别人看不看,谁看,那是由别人自己决定的。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我给自己纹上了leica和街头摄影的纹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