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徕卡m8和m9有没有遇到相机卡壳的问题?

卡壳的定义:

徕卡m8、m9、m240、m10等相机,在有些情况下会遇到提示灯频闪,快门按钮无法按下,就像被什么卡住了,简单称为卡壳。

卡壳的原因:

一般来说越老的数码m相机越容易遇到。造成卡壳的主要原因有2种。第一种,是图像处理速度慢,先天机身内置图形处理器慢 ,机内运行内存小,再加上数据卡是低速的,遇到连拍容易卡壳。第二种,是电池老化,特别是空电电池放置时间长了,很容易老化,再加上一些老型号m8、m9的原厂电池都是十年了,很容易出现显示半格,然后也无法按下快门,看似卡壳了。

解决办法:

使用高速内存,特别是带有pro字样的专业卡。买原厂电池,尽管贵一些,但寿命确实长很多。徕卡m8、m9的原厂电池网上有四百多的,应该也都是库存,状态尽管可能达不到最佳状态,但也比副厂电池好一些。因为徕卡m8、m9的副厂电池很可能也是库存多少年了,毕竟是老产品,销量不会太大,应该不会有厂家乐意频繁生产的。

另外,derek说他换了卡,也换了新电池,还是连拍卡壳。于是通过升级固件解决了,哈哈哈,是个好办法。中文官网已经找不不到徕卡m8、m9的固件下载地址了。可以从英文官网下载中文固件:

徕卡m8/m8.2固件下载徕卡m9/m9p固件下载

电池更像是数码相机的“胶卷”

现在彩色胶卷越来越贵了,使用数码彩色替代胶卷也许是很多人的选择。特别是老版本的ccd相机,无论是徕卡还是尼康富士适马的老ccd,一直都有一群忠实的拥护者,认为ccd接近彩色反转片的味道。但是,这些老型号当年就是耗电大户,所以它们的电池有点像胶卷,也成了消耗品哈,哈哈哈。

音频里的r-2r,数码里的ccd

dac坏啦

80年代的sony第一代dac坏了,也不知道是昨天挪位置时把卡座和cd都压它上面了,给压坏了,还是它到寿命了。于是赶紧查查,看看有啥替代品么,再看看有没有办法修。这一查不要紧,发现音频里的r-2r很像数码里的ccd呀。一个是模拟转数字,一个是数字转模拟,啊哈哈哈。摄影与音乐看来很多地方都是相通的哦。

ccd vs cmos

点击图片查看ccd vs cmos原文

数码ccd用最简单的结构,把每一个像素的电荷传到后面的处理器,统一转成图片,简称a/d转换。这样的好处是ccd的面积全部用来接收光线,信息量大。cmos是每个像素接受到电荷后,身边都坐着转换器,它们立马进行a/d转换,然后每个像素的数字信号传给处理器。cmos好处是噪声小,因为数字传输损失比电流传输小哦。

ccd虽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是ccd费电,容易坏,发热,电荷小了就容易出现噪声。但是,如果不在乎成本,不在乎发热,不在乎费电,ccd天然受光线面积大,在理想状态下拍出来的色彩要比cmos丰富。

r-2r vs sigma-delta

r-2r 结构的 dac

音频解码器的抛开芯片本身的型号,dac架构才是第一步。高端dac都是用r-2r的架构,它是迄今为止将数字1和0转换为模拟声音的最简单,最准确的方法。它使用一串电阻,其中一些电阻的值为R,其他电阻的值为2R,被称为梯形ic,可以非常准确地转换电压,可以将任何噪声和数字伪像减少到绝对的最低限度。但是需要大量精度高的电阻,发热,对温度敏感,寿命短,爱坏。是不是很像ccd吧,哈哈哈。

sigma-delta结构d的ddada cdac

另外一个音频dac架构就是sigma-delta,这货跟cmos一样,已经占领了绝大多数dac是市场。cmos可以增加像素弥补自己其他方面对不足,sigma-delta数模转换的电阻可以是不按等比例的,而是通过增加采样率计算+估算,只要采样率足够,时钟晶震足够准,那就可以带来更高的还原。像不像cmos吧,哈哈哈。

音频信号流0101是会变成1001的哦

另外,学到了一点。音频数字信号其实跟磁带信号是一样的。数字文件=磁带,文件本身不会出错误,一旦开始按顺序变成数字流开始传输,就跟磁带一样,会发生流动中出现震动、漏码、转速不匀称,都会出现抖动啦。数字流也是一样的啦。

磁带减少抖动是用的时钟锁定转速,高级的磁带机都是有专门的私服系统校准电机的转速哦。而数字流在传送过程中,由于时钟本身的误差自然就会有抖动,所以这个时钟成了关键。不同机器之间通过数字流对接,都有各自的时钟,你的速度快一点,我的慢一点,时间多了,就会出现你扔出来的苹果,我没接住的现象。这是导致“数码声的”主要原因哦。解决这个问题,高级的系统都是外接一个独立时钟,让另外那两台机器按照这个独立时钟的速度传输数字流,这样发送方、接受方的速度就一致啦。就好比,一个仍苹果,一个接,旁边有个吹哨的,同步你们两个的时间。。

嘿,音频里面的事情,不就是这一些么,算不算玄学哇。

怎么办

i50mm的dac不是用来听歌的,是用来录磁带用的哇,嘻嘻嘻,是不是一个古怪的玩法。确实有点怪,😁,玩徕卡的都不是正常人。

惊艳背后的残忍,真的残忍吗?这些人不配叫摄影师?

惊艳背后的残忍

估计摄影圈都知到那些著名的惊艳作品:胶水粘蜻蜓、铁丝定青蛙、鱼嘴注气泡胶、拍了鸟喂食后捣毁鸟窝。这种行为被很多摄影师攻击为无良摄影师,说他们残忍、可怕、破坏生态平衡、恶棍。《看似温暖的画面背后却隐藏着不择手段的残忍 》

真的残忍吗?

但是i50mm对这种事情并没有什么愤慨,毕竟已经不是那个容易被带节奏的年龄了。假如“施暴者”不是摄影师,做那种事情的人会有什么罪呢?

昆虫不能杀?

虽然小时候被教育蜻蜓是益虫,但我们依然会去捕捉的,被捉到的蜻蜓最后都一个结局,头掉了。搜一搜“捉蜻蜓”会发现很多作家都写过童年回忆的文章,都是充满了温馨,他们把蜻蜓烧着吃、烤着吃滋滋冒油,开心的很。所以对于把蜻蜓做成标本还是用胶水粘住,虽然我不会去做,主要是嫌麻烦,并不会在道德上说这种行为“无良”。

烤串不能吃?

昨天刚吃的青蛙腿,比鸡肉更容易入味,比牛肉绵滑细腻,比鱼肉少刺。老虎肉是吃不得的,因为人家是一级保护动物,可是有谁在乎过青蛙和鱼的死活?有谁在乎过“人类近亲”猪的死活?还不是吃的津津有味?烧烤店难道会被指责“残忍”么?

捣毁鸟窝?

时代变了,粮食够吃了,捣毁鸟窝这种行为连猫都懒得做了,如果做了也会被骂成“淘气”吧。那么多采集燕窝的淘气鬼?买燕窝的人也是“帮凶”啦。嘻嘻嘻。

男子汉

现在的男人啊,包括我自己,连个鸡都没杀过,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个男人。看到别人用昆虫做标本都觉得是“杀生”、看别人掐鸭脖子就觉得是“虐待”。可是呢?一坐下,就打开荒野求生,看着贝爷抓鸟吃,也没觉得怎么样呀,看着还挺爽。所以呀,人还是挺复杂的,你以为自己发的是“善心”,也许不过是掩饰“软弱”罢了。爱心可以有,但没必要什么事情都爱心泛滥。至少,尽管不鼓励那些“标本摄影师”,但是我也是没兴趣批判的。他们只是有点小淘气,没啥。

进口“摄影技法”?

那文章的原文出自国外。老外的思维都很变态,也很矛盾,有极端的环保的,也有极端的淘气的。都是老外干的,自打这篇“环保文章”在国内出现后,好像很多国人也学废了。

摄影师气愤的,不过是恼羞成一怒

人要攻击别人,总是要先站在道德制高,然后就可以向别人尽情的开火,只要占到了道德制高点,就可以说别人“可怕”、“破坏环保”、“恶棍”。哈哈哈。

一些摄影师看了那些照片背后故事,感觉被惊艳欺骗了,实在是恼羞成怒。怎么可以用镜头欺骗我?气死我了!无良、缺德。但是又不能说自己被骗是愤怒的源头,理由不够充分,显得没有肚量,必须要用“环保”作为遮羞布,然后可以痛快的说“这些人不配叫摄影师!”。

嘻嘻嘻,现在的摄影师,有几个有良,拍的照片还不是骗人的。风景哪有那么好,山水碧连天,去了现场是用一滩矿泉水拍的倒影。人也拍的比本人美,骗子,摄影师都是骗子,还乐此不疲学习构图和修图,如何拍的更美等等技巧。哈哈。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哇。哈哈。在i50mm看来,摄影师再怎么折腾,也没有魔术师残忍,《致命魔术》里说的好:每个令人惊叹的魔术背后都有一只冤死的小鸟。

另外,所谓惊艳的照片,在i50mm看来就是垃圾片,连多看一眼都是浪费时间啦,哪怕是真的。反正用徕卡的不会这样拍,也没发拍这些%……😳😄😁😢

为什么喷徕卡会获得更多点赞?

leicavit + leica mp + summicron 50mm f2 + kodak ultramax400

喷子到处有,堪比一年多

很多喷徕卡的文章经常被传阅。甚至有些专业喷子还因此获得了非常高的知名度,哇哈哈。既然存在,必然有其背后的逻辑哦。

聊性价比的视频受欢迎程度远远大于聊干货的。b站很多up主,一屋子巨贵的hifi产品,讲的也很有逻辑,结果点击量非常可怜。而分享100元耳机选购的视频,都是几十万点击量。哈哈哈哈,一条线材无用论可以迅速获得认同。聊豆瓣神机的火爆程度远远超过徕卡。

相反,喷徕卡往往会获得大量的点赞。看别人大把花钱买徕卡,对自己来说确实是一件残忍的事情。为了一层喷漆花那么多钱买,智商税。手动对焦那么贵,智商税。连拍那么慢,智商税。反正你们这些买徕卡的就是有钱不会拍照。哈哈哈。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这句出自《道德经》的话i50mm是这么曲解的:全世界都认为是好东西的,往往不是好东西。嘻嘻嘻嘻嘻。典型的小众心态,记得曾经有位领导,智勇双全,他说往往当下热播的剧他都不看,因为那是给大众看的。难道这句话,不知不觉植入了i50mm的脑子里……

徕卡被喷了几十年吧,也没见谁把价格喷下来呀。但是靠着喷徕卡,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喷子。而且要想成为大众认可的人,往往不喷徕卡两句,就会得罪观众的哦。例如赵嘉的《兵书十二卷》就时不时的贬低一下徕卡,甚至把蔡司zm说的超越了徕卡,把徕卡m8说的一文不值。啊哈哈哈,i50mm是“见多识广”的,能看出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哟。毕竟要想提高书的销量,踩一踩徕卡是会收到更多点赞的嘛。嘻嘻

自得其乐

玩胶片的人也是被喷的象,啊哈哈哈。很多玩数码的,可以用各种数据证明你们玩胶片的就是智商税。哪怕是坚持用胶片拍电影的诺兰,也是被喷的对象,嘚瑟。哈哈哈。就连一次成像的拍立得都还活的挺顽强,总有那么一拨人乐此不疲。

小众优越感

但是,小众并不一定都是好东西哦。之所以成为小众,一定有其特别糟糕的一面哦。比如磁带随身听机械故障、皮带老化、磁带录音质量不佳等等。徕卡最糟糕的事情就是价格太高了,这是其成为小众的主要原因,哇哈哈。

也许,“小众优越感”往往来自战胜糟糕一面的喜悦吧。黑胶唱片麻烦,但是你会调节唱针了。磁带录音不佳,但是你用卡座自己录音啦。徕卡贵,但是你赚钱啦……。喷我们智商税,但是我们自找的啦~😳。人要是不跟自己较较劲儿,跟吃饱就睡的……

徕卡m胶片相机计数器应该从几开始?

徕卡mp计数器归零指针指到-2

话说,昨天看到有人问徕卡m3的计数器为什么归零后指针不是指到0,而是差2格。对于这个习以为常的现象还真没仔细琢磨,任何事情你一细琢磨,嘿还真趣味无穷。而且顺藤摸瓜,还引出了Levinson的省卷大法,36张的胶卷,拍出了42.5张,足足省出六张,真是高手啊。

徕卡计数器的历史

相机计数器的历史也挺有意思的,起初大画幅无需计数器,一次拍一张。之后是机械时代,之后是电子时代,现在是数码时代。徕卡m胶片相机是机械时代的代表,计数器也保持了机械结构,从徕卡m3到m7和mp胶片机都是机械计数器。而数码m机都是数码计数器了,起初的m8甚至在机顶保留了一个剩余张数的正圆液晶显示屏,之后就取消了,因为存储卡越来越大,计数已经没有意义了。

计数器归零

电子计数器归零很简单,一个电位器触发开关就可以归零,有一位自己diy相机的哥们给我展示过哈哈哈,淘宝一大堆。而数码相机的计数器归零不归零没有意义,存储卡够大就行。机械计数器归零,那就有意思了,需要机械部件的精密配合。

徕卡螺口机和m2的计数器归零是需要手动的,徕卡m3开始加入了自动归零计数器。当拔出卷片轴后,计数器会立即归零。这种归零方案应该算半自动,因为必须要拔掉卷片轴才行。一般m3拔卷片轴的动作是在下次装卷时才进行的,因为你必须拔出来,把新交卷的片头,塞到卷片轴里。

后期,徕卡为m3开发的快速上卷器,可以不拔出卷片轴上卷。虽然这样可以提高上卷速度,但是,那样也就无法触发计数器归零了。所以,使用快速上卷器,要么选择不看计数器,要么要记得上卷前先拔一下,不用全拔出来,咔,能听到计数器归零的声音就行。

leica m4、m4-2、m4p、m5、m6、m7、mp的卷片轴固定在机身上了,并且加入了弹簧结构,只要你打开底盖,计数器会迅速归零。这样才算得上全自动哇。这种设计在徕卡胶片机上一直延续至今。

为什么归零指针没有指到0?

咱们口口声声说计数器归零,可是为什么每次上卷指针指到的不是0。这是因为翻译引起的歧义,咱们习惯把回到原点叫“归零”,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叫的,哈哈。正确一些的叫法,应该叫“重置”吧。所以此“归零”非彼“归0”哦。那又为什么归零后要指向-2呢?

徕卡m胶片机应该从第几张开始计数?

当我们把底片塞入机身后,我们能够明显的看到,外面暴露的底片是无法用了,中间这张是要过掉的,需要一次过片,计数器从-2变成-1。而下一张有一段裸露在外面,再过一次片,计数器从-1来到了0。所以通常来说,如果装卷后,立即盖盖,然后进行拍摄,那么经过2次过片,计数器指到0,就可以正常拍照了。

下一张有一小段是暴露在外的

但是,上面的方法是i50mm个人的习惯,不是正规的装卷方法。正规的装卷方法是,过一次片后再盖盖。在你把底片塞入机身后,不能急着盖盖,而是要眼睛看着过一次片,第一次过片运转正常,再盖盖。这种方式,就必须从数字1开始计数了。

Levinson的偷胶卷大法

Levinson胶卷片头

而Levinson的方法更厉害,他最多可以把36张的胶卷,拍出42.5张,相当于拍6卷送一卷呀。那么他是用的什么方法呢?他自己揭秘啦:

如果是双拨m3,那么装卷前先拨一次,然后再装卷,等装卷后再拨第二次,这样可以减少片头的浪费。照葫芦画瓢,leica m4、m4-2、m4p、m5、m6、m7、mp都可以这样,装卷前把过片扳手拨一半,然后再上卷。这样装卷后第一次过片就剩出不少底片啦,哈哈哈。当然,m3是最省卷的,因为m3的卷片轴只需要咬住片头就行,这里也省了不少胶卷。

不过终极的省卷方法是把装卷过程放倒暗袋里进行。先让快门处于上弦状态,然后把胶卷和相机塞到暗袋里,然后在黑暗中,盲操安装胶卷,盖上底盖。这样从暗袋里出来的底片,可以直接拍照了,-2就是第一张,哈哈哈哈哈哈。

偷来的胶卷做什么用呢?

用来对镜自拍哇,这样 可以记录下使用的什么镜头、机身,啦。哈哈。而且长期这样节俭,可以省不少胶卷钱和冲扫费用呀。毕竟冲洗店是按卷收费的,不是按张收费的,哈哈哈哈。高,实在是高。

不过,严肃的摄影师还是要规规矩矩从1计数,因为前面偷来的底片都是在理想情况下做到的,因为底片再生产过程中、装卷过程中不可能保证暗盒里的底片头那节是未曝光的。也许你装卷时稍不注意就拉出多了。

kodak 400 ultramax

有了徕卡M9P,爱普生R-D1S还有必要留吗?

Henry Han的爱普生R-D1S

Henry Han:有了M9P,爱普生R-D1S还有必要留吗?有人想要[呲牙]

i50mm:那个也会涨价,毕竟ccd绝迹了。ccd好还是cmos好,争论很久了,可是还是有人玩ccd,甚至ccd的卡片机都有一拨人玩的不亦乐乎。

Henry Han:我挂出来,最近询问的人太多,有人还直接拍了。绝版了,不出不出不出![呲牙]色彩很有味道。我手上只有三台,爱普生rd-1,M9P和富士S5,都是CCD,而且像素都不高。

i50mm:是呀,提高iso的情况下cmos比ccd那绝对是压倒性优势。cmos的像素数量也是压倒性优势。但是在阳光下ccd的独特质感确实有种解渴的感觉,这就够了。

Henry Han的爱普生R-D1S

后记:

后来想想,不单器材没必要追求全能,摄影本身也无需面面俱到。一个面面俱到的摄影师往往是个平庸的摄影师,嘻嘻。更何况我们玩家呢?难道天黑了非得摄影么?反正我是不知道夜里有什么好拍的。

话说又到了一年一冲电的时候了,箱子里那些被时代淘汰的cd、md、磁带机、mp3和ipod都该冲下电了。嘿,一台ipod classic电池鼓了~囧,难道要半年一冲么。其中一台20岁的老硬盘机电池依然健康,插上耳机听一耳朵,哇,哪怕是20年前的128k的mp3文件也比手机的无损好听哦。ipod还没出来的时候,mp3也是拼音质的哦,很多前ipod时代的mp3音质比同时代的cd都好听哦。这不跟相机类似么?像素多了固然是好事,但是低像素时代精心打造的机器往往一样会给人更丰富的视觉体验哦。

Henry Han的爱普生R-D1S
Henry Han的爱普生R-D1S
Henry Han的爱普生R-D1S

爱普生r-d1s为什么像胶片?

首先,很多人扫描胶片就用的爱普生扫描仪嘛,有类似的色彩倾向是正常的。另外ccd拍摄的颜色就是多一些戏剧性。另外跟镜头有直接关系。其实Henry Han发来的很多照片是看不到胶片味道的。上面的都是接徕卡35mm 3.5、50mm f2等镜头拍的。下面放一些其他非徕卡镜头拍的照片。

Henry Han的爱普生R-D1S
Henry Han的爱普生R-D1S
Henry Han的爱普生R-D1S

在这些镜头转接确实少了一些“德味”,无论是爱普生R-D1S、还是徕卡m8、m9,转接一些其他镜头也会少一些“德味”。哈哈哈,反正我觉得颜色怪怪的。所以也不要完全迷信ccd,跟镜头也有关系啦。

徕卡m2相机取景器旁边的塑料窗是干什么用的?

为什么你的徕卡m2取景器旁边有个塑料窗啊,我的徕卡m240和m10就没有呢?

嘿,m9之前的所有徕卡相机都有这个塑料窗。徕卡m3取景器旁边的窗户是毛玻璃。这到底是干啥用的呢?采光啊,哈哈哈,徕卡相机需要专门的采光窗,光线给了谁呢?取景器里面的线框,就是那个亮框。从徕卡m240、m10之后都取消这个结构了,改成内置led发光了,因为cmos相机比较省电,点亮led也不会影响多少电量。

作为摄影师,头朝哪个方向睡好哇?

最近听一个朋友说他睡眠质量不佳,于是给他建议改改睡眠朝向试一试。这个问题似乎是个搞笑的事情,因为网上的答案五花八门。咱们基于北半球的人来说哈。

百度、抖音来的答案大致几种。一说,睡南北符合磁场,但是没告诉你是南还是北。一说,头朝北因为房子是坐北朝南。一说,头朝南因为故宫里就这个朝向。一说,春东秋西可旋转……。

后来去外网查查,嘿,貌似全人类都有这个睡觉朝向的问题。他们的说法也挺有意思,甚至运用了中国的五行分析哈哈。大致结论是:头朝北不好,磁场极性跟头相同,是排斥的。东有利于提高记忆,西有利于涨粉,南有利于深度睡眠……。

好神奇,哈哈。不知道摄影师们睡觉都爱头朝哪呢?

[poll id=”5″]

leica z2x

2021最值得买的徕卡镜头是什么?慢

一般来说吧,嘻嘻,还真不敢给人建议。话说草稿箱里也有写到一半的建议贴。但是往往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

我这个人其实是个“小白”,对很多事情并没有明确的主张,也就是说并不会有太过激烈的行为。虽然离天才差一分,但还是缺乏领导力。虽然嘚瑟,却又缺乏执行力。别人眼里i50mm的执着,实际上往往是惯性使然。那种,“我建议……最值得购买了!”,如此霸气的话,难以启齿哇。

2021最值得买的徕卡镜头是什么?如果非要给个建议,那就是慢慢买,不要一步到位,甚至可以尝试一下拍拍胶卷。更换一个胶卷比更换一只镜头来的效果明显。摄影是少数能够让人逃离纷乱现实的一种方式。而胶片又是减慢摄影速度的方式。老板天天说,花钱的事情是最不能急的。😁

为什么晚年的布列松不再摄影了

leica z2x + kodak gold200

自行车、自行车路标、电动平衡车……这样的场景并不难见到,难的是他们所处的位置怎么看都那么协调,处于阳光下的科技小伙,处于阴阳交界处的复古老人。骑车老人的眼神把画面视点拉到了小伙的脚下,嘻嘻嘻,就算摆拍,也摆不出来吧。街头摄影还是满偷懒的,拍的时候啥都没想,都是事后填词啦。

赖在床上

时间对年轻人来说是美妙的旋律,像空气对于鸟儿的飞翔,看不到却能感受到它的力量。在街头摄影感受时间的气流,是一种幸福,是一种保持内心青春的好方法。可是,也许,街头摄影师的你,也像我一样,会赖在某个周末的床上寻思,为什么晚年布列松后来不再摄影了?

热爱绘画

画笔让思想放飞,也许只是个借口。我想布列松放弃摄影,可能是他意识到自己老了。摄影科技的发展,时刻提醒他:时代不同了,已经不是你年轻的时代了,你已经被世界淘汰了,现在是自动时代了,现在是数码时代了。每一次器材变革都会有一个时代的摄影师息影。

早晚怀旧

就像每次想到年迈的父母玩智能手机,心疼的不是玩不转的问题,而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老了。在他们的梦里出现最多的还是缝纫机、收音机吧。

也许,我并不是在关心布列松为什么息影了,而是在拷问自己:为什么忽然对磁带机、cd机有兴趣了。难道是意识到了时间的残酷,而自己是否也会被时间淘汰?

改变世界

爱因斯坦说时间是不存在的,人类被记忆所欺骗。是啊,时间不是玫瑰,人是,是会凋谢的。也许唯一不会凋谢的就是照片里的影像。拿影像作为参考,时间就会存在,没有参考,时间就不存在。主观也许就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就像双缝干涉实验,观测光,他就是粒子,不观测他就是波,至今也无法解释,客观世界怎么会因为人的观测而改变?也许,说不定,自从发明了照相机,世界就不一样了。当然,上一次改变世界的应该是墨子的小孔成像,世界是因为人的观察才开始发生变化的。

leica z2x + kodak gold200

路过这个地下通道,发现了这个张嘴的涂鸦,利用了实体的方口,虚虚实实。于是架起相机等待路人经过,最好还是要加入一些“人”的元素,毕竟是街头摄影嘛,嘻嘻。令人惊喜的事情果然发生了,这位小哥身上的笔画与墙上的笔画相呼应,融为一体,虚虚实实。更妙的是,人物表情不再画面中,让人更加专注那个红色的惊诧表情,嘻嘻嘻,摄影就是这样令人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