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面孔摄影师

leica summicron 50 f2 + fomapan

喜欢在大都市里戴口罩的感觉,谁都不认识谁,某种程度上彼此都很自由。当然这也是一种不真实,做真实的摄影,真实的生活,还需要展示面孔。但拍面孔也不是最终目的,最终还是通过面孔去了解世人,去感悟自己,因为最终你也不知道那些面孔如今在哪。

6步懒人胶卷冲洗教程 拓海半自动冲洗机使用方法

黑白胶卷一般都需要手冲,而不是交给店里,因为不同胶卷冲洗方案差异很大,不适合固定流程批量操作。店里手冲黑白成本也是比彩色的要高很多,失败率也是很高。而彩色负片冲洗有标准的c41方案,胶卷不区分品牌型号,可以批量冲洗,店冲更具有经济效益。但是为了获得更干净的效果,自己冲洗可以使用更纯静的药水,所以也有很多人选择自己冲洗彩色底片。我拍黑白多,基本都是自己冲洗喽。

黑白适合全手动和半自动

全手动:我过使用的是ap全手动罐,全手动的罐子不能放倒,否则漏夜了,需要定时搅拌,正所谓全手动,也就是你可以控制搅拌的力度和频率,能更灵活的控制显影过程。

半自动:与搅拌方式相对的,就是滚冲方式,这次使用的是拓海半自动冲洗机,它的优势是更均衡的滚动,可以冲洗出一致性更高的效果。而所谓半自动,就是我们依然有很多自主控制的地方,例如选择滚动的频率和速度。

全自动:似乎没有几个玩黑白胶卷的喜欢全自动吧,因为一切都交给机器,往往并不一定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哦。而且,不同胶卷混装,而全自动流程是固定的,反而不容易获得一致的效果。

所以黑白胶卷冲洗,全手动、半自动冲洗机是最佳选择。我发现拓海半自动冲洗机特别适合家用,占地面儿很小,没有复杂的各种管子,可以随时搬出来放桌上就洗,每次冲洗完后简单涮洗一下就可以收起来了。

先期准备

当然自己冲洗黑白也是玩摄影的乐趣之一哦。其中显影罐,原本是可以同时洗3卷的。我更喜欢一次洗2卷,于是拆掉了延长部分。

装好拓海半自动冲洗机,添加水到黄线位置,并且把各种药液也放到水浴盆中。设定好温度。

第一步:预湿 6分钟

330毫升清水滚冲,水温19-24度。预湿能够提高后面的显影效率,令显影更均匀。

第二步:显影 8-12分钟

显影是整个冲卷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每个胶卷显影时长差别很大。根据温度不同,时间也需要调整一下。我感觉使用dd-x 1:9 的方案(297ml水+33ml显影液),显影8分钟可以兼容我使用的几种胶卷很不错。

影响显影的因素:

a)水温:19-24度,温度高,则适当减少显影时间,温度低则适当增加显影时间,以1、2分钟时长增减。

b)转速:我喜欢刚开始用高速80转1、2分钟,然后变为中速50转3、4分钟,最后改为低速30转2、3分钟。转速随着时间递减。

c)显影工作液浓度:比如ddx显影液,1:4配比的工作液,就要比1:9配比的显影时长短一倍。稀释比例越大,显影时长也要延长。另外,冲洗过2卷后,显影液浓度就降低了,为了节省显影液,再次用它冲洗时,就要适当延长显影时长10-20%。当然,讲究的洗一次就扔了,毕竟不好控制浓度,工作液放久了也容易过期失效。

d)曝光:欠曝光的卷要延长时间,过曝光的卷减少时间。过期胶卷往往需要增加曝光时间。

显影效果 = a*b*c*d ,是个综合结果。
额外知识:
胶卷冲洗显影液是一种化学液体,主要作用是将暴露在光线下的银盐晶粒转化为可见的黑色金属银颗粒,从而产生图像。一般而言,显影液包含以下主要成分:

    氢氨溶液或氢氨配制液:这是显影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可将银盐晶粒还原成金属银颗粒。氢氨溶液含有碳酸氢铵和氨水,而氢氨配制液则是氨水和硫代硫酸盐的混合物。

    苯酚类显影剂:如硫代硫酸盐、麦尔什康试剂等,能够催化银盐还原反应,使显影过程更加迅速。

    碱性缓冲剂:如亚硫酸钠等,能够稳定显影液的酸碱度,防止显影液过早失效。

    防腐剂:如亚硫酸钠等,能够防止显影液受到空气和细菌污染而变质。

需要注意的是,显影液的配方和成分会因不同的胶卷类型和生产商而有所不同,所以在使用时应当遵循相应的使用说明,并按照正确的比例混合和使用各种化学液体。此外,显影液通常是有毒的,需要正确处理和处置。

第三步:停影 30秒

停显液通常为醋酸溶液。297ml水+33ml停影液原液。这药水很酸,很香,想吃饺子了。

额外知识:停影液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酸化物,它的作用是迅速中和在显影液中的碱性化学物质,防止它们继续对胶片产生影响。如果没有停影液,胶片将会在显影液中过度暴露,最终导致影像质量下降。

第四步:定影 6分钟

264ml水+66ml定影液原液。

额外知识:定影液的主要成分是硫代硫酸钠,它的作用是去除未被显影的银盐,使胶片中的银盐得以稳定下来并形成最终的影像。定影液还可以使胶片变得耐久,延长其寿命。

第五步:水洗 10分钟

到这一步可以打开显影罐了,然后放到自来水底下流水冲洗。不要用大水哦,稍微有点浪费水哦。

第六步:去水渍 1分钟

327ml纯净水+3.3ml去水渍液(两三滴),30转滚1分钟。这里朋友强力推荐我使用哇哈哈纯净水,他说底片上的水渍主要来自水里的杂质,最后一步用纯净水能极大减少水渍。当然,如果讲究,可以全程用纯净水。i50mm,就没那么讲究了,嘻嘻。

额外知识:胶卷冲洗过程中的去水渍液一般是指清洗胶卷时使用的最后一种化学液体,它的主要作用是将胶卷表面的水滴去除,使胶卷表面干燥,避免水渍残留留下的污点或水痕。

通常,去水渍液的主要成分是醇类或其他挥发性有机溶剂,如乙醇、异丙醇等,这些溶剂可以快速挥发,使胶卷表面迅速干燥。此外,去水渍液中还可能含有一些表面活性剂,以帮助溶剂快速扩散和湿润胶卷表面,从而更好地清除水滴。

需要注意的是,去水渍液通常是有毒的,使用时应当遵循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手套、口罩等。另外,去水渍液也应当正确处理,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或自然环境中,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置。

冲洗效果

先后冲洗了10卷,发现整体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哦,好久没有洗胶卷了,现在看来这东西就像游泳,很快就能适应哈。由于以前的派森放久了,过期了。这次改用了dd-x,ddx的特点就是反差大,颗粒细腻。比如下面这些爱克发agfa apx100拍的,这款胶卷并不是以高反差见长的,但是洗出来不但获得了细腻的颗粒,而且反差也很干净利索。

爱克发agfa apx100
爱克发agfa apx100
爱克发agfa apx100
爱克发agfa apx100
爱克发agfa apx100
爱克发agfa apx100
爱克发agfa apx100
爱克发agfa apx100
爱克发agfa apx100
爱克发agfa apx100
爱克发agfa apx100
爱克发agfa apx100

额外知识

DDX显影液介绍

DDX(4-methyl-4-hydroxymethyl-1-phenyl-3-pyrazolidone)是一种常用的显影剂,通常用于黑白胶片的显影。DDX显影工作液的使用寿命是取决于多种因素的,比如显影时间、温度、胶片类型等。

一般而言,DDX显影工作液的使用寿命为6-12个月,但实际上可能会因使用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在使用DDX显影工作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温度:DDX显影工作液的最佳工作温度为20-24℃,如果温度太高或太低,会导致显影效果变差,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

    显影时间:DDX显影工作液的显影时间一般为5-10分钟,如果超时,会导致显影效果不佳,所以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显影。

    胶片类型:不同类型的胶片对DDX显影工作液的要求也不同,需要按照胶片类型和厂家的建议来进行操作。

    显影液的保存:DDX显影工作液需要保存在避光、干燥、密封的容器中,并在每次使用后重新封好瓶盖,以防止显影液被空气和灰尘污染。

总的来说,DDX显影工作液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使用寿命或者使用条件不当,会导致显影效果不佳,因此建议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时间来使用。
ddx能洗多少卷?

DDX显影工作液能够洗多少卷胶卷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每卷胶卷的长度、使用的显影时间、温度等等。一般而言,DDX显影工作液的使用寿命是根据体积来计算的,而不是根据洗胶卷的数量。以下是一个大致的参考:

    1升DDX显影工作液可以显影约 24 卷35mm或120胶卷(每卷36帧)。
    500毫升DDX显影工作液可以显影约 12 卷35mm或120胶卷(每卷36帧)。
    注意:这些数字只是估计值,实际使用中可能会有所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显影液的使用寿命不仅取决于用量,还取决于显影液的质量和状态。如果显影液的质量受到污染、老化或者存储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它的使用寿命可能会缩短,导致显影效果不佳。因此,在使用显影液时,需要注意保持其质量和状态,及时更换显影液以保证显影效果。
胶卷冲洗滚冲好在哪?

胶卷冲洗滚动式冲洗(Rolling Tank)有以下优点:

    显影效果均匀:滚动式冲洗可以确保显影液和定影液均匀覆盖每张胶片,从而保证胶片的显影效果均匀,减少胶片出现斑驳或者不均匀的情况。

    冲洗效率高:滚动式冲洗可以通过快速滚动胶片盘来提高冲洗效率,加速显影和定影的过程,从而缩短冲洗时间。

    易于控制:滚动式冲洗可以通过调整滚动的速度和频率来控制显影液和定影液的流动速度和均匀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显影效果。

    可重复性好:滚动式冲洗可以重复使用同样的显影液和定影液,从而保证冲洗效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总之,滚动式冲洗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胶卷冲洗方法,它可以确保胶片显影效果均匀、冲洗效率高、易于控制和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因此被广泛使用。但是,滚动式冲洗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显影液的消耗量相对较大,需要较多的显影液和定影液。
滚冲与搅拌冲的区别是什么

胶卷冲洗滚动式冲洗(Rolling Tank)与搅动式冲洗(Agitation Tank)是相对的两种方式。

滚动式冲洗是将胶卷放在轮盘或者滚轮上,通过滚动轮盘或者滚轮来使显影液和定影液均匀覆盖每张胶片。滚动式冲洗可以确保显影液和定影液均匀流动,从而使胶片的显影效果均匀。同时,滚动式冲洗可以快速提高冲洗效率,加速显影和定影的过程,缩短冲洗时间。

而搅动式冲洗是将胶卷放在搅拌器或者摇摆槽中,通过搅拌液体或者摇摆槽来使显影液和定影液均匀覆盖每张胶片。搅动式冲洗同样可以确保显影液和定影液均匀流动,从而使胶片的显影效果均匀。不过相对于滚动式冲洗,搅动式冲洗需要更多的搅拌和调整,但也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

两种方式各有优劣,选择哪一种方式取决于个人的喜好和实际情况。
d76显影液与ddx的区别

D76和DDX都是常用的黑白显影液,它们有以下几点区别:

    显影速度:D76是一种标准的显影液,显影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显影时间。DDX是一种高速显影液,显影速度比D76快得多,可以显影时间缩短一半左右。

    显影效果:D76的显影效果比较柔和,可以产生充分的中间色调,但是对高光部分的细节处理能力不如DDX。DDX的显影效果比较强烈,可以产生更高的对比度和更细致的细节。

    稳定性:DDX的稳定性比D76好,可以在不同温度下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D76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环境温度和使用频率的影响。

    混合比例:D76的混合比例为1:1,即显影液与稀释液的比例为1:1。DDX的混合比例为1:4,需要使用更多的稀释液。
hc110显影液与ddx的区别

HC-110和DD-X都是黑白胶片显影液,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化学成分和使用方法。

HC-110是一种高浓度浓缩型显影液,主要成分是亚硫酸盐和苯酚类化合物。它可以以不同的稀释比例使用,因此具有很强的灵活性。HC-110显影液可以产生高对比度的影像,但对于低对比度的场景可能不够理想。

DD-X是一种现代化的低气味、高效率显影液,它的主要成分是二甲酚和苯酚类化合物。DD-X显影液可以产生非常细腻、平滑的负片,对于高对比度和低对比度的场景都表现得很好。

徕卡mm黑白摄影反差高还是低的选择

越简单,越高级,越极致,越困难

越是简单事情,越是最难做好的。黑白摄影,就是其中之一。多少人为了黑白一点影调反复研究,使用各种滤镜分离反差,《摄影的艺术》里虽然讲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大部分经验还是要靠实践去体验。最简单的规律是,黄镜能提亮皮肤、徕卡黄玻璃苏米克隆也可以提亮皮肤……。最近分别与几位大师闲聊了几句。

赵起超说:缩头是低反差

www.50mmc.com

记得前几天赵起超提到徕卡mm黑白机上获得低反差的方法,结论基本上一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徕卡缩头。哈哈。赵起超说,发现徕卡老缩头的后期余地大,更能调整出想要的黑白效果。尽管leica summicron 50 aa也很棒,但反差还是大一些,没有给后期太多空间。

i50mm人文,高反差也不能怪徕卡,因为徕卡从summicron 50 f2 rigid之后,和八枚玉中后期就开始提高反差了。也流传着黄金镀膜的八枚玉反差低的说法嘛。徕卡缩头低反差基本上是大家的共识。

刘展耘说:高像素黑白不真实

刘展耘gr

那天刘展耘说,他发现像素越多细节越多,但是像素超过一定程度就不自然了,像素把灰度切割的太细就会造成反差太大,尽管清晰度高,但那不是人们印象里的真实。像素越高越没有胶片感。所以他最近在使用一些低像素相机拍黑白。

Nakada熊猫说:噪点可以降低反差

Nakada熊猫 禄莱66

Nakada熊猫发现徕卡mm的一个技巧,故意使用高iso可以增加噪点来降低反差。在胶片时代高反差镜头不算大问题,因为可以选择低反差的胶片配合,比如禄来apx系列。但是数码徕卡总觉得有些场景反差过大了。太清晰的黑白照片反而缺少一种自然感的灰阶过渡。

总结

归纳大家的说法,导出一个结论,新镜头、高像素,高解析是造成高反差的一个原因。忽然想到这也许就跟hifi一个道理,解析力过高反而不是自然的声音,因为人耳听到自然的声音是有混响的也是有距离衰减的。黑白摄影的影调过渡也不能被切割的太过分,它也需要一定的衰减,才能符合人心理上的真实。所以黑白摄影,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哦。

淺淺dё痕跡对徕卡三玉的使用感受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淺淺dё痕跡一石激起千层浪

淺淺dё痕跡使用三枚玉的片子让很多朋友怀疑自己的机身设置,为啥我的徕卡mm拍不出这样的效果呢?i50mm认为,黑白照片的效果主要是来自于环境的选择,或者说光线的选择。如果玩胶卷的可能体会更深刻,哪怕是再好的胶卷和镜头,遇到没有反差的环境,出来都是灰不拉几的。毕竟胶卷每张都是钱啊,很快就会吸取教训,要注意一些光线的选择了。

当然,器材也占一部分比例。总之,黑白摄影主要还是考验摄影师对环境的选择,以及对器材的选择。

淺淺dё痕跡对徕卡三玉的使用感受

淺淺dё痕跡

他说:三枚玉拍的不少,找了好久。照片都不是用来测试三枚玉成像的照片,因为“不是为了去表达镜头”而拍摄,故而这些照片或多或少都调过亮度对比度,无法体现三枚玉的特点。我很少拍摄“为了表达镜头特点”的样片。这镜头抗眩光不行,看角度,有时候光源放在边缘却又眩光:有时候,光源安排在画面里靠中间一些,又不会有眩光:总之,作为摄影用镜头,三枚玉非常令人满意。但作为玩味道,玩焦外,拍花朵玩糖水,这镜头不合适。光圈不够大。这是我的大致感受。

“不是为了去表达镜头”而拍摄

v

i50mm也是这样的哈,哈哈哈,同感。而且我自己也不排斥后期的,比如leica summarit 50 1.5的低反差表现就曾经让我肆意的后期……。但是,大部分时间可能还是不后期,主要懒……。淺淺dё痕跡的这句——“不是为了去表达镜头”而拍摄,确实说到人心里去了。其实,到现实世界大量拍摄,拍自己想拍到东西,然后从结果中归纳镜头到特点,这也许是一种高级的品味镜头的玩法。而这种玩法,也很简单,只需要拍的高兴就好了,唯一增加的工作量就是整理照片的时候给文件夹添上哪只镜头的型号,就好了。记录器材,这没有啥不好意思的,荒木经惟也这么干的,也没耽误人家成大师啊。哈哈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leica elmar 90 f4 三枚玉

拍黑白照片不会用滤镜,那等于不会玩黑白 作者:赵起超

作者:赵起超 2006年/黑龙江省雪乡/HASSELBLAD 203FE

赵起超:为什么要用滤镜,一般老法师都会说调整反差啊,是不是很玄妙。

过去老一辈玩胶片的,那个手里都有一大堆滤镜,我手里也有一套朋友送的滤镜,我记得是仙娜的,大概有20几块吧,说实话,每一块怎么用,我也没试过,一直丢在家中,现在都玩数码了,也用滤镜,但基本都是ND镜,ND镜怎么回事,减光镜啊,拍风光的利器,把水面拍的像雾一样,大白天用大光圈拍妹子,没有减光镜,那快门速度也不够快啊,这都需要减光镜,还有吗,当然有,渐变镜啊,更是拍风光的利器了,还有好多其它滤镜都玩的不亦乐乎,那拍黑白的需要滤镜吗,当然需要,黑白需要什么滤镜啊,简单,常用当然就是红镜、橙镜和黄景,经济状况赋予的,还可以多一块绿镜,为什么要用滤镜,一般老法师都会说调整反差啊,是不是很玄妙。

先说一说这四个滤镜的作用吧。

红色滤镜

  • 在花卉、广告、风景等摄影中,能使红色景物的影调严重变浅,使蓝、绿、紫色景物的影调变深。
  • 能使白天的天空变得最暗,拍出夜景般的效果。
  • 具有强烈的消雾作用。
  • 在翻拍蓝线、蓝字的图表或有红色污染的文字、图表时,或者翻拍红底黑字的平面作品等,使用红色滤镜都能提高反差取得令人满意的画面效果。

黄色滤镜

  • 在风景摄影中,能使蓝色天空的影调变暗;
  • 在拍摄远景时,能提高远景的清晰度;
  • 拍妹子用能使肤色变浅,深受妹子喜爱;
  • 在雪景摄影中,能使积雪阴影处的影调加深;
  • 在翻拍中,能使纸张泛黄的文字、图表的翻拍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橙色滤镜

  • 在花卉、广告、风景等摄影中,能减淡黄、橙、红色物体的影调;
  • 拍妹子时使照片效果更强烈;
  • 在风景摄影中,能起到消除淡雾的作用,从而提高远景清晰度,
  • 特别说一下,用橙镜拍胡杨,拍出来躯干非常柔和

绿色滤镜

  • 使绿色和黄色物体的影调变浅,能使红色和蓝色物体的影调变深;
  • 绿色滤镜的最大作用在于对自然界绿色色调的区分,绿色滤镜能使花叶、树叶和青草等绿色景物的影调更丰富、更鲜明、更细腻地被记录下来;
  • 是拍摄纪实摄影的好帮手,能加深肤色的表现,使被摄者显得黑黝黝,更有沧桑感

上面这段文字摘字度娘,看起来说的很明白,但到底什么效果呢,我看无忌上很多影友在提问,说用了红镜,天空是暗了,但地面细节没有了,为什么,我不敢评判,因为我不知道他地面是什么情况,雪地、黄土地、红土地、蓝蓝的水,还是绿色的植被,这在红镜下的表现一定是不一样的,那到底会是什么样子呢,有没有直观的办法展示一下,我上网查了好多,基本都是用现成的黑白照片来举例,让人很难想象没加滤镜时的彩色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有一句话好啊,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咱改一下,没有对比,怎么看区别。

为了更加直观,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制作一块滤镜效果图,拷贝手机里,随时可以参考。

第一步,我在电脑上定义了六个色块,分别是红、橙、黄、蓝、绿、青六种自然界我们常见的颜色(不是绝对准确,但足可以让我观察滤镜的作用了),在电脑上显示了这六个色块。

第二步,我准备好一部Leica MM(246)黑白数码相机,固定好曝光,然后在不加任何滤镜的情况下拍一张屏幕色块,然后分别加红镜、橙镜、黄镜(我手里没有绿镜,所以没办法展示绿色滤镜的效果了)各拍一次屏幕。

第三步,把这四张照片拷贝进电脑,不做任何调整,把各自对应的区域截屏,粘贴,在Photoshop里合成了下面这张图。

这样你就可以看出来不加滤镜和分别加了红、橙、黄滤镜时这几种常见颜色在黑白照片里灰度变化了,那同一场景中有不同的颜色,你想如何控制反差也就一目了然了,拷贝到你手机里,是不是随时随地可以参考一下哦😄

扫街就没这必要了,长挂一黄镜最理想,即使用了彩色胶卷忘记拿下滤镜,也不会有大的影响(当然是浅黄滤镜哦)

感谢赵起超老师的分享哈,更多精彩内容请参考他的:

网站www.50mmc.com

博客www.zhaoqic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