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拍不光是记录,是人生的一场邂逅。

leica m3 + summilux m35 1.4 v1 圣光

这个小哥全神贯注的神情吸引了我,于是把相机举到胸前拍了一张,因为带着耳塞他应该听不到我的快门声音。过了一会他靠在对面门上,看着我的相机,后来他实在忍不住开始跟我聊起相机来,说这机器真文艺……

街拍不光是记录,是人生的一场邂逅。

刚才他看了网站,悄悄说,我也偷拍了一张你的相机……

都是水贼,就甭使狗抛了……

手机拍摄 模拟胶片

开创者传说徕卡leica M3布道者

开创者传说

leica m3 + elmarit 28 2.8 v1 九枚玉

每个时代都有一款伟大的产品被创造,不是因为这个品牌叫徕卡,而是来自设计师的智慧,来自摄影师的自然选择。M3的卡口式换镜头设计,开创了又一个胶片相机的先河。生而智慧者,绝不惧怕停产,这个型号终止了,而它的经典和声音,却永流传。最终为了“讨好专业摄影师”,徕卡在推出了具有快速上卷、快速过片、快速回片的M4取代了M3和M2。再往后的型号已经达不到m3的制造水准。

继续阅读开创者传说徕卡leica M3布道者

为什么摄影可以永恒?

leica m3 + super angulon m21 3.4 超级安古龙

那时国贸新楼还未建成,是个阴天,远处的楼雾蒙蒙的,隐隐约约,依稀可见。 正前方走来一老一少,这似乎有种联系,联想到了几代摄影人的事情。画面里的影像是永恒的,而真实的人是短暂的,到底哪个才是真?佛说一切都是虚无的不是真实的。

为什么影像可以永恒?那么只要有光,它就存在。光是一种摸不到的波,图片又是什么?是摄影师的思维么?至少有一部分是的。原来思维也是可以存储而且是永恒的。原来古人的思维一直与我们同在啊。

黑白摄影是童蒙

leica m3 + super angulon m21 3.4 超级安古龙

老电视剧深入人心的角色很多,尽管那时候没有如今的镜头特效,也看得津津有味儿的。现在看电视对画质反而挑剔了,这其实是失去了当年的童懵。童蒙之心对一切都充满敬畏。莫非脑补反而更能激发我们的思考?似乎我们的传统艺术都需要一些脑补,书法,绘画。原来黑白摄影也是一种童蒙。

有时感觉“科技”就是“浪荡公子”

leica m3 + summilux m35 1.4 v1 圣光

最近听说西方科技又推翻了自己,以前说高盐会导致高血压,又说盐太低血压会更高,然后又有研究说要换低钠盐……。不由得联想到了数码相机产业,似乎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他们总是告诉你手上的单反out了、前年的微单out了,要用今年的最新科技才叫摄影。科技啊,对于摄影来说,它就是个浪荡公子,我信你个鬼。

汽车科技也是日新月异,不得了。跟相机一样的。但过去的经典,依然是经典,怎么看也舒服。无论科技怎么发达,它还不是四个轮子一个沙发么。

尽管已经不是胶片时代了,尽管富士又貌似停产了胶片,但依然有人喜欢胶片的味道。也许放下科技,也许才能回到本真。

街头摄影的分量

leica m3 + elmar 35 3.5

有时觉得,摄影不是在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也不是告诉别人自己对摄影有多少爱意,倒是那种抛开意识的小小随性,摄影才有了分量。

路边的桑树接了桑椹,有时落到头上,真想跳起来折它一枝来品尝。也许我的街头摄影就是那一枝香甜吧。

聊聊美乐时minox dcc 5.1复古徕卡M3相机

美乐时minox dcc 5.1

minox dcc 5.1

noctilux 50/1.2的资金迟迟不到位,怎么办?那就先买个minox dcc 5.1。既然搬不来一树花开,那就先拾起两三朵娉婷,风轻云淡,四月天。

话说,90年代末胶片机日薄西山,于是徕卡收购了跟自己性格相似的minox公司。德国公司都喜欢帮助本国企业。如今minox主要生产光学产品,野外相机啊、狙击镜啊、望远镜啊,捎带偶尔做个微缩版相机。起初minix复古微缩相机是110胶卷,后来是小数码,价格都不贵,很多人买来都是当摆设的。其实这小机器还是能玩玩的,毕竟minox是生产间谍机出身的,在小镜头设计上有先天优势。

美乐时minox dcc 5.1

多少像素是多

300万像素就已经满足一般电脑上看了。康泰时sl300r就是300万像素,实际成像不比号称千万像素的手机差啊。毕竟蔡司的镜头在那放着呢,弥补了二十年前的数码技术。打印7寸照片也毫无压力,我试过的。徕卡的digilux2也才500万像素,可惜个头大了点。所以minilux dcc 5.1 的300万像素还是够用的,数码差值到了500万像素。打印也是足够了。

继续阅读聊聊美乐时minox dcc 5.1复古徕卡M3相机

徕卡summicron-m 90mm f/2 第二代 E55使用感受

徕卡summicron-m 90mm f/2 第二代 E55 + leica m4

起源

由于一代summicron 90mm镜头太大,一直也不受市场青睐,Walter Mandler很生气,于是发奋设计了第二代summicron 90mm f/2,这下牛了,从1980到1998年二十年不变的光学设计。足见这只E55版本镜头在历史上的地位。以至于后来用了ASPH和APO双非的90mm镜头,也没能继续缩小体积和重量。所以很多人愿意选择E55版本。
继续阅读徕卡summicron-m 90mm f/2 第二代 E55使用感受

徕卡leica Elmarit 21mm f/2.8 pre-asph E60使用感受

徕卡leica Elmarit 21mm f/2.8 pre-asph E60
50mm可靠,35mm得力,28mm轻快,21mm……哇惊喜,21mm像少年一样亢奋、充满活力。每扩广一次焦距就挑战一次心理承受力。

曼德勒博士设计

曼德勒博士设计的头都有这种迷人的感觉。他设计的第一代35 2,也就是八枚,曾经被摄影师抱怨锐利的像日本头。后来的设计都是最大光圈很艺术,其他光圈很锐利。这也是我喜欢曼德勒设计的这只m21 2.8的原因。

leica m4 + elmairt m21 2.8 e60
leica m3 + m21 2.8 e60

太广确实不容易控制

徕卡leica Elmarit 21mm f/2.8 pre-asph E60

广角容易收取更多无关的风景,就像21岁的年龄很容易想的太多,怎么办?看来只能把景深指针放到0.7米位置,把相机收到右肩平齐,如果伸出胳膊就能碰到对方肩膀了……咔咔咔咔……在路上摇晃、摇晃、摇晃……  

有冲击力

徕卡leica Elmarit 21mm f/2.8 pre-asph E60

0.7米?太危险了……收到1米吧。可是反而不如0.7米时更隐蔽,1米容易吸引眼神,特别是带着遮光罩的M21 2.8 E60。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多一些眼神,多一些风景,出片不再像大头照了。21mm在1米的取景范围更像是35mm在2.5米的取景范围,可是21能够拉开主体与背景的距离,比35mm放入更多的背景,这确实有冲击力。

继续阅读徕卡leica Elmarit 21mm f/2.8 pre-asph E60使用感受

详谈徕卡超级安古龙 leica Super-Angulon 21mm f/3.4

leica m6 + leica Super-Angulon 21mm f/3.4

在21mm中,超级安古龙是公认的最有味道的21mm镜头。然而成色好的并不多见,因为整体数量也不多。听朋友们说玩广角不体验一下,总会有遗憾,Super-Angulon 21mm f/3.4跟m21 2.8 e60是完全不同的风格,色彩上浓重而不艳俗,在黑白上有历史的厚重感。额,貌似这是有态度的镜头啊,其实早就知道额,只是一直错过,还有就是余额宝有些羞涩。做了一个梦,收到一个快递,里面竟然是Super-Angulon 21mm f/3.4,等醒来,门外吹来一阵风。 拿在手里的一刹那,我就投降了,沉甸甸做工扎实,娇小的身材更不可思议。都不敢相信这是一只21mm的广角,跟徕卡八枚玉差不多大小。

徕卡超级安古龙前传

leica m6 + leica Super-Angulon 21mm f/3.4

一般说21mm超级安古龙缘于施耐德大画幅镜头,想一想,站不住脚。“超级安古龙”并不是光学设计,是超广角的意思。事实上超级安古龙21mm跟大画幅搭不上边,尽管大画幅镜头里有超级安古龙系列,但是最广才到38mm焦距,况且还有镜间快门结构。 仔细查阅了一下施耐德的产品线,不难发现施耐德高端电影镜头Cinegon系列才与超级安古龙有更多的血缘关系。施耐德拥有强大的镜头设计实力,既有顶级的大画幅镜头,又有顶级的电影头,还有太空镜头,产品线之广超乎想象。施耐德电影镜头很早就可以做到0.95的光圈了,而16mm f/1.4已经是很常见的电影头了。看看下面一些电影头,就知道超级安古龙跟谁更像了。没有人能说出真相,但我的真实感受是Super-Angulon 21mm f/3.4源于施耐德电影头。  

徕卡跟施耐德有两次联姻,第一次是summarit 50 f/1.5使用施耐德的设计,第二次是超级安古龙直接施耐德设计和生产。超级安古龙21mm f/3.4从1963年到1980年一直没有更新,一直都是施耐德设计生产,直到不得不考虑到测光问题,徕卡才真正自己设计生产。
继续阅读详谈徕卡超级安古龙 leica Super-Angulon 21mm f/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