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玄学之微反差——街头摄影大师yanidel的后期处理方法

数码后期是一种私人化的表达

i50mm特别喜欢街头摄影师yanidel的色彩处理风格,看他的照片,就像一位多愁善感的老人坐在阳光下,看时间在风中吹过。他的处理风格让皮肤显得白皙,纹理清晰,色彩突出,明亮处和阴影的对比度减少,中间的细微反差丰富,一句话“清爽通透”。有人问yanidel照片处理方法,他并没有说出来,他说色彩是私人化的东西,不宜透露,他只是简单的调整了一下反差。

模仿街头摄影大师yanidel的后期方法

调色,那是画家该做的事情,其实也是挺考验摄影师审美的哦。于是i50mm战战兢兢的尝试使用苹果的aperture软件调试,raw格式作为基础,提高中间反差到200,然后再提升阴影,再回拉高光,呀哈~基本搞定。最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稍微降低一些饱和度。整个过程就是在压榨raw的微反差。

lightroom、photoshop应该也有类似的调整项,或者通过拉曲线等方式,另外i50mm也曾尝试过使用nik的一种彩色插件,通过几项调整也能拉出类似效果,后来那个插件收费了,哈哈,就不用了,而去调整也挺费劲。

raw提高中间反差后
aperture 下的默认 raw
jpg直出

徕卡微反差大玄学

也曾用上面的方法拉过其他相机拍的照片,总觉得没有徕卡来的舒服,应该是徕卡机身和镜头玄学在发挥作用。徕卡镜头无论是古典低反差镜头还是现代高反差镜头,都有着丰富的细微反差,这经过拉高200数值的中间反差,那些细微的反差就出来了,而且展现出了另一种生机。

本文图片是使用徕卡m9 + summicron 35 f2 asph 拍摄的,徕卡asph镜头的后期余地又不如古典镜头丰富,比如summilux m50 1.4 e43七枚玉八枚玉、summarit 50 1.5等等曼德勒时期的镜头,特别是低反差的summarit 50 1.5,对这种拉微反差特别适合。徕卡机身的raw格式对微反差的耐压性也是非常给力的。

后期要有度

尽管后期能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但i50mm觉得还是要适可而止,因为色彩这东西确实体现一个人的品味,弄不好就跑到艳俗的失真世界了。哈哈哈,其实徕卡自出的jpg戏剧性也不错哦。明显看出raw格式的反差比jpg的要小很多,所以如果您只拍raw格式却不做后期,可能并不讨喜哦。i50mm还是觉得jpg+raw有意思,jpg省事,raw留给后期用,啊哈哈。

raw提高中间反差后
jpg直出
raw提高中间反差后
jpg直出
raw提高中间反差后
jpg直出
raw提高中间反差后
jpg直出
raw提高中间反差后
raw提高中间反差后
jpg直出

如果觉得还是不像,那就继续增加中间对比度:

中间对比图提升到200+200

徕卡玄学之让头发都丝毫毕现的秘密?

旁轴相机很容易拍出让头发丝毫毕现的照片,而单反拍出这样的几率就少一些。这里面有什么玄学呢。

leica m9 + summicron 35/2 asph

剥离感从何而来

焦点的清晰度是最高的,离焦点的距离越远的范围越模糊。对焦点前后有一段清晰范围,通常称为景深。剥离感就是依靠景深来实现的。主体的边缘越清晰,剥离感就越明显,就更加突出主体。

继续阅读徕卡玄学之让头发都丝毫毕现的秘密?

再聊徕卡m9直出jpg还是raw格式

看朋友们讨论徕卡到底是直出好还是raw格式好,很热闹,i50mm个人是偏向jpg直出的。哈哈,因为比较懒,而且直出的jpg确实也给了懒的理由。

第一组 山雨欲来

刚才忽然来了一片云,天又黑了,赶紧拍了一张,还能看到远处云层正在给大地灌水。当时光线非常有戏剧性,iso为80,光圈f5.6然后快门a档。

leica m9 直出jpg 👆
继续阅读再聊徕卡m9直出jpg还是raw格式

徕卡相机正确的摆放姿势

在包里的放置姿势

包里很容易进灰的,里面其实存了很多灰,容易从镜头和机身的缝隙进去。另外徕卡镜头的后组有很多油脂,也容易吸附灰尘。所以,最不明智的放置方式是让相机朝上,那样ccd或者cmos很容易掉落灰尘,尽管有快门帘阻挡,但是也挂不住哪天从快门帘吸入呀。所以在包里的正确放置方式就是横立、竖立,绝不能躺着。

在桌上的摆放

放桌子上最妥善的方式就是立着,美观也更容易保持ccd、cmos的清洁。如果桌子够稳,选择镜头朝下的方式更好,趴着,把ccd和cmos上的灰尘还给镜头,哇哈哈。

手上拿着也要注意

放在上手也要尽量避免镜头朝天,数码机容易落灰到cmos,胶片机容易被阳光烧点燃快门布帘。

当然了,单反根徕卡也是一样的,尽量不要朝上躺着。对了,不要放地上,尽量放高处,特别是家里养狗的~

怎么用反转片,就怎么用徕卡m9

leica m9 + summicorn 35mm f2 八枚玉

不简单

很多朋友都说反转片不好用。其实反转片的宽容度根数码相机一样,都很低,1、2档的容错。测光不准,那就很悲催。而且,最主要的还不是测光表准确性的问题,而是曝光取舍的问题。

晴空斜阳

美好的光线往往都是清晨和傍晚的斜阳,都是大光比,暗部与亮部之间相差4档的曝光量,你要阳光就会丢失阴影,你要阴影就是丢失阳光。数码其实也是一样。

亮部

那该如何选择呢?技术型好照片是阴影、高光都要有细节。事实上大光比时,反转片是拍不出“技术型好照片”的。必须要做取舍,取什么,舍什么?取高光,舍阴影。阴影里反转片发挥不出他的优势,让亮部的光线尽量保持测光准确,能获得更加饱和的色彩。让反转片发挥出属于它的特色。

浓郁

要浓郁刺激,要自然,还要不失真实感,是反转片最大的特点。取亮部,舍暗部,也是很多摄影大师常用的反转片技巧。

测光

机内测光在高反差光线下基本都无能的。往往被埋怨“测光不准”。徕卡m机属于中心区域测光,测光区域比黄斑大一圈,可以让黄斑对准亮部,然后手动调整光圈和快门。单反相机就用点测光,很多单反高手也只是用这一种测光方式。

当然,高手可以使用外置测光表,或者使用阳光16法则。

怎么用反转片,就怎么用徕卡m9,你会发现,可以省下不少买反转片的钱。

负片

其实负片,更容易获得技术型好照片。所以彩色负片其实是更多人的选择。比如柯达ektar100专业负片,可以跨越8档曝光而只在色温上有变化而不丢失细节。

所以i50mm很少拍反转片,想体验了,就用m9就够了。

leica m9 + summicorn 35mm f2 八枚玉
leica m9 + summicorn 35mm f2 八枚玉
leica m9 + summicorn 35mm f2 八枚玉

街头摄影怼人脸要先解下思想包袱

礼貌与积善

很多人觉得不礼貌。不,如过你是展现人家好的一面,不但礼貌,而是是积福德。尽量拍摄人善和美的一面,因为那也是人类追求的方向。

街头人文才是摄影

纵观摄影历史,长期来看,真正对后代人有价值的恰恰是街头摄影。摄影史的大部分篇幅都被这种人文摄影占据着。我们的街头摄影才是真正的摄影。才是最朴实的人文主义。

人类大家庭

大大方方的偷拍,理直气壮的记录。在人类大家庭的街头摄影中,中国的街头都是外国人拍的,从清朝到民国。如今摄影器材这么普及,国内摄影界有地位有名气的摄影师依然在拍山山水水或者小景,甚至认为街头摄影是瞎拍,是在令人惋惜。他们已经无可救药了,甚至往偏里带方向,我们只能自觉,快乐的拍下去。

下面这两张拍摄时差几步,先拍了这个小火,又拍了他身后那对情侣,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哇哈哈。

leica m8 + summicron 35 2 七枚玉
leica m8 + summicron 35 2 七枚玉

9个徕卡m数码相机入门操作指南

1、请忘记“曝光补偿”

徕卡相机一般都把曝光补偿藏起来,不放到明面。因为这个词汇是单反发明的,是“反摄影”的,是个蹩脚的无用东西。徕卡相机可以轻易转动光圈、快门实现无限档位的“曝光补偿”。十来年了,i50mm是从来也没用过曝光补偿功能。相反在佳能6d上却必须用曝光补偿,难怪人说,想换换摄影风格,换一套相机系统就行了。徕卡机身镜头的特写照片都是佳能6d拍的,哇哈哈。

2、机内设置几乎不用改。

不像单反那样内置很多一辈子也用不到的功能和设置,徕卡的机内设置项尽量简化,也不需要改什么。因为摄影的本质就是iso、光圈、快门,其他概念和名词都是“反摄影”的。

3、使用raw + jpg

raw基本可以在+-两档范围内调整,特别暗部,能提亮很多。所谓数码“宁欠勿过”是完全正确的。就自动测光也没啥,自动测光也经常不准的,特别是大光比、逆光环境。有raw啥都不怕。

4、快门放a档不是罪

快门放a档,光圈控制景深就可以了。当遇到拍雪景时需要提亮,那就从取景器内看快门读数,然后转动快门转盘到比那个快门慢一档的数值就行了。当遇到拍煤炭时需要压暗,那就把转盘转到比取景器读数快一档的数值就行了。实际上用徕卡摄影的人,绝大多数不会拍雪和煤炭,更多的时候是逆光是需要提亮一些,不过说实话,raw完全可以在后期实现。所以徕卡m相机快门放a档完全没问题。不是罪。等成了高手,会了阳光16法则再考虑自己判断快门数值。

5、用菜单做什么

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排序是:看电量、调整iso、格式化存储卡、清洁传感器……基本就干这几件事。

6、经常格式化存储卡

一定要在机身内格式化存储卡,而不是在电脑上,原因很简单,徕卡的电子技术根德国人一样比较古板,在别处格式化的容易卡顿甚至死机。而且经常格式化存储卡,能大幅度减少“卡壳”的情况,这也许是德国人“精益求精”的一种“执念”吧。

另外使用几张小卡,而不是一张大卡,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笼子里嘛,闪迪16g就可以了哈哈哈,完全没必要花好几百来个大卡。实际经常清空卡是个好习惯,胶卷也才36张嘛。

7、关闭镜头检测么?

镜头检测就是去暗角用的,asph镜头在有些环境下依然有暗角,老头也是,我个人是关闭那个的,因为暗角并不是缺点,是镜头的个性之一。你会发现去掉了暗角反而氛围平淡了很多,甚至会想为啥我花那么贵买的八枚玉、九枚玉味道根asph没啥区别呢?如果你非要去掉暗角也是可以的,机身内的数据库不能涵盖所有徕卡老镜头,选一个类似的也可以。

8、自动iso设置

从徕卡m240到m10都开始使用coms传感器了,带来了更高可用的感光度,所以很多人会使用自动iso。《leica m9 像布列松一样创作》这本书里也有自动iso设置,与m240、m10的设计理念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参考。找到一套符合自己画质的最佳方案。

9、另外少在户外更换镜头

户外灰尘多,清理灰尘是件麻烦的事情,有些灰尘是带静电的,会吸附在传感器上吹不掉。要在无尘的环境清理,比如干燥时的卫生间,潮湿也不行。

以上操作指南谨代表i50mm个人经验,更多发挥还是需要自己根据自己需求调整哦。哇哈哈

i50mm一直保留着一本入门书《leica m9 像布列松一样创作》

这本《leica m9 像布列松一样创作》书很老了,2011年出版,前面30页介绍徕卡m9点机内设置,够了,30页足够了,比说明书写的好理解一些,有举例说明。中间66页是节选布列松名言,并作了伍振荣老师自己的理解和注释,并配以图片。最后几页介绍一下镜头焦段和软件。总共114页的小册子,也是经常拿出来翻翻的。虽然是介绍m9点书籍,但是对徕卡m8、m10、m240来说大同小异。等到了徕卡m10和m240就没有这样的书了。伍振荣还有另外几本徕卡书,也都是入门基础书籍,这些书吧有点太入门,哈哈i50mm没有买,比如《徕卡体验经典》、《徕卡相机手册》、《徕卡相机传奇》。

继续阅读9个徕卡m数码相机入门操作指南

闲聊徕卡镜头对焦手感——被推迟的快感

old lens life

很多人说徕卡镜头手感不一致,是的,因为徕卡镜头跨越一个世纪,太多了,而且使用程度不一样。一些老的新镜头手感比较硬,需要长期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手感。徕卡现产的新镜头出厂时不是最佳状态,偏硬,而且还有批次差异,哈哈。蔡司、福伦达,出场即是最佳状态。这是不同的设计理念。

手感根顺滑油、装配精密度有关系。过去徕卡镜头更加看重长期的手感,出厂时不是最佳状态,用个5年大概能到最佳手感。毕竟徕卡有那么强大的底蕴,也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也就是“等得起”最佳手感。

蔡司、福伦达毕竟不能根徕卡比呀,如果出厂手感不佳就被人诟病了,所以尽量会让自己的镜头出厂即为最佳状态,不过用久了可能会松,二手市场很多蔡司松垮的镜头,或许能说明一点问题。

有些新镜头出厂即调成了最佳的手感,甚至比徕卡新镜头都好,i50mm是能理解的,努力到最好嘛,哈哈。还像过去那样推迟最佳手感,是现代人无法接受的,因为现在的徕卡用户并没有那么大的拍摄量,而且都手持n枚镜头,5年后镜头可能已经转了好几手了。哈哈。所以你会发现,现代asph的徕卡镜头也在缩短最佳手感的时间,一两年就到了。

old lens life
old lens life

选择黑白摄影还是彩色摄影?

有些人喜欢彩色,管这个叫painting。有些人喜欢黑白,管这个叫drawing。都是画画,却有很大的不同哦。

黑白摄影

很多时候吧,彩色确实是让人分心的,这种情况褪去色彩,就凸显了重点。是不是呀,哈啊哈。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彩色摄影

有时候色彩本身就是主角。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
leica m9 + summicron 50 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