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leica 135mm f/2.8 Elmarit-M 寻找自我的镜头 V2 1975-1998

徕卡leica 135mm f/2.8 Elmarit-M

135mm一般在徕卡M机上很少见,用的人并不多,用旁轴的几乎都是在追求轻便隐蔽,或者追求超大光圈,或者追求极致虚化。哈,最后这一点,135mm还真能满足你。用不用135mm与用不用旁轴,并不存在逻辑关系,徕卡最便宜的虚化工具就放在那,现实是合理的,价格是合理的。

继续阅读徕卡leica 135mm f/2.8 Elmarit-M 寻找自我的镜头 V2 1975-1998

走来走去的刘涛原来去了纽约

leica summilux 35 1.4 pre-asph 徕卡圣光

才听说,《走来走去》的摄影师刘涛去了纽约拍照。有些意外,也有些似乎在情理之中。说实话,国内的摄影圈实在不好意思多说。并不是说国内高人太少,而是观众太少。一提起摄影,似乎就是与旅游、比赛、器材挂钩,但这些仅仅是最表层的东西。国内摄影我觉得反而风景还算是一个特色,至少代表你去过,拍了一张技术型好照片。而一说抓拍,都是抓猫、拍娃、还有下象棋的大爷……。不是说这些不好,而是这些都是太肤浅了哦,我怎么知道肤浅呢?因为我刚开始摄影就拍过这些哦,不是过来人,怎知它肤浅呢,嘻嘻嘻嘻。

你拍啥,想干啥,我都看的一清二楚,嘻嘻嘻。稍微能让人会心一笑,“嘿,原来还可以这样看”,这种照片实在太少了,这也是大师与烦人的区别哦。我不是说自己是大师,但至少我们知道透过摄影,也是可以领悟一些哲理的哦,无论是对空间的思考,还是对时间的思考,甚至是对平行宇宙的思考,都至少能让你停下一秒思考一下。让你停下思考一下,你就多一分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这种喜悦是最高级的喜悦。这也是好摄影作品的特点哦,当然也是好歌曲的特点,不然怎么那么多人喜欢刀郎呢?不是单单好听,而是听过之后,多一份思考,自己就更像自己了。在说到刘涛去纽约,我觉得挺好,因为摄影,他拍的太好,咱这儿的观众太少。但我觉得未来对摄影的欣赏水平00后有戏。

摄影的思维不是光看画册,看照片就可以的。你们不要以为刘涛就是大街上拍,人家是看过很多摄影文化书籍的,文字的,不是那种教你如何摄影的文字,而是跟你讲摄影心得的文字,不是获奖心得,是通过摄影对人生的思考,通过人生对摄影的思考。总之很多摄影师以为刘涛就是有时间拍照,运气好,从来没看到人家看书学习和思考,而那些才是他成为他的根本原因。多说一句,摄影师们,有几个看过纯文字的摄影书?脑子空空的,拿个徕卡也拍不出个所以然来,哇嘻嘻嘻!

徕卡m3单拨双拨编号版本特征

徕卡m3的编号版本很多,过去很多人总结过一些经验,甚至也有爱好者出版的书籍。但是有时候对于编号界限的划分大家彼此之间也有一些出入,而我也遇到过并不在他们经验内的版本,可谓是版本众多,以至于根本不知道谁说的是对的。但是这些编号特征,依然可以做为参考依据。

徕卡m3单拨双拨编号版本特征

1、单拨、双拨分界线。徕卡m3编号919251之后由双拨变成了单波。双拨的扳手比单拨短。其中早期徕卡m3回片钮中心有一个红点,常见于单拨机身,中后期改为2个红点,单拨双拨都有。

2、景深预览指示图。徕卡m3单拨版本的取景器具有景深预览指示图,就是对焦中心黄斑有上下两个凸起,分别代表50mm镜头光圈f16和f5.6下,叠影进入这个范围都可以清晰。

大师与徕卡之 Frank Horvat 弗兰克·霍瓦特

大师与徕卡之 Frank Horvat

看就会爱上了他的作品

看弗兰克·霍瓦特 Frank Horvat的作品总会给人一种放松而又疏朗的感觉。无论是商业作品,还是街头作品,都散发着一种欣喜和乐观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不是依靠干净的背景、讲究的环境而搭建的,而是捕捉到了人物闪亮的某个瞬间。他不像其他摄影师那样拍的令人惊奇,也不像有些摄影师那样拍的严肃,简单的说,一看就会爱上他的作品。

大师与徕卡之 Frank Horvat

不好定义的摄影师

通过一两句话,或者一篇文章就介绍Frank Horvat,我觉得是很难的,因为它是时尚摄影师,同时在街头摄影领域也很有造诣,同时又因为拍摄夜店女郎而闻名。有时候摄影师也不知道怎么就成了自己。

大师与徕卡之 Frank Horvat

长寿的黑白摄影师

通常来说喜欢黑白摄影的人都有些极端,要么是看不开的极端,要么一切都看开的极端,对于后者,往往是个长寿的摄影师。Frank Horvat拍摄了大量黑白照片,同时也拍摄了很多彩色照片。但从他的黑白照片里我看到的更多还是“看开”,没有过分的执拗感,都是自然中散发着一种乐观的恬淡。这也许就是他长寿的秘诀吧。

大师与徕卡之 Frank Horvat

手持徕卡怎能不自拍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开朗的人哇。也应该是个很自恋的人哇,手持徕卡没少自拍哦。轻松写意,原来意大利人也喜欢徕卡哇。

目测他的器材有:
徕卡m2+summicron 50 f2 +外置取景器
徕卡m3 + summicron 50 f2
黑漆徕卡m2 + summicron 50 f2
大师与徕卡之 Frank Horvat
大师与徕卡之 Frank Horvat
大师与徕卡之 Frank Horvat

街头摄影的故事感比精确对焦更重要

leica m3 + summicron m90 f2 e55

街头摄影的故事感,挺难的。窄窄的台阶上有层厚厚的冰,下去的人要小心翼翼的。而此时又有路人进入了画面,两个人物的对比更容易有故事感,于是来不及精确对焦,抓拍了下来。我觉得,这一点点“故事感”比精确对焦更重要。

车载欢畅

leica m3 + summcron 35 2 v4 七枚玉

喇叭声响,汽车载着焦急。电话声响,自行车载着欢畅。快门声响,胶片载着影像。一切来的太突然,来不及调整光圈,匆忙中按下快门,虽然曝光过大了,虽然有些模糊了,但这气氛却依然清晰明亮。

一路向北的3个身影

leica m3 + elmar 35 3.5 agfa apx400
leica m3 + elmar 35 3.5 agfa apx400
leica m3 + elmar 35 3.5 agfa apx400

摄影师的影子从画面底下冒出来,我不认为这是瑕疵,相反,这是摄影师对作品的注释。相机放到胸口,太阳抛在脑后,一路向北,天空晴朗。

暗光下的胶片摄影

秋天的十字路口,遇上四面的风,黄昏里闪烁着雨滴的光影。此时,我分开人群,举起相机,三二一,我听到了快门的声音。水洗过的胶片,让那个秋天都变得清晰了。暗光下的银盐,就像傍晚的光,浮在水洼子上,也许这种特质就是胶片摄影吧。

leica m3 + summicron 50 f2 黄玻璃苏米克隆
leica m3 + summicron 50 f2 黄玻璃苏米克隆

徕卡头不光看参数,有时侯科技连狗都不如

leica m3 + m21 2.8 e60

不光看参数

昨天有朋友提到关于徕卡的镜头参数指标,特别是比较知名的Erwin Puts徕卡口袋书。Erwin Puts的书纸制版、电子版、张大《把玩徕卡》内置版等,也都看过。而我实际使用中,很多观点与他并不相同。比较典型的就是徕卡八枚玉、小八枚的观点,很多人的评价差异都比较大。

但是这并不是否定Erwin Puts的成果,因为每个人对镜头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比如知名的网站kenrockwell对徕卡镜头的观点又是另一套标准。我也喜欢看他们的观点。但是,很明显,我的观点与他们有类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因为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Erwin Puts侧重室内实验指标、kenrockwell侧重生活和风景体验,而我侧重近距离全开街头表现。徕卡镜头不是只看参数的。

科技连狗都不如

动物的灵敏度是远远超过当前科技的。再新的科技仪器也没法替代缉毒犬?从某种程度来说——借用一位中医的说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技连狗都不如”。工厂公开的曲线、参数数据,只是人家愿意让你看到的,是给人一个消费的理由。

侠客行

leica m4 + m21 3.4 super angulon 超级安古龙

你就像个侠客,好多年里,你一直风雨无阻的坚持走路通勤。
这早九晚五的时光里,街拍,都弥足珍贵。就这样不停的走。
那天,碰到一个真的侠客,人家跨刀前行,真有种厮杀的气势嘞。
一点狂放不羁,雨似箭,风似刀,笑看人间尘嚣。这才是侠客行,这才是街拍乐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