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背影摄影师,可这次不同,因为她的发型太有戏剧性了,而旁边的小手是冲洗完胶片后才看到的,这是谁的手?竟然给照片增添了悬疑色彩。
发挥一下想象力,伸出一个小手,就像是衣服上的人伸手去捏叶子。
有时候街拍心到、手到就够了,其他交给运气。魔法师都得有一个魔法棒,它不是拥有法力,而是一种开启法力的介质。而相机就是我手中的魔法棒,吹响了的风铃、阳光撒到大街上,都被记录下来啦。
我不是背影摄影师,可这次不同,因为她的发型太有戏剧性了,而旁边的小手是冲洗完胶片后才看到的,这是谁的手?竟然给照片增添了悬疑色彩。
发挥一下想象力,伸出一个小手,就像是衣服上的人伸手去捏叶子。
有时候街拍心到、手到就够了,其他交给运气。魔法师都得有一个魔法棒,它不是拥有法力,而是一种开启法力的介质。而相机就是我手中的魔法棒,吹响了的风铃、阳光撒到大街上,都被记录下来啦。
不记得是谁说过,其实摄影从来都不嫌早,总有一天,时间会让你看到摄影本身就叫迟到。这是六年前拍摄的,十四年前的奥运标语,如今已经不见了。我就像从时间的火车里,伸出头,回望影像的原野,这是街头摄影师,面对时间唯一的倔强。
计划好一脑子想拍的东西,一到路上就全不是那回事儿了,于是就开始扫街,见啥扫啥,这哪里是街拍,分明是抢劫。
抢劫也有失手的时候,这不,在桥下阴影时本能的增加了曝光,忽然自行车拦住了我,而“猎物”又突然出现,来不及调整光圈,凭手感把对焦拨杆移动到与底盖持平(此时约2米),拍下。可惜的曝光过了。抓到一只雪纳瑞。
我不是只街拍的,只是很多照片没有展示,为什么?因为人生很多照片,只适合锁起来。它们永远只锁在三处:胶片上、硬盘里、心里。
不烧器材的人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从没有进入器材的梦境,狂热的器材党,一直美美睡在岁月里,再也不能清醒了。我在梦中做着美梦,就让我如醉如痴的梦到梦中梦。
记得那是北京举办奥运过后的某一年,红薯说:“我收了一只九妹,……”,真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啊,九妹就这样,在我的心中埋下了种子。我知道,逻辑和理智都是好东西,可是对于一个自觉是艺术家的人来说,失去理智,似乎也名正言顺。
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搞考古的,拿着张大的《把玩徕卡.PDF》去验证一些说法。且不论结果,单这考证的过程就已经很好玩了。
继续阅读徕卡九枚玉 LEICA 28mm f/2.8 Elmarit I 一代v1的故事最后一班柯达列车,已悄悄带走了M9那块CCD,留不住它,也挽回不了它,徕卡进入了成熟的CMOS时代,青春终究要告别,青春再见吧,那单纯的幸福,渐渐刺痛了回忆。
2009年,徕卡发布m9。
多少人做梦都想有一台?世界上第一台全画幅旁轴数码相机,手持这样一台相机,像布列松那样穿梭在街头,能够撩起多少浮想联翩。
又有多少人是因为徕卡m9才知道这个牌子的?因为那时它是最贵的135全画幅数码相机,挂着它,你走到哪里都会成为焦点。
又有多少人曾经在ps里面尝试各种设置,硬生生把自己的佳能色、SONY色往徕卡上靠?最后还是失败了,不是败在了ps上,而是败在了没有耐心上。
时光荏苒……
一边享受,一边泪流,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十年之后……
徕卡老用户一直责备徕卡m缩水历史。
从m3一直缩到m6,等到m7竟然用了电子快门,那时回头看m6还是满经典的嘛!
等徕卡发布数码m8,用户们说徕卡堕落了,竟然做起数码了,这个时候回头看m7毕竟还是胶片机,还是满经典的嘛!
等徕卡发布m10没有采光窗,用户们说光秃秃的前脸真难看,这个时候回头看m9还是满经典的嘛!
回头看,总是,捡到满地的经典。
M9的取景线框是物理采光,根胶片m机一样,胶片用户看着m9的前脸会很舒服,而看m240和m10光秃秃的前脸有些别扭。另外徕卡m9之后推出的m-e、m240缺少取景预览扳手,在外观上显得不够经典了。所以回头再看m9,它身上的经典元素显得耀眼一些了。如今m10也没有采光窗户,徕卡设计师意识到这一点了,要再这么简化下去咱们还叫徕卡么?所以徕卡m10赶紧搬出m3最经典的回片钮,做成了iso转盘,为了保持经典元素,真可谓用心良苦啊。
徕卡用户很有意思,一面说徕卡越来越不经典了,一面期待着看看徕卡慢腾腾的发布什么新产品,这说明徕卡m一直与用户有着某种默契,具体是什么只能用玄学解释了。但无论如何,m9之后无采光窗基本是定论了。从今天起,徕卡m9正式被归为classic相机了!
aps-h和全画幅是底片大小的区别,但在操控上M8和M9属于同一类型。一旦你习惯了m8、m9的操控,过度到m240、和m10在操控上就会有点别扭,设置菜单需要习惯一下。M8和M9的菜单内容少,显得更简单。
m8色彩清淡,用红外通过滤镜能拍红外照片,拍黑白灰阶非常丰富,有黑白胶片的质感。而m9提升了色彩反差,颜色校正偏向柯达传奇克罗姆,m9接近彩色反转片。
胶片是好的、数码是缺味道的。无论你用什么数据证明数码的像素高、色彩真实,都无法替代胶片的高级质感。说徕卡m9的色彩接近胶片,这其实是对m9最大的褒奖。
得益于柯达那颗巨费电的CCD,徕卡m9拍的照片有种特殊的质感,当然要配合徕卡镜头。很多人从ccd换到cmos,后来还是会怀念起m9的色彩质感,m9那种结实有过度的蓝、纯净而有光泽的红、偶尔整张泛绿的调子……总能给你一些意外的惊喜,这不正是胶片的特征么?
当然,也不要把m9的ccd神话了,也有人把一张cmos的片子修成ccd的味道,只是得花点时间而已。而且徕卡的CMOS色彩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哦,也不是其他品牌赶得上的哦。
你可以举出很多参数,说如今的cmos已经先进到如何如何的地步,但是转接sony a7却找不到徕卡的味道。哪怕是m10的片子,根m9比,也缺少点味道。到底为何m9的ccd如此特殊呢?是不是ccd比cmos在技术上先进呢?我无法找到有足够说服力的解释。无论是科学原理,还是样片,都无法客观证明什么。我只能从问题本身去找答案了,为什么大家都在讨论“CCD比CMOS好”而不是“CMOS比CCD好”,这问题本身似乎就给了答案。
大众用户从来不为画质买单,他们更喜欢简单快捷,就像早前数码相机只用区区几百万像素小dc就把画质更好的胶片时代给终结了,实际上绝大多数用户的审美更趋向于自我修复,一部美颜手机胜过一切。
所以ccd低感画质再好,大众也不买单。ccd拥有高级的低感画质、差劲的高感画质、无能的视频能力。cmos以中等的低感画质、一般的高感画质、强悍的视频能力,像田忌赛马那样干掉了ccd。这不是推论,这是事实。
m9之后徕卡终于明白了,自己用CCD追求低感画质的想法多么鲁莽,就像懵懂的青春,伴随着满脸的青春痘。最后使用CMOS传感器,解决了长痘的问题,虽然CMOS牺牲了一点低感下的画质,换回来的是不错高感,更难能可贵的是对老镜头的兼容好多了,很多胶片头不那么爱红移了。最最重要的,那些说CCD好的人有几个真的掏钱了?
徕卡m9的ccd为了发挥徕卡镜头的威力,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大胆的有些激进了,为了追求画质,去掉了低通滤镜,这在相机界是史无前例的。也正是缺乏实践经验,CCD表面使用了一种不稳定的涂层,造成很多m9、m9p、me、mm出现了脱膜,或者叫ccd腐蚀。没办法,既然是青春,就难逃青春痘。
是不是每台M9都会脱膜呢?根据我的调查,2018年不是每台M9都脱膜,我认识的几个朋友的m9、m9p并没有脱膜,也用了8年了,而我的却脱膜了,当然也换了CCD。
早年有人说,某某号段以后就不会脱膜啦,事实证明,脱膜根号段没一点关系。我刚刚更换过一次m9的ccd,历时5个月,花费8000人民币,如今固件版本升级到了1.2.16。更换过ccd的m9可以说满血复活啦。
m9自从2009发布至今(2018年)已经9个年头了,时间证明,m9只有ccd算个大问题,其他零件都好好的,依然可堪大用。而换过CCD的M9和全新的M10、M10P是不是一点问题没有呢?也有待时间的考验。
正因如此,选择一款二手的m9目前价格很低,基本比M8只贵几千而已。朋友手握一台m9p和一台mm,还准备再收一台m9,他说毕竟是最后的CCD,留着用了。赵启超老师是第一波换M10的用户,也时常提起怀念过去那个M9。而菲林先生认为M240目前价格也合适,而且CMOS非常成熟,至少到现在还没出过问题。
所以2018年选择M9到底明智么?在我看来,每一台徕卡M都不会过时。
没必要诟病m9的ccd脱膜,一个数码机经历十年,还能享受原厂配件更换,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是免费换ccd。别吵吵现在不免费了,咱问问自己,是正规渠道购买的吗?
去看看同时代的其它数码机现在都去了什么地方,还值几个钱,原厂还管不管,你是不是都懒得碰那些老东西了。尼康d600掉渣没人管都上了315晚会,你还记不记得。此时,你觉得m9脱膜是否还真的是那么大问题么?十年前的产品,转了n手才到你这里,换个ccd,激活一台世界上最后的ccd全画幅相机,您说值不值。要我说,只要激活它,那就超值。
1、屏幕像素23万,低么?首先我觉得,拍张照片就低头回看是件很逊的事情,不自信的表现,胶片时代的人都比你自信。再说了,在相机小屏幕给你高像素又能看出啥?有那功夫不如先升级苹果视网膜屏的mac电脑。
2、连拍慢。需要咔咔咔咔连拍的场合,还是快点换佳能尼康吧,一点也不优雅。
3、存储速度慢。要那么快干啥?如果换成胶卷,你会一口气连续拍十来张报纸么?不要忘了,虽然sd卡不花钱,你多拍的每一张照片都是你后期处理的负担。同时,你用个低速卡是不是也对不起徕卡?请换成闪迪95速extrame pro专业卡好不好,不要只看那些calss10之类的参数,pro版的SD就是专业,贵有贵的道理。
4、最大只支持32g卡。我宁可要多几张小卡,也不要一张大卡,所谓鸡蛋放到多个篮子里比较安全。
5、ccd费电。m9跟cmos机比确实费电,可是徕卡还费钱呢,费,是阻止你的理由么。
6、取消了m8的顶部液晶屏。徕卡公司还是比较传统的,还以为现在的人根胶片时代差不多,999张还不够你拍一阵子么?胶片一卷36张,27卷足够你拍个主题了吧。不,现代人都用很大的sd卡啦,随便旅个游都拍上千张。导致m8的肩屏一直显示999,因为最多只能显示三位数。这个设计很不合时宜,m9干脆给去掉了。可是你把卡余量显示去掉了,电池余量也去掉了,要查看状态还得进菜单,这个就可惜了点,谁也想拍着拍着咔嚓断电了。不过这个液晶屏M10也没有呀。
严重欠曝光的加四档可看,过曝光的往回拉三档可看。是不是很牛啊,特别是高光的保留,让很多人痴迷,声称在CMOS机里高光不好拉回来。
我不想评价别人对徕卡m9的看法,对我来说,m9永远都是那样一台令人心驰神往的相机。从前是,现在也是,未来也是。因为我从来也不曾否定年少时的那些浮想联翩。
对上一辈儿的人来说,拥有一台M3就是件幸福的事情了。对于十年前关注徕卡的人,拥有一台M9就是件美好的事情了。别说我忽悠你买徕卡M9,也许M240和M10才是你惦记着的,你的梦里不会有我的歌。
其实我们每个人走在路上,都会被一些莫名的未知吸引。比如这次,那人正在讲电话,手机后面贴着一个骷髅头拉环。就像一个过去的黄铜大门吊环。我想,既然已经吸引了我的视觉了,那就不吝胶卷拍下吧。
公交车站的后面,有很多人等车。也不知为何,我低头看到了一对情侣的腿,他们的姿势如此默契,奇好,奇好。糟糕,我还没准备好呢,就这样吧,于是拍了一张。如果没有记错,当时应该是1/60秒,虚了是肯定的。当我想再稳住再拍一张时,他们变换了姿势。我知道,不需要再拍了。人生并不全是默契,偶尔一闪而过的默契,就已经是奇好,奇好了。
万达广场前,有人正在看报纸,起初并没有在意,但是看到他旁边的自行车我就吃惊了。车子上是夹着一些废纸片,前面的黑色编织袋里是废瓶子。如果他不是环保主义者,那一定是个回收废品的人。看报与收废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于是我远远的拍下了这张。据说日本明治维新时就重视教育,一边发广告一边读书,被称为“站读”、“走读”。
前面的衣服上一只大猫瞪着我,从女士的头发之间,还是个戴眼镜的老虎?文艺虎。
街头首先影是一种娱乐项目,不能一本正经,这样你才能发现自己是不是玩得下去。