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wa随身听还是松下电池音质好

爱华aiwa这款jx505是磁带随身听音质第一梯队成员,今天发现用南孚7号电池有明显的电流声,与充电电池类似,于是换上了最近新买的松下泰产蓝皮,电流声消失了,非常纯净。aiwa随身听还是松下电池音质好。南孚还是留给别的机器用吧,虽然性能不错,但是电流声真的受不了啊,以后还是松下吧。而且一定优先松下碱性电池,泰产。

但是,反转来了,后来松下电池用了一天后也有电流声了,换上新的南孚,竟然非常纯净。哈哈哈哈哈,看来电流声主要来自于内阻,而不是品牌,新电池自燃就干净。

雨过之后是最奢侈的时候

leica m4 + summicron 50 2 沉筒式辐射版

自打拍了黑白胶片,才发现光线本事如此美。现代的数码摄影已经扼杀了光线之美,在扛着完美的数码设备寻找峻山丽水,却忘了每天自然界送我们的华美光线就身边。在我看来,雨过之后,是最奢侈的时候。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很惊讶,这确实是在数码上从未体会到的。有些人觉得包可以很奢侈,我觉得光线其实更奢侈。

河边的风景

leica m4 + summilux m35 1.4 v1 圣光

从soho楼下路过,谁家漏水了。一条长长的小河连接了楼道跟车道,清洁工甩着拖把赶忙协助引水归渠。于是我停下来拍了一张,近景、中景、远景,皆成了“河”边的风景。

听歌剧要不要听懂?胶片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答案

听歌剧要不要听懂?胶片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答案

重温20多年前的经典胶片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一段黑胶戏码是过去未曾意识到的,当主角在广播室,悄悄吧一张歌剧黑胶广播出去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旁白里有那么一句“到现在我还搞不懂她们唱什么,其实我也不想懂”。

听歌剧要不要听懂?胶片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答案

因为是意大利歌剧,美国人其实也听不懂,娃哈哈哈。典狱长被反锁在广播室外,气急败坏,透过玻璃示意他关掉唱机,他反而调大了声音。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一刻,他通过听不懂的歌剧释放了被囚禁的心灵。

这个歌剧来自苏珊娜和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待到微风轻轻吹过(Che Soave Zeffiretto)》(又称《微风拂面》),出自《费加罗的婚礼》。

听歌剧要不要听懂?我觉得没必要,哇哈哈阿哈哈哈。如果觉得有意思就听,没意思就不听,就这么简单呀,阿哈哈哈哈。鸟叫也听不懂呀,不是也有人喜欢听么。

不是所有歌曲都需要知道意义,摄影也是,街头摄影更是。搞懂不是意义,意义在于此时此刻听着歌剧按着快门。

听歌剧要不要听懂?胶片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答案
听歌剧要不要听懂?胶片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答案

干电池音质好,是不是玄学?

aiwa随身听引起的疑问

发现这台爱华随身听对电池很敏感,用松下eleloop时竟然有电流干扰声,开始以为是随身听问题,后来换了干电池立马好了。经过反复对比,竟然连声音也有一些差异。感觉2014年买的那批eleloop能听出明显的电流声,2019年买的那批就没问题,但是换成干电池高频竟然更柔顺,中频更饱满一些似的。玄学?

电源对音质的影响,是玄学?

于是立马百度了一下“干电池音质好”,果然,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难道传说中的那些玄学真的有道理?真的有人能听出火电、核电、水电、风电对音质的影响?hifi的玄学,难道真有其事?

还是用概率解决疑问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大家都是问“干电池比充电电池音质好”,而不是“充电电池音质比干电池好”,从这个疑问的分布概率上看,也许,“干电池音质确实音质更好一些”。至少用这个方法论,解决了我的疑问。

就像很多人说“ccd的质感要好一些”,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答案一样。

于是问了一个同样的walkman玩家

他说,他早就改用干电池听磁带机了。“化学电”就是来的顺滑饱满,比“数码电”要好听。他主要用干电池。可惜了松下eneloop,要给干电池当替补了。

干电池主要有两种,贵一些的碱性电池,便宜的碳性电池。碳性电池电量低,不耐用,随身听不要用哦。

那位walkman朋友说:太低端的、便宜的碱性电池,比如紫米、京造之类的代工货,飘轻,不要用到随身听上,防漏效果不敢保证。他都是用选择松下碱性电池、南孚聚能环,这种高端碱性电池,防漏液效果最好,电量输出也稳定,便宜货毁了随身听是犯不上的哦。

b站有人拿个游戏小车测试,把那些外包彩虹皮的紫米、京造测出来个第一,太搞笑了,而且容易误导人。电池的性能绝不是这样简单测评的,出厂时间、存放时间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哦,很多电池放久了不是漏夜了,就是没电了。我不相信那些外包换皮的电池,会比真正有很多年技术的南孚和松下好,甚至长虹做电池的年头都比他们长哦。

i50mm如今给索尼walkman配的5号电池、给爱华随身听配的7号电池,主要就是松下和南孚了。虽然国货南孚靠谱,但是顶级随身听i50mm还是用松下,哇哈哈,不得已时才使用南孚……..。选择松下evolta碱性电池总不会错的。90年代库存美能达傻瓜机里的气泡塑封松下cr123a依然能用,是不是很吓人。

最后再次提醒,不要用GP电池

俺的这个leica mp电池盖,就是因为超霸GP电池起鼓顶住打不开了,才留下的开盖痕迹。现在mp用的纽扣电池lr44,也只用南孚和松下了。高森测光表也改用南孚和松下了。珍爱器材,远离超霸GP。

但是,但是,一定要记住,任何干电池都会漏夜的,只是看谁坚持的久一点而已。长期不用、过度放电的化,还是取出电池才是保险的。电器说明书,也都这么说的,哈哈哈。

大师与徕卡之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扬与徕卡

找到一张很少见的卡拉扬用徕卡的照片。以至于脸盲的i50mm找了好几个音乐爱好者鉴定,图片中的是不是卡拉扬呀。他们说,没错,就是老卡。

卡拉扬徕卡

卡拉扬的相机型号看似是:leica iiic+elmar 35 3.5配黑漆遮光罩 + 徕卡鱼雷取景器。

君特徕兹,徕卡加拿大工厂建立者,与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合影:

Gunther Leitz with Herbert von Karajan.

卡拉扬就是我的leica summicron 50mm f2

i50mm也是小时候从广播里听到的“卡拉扬”这个名字,似乎这个名字就是古典乐的代言人了。然后其他人的都要跟他做个比较才好定位,比他宽松洋溢的是伯恩斯坦,比他刚健雄厚的是富尔特文格勒……。

现在看来呀,卡拉扬就好比徕卡徕卡summicron 50mm f2镜头,虽然不是最顶级的,但却是一个标准,一个基准:比它宽的叫“广角”,比它远的叫“长焦”;比它光圈大的叫“summilux”、比它光圈小的叫“elmar”……

哇哈哈,Herbert von Karajan = leica summicron 50mm f2。

Herbert von Karajan = leica summicron 50mm f2
Herbert von Karajan
Herbert von Karajan

iso放机顶,徕卡m10不是首创,leica iiif才是

徕卡iiif过片旋钮里面镂空红窗里的数字是什么?

很多人喜欢这个小窗设计,虽然长得像辐射标志,☢️,哈哈哈,实际上这个是徕卡首次把iso放到机身上。也是首次把ISO放到机顶,在之后的机型里iso都放到机身后背了。第二次放到机顶,就是徕卡m10啦。iso放机顶,徕卡m10不是首创,leica iiif才是。

使用方法

提起来转~

asa与iso什么关系

这个DIN和ASA就跟温度表一样,是不同的标准。DIN是德国工业标准,ASA是标记标准。

ASA/ISO 50 = DIN/GB 18°
ASA/ISO 100 = DIN/GB 21°
ASA/ISO 200 = DIN/GB 24°
ASA/ISO 400 = DIN/GB 27°
ASA/ISO 800 = DIN/GB 30°

为什么有些人卖的徕卡镜头相机会把编号涂去?

徕卡镜头相机编号由来

徕卡相机展示编号,最早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方便客户登记。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号,当丢了之后,再次上保险,登记时就会发现,这个是被盗来的发动机。哈哈。徕卡原本也提供用户报失登记的哦,当相机再次返厂维修时,就会查出来被盗的了。

leica 编号

惊鸿一瞥,一剪钟情

徕卡官方漫画里这个很有意思,一个蒙面剪刀客,正在剪取观光客后背的leica。惊鸿一瞥,一剪钟情。而且还有丢镜头的,刚拥入人群时一机一镜,挤出来时就剩机身了。过去单反镜头比较招摇,容易丢,现在都知道微单了,小镜头也遭殃了,徕卡也吃瓜烙了。

也不一定就是赃物

现如今,有些人卖的徕卡镜头相机会把编号涂去,也不一定就是赃物。因为这个交易频繁的时代,根据一个编号找丢失的相机和镜头还是有一些难度的,没有这样的智能系统呀,大海捞针似的。

实际上很多遮盖编号的,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赃物,因为徕卡相机和镜头两年内被转让个3、4手,都不是新鲜事。谨慎的卖家,有时候保险起见,就遮盖了编号,特别是出厂不久的新款徕卡相机和镜头,遮盖编号很常见。

查询生产年代

徕卡镜头编号有的时全涂抹,有的还给你留前两位,为什么呢?因为让你两位,就是让你查询镜头的生产年代,这样可以判断镜头的产地、版本啦。

徕卡镜头年代查询

徕卡机身年代查询

摄影是减法

leica m3 + m50 1.4 e43 kodak tx400

有人说摄影是在做减法。挺对的,可是在真正街拍时几乎总是忘了这规则。雾气中一辆自行车锁在护栏上,我停下来对焦,等待护栏外再来骑车人一起捕捉。这似乎是在做加法。后来看着照片,又觉得是在做减法,因为两辆少了一个人。……最后我明白了,摄影确实是减法,因为,相机里的胶卷,拍一张少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