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器材,感受摄影,感受世界

感受器材,是对物的认知,它的维度是有限的。

感受摄影,是对事的认知,它的维度要比物大的多。

感受世界,是对认知的认知,它是无限的又是多元的。

先对器材有了把控,再延伸到摄影的把控,再到与人世的相融。

器材的本质其实好看清,摄影的本质也不难,最难的还是认知呀。过去3年,把一多半的摄影时间用来研究中医了。至今总算有了一点心得,从起初的盲目迷信,到现在的慎重言语,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人们在生命上的糊涂远远大于选择摄影器材。

有些事不能说的太明白:因为一说出来就是错的,道理是说不出来的:

1、西医批评中医的多数是对的。

2、中医批评西医的多数也是对的。

3、大众批评中医的多数也是对的。

4、中医批评大众的多数也是对的。

5、结果就是,绝大多数人是错的。

6、真理,确实,是少数人。

额角眉头,一丝愁念

市声如潮漫过泊油路,忽见那人以手加额,是在叩问天地玄黄?指节分明处悬着半阙未竟的偈语,眉间褶皱里游着经营的悬念。身后车流光如白蛇逶迤,钢铁洪流兀自奔涌,我收起这帧光阴的拓片,人间烟火原是时空上脱落的碎片。众生浮沉,额角眉头,一丝愁念,倒成了命运长河溅起的一粒微尘。

徕卡m8遇到elmar 35mm 3.5也能虚化

通常来说,虚化需要大光圈、大底儿,像徕卡m8这样的aps-h残幅配合f3.5的光圈很难虚化了。但是呢,在街头摄影中它却能虚化,而且立体感似乎查到好处。但是很多单反的套机头在相同条件下就很难虚化了,不知道为什么。看来呀,参数值在不同的镜头中具备不同的3d效果。“唯参数论”不足以说明一枚镜头的效果。

2024街头摄影,从影子开始

今年的2024似乎来的早了一些,这时间啊,总觉得不够用啊。拿着相机对着自己的影子拍了一张,辛苦了模特。如今的徕卡像素越来越高,照片也越来越清晰,我们的徕卡M8还依然健在,再清晰也无法带我们穿越时空呀。所以啊,喜欢什么相机,就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不用在乎别人的说法。2024街头摄影,从影子开始。

leica m8 + summicron 28 f2

镜子里的世界是平的

LEICA M8 + ELMAR 35 3.5

35mm镜头、f3.5的光圈竟然也能拍出虚化效果。这镜子外的世界虚的一无所有,为何镜内的世界如此清晰。我们这眼前清晰的视界,是否也是倒影呢?眼见的就一定是真实的么?

徕卡leica Elmarit 21mm f/2.8 pre-asph E60使用感受

徕卡leica Elmarit 21mm f/2.8 pre-asph E60
50mm可靠,35mm得力,28mm轻快,21mm……哇惊喜,21mm像少年一样亢奋、充满活力。每扩广一次焦距就挑战一次心理承受力。

曼德勒博士设计

曼德勒博士设计的头都有这种迷人的感觉。他设计的第一代35 2,也就是八枚,曾经被摄影师抱怨锐利的像日本头。后来的设计都是最大光圈很艺术,其他光圈很锐利。这也是我喜欢曼德勒设计的这只m21 2.8的原因。

leica m4 + elmairt m21 2.8 e60
leica m3 + m21 2.8 e60

太广确实不容易控制

徕卡leica Elmarit 21mm f/2.8 pre-asph E60

广角容易收取更多无关的风景,就像21岁的年龄很容易想的太多,怎么办?看来只能把景深指针放到0.7米位置,把相机收到右肩平齐,如果伸出胳膊就能碰到对方肩膀了……咔咔咔咔……在路上摇晃、摇晃、摇晃……  

有冲击力

徕卡leica Elmarit 21mm f/2.8 pre-asph E60

0.7米?太危险了……收到1米吧。可是反而不如0.7米时更隐蔽,1米容易吸引眼神,特别是带着遮光罩的M21 2.8 E60。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多一些眼神,多一些风景,出片不再像大头照了。21mm在1米的取景范围更像是35mm在2.5米的取景范围,可是21能够拉开主体与背景的距离,比35mm放入更多的背景,这确实有冲击力。

继续阅读徕卡leica Elmarit 21mm f/2.8 pre-asph E60使用感受

详谈徕卡超级安古龙 leica Super-Angulon 21mm f/3.4

leica m6 + leica Super-Angulon 21mm f/3.4

在21mm中,超级安古龙是公认的最有味道的21mm镜头。然而成色好的并不多见,因为整体数量也不多。听朋友们说玩广角不体验一下,总会有遗憾,Super-Angulon 21mm f/3.4跟m21 2.8 e60是完全不同的风格,色彩上浓重而不艳俗,在黑白上有历史的厚重感。额,貌似这是有态度的镜头啊,其实早就知道额,只是一直错过,还有就是余额宝有些羞涩。做了一个梦,收到一个快递,里面竟然是Super-Angulon 21mm f/3.4,等醒来,门外吹来一阵风。 拿在手里的一刹那,我就投降了,沉甸甸做工扎实,娇小的身材更不可思议。都不敢相信这是一只21mm的广角,跟徕卡八枚玉差不多大小。

徕卡超级安古龙前传

leica m6 + leica Super-Angulon 21mm f/3.4

一般说21mm超级安古龙缘于施耐德大画幅镜头,想一想,站不住脚。“超级安古龙”并不是光学设计,是超广角的意思。事实上超级安古龙21mm跟大画幅搭不上边,尽管大画幅镜头里有超级安古龙系列,但是最广才到38mm焦距,况且还有镜间快门结构。 仔细查阅了一下施耐德的产品线,不难发现施耐德高端电影镜头Cinegon系列才与超级安古龙有更多的血缘关系。施耐德拥有强大的镜头设计实力,既有顶级的大画幅镜头,又有顶级的电影头,还有太空镜头,产品线之广超乎想象。施耐德电影镜头很早就可以做到0.95的光圈了,而16mm f/1.4已经是很常见的电影头了。看看下面一些电影头,就知道超级安古龙跟谁更像了。没有人能说出真相,但我的真实感受是Super-Angulon 21mm f/3.4源于施耐德电影头。  

徕卡跟施耐德有两次联姻,第一次是summarit 50 f/1.5使用施耐德的设计,第二次是超级安古龙直接施耐德设计和生产。超级安古龙21mm f/3.4从1963年到1980年一直没有更新,一直都是施耐德设计生产,直到不得不考虑到测光问题,徕卡才真正自己设计生产。
继续阅读详谈徕卡超级安古龙 leica Super-Angulon 21mm f/3.4

终于说到了徕卡超级安古龙leica Super Angulon 21mm f/4

徕卡超级安古龙leica Super Angulon 21mm f/4
我们所寻找的,其实并不是完美的镜头,而是寻找本身。把玩徕卡,折腾才是你真实的意图。sa 21mm f4是一只少有人折腾的镜头,它不完美,也难寻找。

超级安古龙徕卡21/4

超级安古龙21/4是施耐德根据他家最经典的结构给徕卡设计并生产的。如果你见过那足足九片的设计,绝对会对这只传奇镜头产生好奇心。这设计,简直太美了。凡是施耐德的镜头就是艺术,凡事施耐德的设计师就是天才。

继续阅读终于说到了徕卡超级安古龙leica Super Angulon 21mm 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