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能留住青春,为了青春我从没厌倦自拍。青春就是要对未来有激情,未来是什么?我不知道。
标签: 35mm
KFC不肯放假
春节长假几乎99%的饭馆放假,想找个地方吃饭,发现肯德基不肯放假,进去一看,哇塞人还真不少呢。吃饭用筷子才是最科学的,双手捧汉堡啃,真的很残忍,很原始,很落后,想腾出一只手拿相机都不行。
为什么语言影响摄影风格?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摄影”的语言不同,导致思维不同,思维不同造成风格不同。
英语里photography是由photo和graphy组成的。photo是照片,graphy是记录,合起来就是照片记录。这个词语显得好没深度,好表面啊,摄影就是“照片记录”。但是这个描述却更有包容性,你可以把追逐光线、记录平凡……统统都叫照片记录。所以欧美国家的摄影更偏向档案记录。(俄语фотография法语photographie德语Fotografie同理,都是“照片”+“记录”)。
日本人管摄影叫写真。这个词语满精神化的,也是单纯的理想主义。写下真实,多么美好,多纯粹的理想啊。所以日本的摄影往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真实,而不是档案记录,也不是刻意制造美景。所以他们的摄影师,往往都在精神上有种裸露的坦诚。
在中国,摄影这个词语准确的抓住了它的美学精髓。我们对光线对影调的追求绝对属于世界先进行列,民俗摄影、风光摄影,那都是严格控制光影的,为了一个光线可以等数天呢,这些都属于中国特色的摄影。但中国文字包容性很强,只需要在“摄影”前加个词语,就出现了纪实摄影、写意摄影、心境摄影、淘宝摄影……随便你造。
为时间作证的只有摄影
那天在路口遇到这个“2:13”好有创意啊,这不是手机待机画面么。这2分13秒是什么含义呢?穿衣服所用的时间?哈,赶紧拍一张。这个城市有2个理由掳获了街拍者,一是人超级的多,另一是时间疯狂的快。为生活作证的只有时间,为时间作证的只有摄影。
环卫工人没有假期
环卫工人春节不放假,不然烟花包装谁来打扫呢?他们会不会很头疼?电视台采访一个环卫工人问他对放烟花怎么看,他说抬头看……。春节期间,烟花爆后,我久久没有离去,你知道,空气里有种童年的清香。
书店里的长腿人
有时候跟机友出去街拍,聊器材,聊书,就是不聊街拍。是的,聊街拍太俗气了,怎么可以聊街拍呢?不要把街拍当回事儿,要做到无心。去书店是最好的,当然还得是文艺一些的书店好,比如Pageone。你总能找到一些惊喜,比如这两个长腿人。
VANS里的招财猫
我喜欢滑板,尽管我们这里它是青少年的专利。其实不应该这样,滑板跟摄影一样,是一种自由的方式,与年龄无关。激情与自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财富。VANS店里的招财猫让我想笑,于是拍了一张。
为什么不要羡慕在大城市摄影?
很多人抱怨国内不如国外出片,也有人说小城市没有北京上海容易出片,似乎因为自己不在大城市,不在国外就没法摄影了。
曾经,在旅行摄影的讲座上,有个听众激情澎湃,盼望着他下一个旅行会为自己的摄影带来一个崭新的城市。那个人就是我。事实上,每一次旅行,都会带来再下一次旅行的期盼。期盼在另外一个城市,海风吹,心如水,云雾飘荡。
曾经,我以为在北京,主色调是灰色的城市,能拍什么?很是羡慕旅游城市、滨海城市。但后来我发现,摄影并不是要带我去远方,而是让我打开心门欢迎飘泊的自己。无论在哪个城市,你生活的环境都是独一无二的,拍下他们那就是你的摄影,你住的城市越小,往往就越出片,因为没有人拍的与你类似。相反,大城市比如北京的胡同、商业街都拍烂了。那些片子对我来说,就只有测试镜头这一项功用了。
网络上很火的合肥街头摄影师刘涛,就在一个小城市,却拍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国外那个Alec Soth,也是在自家河边搞出了诗意的创作。所以,千万别抱怨自己生活的城市不适合摄影,没准下一个大师就是你呢。
胶卷的青春列车
胶卷进入徕卡车厢,36次看窗户的机会,本次列车就是终点。我熟知快门声,却不知岁月的脚步声。
为什么路人不反感我街拍?
在街拍中,我需要,最隐蔽的伪装,和最暴露的真诚。其实隐蔽与暴露是绑在一起的,像快门与光圈一样,是凝固瞬间的一部分,街拍,不可能不被人发现。没反感,并不意味着没看见。调整好自己,尽量去做到被发现但不被反感,这是街拍的重要组成部分。
1、并非逃避,而是招呼。不要畏首畏脚的跟在别人后面拍背影。要走到面前,别人还以为你是一只飘动的蝴蝶呢。在乎的人就躲开了,不在乎的自然就响应你的召唤了。
2、读懂走过来的人。有些人一看就来者不善,神经紧绷,不懂得读人的街拍者,就跟没有地图的旅人一样盲目,有多少麻烦就埋伏左右。
3、街拍是漂泊者与漂泊者的对话。漂泊与漂泊撞到一起,需要平等的对话,不要变成乌鸦的视野,总是俯瞰城市的污浊。
街拍要做到不被反感,就得跟狗差不多,靠的是鼻子。在街上嗅着味道,如同寻找灵魂,却更虚幻,一个表情、一个神态,它们几乎不被察觉的坚韧的驻扎在每一个普通人身上。谁会反感这样一条执着的街拍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