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山顶洞

contax tvs iii 康泰时

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又想去摄影,该怎么办?答案是去书店。就像是山顶洞人遇到暴雨,跑到山顶洞最适合休养,那天突然暴雨,我跟老高本来想去街拍的计划泡汤了,于是我们跑到了书店,捧起一本影集——修养。

爱普生V600 VS 中晶 4000tf

在朋友的鼓动下,终于收了台中晶4000tf扫描仪,而我一直用的老爱普生V600真的落伍了。在此做个简单的对比,爱普生V600 用的扫描软件是正版的silverfast银快,中晶 4000tf用的扫描软件是盗版的VueSan。

胶片的味道?变色的、大颗粒的、低饱和度的片子,是否还能说有胶片的味道。我们在显示器上看到的全是数码照片。无论目前多么先进的扫描仪,也无法模拟胶片的味道,“胶片的味道”或许应该叫扫描软件的味道。

但是,扫描仪负责宽容度跟细节展现,这个可是软件模拟不来的。

爱普生V600是平面扫描仪,不会自动对焦,对胶片来说6400x9600dpi并不能提升细节,所以我平时只用3200dpi或者1600dpi,在色彩方面v600是16位彩色。

中晶4000tf是专业的底片扫描仪,会自动对焦,对胶片来说4000*4000dpi 是真实而有意义的,所以我就全开到4000dpi使用,在色彩方面4000tf更是真正36位彩色687亿色增强技术。图片放大一些,就看出差距了。

总结:

平扫VS专业底扫本来就不公平,特别是稍微放大一些,用了4000tf或许能让你改变对135胶片的看法。用V600时,我得调整各种参数防止高光溢出,但用了4000tf省心多了,一律用默认设置就已经很满意了,朋友说4000tf配银快更棒,但是对VueScan我已经满足了,至少现在觉得可以了。

但是中晶4000tf跟所有专业底扫一样,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扫描速度实在有点慢啊。基本半小时左右才一条(6张)。我的解决办法是,一边看个电影一边扫描,反正不用我调整参数,2个电影过后基本扫一卷出来了。

盲拍不等于盲目,更不能迷信盲拍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东西,包括盲拍。盲拍并不是真理,也不是绝对的必杀技。大师使用盲拍,并不是全都精准的,并不是说布列松的镜头可以像李小龙的双截棍,能划着投来的火柴。
但是我知道在哪里最适合盲拍,那就是街拍!这也是为啥徕卡称霸百年街拍的主要原因。指定一个距离,然后走过去,感受到距离按下去,无需对焦、无需取景、无需构图,你会发现原来摄影还是可以不需要眼睛的。

但是拍摄熟人时,就不能再这么拍了,因为我无法做到在跟朋友聊天时,心里盘算着与对方的距离。反正我是做不到。估焦的威力还是在街拍中,拍熟人还是慢慢的拍,而且你可以预料到对方的放映,对方也会给你明确的反馈。这样你才能把友情也拍出来。

不要盲目的盲拍,不要迷信盲拍。但是,我,期待这一个透明的取景器,每当我找不到拍照的动力,是盲拍照亮我前行,给我勇气去寻找存在的意义。盲拍不等于盲目,更不能迷信盲拍。

玩偶演员

leica m4 + summicron 50 2 沉筒式辐射版[

桥下小哥经常碰到,文质彬彬,像是下班路上顺带着销售玩偶。于是拍了一张,在我看来他不是在销售玩偶,更像是演员。喜剧演员更应该理解生活的深湛,他们让我们从重复的日常事物中感到轻松愉悦。

观摩组大锅烩

leica m4 + summicron 50 2 沉桶式辐射版

骑车我是初级中的入门,甚至还没入门,因为我骑车是奔着减肥去的。却赶上了一场有模有样的比赛,观摩组,就是在周边看的,等人家赛完了,观摩组再来个大锅烩。
期间找了两个人,让他用我的徕卡给我拍照,一个背单反的专业摄影师,很可惜拍出来是裁剪了的,就像下面这张,哈哈哈用旁轴确实得适应。
又找了个老外裁判给我拍,还真会用,而且上卷动作也是娴熟,给个赞吧。
不论摄影还是骑车,你心里只想着专业,那就就会发现自己不专业。而我不是专业的骑手,也不是专业的摄影手,我是生活的骑手,是生活的摄影手。

leica m4 + summicron 50 2 沉桶式辐射版
leica m4 + summicron 50 2 沉桶式辐射版
leica m4 + summicron 50 2 沉桶式辐射版
leica m4 + summicron 50 2 沉桶式辐射版
leica m4 + summicron 50 2 沉桶式辐射版

秋意

leica m4 + summilux m35 1.4 v1 圣光

立秋是秋天初到的日子,树叶还是绿的,却在一场场雨过之后有了秋意。这秋意何时起的,雨打叶落,分明而难辨。

疏疏斜阳,疏疏人世

leica m3 + summicron 50 2 沉筒式辐射版[

那天又碰到大三,他说带我走一条好玩的路线。西边太阳高高的,天高云淡。于是我们沿四惠长途汽车站向东走。这后面是一片老房子,一下子热闹了起来,路边烧烤正忙,光线穿过楼房之间的缝隙,一下子被这疏疏斜阳,疏疏人世打动了。

顿觉镜头临界点

leica m4 + summilux m35 1.4 v1 圣光
leica m4 + summilux m35 1.4 v1 圣光

似乎很多事物都有临界点。冰过了临界点是水,水过了临界点是气。一觉醒来,我对镜头的认识似乎也过了临界点,顿觉:镜头要第一看长相、第二看品相、第三才看成像。对耳机的认识也过了临界点,顿觉:一看外观设计、二看舒适度、第三才是音质。对车的认识也过了临界点,顿觉:一看帅不帅、二看坏不坏、第三才是性能。在2016北京改装车展见到了这个电影《极乐空间》里的原型车,哇塞,顿觉不错不错。

来不及对焦的影子

leica m4 + summilux m35 1.4 v1 圣光

这一刻来的太突然,而我的相机景深刻度在2米,故事发生在4米,直觉让我尽量把相机往前伸,可惜挂在脖子上手伸不直,就这样勉强按下了快门,来不及调焦。冲洗出来后发现左下角竟然有自己举起相机的影子,佐证了上面的过程。突然想起汪国真的诗: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