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看过一篇博文“打开徕卡师的摄影包”,特别有意思,受益匪浅。有的人包里放着阳光16曝光法则表,有的人带日记本、大师作品明信片,有的人带u盘等等。除了摄影装备以外,带点零食也是必要的呀。
除此之外我也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了随身装备。比如为了随时给徕卡巴纳克型相机裁片头,带过小瑞士军刀,最小的那款,后来被安检骚扰2次之后不带了。带个强光小手电也是必要的呀,文章后面会详细解释为啥哈。
当然也有很多东西没必要带的。比如水壶,买了不少水壶,包括钛的,最后还是觉得重,毕竟在城市里街拍随时可以买水。钥匙也没必要,占地方。电脑能不带就不带,现在手机能干很多事情了,顶多带个平板、电纸书之类的。
摄影包
比较常用的是白金汉hadley pro卡其色、军绿色各一个,上班背卡其,周末背军绿。a&a工匠与艺人的黑皮红心斜挎包我很喜欢,一般聚会轻便装带这个,很闷骚。户外旅行啥的还是老老实实用凯乐石户外双肩包 + 相机内胆包,我那款背了10几年了,依然很好,样子老套了一些,不过新的凯乐石户外设计很漂亮了。
胶卷
目前最常用的便宜好用的黑白卷就是fomapan400了,价格公道好冲洗。而富士c200也是最常用的彩色胶卷,稳定可靠常青树。高端专业彩色胶卷还是柯达ektar综合性能很好,跟反转片相比价格比较合理。
很多朋友喜欢使用胶卷盒装胶卷,但那样需要拆掉原来但包装,我个人还是喜欢它原本但样子,所以我但胶卷都是带着纸盒塞到摄影包里但。或者用塑料袋一包就行了。
相机
相机主要是看心情啦,有时候专注一个相机是好的,有时候换一换也是好的。这世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胶片徕卡机给人一种踏实和放松的心情。胶片机从不需要考虑电池没电,不需要额外的附件,带上胶卷就行了,走哪一身轻松。胶片机也不需要考虑开机关机,从来都是上弦状态,抓起就拍,不会在拍之前有几秒钟的开机过程。使用数码机经常遇到按下快门,发现没开机……,错过很多瞬间。也许是我用胶片机用多了,没有养成这个提前开机的习惯。我最喜欢的还是经典的m3、m2机身,一点电都不需要,也不担心磕碰划痕啥的。另外黑漆的mp也不担心磨损,摸出露铜磨出包浆也是一种艺术。m3经常搭配50mm镜头使用,m2经常搭配35mm镜头使用,m4、m6、mp搭配35mm 28mm使用。
数码徕卡机是一种省钱的设备,因为用了数码很容易就拍一堆。用数码机要带足备电,天气会影响电池状态。我主力使用两块原电,一块副厂备用,一旦原电充满,就立刻换回原电。m9搭配35mm比较合适、m8搭配35mm也很不错。
镜头
焦距虽然跟品牌和相机类型关系不大,但是徕卡用户跟其他用户差异还是蛮大但。一般单反用户喜欢取两头,广角到16mm都嫌窄,长焦100mm都嫌短。而徕卡用户却不如此,他们爱取中间,28mm、35mm、50mm是徕卡都黄金三焦段。徕卡大师用50mm镜头的居多,而且据说年纪越大越喜欢使用50mm镜头,而越年轻的徕卡摄影师越喜欢广角。
镜头套筒
买过一个a&a工匠与艺人内胆包,真心太贵了。马田的黑色镜头包不错,价格适中,小号也很适合装徕卡镜头。最近又发现一款很漂亮的镜头袋,简约时尚,价格很便宜,品牌是boona。
uv镜
b+w的uv还是值得信赖的,徕卡原厂uv还是挺贵的,而且现在出来不少假的。所以很多时候数码还是会使用b+w的uv包括减光镜。胶片最好还是徕卡uv,总觉得老uv适合胶片。
镜头纸
我每个包里都放着很多蔡司镜头纸。后来发现镜头纸主要用来擦眼镜了,有时候还能应急擦擦鼻涕。
uv镜上很容易落上灰尘,用镜头纸擦一擦还是有必要都。如果直接拿镜头纸擦镜头还是要小心,因为光用纸是擦不干净镜头的,镜头纸目的是把镜头擦湿,然后用干的高级镜头布把镜头擦干净,记住是高级镜头布,不是眼镜布哦。不过一般都带着uv,镜头纸直接擦uv就行了,不用太讲究。
测光表
高森digisix测光表用了得有10年了,虽然是塑料的,质量没得说,很难用坏。我的前两年被狗狗当玩具咬出不少划痕,抢过来还能用。塑料的好处就是不怕跟相机发生碰撞,撞不坏相机。挂脖子上还轻便。
书籍杂志
如果非要拿本书呢?那么索尔雷特会是我的首选。就像是古典音乐,反复看总能看出点新意。
存储
sd卡最值得信赖的就是闪迪95速sd卡,另外可以用闪迪80速sd卡作为备用。我觉得闪迪是目前最可靠的存储卡了,另外一个同级别的雷克沙卡,除了价格跟闪迪类似外,质量并不如意,遇到过几次电脑不识别,于是不再信任雷克沙了,还是闪迪extreme pro可靠。
摄影包里面永远都有一个小u盘,方便拷文件用。用过几个塑料壳的,长期使用容易松垮,于是选择了三星全金属的,很棒,播放u盘里的电影时对散热有很大好处。
读卡器也得备用一个,电脑越先进接口越少,全得靠读卡器,品胜的就很好,这个外设品牌好多年了,品质可靠值得信赖。
播放器🎵
walkman爱好者与摄影爱好者有个共同点,他们对器材的依赖性都非常高。总会冒出话题“哪个器材以绝对优势碾压了哪个器材,某某又表示不服”,周而复始。总有人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又有人表示适合才是最好的,试图跳出这个话题,但往往事与愿违,他很快就陷入了又一轮争论之中“什么才是适合的?”。
既然如此,那就争论吧。至于到底是不是真理,并不重要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就对了。争论不会出来结果,但会勾起围观者的兴趣。因为此时的他,还是个围观者,转身去尝试。然后他从听过的器材里选出一个最合适的,不合适的出掉,跟镜头一样。后来他也参与到了器材的争论之中,然后会有更多的围观者陆续掉入器材的迷梦。
只要不是噩梦,就没有人愿意醒。
摄影是音乐在图像上的演奏,摄影包里少不了一款播放器。有时候我会使用最新的数码器材感受一下HiFi,有时候又会使用磁带机寻找那种古老的记忆。
不觉收集了不少mp3随身听、cd机、md机,还有很多不同时代的磁带机,还有收音机。这些东西从外观设计到使用体验,都有一种韵味。
世界上第一台walkman就是这台tps-L2啦,也是电影《银河护卫队》星爵使用那款。具体使用体会可参考我另一个网站www.hifiwalkman.com
后期索尼出的超薄机外观很漂亮,这个是末代王者ex9变色龙,炒的有点贵了,之后推出的ex900延续了这个设计,也很棒。
感觉用录音笔听歌还是比较hifi一些,而且能换电池,多备用点松下爱老婆就行。sony pcm-d1是2005年推出的首台线性数字录音笔,从设计之初就没考虑成本,也没考虑大批量生产,前面视窗还采用了和纸和橙色背光,不但做工精良,而且音质超群。d1非常棒,无疑是最好的,也是耗电最高的,当然录音笔最好要配高一点阻抗的耳机。d1引领了便携现场录音设备的设计方向。再之后推出的简化版d50让录音笔听歌成为新的潮流,甚至引导了砖头听歌的新领域。但是考虑到体积,d100综合性能不错,更适合携带出门,也是目前在产在售的录音笔。
sony zx300播放器是近年来sony推出的高音质播放器中的一款。可以播放dsd格式,而且带4.4平衡端口输出,再配上金宝4.4平衡线,能达到更高的音质。zx300a价格公道,体积小巧,但关闭音效后zx300原本的音质并不令人满意,比它高端的WM1Z金砖、WM1A黑砖,价格有点高而且有点重,但音质却又很大提升。
sony sw100是袖珍收音机里的音质王,带line out输出,接到音箱后听fm音乐台震撼。所以一口气收了3台。很不错的全波段收音机。这些音乐设备都需要使用好一些都5号电池,eneloop低自放电很赞。这机器做工精致,当年高端机太贵了,由于很少有人炒现在价格不贵了。关于eneloop电池写过一篇较为详细对介绍。
这个颜色的随身听跟白金汉军绿包非常配,这对搭档经常同时出行。
耳机
u18t 1964tia动辄两万的价格太高了,虽然说是目前非定制里的王者,但带着出街似乎有点奢侈。sony ex1000动圈之王,乐感无敌,这才是出街首选,而且索尼exk面临停产,貌似未来价格会上扬,毕竟是最后的动圈之王。
坐飞机坐地铁还是得带个降噪耳机,能听到纯净得音乐不说,还能保护听力。bose qc35 ii非常轻,佩戴舒适。sony wh-1000x m3是索尼第三代降噪,降噪效果接近bose qc35,配合sony手机能达到非常棒但音质。
有时候我更喜欢一些复古低平头塞子,出门不隔音,特别适合街拍低时候使用。而且过去低平头塞子音质真心不错。入耳式流行起来主要是因为隔音好一些,做低音耳机更容易一些。18年前200元左右的平头耳机音质其实非常棒,不过能完好保存下来的其实不多了。比如森海塞尔mx500、爱华老耳机……等等,目前价格都炒到了几百上千的。
防护装备
强光手电筒还是有必要的,平常照照亮不说,关键时候还能防身。有一次早晨坐地铁13号线,排队的人很多,远处一辆🚄缓缓进站,由于站台是地上开放式的,光线不错,于是我举起来拍了一张。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等地铁靠站一开门,冲出来一个人喊“傻x,拍啥拍!”,我扭身看他一眼,他一看我比较魁梧,撒丫子跑了。这个故事我跟一个军迷朋友讲了,他说你得带个强光手电筒,1000流明以上最好,万一遇到个傻逼跟你动手抢相机呢?如发现情况不妙,利用手电筒暴闪功能让他致盲几分钟,你可以全身而退。
于是根据他推荐买了一个小强–NITECORE奈特科尔c1 concept1 概念手电筒,最高1800流明。使用nitecore原厂18650电池和原厂充电器,还可以当移动充电宝使用。其实大部分充电宝里面就是用的18650电池。使用手电筒防身比较好,第一能上地铁,第二不会伤到人,是比较不错的防身武器哦。不过购买电筒要注意看两头如果带凸起的也不能上地铁,具有攻击性,属于地铁违禁品哦。
加厚密封袋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夏季雨天,屋里容易潮湿,有些镜头最好是密封一下。我在摄影包里都夹着2个大号密封袋,遇到大雨没带伞,就用这个把相机包起来,万无一失,再好的防雨包,也不如一层塑料布安全。
contact: zhaozhenguo@i50mm.com © 2015-2024 Zhao Zhenguo. All Rights Reserved.本网所有内容文字、图片版权均i50mm.com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内容者,本网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