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双修,应该加个“文武双修”

文有第一

虽然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自古文科就有状元一说。虽说文章的标准不像功夫那样出手能定出胜负,但文章这种无形的能量,必定有符合特定的时空的因素,满足机缘的那个即为状元了。所以说呀,文有第一,武自然也有第一喽。

摄影分文武

摄影能不能分文武呢?什么样的摄影叫文摄影,什么样的摄影叫武摄影呢?是人文摄影叫文摄影么?是商业摄影叫武摄影么?我曾经想过这么划分。似乎人文摄影,更偏向文化,更偏向无形的能量。商业摄影偏向技术,技术的好坏可以一眼看出来,所以更偏向武功。

双料状元

文武直接互相看不上,古来有之,拍人文的看不上拍商业的,拍商业的看不上拍人文,似乎也顺理成章。要说能把两者兼容做好的,实属不易。古代唯一文武双料状元,也只有一个。不过兼容文武虽然做不到双料状元,却成就了不少帝王。

摄影的空间

摄影的文武双修,似乎也成就了很多大师。纯粹的文摄影,除了有谁资助,往往迫于生计转行了。纯粹的武摄影,又往往陷入审美的条条框框。而在这两者之间,似乎有些闲钱和时间的爱好者,似乎成了文武双修的一个爆发点。他们,没有条条框框束缚,拥有更宽广的摄影空间。

文武双修

爱好者玩摄影呀,玩着玩着就成了“数码胶片双修、CN双修、旁轴单反双修”,嘻嘻嘻,i50mm觉得,要是增加一个双修——“文武双修”,兴许在咱们之间会爆发出不少未来的大师哦。

摄影是真功夫,能强身健体,还能修行

leica m9 + summicron 35 f2 asph

摄影是技术还是艺术?它也更像是功夫,是时间积累和反复重复。我也不把街头摄影只当成技术,也不当他是艺术,它对观者来说是一种风格,它对摄影师来说就是功夫。

空卷摄影

是功夫那就需要基本功哦,所以就算是相机里没有胶卷,也可以拍照的。特别是手动旁轴相机,可以快速移动距离标尺和光圈快门曝光组合,构图拍照。反复练习、形成习惯,一气呵成,不需要思考。如果说摄影是技术的话,那它这技术其实就是这几点。把这几点形成潜意识,那它就是功夫了。空卷摄影,其实也可以用数码相机替代~

手撕框框

摄影教程的分类通常,要么讲艺术,要么讲技术,学摄影的人也容易跟着钻进了这个框子。实际上早年间,特别是小型相机刚出现的时候,当时的人并没有过多的框框,看看卡帕转,就知道了,有了功夫,你说他是技术也行,是艺术也未尝不可。所以啊,尽量不给自己设框子,甚至不需要只用旁轴相机,单反、手机都未尝不可呀。当摄影回到它最初的样子,就无关乎框框了,甚至包括构图的框框哦。

好功夫、真功夫

当练就了空卷摄影、手撕框框之后,就能做到,举起手就拍,而不经过思考,也不会在乎结果。这就是一手好的摄影功夫。好功夫最终的效果就是不犹豫不懊悔,神清气爽,上下通达,这难道不是真功夫么?武功是真功夫,摄影也是真功夫。当我们达到这个境界,跟通背拳陈阔一样,也是身怀功夫之人哦。摄影是真功夫,能强身健体。

修的是行

修行,修行,即是修一个行字。行的甲骨文就是两条腿,走起来,行动起来。哈哈哈。所以啊,修行可能不是修静哦。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修行就是找个深山老林,或者宅着,寻找安静,寻找平和。修行可能对于摄影来说,就是去行动,少说一些废话。好吧,到此为止吧,不说了。

leica m9 + summicron 35 f2 asph

没有什么可以替代摄影

其实文字不容易给人留下“印象”,不可思议的是面对现实的风景也不那么容易留下“印象”,而一张具有“气质”的照片,却可以刹那间印到人的脑子里,似乎很多大师的作品,都具备这种迅速入脑的气质。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摄影啊,还是无可替代的。

leica Mp + summicron 35mm f2 asph

很喜欢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不是因为它有彩色的插图,而是因为它里面的插图很多是大师油画,还有很多是摄影作品,它的配图都是非常传神的。语文除了语言,也是需要视觉的,至今我也能回忆起当时课文里的插图。

博客,音乐,摄影,这“三体”

leica summicron 50 f2 + leica m2

摄影小说

也许防止踩坏狗尾巴,是我光脚的借口,但脱掉袜子确实更让我更有写作的欲望。甚至大言不惭的想写个摄影小说。可是毕竟,人不能一直不穿袜子,也不能不穿鞋,在固有的思维框架里,却不知从何下笔。还是写写杂文吧,小说需要逻辑哦。需要么?

戒不掉的是摄影

要找到一个舒适的听歌方式,不然听歌就成了任务。更新博客也应该有个舒适的方式,不然也成了任务。而我是不喜欢做任务的,我喜欢按照自己的剧本去排练,这个“小自我”已然上瘾了。写博客与摄影对我来说,就像听歌一样,可能很难戒掉了。

听英文歌?

尽管我对《三体》出现的英文配乐有些诧异,甚至起初有些“膈应”感。但实际上啊,我不也是听英文歌长大的么?哈哈哈,而且啊,写博客时也不少听英文歌曲的哦。特别是,那种慢吞吞的,慵懒的类型。

居身摄影、音乐、电影的世界

冬日的暖补

新年了,冬日的阳光格外“补”,是的,只有冬日的阳光才叫“暖”。把桌子挪了个位置,正好晒到后背而晒不到电脑屏幕,把自己居身摄影、音乐、电影的世界,然后期待兔年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一年。

摄影的旋律

“要做的杂志争取早日完工!”,有时候当个任务吧,反而无法静下心来,口号更像是客套话,就像摄影,是不能依靠“努力争取”的,不慌不忙才应该是摄影的旋律哦。但人生啊,有多少人可以这样宽裕的享受“不慌不忙”呢。此时,看到暖阳下相机,忽的给生活平添一份喜悦。

文青永远都年轻

昨天,有朋友说洗出了疫情前康泰时g1拍的胶片,感觉真好啊,重燃了对摄影的兴趣,竟然也激发了想买器材的欲望……。好吧,怎么说呢,爱摄影的人儿啊,都是文青,文青儿啊,永远都不老,每一个爱摄影的都有一颗童心哦。于是我也拿起相机,随便拍了几张,就像《三体》电视剧里的汪淼,瞎拍啊,随心所欲的拍哇。

实际上文艺没必要区分哦

很多人说音乐、摄影、电影都是相通的,是的,没必要分额,本质都是一样的,让我们更理解生活,让我们多一点点智慧……。摄影也没必要特意区分额,什么人像摄影、街头摄影、小清新……,其实都可以融合额,根据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拍就是了哦。

街头摄影不是受人之托

leica m2 + summicron 50 f2

当带着相机走在路上,没有人告诉你要拍什么,该怎么拍,一切都是摄影师一个人决定的。我们并不是受人之托,而是自发的感觉需要拍下来,就拍了下来。不可能拍了之后,拿给客户看,然后按照客户要求再去调整自己。

不知道像我这样,从照片里挑出一些照片,然后对照片进行一番文字记录的人有多少。隔三差五的都持续这样,有时候也会厌烦,但又坚持了这么多年,已经进入了节奏,仿佛不对着照片发发言论,就缺少点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空想”的能力越来越弱了。仿佛不写点什么,思考力就会下降。当然,这只是我的一面之词,没有指导意义……。因为摄影的时候,很多人享受的是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漂移,还有草地灌水泛起的泥土清香。

街头摄影师是群什么人?

leica m2 + summicron 50 f2

疫情渐渐过去了,这让所有“有身份”的人,也重新找回自己的“身份”。那么街头摄影师是群什么样的人呢?程序员把代码转化成软件,作家把意识转化成文字,街头摄影师转化的是什么呢?

精英不是街头摄影师

我看了很多历史上的著名街头摄影师,多数都有些痴顽,哪怕是严肃的摄影师,也不是机智聪明之人,更不是精明算计之人。因为街头摄影是一件很耗时又不会立竿见影的事情,甚至需要摄影师的“后知后觉”,反射弧比常人长。把照片讲成故事,短则几天,长则几十年,机智之人的思维速度很快,他们是无法忍受这种“拖延”的。

教育家不是街头摄影师

很多摄影评论家、教育家,对摄影的知识储备远远大于真正的街头摄影师,可是为什么他们没有成为街头摄影师呢?原因也在于他们太精明了,面对很多街头“无意义”的照片,无法令当时的他们理解。他们都太精英了,无法适应这种缓慢的摄影节奏。他们硬要把街头摄影的价值套到他们熟悉的“构图”、“曝光”、“张力”这种框架来评论。

昙花一现的伶俐跨界摄影师

也有很多其他行业的人、商业摄影师,拍出令人称赞的街头摄影,也有很多普通人用手机也可以拍出惊艳眼球的作品。但是,没多久,他们往往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原始身份”,甚至不再“街头摄影”了。街头摄影这东西,哪怕是小孩子,也可以的,拍了一阵子漂亮的街头照片后,说一句“哎,街头摄影,不过如此”,然后伶俐的跨界摄影师,又去征服其他“更有挑战”的兴趣爱好去了。

为啥国内很少有街头摄影师

国人其实都很聪明,面对这种重复拍无聊路人的事儿,不但朋友家人会质疑你,连自己也会质疑自己吧。用那么贵的胶片拍不认识的人,又没人看,是不是有病,哈哈哈,一般人确实想不通的。拍那么多不值一提的照片有意义么?

陈皮,老照片

在中药里有那么一位叫陈皮,是不值一提的橘子皮,放起来,却是越老越有价值的。对于现代人来说,多数人啊,都有一些寒湿,喝点陈皮还是很对症的。陈皮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且常用的药材。它多少有些像街头摄影,摄影师把这种“不值一提”转化成了不可或缺。尽管有人说“街头摄影,可有可无哦”,这么说就强词夺理了,因为他也会说“王朔的小说,可有可无哦”。这取决于你的世界观喽。现如今啊,很多人哪怕是出于装饰,也会在书架上放本街头摄影,这叫文化喽。

街头是距离的风景

近距离是无法感受到时间的,因为街头没有让我们感受到的落差,而拖上一些时日这个距离就会产生能量,特别是遇到重大“拐点”,好比遇瀑布的落差,给人一种距离的风景。很多摄影师拍了就着急让别人承认,这不是他的错,而是太聪敏了。此时,你该拍着闹门说一声“啊,原来如此!”。

街头摄影师这群笨蛋

说街头摄影师笨,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总是抱着布列松,然后认为自己的照片早晚会被人看到,可是那时候往往他们已经老朽,甚至当年用心拍摄的照片,也不会有人多看一眼。所以啊,聪明人还是不要做街头摄影师的为好。街头摄影师,这群笨蛋,根本反应不过来,就这样每天拍着,乐着,直到变老。但也承认,这群笨蛋能一直拍下来,内心一定有一种优秀的令人敬畏的资质。

拍一张街头摄影不难,拍一本也不难,难的是能拍一辈子。不要说未来会不会有价值这样的话,即便不去拍,人这一生又能做几件“那么有价值”的事情呢?

用50mm都是哪些人,徕卡摄影师

50mm是现代摄影的起点

从胶卷相机诞生那一刻,它配备的就是50mm镜头,没错就是徕卡的50mm f3.5镜头哦,它是固定在机身的,不可拆卸的哦。50mm是现代摄影的起点,也许没有人告诉你这件事,因为只有徕卡摄影师才知道哦。而佳能尼康才不会提徕卡呢……

用50mm都是哪些人

第一批从大画幅转到135相机的那批人,50mm是他们的起点,往往也是终点。而现代人呢?很多“徕卡迷”认为50mm太平庸,特别是从单反转过来的人,带着单反的思维方式,总觉得超广角才过瘾,呵呵,说明呀,还没有真正的深入了解徕卡,只能算个“伪徕卡迷”,哇嘻嘻。旁轴相机的50mm应该是摄影的起点,但愿几十年后,它也是你的终点。比如著名的布列松。没办法呀,谁让他i50mm呢~

徕卡50mm为啥那么有意思

徕卡的50mm可以做到非常小的体积,也可以做到非常大的光圈,从elmar到noctilux镜头风格的跨度、对焦方式的变化,足够让摄影师挑选。他们之间不存在优劣的区别,而只是价格的差别。

想要的它可以囊括,不想要的可以切割

50mm不够广?我不知道街头摄影需要多广,至少我是用不好比28mm更广的镜头的,而50mm从来没觉得不够用。走在街头,我想要的它都可以囊括,不想要的,它都可以切割。有时候,35mm也做不到这个哦。

leica m2 + summicron 50mm f2

街头摄影,是不寻常的修行

街头摄影不只是形式

街头摄影看似胡乱抓拍,甚至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多此一举”、“惹是生非”。但,“艺术”这东西本身就是凭空闲出来的。把街头摄影看到这个层面,已经算得上“懂摄影”了。

不寻常的修行

然而,我想说的还不是“摄影”这个行为本身,也不是作品本身,这都算不上“不寻常”。我想说的,是人的灵魂层面。在你与画面擦肩而过时,起心动念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可以称为“决定性瞬间”,但叫它“机缘瞬间”可能更符合我的本意。这心的一动,带出画面的一静,就让摄影不那么寻常了。摄影师的动机就此起飞了。也许禅僧会把这个寻机的行为,也称为修行。

leica m9 + elmarit 28 2.8 v3

什么是街头摄影师的成功

minox mb

还记得20年前用电脑看网站时的欣喜,那时叫“上网冲浪”。这一晃荡,还在用电脑看网页的人啊,似乎都已是“成功人士”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准绳,按照命运既定路线行进,出门,回家,人人如此。

行云流水,不是说天上和地下,而在说我们穿越时间的节奏,无论如何也未曾停息过。街头摄影师的使命,是让人在这个无法暂停的时间线上,有机会多驻留几秒。能做到这一点,就很欣慰了。读图如同读书,它已经成为触动心灵,甚至启迪智慧的一种方式了。

用科学的解释,意识也是一种能量,街头摄影师的存在,就是在创造这种能量,我们也不知道它会对世界有什么影响。但这种能量,它是存在的。科学,其实也是玄学。街头摄影师,作品只要展示过了,就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