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摄影师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相机和镜头,最终爱上了摄影。有的摄影师只用简单的摄影的器材,一成不变的操控流程成了摄影师一辈子挥之不去的记忆,摄影就是器材本身,我们管这种器材叫做——徕卡。
前门保安都带个月牙铲子,看着挺唬人。哎,人啊,不能用工具吓唬人。
摄影师啊,也不能靠徕卡唬人,康泰时g也是不错的呦。
只要是读过的书页,多少可以从缝隙看出马迹。只要是用过的徕卡,基本可以从挂耳找到蛛丝。给徕卡相机上背带,都需要穿过挂耳,吊环旋转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吊环的划痕。绝大多数的二手徕卡m相机挂耳都有划痕,甚至划痕比较显眼。所以就会有人问了,怎样挂徕卡不伤挂耳?
目前最好的不伤挂耳的背带——最常见的的徕卡原厂尼龙背带。尽管原厂背带是尼龙的、垫肩橡胶疙瘩拉脖子、被很多现代人嫌弃,但徕卡的吊环设计是非常厉害的,充分考虑到了不伤挂耳的设计。装卸过程都不会划伤挂耳。
肝主情志,呵呵,这两个字貌似根徕卡还有很有缘的哦。
不要向不用徕卡的人普及徕卡,人家会觉得你在炫耀,自讨没趣。人家还觉得你用徕卡在得瑟。你向人家推荐徕卡,只会闹一肚子气,气伤肝哦。遇到挑衅“徕卡有啥好”的,就远离就好了,啊哈哈。
我啊,还是不做好人的好,特别是老好人,老好人多半会伤肝。不做好人不代表做坏人,做个小人还是可以的。格局小一些,眼里只有徕卡,佳能尼康索尼都叫“其他”,爱咋咋,做个小人养养肝。
都玩徕卡了啊,还是要对自己好一些,与跟自己合得来的商家交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别人眼里的“坏商家”也许就跟你合得来,今天的“好商家”也许就是过段时间的奸商。哇哈哈。一切啊,还是一让自己气顺为主。遇到傲慢的商家那就换一家,嫌弃二手,那就官方店。其实很多徕卡的官方代理还是不错的,很少气到你。
呵呵,不用忍着,叹一口气,叹气是在梳理肝气哦。哎……,哎……,哎……,舒服多了。不叹气憋着,会得胆结石啦啦啦啦。
肝气郁结,就会犯脾。脾不行,返回头又伤肝,脂肪肝,还是得动起来,出去拍照,让脾运化起来,才能化脂肪肝哦。
青色绿色,哇塞了,徕卡safari养肝哦。
冬季风大,个别徕卡M胶片机会出现快门帘打不开,或者半开的情况,已经有朋友遇到了,这种物理现象应该叫冷凝。温度低轻微的水蒸气黏住了一些传动零件,导致运行不顺畅哦,在室内或者中午温度高时又恢复正常,冲洗出来会很多户外未曝光或者只曝光了一部分的情况。
特别是常年防尘柜里,成色很新的那种老徕卡m胶片机。这不是大问题,很常见的哦,哈哈哈。无论是m3还是m7都是有可能的。
其实呀,不光徕卡是这样的,胶片机很多都这样哦,其实单反、双反也有类似低温问题。所以常年不用的徕卡也得拿出来用一用,不挂载胶片情况下,把每一档快门都运行一遍,再拿出门拍。貌似徕卡最好的日常保养就是拿出来用用。
另外使用密封袋,让相机从室温到室外之间增加缓冲时间,能一定程度减少这类问题发生。从室外回到室内,也依然最好用密封袋防止水蒸气凝结。
把商业摄影拍成纪实风格的不多见,因为很难,难的除了技术外,还有观众的接受程度。除非你是很有名气的摄影师,否则拍这样的片子很可能被卡掉。
艺术家的名气,对艺术作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名气能催发观众去关注,催发观众深入感受,这一“催化剂效应”,让观众获得了除了视觉刺激外更丰富的观影体验。哇哈哈。
当然了,摄影师除了要有名气外,还得有内涵才行哦,否则光会营销没有内涵,就像爬上树的猴子,红屁股露出来了呀,哇嘻嘻嘻。
安妮·莱博维茨之《人像:2005—2016》Annie Leibovitz,是名气与内涵的完美结合。不是谁都能模仿的哦。
继续阅读安妮·莱博维茨之《人像:2005—2016》Annie Leibovitz要不要思考选择哪个镜头,最好不要思考呀,每一次选择都等于给自己的脾下层霜,思伤脾。闭上眼睛,脑子里首先浮现出来的那套相机和镜头,就是今天应该用的哦。如果脑子里啥也没浮现,那就别拍啦,哇哈哈。
不思考,不构图,凭直觉。不思考给谁看,不思考何时看,不思考何时冲洗。思也伤摄影,凭直觉,游摄。
疫情徕卡摸的少,微信聊天却见多。街头路途走得少,体重飙升三十多。脾虚就会生痰饮,街头摄影脚升阳,相机手举气化痰~中医里多余的脂肪叫痰~
中医养生,调阴阳,阳气足,身体暖。摸着徕卡、看着徕卡,阳气自然升,一种看不见的玄学之气。
心开多了就裂了,当中了五雷开心掌,就会飘飘然狂妄自大,从而失去初心,元神出走。黑白街头摄影,追求的是一种寡淡和清凉。一丝苦味养心神。
美极了就是抑郁。很多艺术家,追求完美、追求技巧,比如意境摄影、视觉错位。执着下去很容易抑郁、发疯。从养生学来说不宜拍太多漂亮的照片,要与美保持一定距离。
苦大仇深拍多了是受刑呀,所以也不能拍,太苦了就会伤到心。那些交给真正的摄影战士吧。黑白街头日常,只是一剂带有苦香的养心汤。
在书店里通常被翻的最烂的书,往往都是不错的。哈哈哈哈,这本书在书店里不起眼的位置,没人翻过,可是我翻开几页就买了,虽然不是街头摄影,但却有着相似的感悟。不是感情、不是技巧,而是对生活的那份真。后来这本书竟然在我手里翻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